第三百五十章 司馬炎遷都(逃跑)

實際上司馬炎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傢伙只是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家族興衰罷了!別看他們現在裝忠臣,要不是劉尋號稱“世家天敵”,把士族都給滅了,他們現在絕對已經跟劉尋搭上線了!

不過遷都,也確實是司馬炎想要做的事兒,因爲他也怕死。

可他是皇上啊!

雖然理智告訴他,現在遷都,準確地說是逃跑,是對的。現在對上劉尋那個能法天象地的神人,怎麼打都是輸。否則堂堂大晉也不可能快速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現在要避其鋒芒纔是正理。

可是身爲一個皇帝,連京城都丟了他還算什麼皇上?逃離京城可以避開一時之禍,但付出的代價卻很可能無法承受!

翻遍了史書,好像都很難找到有哪個皇帝丟了國都後還能有好日子過的。周平王逃跑,結果東周越來越弱,化爲春秋戰國。漢獻帝去了許昌,丟了皇帝的位置。就連劉禪,在鄧艾打過去的時候,寧可投降都沒有往南中七郡逃跑!

劉尋不算,那時候他還是個皇子。劉尋遷都長安更不算,那是在勝利之後,還於舊都的,是榮耀,不是逃跑。

所以,司馬炎相當的糾結:他要是拋下洛陽跑路,最後結果會怎麼樣?會不會天下分崩離析?會不會有人藉機會篡他皇位?那些司馬家各處的王爺們還會鳥他嗎?他還能號令各州的刺史、州牧嗎?他還有回來重新坐在這龍椅上的一天嗎?!

司馬炎思前想後,怎麼也做不好決定。事情只好被拖了下來。

那邊的漢軍,卻是動作飛快。汜水關二十萬大軍投降之後,整個司隸地區大小城池裡的人,都生出了一種“漢軍無可匹敵,必然能一統天下”的感覺。同時對於晉國,也有一種晉國遲早要完的感覺。

因此,只要不是有司馬皇族坐鎮的城池,基本上聽到了漢軍來攻,就大開城門投降了。

沒有投降的,也在孫香穎、黃薇等人的協助下,很容易的打破了城池。

而司隸地區的士族,知道劉尋世家天敵的屬性,在得到晉軍失敗的消息的時候,就感覺收拾東西逃跑了。只是逃跑的話,畢竟比較急促,只能帶上金銀細軟,大宗物件就只能留下來了。

這樣,漢軍就可以把這些東西沒收了。

士族們跑到了哪裡?當然是洛陽城,想讓晉帝司馬炎給他們做主。因此,洛陽城內,也就越發的混亂了。

劉尋在汜水關,也不是啥事都不幹。他主要乾了兩件事:第一,把晉軍中老弱病殘不合格的,以及家中只有一個兒子的剔出來,發給他們一些費用,讓他們回家去。

這樣就攆走了兩萬人。

然後在其中收編一些,打亂了放進漢軍了,把漢軍擴充到了八萬人。

然後,還剩下十五萬大軍,劉尋將全部送回雍州,選五萬最精銳的,加入到大漢各州各郡各縣各兵團,增強他們的人數和戰鬥力。剩下的十萬人,分流到大漢的各處,讓他們重新做回耕田的百姓,不再打仗了。

姜維等五萬援軍,很快就過來了。劉尋把汜水關的防務和降兵交給了他,然後繼續向洛陽征伐。

洛陽已經沒有晉軍守衛了。劉尋希望能在司馬炎逃跑之前,到達洛陽,殺死他,消滅晉國!

當漢軍再一次出發的消息傳到洛陽,司馬炎和晉國朝廷文武慌了!

汜水關理洛陽,只有一百里的距離了。

漢軍,一天急行軍,就可以到達啊!

洛陽皇宮大殿內,一羣大臣正在求司馬炎快逃跑。

“皇上,微臣求皇上快走吧!洛陽城擋不住漢軍,,微臣估計洛陽城能撐一兩個時辰就不錯了!要是他們抓住了陛下,聽說那劉尋對陛下的皇室十分討厭,只怕,臣只怕有不忍言之事啊!”

大臣們趴在那裡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顯示他們的忠誠,聲嘶力竭地喊:“請皇上移駕!”

司馬炎看到這種情形,知道自己無論怕不怕死、願不願意,都得到鄴城去了,只好下旨:遷都鄴城!

說是遷都,其實就是逃跑,聖旨才下達,緊接着整個皇宮便亂了起來。

雖然大家都知道,皇上是逃跑而不是遷都,但作爲皇帝,那些排場不能將就,什麼皇帝出巡的各種儀仗這些都得有……

什麼?來不及了?漢軍快打來了?

再來不及也得有,否則的話豈不是連遷都的表象都維持不住,真成跑路了?這讓外面老百姓看了怎麼想?還把大晉當成一個國家不當了?

更何況,這一次跑路能不能回的來,皇上以後還得到外面過日子的。雖說不可能什麼都帶走了,但那些金銀珠寶這個都必須得帶走,要不然以後徵兵、養軍豈不是沒錢了?

而且,這一次不僅僅是皇上跑路,其他那些皇子,妃嬪,公主乃至宮女太監什麼的都是要一塊兒跑的,各家都有各家需要帶走的。另外也不光活人的,死人的也得帶走,就像太廟裡那些牌位什麼的也得帶着,要不然漢軍到了,再把司馬家一家子的牌位扔茅坑裡,晉國開國大帝司馬炎豈不是大大的不孝了?

除了皇宮裡的,朝廷的文武百官也是要跟着跑路的。各處衙門裡的值錢東西也是要帶走的,尤其是戶部的銀子,兵部武庫裡的武器等等各種亂七八糟的,當然還有那些王爺、侯爺家裡的私人財產,很顯然這些留給漢軍,那絕對是送羊入虎口啊。雖然不可能全部都帶走完,但能帶多少就帶多少啊!

所以,整個朝廷的跑路可是一項大工程,怎麼着也得個十幾萬人一起跑呢!

隨着司馬炎遷都的聖旨一發出,混亂就開始從皇宮急速向外蔓延開,內城,外城,甚至城外達官貴人的塢堡,全都進入了一種惶急的狀態,急急如喪家之犬!

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馭生皇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秋獵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二百零三章 強盜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種消息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馭生皇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圍剿劉尋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九十四章 郡城淪陷!第三百零八章 凌冬得官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次遷都第一百五十一天 登基!大漢天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殺起!第四十八章 遇刺!第七十八章 抵達永安!第一百五十章 登基前夕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三百零七章 被震驚的凌冬第三百零九章 陸石傳說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國伐晉!(二)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二百三十二章 尊麒王劍!第一百一十九章 事關復國的交易!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四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二變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三百六十四章 巴丘破,赤壁泛舟第一百六十七章 司馬炎要報仇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劍主,歸位!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二百零七章 雅瀘月想當妃子啦!第一百六十一章 氐人找虐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三十九章 魏延後人,魏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二百三十章 神奇的華夏王城!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陽城外鬥智勇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二百三十四章 動亂之始(2)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尋歸來!第一百一十章 田續誘敵第三百零六章 郭紫馭懷孕第一百三十七章 司馬昭之死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三百五十八章 謀算滅吳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成!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西吉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獲得長安第四十二章 入城、論計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劍破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國伐晉!(五)第八十七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馭生皇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走士族的惶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適合侵略南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張護雄的決斷第三百零二章 司馬亮的屈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二百一十九章 死士歸位第三百五十章 司馬炎遷都(逃跑)第三百二十九章 炸藥包的力量第三百零七章 被震驚的凌冬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復江陽城!第七十七章 蛻變的君臣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劉尋的任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極度刑罰!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聚朝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三十八章 詭譎,詐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馭生皇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鬮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暴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叛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九十七章 剷除二李家!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紙書的誕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故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奐在幹嘛第二十二章 開始的開始(上)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