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哥不是王莽

很快,牧守府的這四條命令,就被執行了下去。

不需要官府出面,更不需要他人動員。

世家子弟,那怕是庶子,也是讀書識字之人,第一時間領會了牧守府的意思。

一場轟轟烈烈的開荒活動開始了!

阻止?

拿什麼來阻止?

家族條例?

我都脫離家族了,管你什麼家族條例呢!

不管我了?讓我自生自滅?

說得好像以前就管過我似的!

說得好像我養不活自己似的!

天地異變以來,隨便開個荒地,都能養活自己,這個年代的世家子弟,哪怕是嫡傳,也大都會種地,開個荒不過累一點罷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耕讀世家,讀書人或許不用耕田,但絕不代表不會!

當然,世代貴胄,比如四世三公這樣的家族,那些養尊處優的嫡系子弟,乃至一些被重視的庶子,可能真的不識五穀。

但一般的世家,其實生活水平並沒有後世人想的那麼好,或許族中子弟耕田時間少,但要說不懂耕田,那就是開玩笑了。

或許家中奴僕衆多,不需要親自耕田,但耕田是怎麼回事,如何去耕田,世家子弟卻大多知道。

再說了,離開家族不代表一無所有,父輩遺產,自己的財物等,是可以帶走的!

有了財物,僱傭百姓幫忙,開墾一些荒地出來算什麼事?

所以,牧守府只是下了個文書,各世家混的不如意的子弟,便紛紛響應。

財物充沛點的,僱傭他人幫忙,缺少錢財的,咬咬牙,親自動手就是!

這種情況下,世家內部,很快就被掏空了!

當然,一般來說,世家或豪門當中,都有不少奴僕,所以,他們的表面實力並沒有減少,甚至短期來看,嫡系一脈的利益還更多了。

分家族資源的庶出子弟走光了,嫡系一脈可不就佔的更多了麼?

所以,有些愚蠢的嫡系,暗中甚至還在竊喜。

但家族掌權者卻知道,這麼下去家族就完了。

倒也不是說真的就完了,畢竟庶子出走,又帶不走家族財產和資源。

問題是,對一個家族來說,最寶貴的財產和資源,不是別的,正是血脈相連的族人啊!

一個家族,沒有血脈相連的族人,怎麼可能繁榮壯大?

一開始,家族中的掌權者,還打算強行阻止,不準那些子弟離開家族。

可一個二個也就罷了,所有庶子出走,阻止得了麼?

都是一個家族的人,總不能把我殺了吧?

正如州牧使君邢安民右將軍說的那樣,嫡系是族人,庶出便不是了?

雖然是庶出,但這些庶子們也是讀書人,知識面廣,見識高,可不會被輕易嚇住!

這種場面,連始作俑者邢道榮,都沒有想到!

他原本還打算慢慢誘導那些庶出子弟,甚至都想好了,就以那個韓束爲突破口。

通過爲韓束主持公道,激發世家庶子們獨立門戶的決心!

但沒想到,壓根用不着他出面,這些庶子們集體行動,世家奴僕無數,卻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高!”

得知這一切後,邢道榮獨自一人在書房中,透過窗戶看向天空,撫掌而嘆。

“我特麼真是太高了!”

邢道榮不斷的讚歎,毫不吝嗇,給了自己許多高大上的讚美詞彙。

他起初的目的,只是想慢慢的來,通過這種內部分化的方式,一步步瓦解世家。

卻不成想,竟然一步到位了!

沒錯,那次微服私巡後,他自個琢磨了一整天,又和龐統等人商議了一天,爲的就是瓦解世家,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

說起來,這個策略,他初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在琢磨了。

什麼策略?

說白了,就是根據漢武帝劉徹的‘推恩令’而來!

什麼是推恩令?

言簡意賅,一句話,‘諸侯王必須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

漢武帝之所以執行這個策略,爲的是將劉姓王逐步分化,將他們的封地一代代縮小,最後無法對皇室形成威脅!

他成功了!

漢武帝之前,漢朝的叛亂,幾乎全是劉姓王發起的,比如‘七國之亂’什麼的。

但‘推恩令’實施後,大漢再也沒發生過劉姓王叛亂的事情。

當然,那些不斷分封下去的封地,最後全部消失了,而最初劉姓王的後代,逐步變成平民,雖有皇室血脈,卻無半點特權。

就連活下去,也要靠自己努力工作。

最出名的,莫過於中山靖王之玄孫,靠織蓆販履爲生的劉大耳!

歷史上,要說什麼策略最被對方輕易接受,不花一兵一卒,就能永久解決隱患,當屬‘推恩令’!

漢武帝執行‘推恩令’的時候,目的是什麼,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那些劉姓王,更是第一時間就察覺了。

但他們沒辦法,只能接受。

還得欣然接受!

爲何?

嫡長子只有一個,其餘嫡子和庶子則無數,都是你的兒子,難道不願意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活?

所以,漢武帝之前的年代,劉姓王越來越多,尾大不掉,不能強行取消,更不能冒着‘同室操戈’罪名討伐的局面,一紙‘推恩令’就輕易的解決了。

還皆大歡喜!

邢道榮前世,最佩服的政策,就是‘推恩令’!

漢初開始,不斷分封出去,世代罔替的劉姓王諸侯,和同樣世代罔替的世家家族,是不是很像?

這個時代,世家並不是落後分子,相反,他們反倒是先進分子!

所以,邢道榮的目的,不是消滅世家,從來就不是!

但是,世家必須被遏制。

因爲,只要不斷膨脹下去,世家最終必然會成爲左右朝廷,左右皇室,爲一己之私,枉顧天下的蛀蟲。

比如晉朝,那個華夏最腐朽墮落的朝代,最腐朽墮落,沒有之一。

這是邢道榮不能容忍的。

如何保持世家的先進性,同時又不讓它肆意生長,最後無法控制呢?

邢道榮想到了‘推恩令’。

這個時代的世家掌控一切,任何外力都不可能和世家抗衡,但世家自己可以!

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如同當初漢武帝瓦解劉姓諸侯一樣,將世家瓦解掉!

或者說,可以讓第一代世家享盡世間尊榮,但從第二代開始,就要消減,一代代消減下去,直到變爲平民。

就如同尊貴的中山靖王死後,他的後代,一步步變成織蓆販履之輩那樣!

這麼做的關鍵在於,要讓世家同意,並且真心接受!

沒問題,就如同邢道榮現在做的那樣,就如同當年‘推恩令’剛出來時候的樣子,世家當中,除了嫡長子,哪怕是嫡子,也全都欣然接受。

這就是‘推恩令’的厲害之處!

當然,針對世家的另類‘推恩令’,到底和漢武帝當年的‘推恩令’有差別,二則不可能簡單的模仿。

這也是邢道榮一直沒有真正推出來的原因。

但如今,他的聲望在荊南如日中天,麾下文臣武將忠誠度個個90%以上,讓他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在自己的治下施展這種手段。

效果很好!

非常好!

“呵呵呵呵呵!”

一個人在書房,邢道榮越想越得意,禁不住的呵呵笑了起來。

世家是諸侯的助力,但也是掣肘!

這個時代,雖有法制,但大體還是人治!

包括邢道榮在內,當今天下,所有諸侯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糧食,都不是通過稅收得來。

而是各大世家的‘捐獻’!

比如荊南,各世家對邢道榮的幫助,其實就是每年固定‘捐獻’,甭管是被強迫還是真心,名義上就是‘捐獻’。

每一個諸侯的起事,都是在世家豪門的‘捐獻’幫助下起來的。

否則,諸侯的糧草從哪裡來的?

收稅?

世家從來沒有繳稅的習慣,更沒有這個覺悟。

即使向他們徵稅,能知道他們的人口幾何?田畝數目?等等被掩藏起來的數據麼?

真要這麼幹了,惹得世家不滿,斷了‘捐獻’,那纔是一件麻煩事!

董卓當年,不就是這樣麼?

嗯,太遠了,和荊南關係也不大,董卓就不提了,總之,想通過向世家豪門徵稅,滿足諸侯所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平民身上收稅?

別逗了!

曹操,袁紹,袁術,孫堅,劉表等等,無不是靠世家‘捐獻’,或者說接濟,才能招兵買馬,成爲一地諸侯。

就連織蓆販履之輩劉玄德,也一樣靠馬販接濟,才能招到第一批人馬。

世家豪門的這種‘無私’幫助,對諸侯們來說,早期自然爽的很,但越往後,帶來的後遺症卻越大,而且根本沒辦法擺脫!

這,其實就是三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稅收?

不存在的,沒有稅,就算有,也早進世家腰包了!

邢道榮處心積慮的想出類似‘推恩令’的辦法,目的就是瓦解世家老大不掉的後遺症。

世家可以有,不但要有,以後的歲月,他還會不斷扶持世家。

卻絕不會讓少數世家膨脹起來!

將世家化整爲零,以徵稅取代‘捐獻’,法制取代人治,這纔是邢道榮想要的。

每一個傑出人才,都能建立一個‘世家’,但他之後,家族卻必須分給所有兒女,如‘推恩令’於劉姓王。

這種做法,世家將無法隱瞞人口,無法逃避稅收,更沒有和中央對抗的實力和潛力!

一句話,老老實實爲邢道榮打工,高官厚祿都會有,爵位也會有,甚至封地也會有!

但僅限第一代!

後代能不能取得和先輩一樣的地位和尊榮,那就看他們的貢獻了。

三國時代,是一個視榮譽更甚於生命的時代,邢道榮很欣賞這一點。

所以,他打算將這一點保留下來。

怎麼做?

首先,有功者必須重賞,官位,權力,榮耀,乃至封地,甚至軍權,他都可以給!

但這些東西,只限本人!

後代也會照顧,卻會逐步減弱,最終消失無痕。

即使後代中出了一個人才,也會另外建立家族,走同樣的路。

這些,就是深藏邢道榮內心的打算!

鼓勵庶出子弟自立門戶,只是第一步。

過幾年,他會強令世家家主死亡後,將家產分給所有子弟,不得只給嫡長子或其他家族繼承人!

家主死後,家族沒有繼承人,只有分家!

當然,這麼一來,耕讀世家勢必蕩然無存,耕田倒罷了,詩書傳承卻會面臨巨大的危險。

還有那些平民,佃農,僱農等,也面臨不識字,看不懂書的困境。

不過,後世而來的邢道榮,豈會沒有對策?

一步步來就是了!

飯要一口口吃,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邢道榮心中有數。

前世的北極熊和兔子,都想改革。

一個一刀切,直接蹦着硬來,結果舉國崩潰,社會倒退幾十年。

另一個慢悠悠的,局部入手,逐步改變,最後成長爲老鷹都讚歎不已的強壯兔子。

有了這些經驗,邢道榮豈會急着一步到位?

哥不是王莽!

哥前世讀過本科!

PS:3600多字,求個月票!

本想好好寫一下這方面的東西,不過想了想,和本書輕爽風格不符,多數讀者未必愛看,就這麼簡單帶過去算了。

社會變革方面,淺嘗輒止即可,後面繼續兵戈鐵馬!

第三百零四章 殺回去第二百一十五章 九嶷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影響深遠(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初見劉備第三十七章 隱隱不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凱旋而歸第七十五章 曹操之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跑十里第一百二十章 十萬大軍(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仁德之意(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言爲定(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心如火燒(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鉅變,鉅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勢發言(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弊三利第三百二十一章 殘酷‘對子’第三十一章 考驗心性第二百九十七章 武將技當空照第九十四章 養殖設想(第九更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北上幷州第二百八十章 三弊一利VS三利一弊(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鄉土之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圍圈形成第二章 依計行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魔獸山第三百九十三章 剿匪少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國事和家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勢不可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戰結束和鉅變(二合一)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四大軍師之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半年鏖戰(二合一)第一百零三章 謀國之才(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初見劉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記住你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鉅變,鉅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國事和家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二虎相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周瑜傷愈(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零五章 必須討伐第三百八十章 廣袤領地和‘神斧衛隊’第十四章 怪人劉巴小結和感謝!第一百七十九章 仙人醉(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呔,呔,呔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精微指揮’第四十八章 階位下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江東二張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前巡查第五十二章 大將之資第三百九十五章 氣血武者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三章 無雙猛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綠帽二哥(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士燮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底氣十足(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猛將交鋒第一百八十二章 只是一個閒職(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終見孔明第二百九十六章 烈酒壯魄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圍圈形成第四百四十三章 橫掃天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武者第四百三十八章 諸侯之首第三百三十章 姍姍來遲的系統獎勵第三百零六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前巡查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道榮出陣(求訂閱)主角勢力框架和天下格局(當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曹操洗白第四十一章 終見孔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殘酷‘對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終見龐統第三百一十七章 連環計?第三百一十章 不過一插標賣首之輩耳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爭殺伐之氣(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武將技的舞臺第二百六十六章 祝融女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把匕首第三百三十章 姍姍來遲的系統獎勵第二十五章 趙雲的槍第一百六十九章 BUG?(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哥打的就是周瑜(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階位下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發江夏第四百零七章 刀法大成第四百四十三章 橫掃天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輕鬆奪城第八章 蹊蹺世界第一百九十六章 鳳雛歸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斧梟首第九十五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十更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武將技的舞臺第三百九十五章 氣血武者第七十五章 曹操之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另一場戰爭(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