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吳晉戰鬥聯盟

吳國使者來到晉國都城的時候,司馬炎已經得到了大漢攻晉的消息。

因爲劉尋向吳國派使者的時候,就知道,以吳國那拖拖拉拉的一貫行徑,自己這邊的戰爭打到一半了,他們估計纔剛商量好是否出兵。

因此,雖然劉尋不知道吳國已經背棄了盟約。但也是沒等吳國,而是自己早早出兵了。

大漢開運六年四月十五日,劉尋率領五萬大軍東出潼關,打算給晉國來一場滅國之戰!

眼下的晉國八州中,幽州、翼州、青州、幷州在黃河以北。徐州、兗州、豫州、司隸地區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

劉尋這次開戰的最低目標,就是拿下黃河以南的四州。如果能輕易辦成了,就再調五萬大軍過來保護已經拿下來的地盤,然後北上,拿晉國最後的四州。要是有些難度,就先拿下四州再說。

這樣的話,吳國和晉國大面積接壤的地方就會被大漢得到,吳國也將失去和晉國對戰的機會,至於和殘存的晉國對戰,就更加不可能了。只會被大海和漢國包圍。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劉尋雖然表面上跟盟友共同進退,但做的打算卻是吃獨食!就劉尋而言,他最終的目的是一統天下,當然不可能真的跟吳國哥倆好。

出潼關之後,劉尋就直奔洛陽而去,路上遇到的城池,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超強武力快速擊破,然後清剿城內反抗勢力,留下來一些軍隊鎮守,自己率領大軍繼續前進。

劉尋希望自己能夠在晉國反應過來之前,就打到洛陽,直搗黃龍,一舉滅掉晉國!

奈何,晉國自從一敗再敗之後,對大漢的努力比較恐懼,因此做了很好的防護預警系統。

比如烽火臺系統。原先在司隸地區,是沒有烽火臺這種最危急的邊境纔有的東西的,自石苞自刎,晉國就花費大力氣建造了這個。

劉尋剛出潼關,他們就開始用狼煙傳訊,以至於洛陽的司馬炎很快就知道了漢國入侵。

等到吳使到達,劉尋也不過纔打破了兩個城池而已。而晉國的中軍,已經往汜水關去了。

汜水關是洛陽的最後一道屏障,而且是個天下雄關,但司馬炎實在沒有擋住劉尋的信心!

所以,司馬炎見到吳國使者來了,想的就是兩國趕緊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大漢!

於是司馬炎連忙召見吳國使者,問:“吳使遠來,不知吳帝有何用意?”

使者知道吳帝的用意是想讓兩國聯合。但是這個事兒,誰先開口誰就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就算聯合,吳國也想着能夠處於有利地位。

因此他開口說:“我皇得到了漢皇派人送來的國書,要求吳漢兩國共同進攻晉國!”

司馬炎知道,吳國要是真的想跟漢國一起夾擊自己,還派這個傢伙過來幹嘛,直接派兵不就得了!

所以司馬炎淡定道:“原來如此。吳國能夠第一時間通知我晉國,朕在這裡謝過吳帝了。”

然後並沒有說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司馬炎不急,吳國使者就更加的不急了。反正現在危險的是晉國,吳國起碼現在是沒有危險的。

於是使者扯淡道:“外臣一定會向陛下傳達的。”

然後更加不說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兩個人扯淡了一會兒,終究,雖然司馬炎是皇帝,但晉國危在旦夕,只好服軟道:“吳使,朕欲跟吳國聯合,共抗漢國。這對於吳國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不知道吳帝以爲如何?”

吳使道:“吳帝也是這樣想的。奈何合肥重鎮那裡,貴國的兵太多,讓我國不得不放許多兵員在那裡防備,沒有足夠的大軍打漢國啊!”

司馬炎一聽,知道是晉國的合肥重鎮戰鬥力太強,讓吳國心中不安。於是便道:“這個好辦。現在晉吳兩國共抗大漢,相互之間沒有必要太過提防。朕這便從合肥重鎮撤出六成兵力,只留下一些兵員維持城池裡的秩序便可。”

吳使心中高興,又道:“多謝晉皇。不過,我大吳在荊州,佔地太過狹長,防護起來太過麻煩。襄陽城又不在手中,連召集子民都不方便,這個……”

司馬炎一聽,這個吳國想要趁火打劫,把襄陽城白要過去!那自然是不行的。不過,眼下不是跟吳國直接起衝突的時候,司馬炎按下惱怒,淡淡道:“襄陽城乃是重鎮,豈能輕易易主?不過,如果吳國真能打退漢軍,使我兩國安全,那也不是不能給。一切,就看吳軍的本事了!”

要是打不敗漢軍,那晉國整個國家都會保不住,一切休提。要是能打敗了漢軍,那吳國軍隊一定也很強大,不給,他們也能打的下襄陽來。

萬一漢軍退出,而吳、晉兩國剩下的軍隊力量差不多大,那說不定也可以食言,不給了!

吳使也知道想白白地要走襄陽,絕無可能,只好道:“那就這樣吧。不過,襄陽城裡面的軍隊你們也要撤走一部分。”

司馬炎同意了。

這樣,吳晉戰鬥聯盟就算形成了!

接下來,兩人開始商量具體的戰鬥計劃。

司馬炎開始說,讓吳軍北上,跟晉軍一起抵抗漢軍。

但是,這樣的抵抗,如果打勝了,晉國能保住,吳國除了損兵折將之外,啥好處也拿不到。除了司馬炎可能給的襄陽城。

吳國纔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呢。

吳國使者就說:“外臣來之前,吾皇專門向臣說了計劃,我大吳打算從南部出兵,去打漢國的益州!這樣的話,漢國在南北兩線開戰,會顧首失尾,晉國的壓力就會大大減小。而且,現在漢國的重心在關中,益州守衛比較少,也容易大。”

司馬炎知道吳國惦記漢國的益州了,估計自己影響不了他們,只好道:“可以,不過打仗的時間,你們可不能往後拖延!”

吳使點頭答應:“放心。這次出擊,符合我大吳所有人的利益,等臣回去,大吳就會立刻起兵!”

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紫馭封皇后第三百七十八章 開運九年至第七十七章 蛻變的君臣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獲得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選妃心思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聯繫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三百五十四章 永安城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四十四章 改編軍隊(下)第五十六章 全據犍爲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易容的少女刺客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國伐晉!(一)第七十二章 吃掉螢火第五十一章 戰役完畢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亮醒來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亂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考覈結果第九十一章 南中驚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殺起!第三百七十章 再開科舉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二百六十一章 斬盡獅羣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二百一十九章 死士歸位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一百九十五章 聯繫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二百七十一章 抵達百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日同升,四國並立!第二百六十章 劉尋的修煉途中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馬炎第八章 突然出現的妃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丟冠棄袍第一百三十章 幹一票大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馬炎第二十六章 鴛鴦浴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事關復國的交易!第三百五十三章 羅憲的堅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祥瑞第一百九十三章 開學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劍破城!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二百五十三章 主力軍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十章 初見劉禪第二百四十六章 敢問店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的小動作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守造反第二百七十一章 抵達百越第二百五十七章 僕族煙消雲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考覈結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三百一十五章 採擷我不第三百二十七章 晉國的應對(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欲滅晉國第三百四十章 再進華夏王城秘境第一百一十九章 事關復國的交易!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八章 遇刺!第三百零四章 戰利品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三百二十三章 三國伐晉!(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變傻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憂懼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國伐晉!(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吳國滅亡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聚朝臣第二百零四章 落難國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三十八章 詭譎,詐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國伐晉!(一)第九十六章 南中亂鬥(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三百五十章 司馬炎遷都(逃跑)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三章 羅憲的堅城!第五十六章 全據犍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