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稱帝后的封賞

同時打開府庫,大擺筵席,與洛陽百姓同樂。

作爲皇帝的劉玉,開始冊封百官。原本劉玉想要參照後世的政治制度將現有的制度進行改革,但劉玉不知道究竟適不適合這個時代,所以他只能把這個心思先放下,日後與衆多謀士參詳一下具體的改革。

接下來就是對有功之臣的封賞了。

劉玉冊封黃忠爲大將軍、珅縣侯,漢朝大將軍一職都是外戚來做,黃忠戰功顯赫,又是皇后黃蝶的叔父,作爲大將軍符合漢朝的慣例。黃忠成爲劉玉朝中權利最大的武將,踏上了人生的巔峰。

呂布封爲溫縣侯,跟歷史上的一樣,劉玉也懶得去改。呂布無所謂了,他的岳父就是大將軍,除了黃忠就沒有人在軍職上大過他。他也沒什麼想法,想要繼續升官,還有大把的機會呢。

典韋封爲執金吾、薄縣候,領安東將軍。薄縣是劉玉以前的封地,也是劉玉和典韋相遇的地方,劉玉用這個地方封給典韋,可把典韋這貨給樂壞了。典韋心中想到主公還疼俺的。更重要的是典韋在職位上終於能夠比呂布高了那麼一絲,典韋終於能夠吐氣揚眉,一除一直以來被呂布壓着的鬱悶。典韋站回班裡,面帶挑釁地看着呂布。看吧,俺終於比你官大了。

典韋的眼神被呂布察覺到了,呂布臉色有點冷清,怎麼忘記這貨了,不就是官職比他多了一些麼,執金吾算個屁啊,說到底還不是個安東將軍。可是典韋這麼看着他,呂布很不爽。呂布決定以後要多立戰功,一定要把典韋這個憨貨給壓下去。

武將三人最高,其他的就相對低了一點。不過其他武將沒有多大的意見,黃忠、呂布、典韋跟隨劉玉最久,功勞最大,關係最硬,沒理由官職比較低的。

趙雲封爲廣鄉侯。趙雲熱血沸騰,激動不已。他居然成爲一個侯爺了。想着當初在公孫瓚的時候,趙雲只是一個小小的騎兵隊帥,如今名傳天下不說,還成爲一位貴族,這是當時的趙雲所不敢想的。

關羽封爲篠鄉侯。關羽領命謝恩。除了對漢室的忠心外,其實他沒有什麼心情。關羽想着要是劉備和張飛都在這裡就好了。可惜這一美好的想法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了。

馬超封爲樑鄉侯、陳留太守領安西將軍。馬超氣宇軒昂地出來謝恩,他向世人證明了自己是絕世猛將,不僅在威震西涼,更是讓中原大地知道他的威名。馬超可是把曹操搞得鬱悶不已,所以他值得劉玉給他封侯。

馬騰在人羣中看着自己英武的兒子,一種自豪感有感而發。扶風馬家在馬超受封之刻起完成了崛起,馬騰覺得自己就算是死了也對得起馬家的列祖列宗了。

張遼被封爲固亭侯,由於劉玉手下有大量的超級猛將,張遼的表現機會並不多,所以按照戰功來說,張遼也只能是這個封賞了。張遼卻沒有任何的沮喪,他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劉玉麾下比他強的實在太多了,他只有不斷進步才能位居高位。

高順沒有封侯,他的官職提升至安北將軍兼陷陣營主帥。說實在的,劉玉都覺得有點對不起高順了,高順和陷陣營每次都是用在了最危險和最關鍵的地方,但是戰功卻沒有那麼多。爲了彌補對高順的虧欠,劉玉決定給高順升官。高順還是一副死人臉,不知道他性格的人還以爲他有多麼仇大苦深。

張郃則被封爲廣平太守,高覽爲渤海太守,兩人在河北一東一西,鎮住場面。李肅爲宛城太守,主要負責監控荊州和曹操的動靜。

龐德的功勞不大,可能還沒有機會展現他的實力。劉玉也是把他官升一級,然後把他調到了漢中,作爲漢中守備大將。龐德滿臉笑意的接下任命,他真的很想有獨當一面的機會,老是在其他人手下做事。

其他武將相應的賞賜。

接下來就是文官方面。

劉玉的謀士團瓜分了差不多所有的朝中重要職位。

田豐爲尚書令、沮授爲太僕、大鴻臚爲陳宮、賈詡爲太常、郭圖爲中書令、逢紀爲御史中丞。

可以說劉玉的心腹謀士就是整個朝廷除了劉玉外的最高權力集團。

楊彪被劉玉封爲司空,可是卻沒有任何的實權,可以說只是一個空架子。楊彪對於這樣的結果只能苦笑了。楊彪猜測如果不是顧及到自己身後的勢力,劉玉可能讓自己告老還鄉。

還真的被楊彪給猜對了。劉玉還不怎麼喜歡楊彪這個五世三公出身的人。劉玉遲早是要對世家動手的,楊彪的存在或者說楊家的存在,以後肯定會給劉玉帶來很大的麻煩。不過劉玉爲了穩住局勢,只有慢慢來了,先給楊彪一個看似位高權重的位置,安撫那些世家的人心。一些世家的核心人物,也被劉玉冊封了一些閒職。

最後是給外戚的封賞了。

蔡邕、甄逸、黃崇都被封爲承恩伯,成爲劉玉朝廷中的外戚集團。三人都是知書達理之人,對朝政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劉玉也不怕外戚專權了。特別是甄逸和黃崇,兩人都是經商奇才,坐在一起特別的有話聊。交談一番之後,相識恨晚,決定散朝之後一起找個地方好好聊聊,互通有無,或許可以在生意上形成合作關係。嗯,這是他們兩人的主要目的。

蔡邕無語地看着這兩個滿身銅臭的承恩伯,他蔡邕蔡伯喈可是一身的書香氣質,是不可能和他們同流合污的。所以蔡邕也識趣地離這兩人遠一點。

劉玉爲不讓蔡邕的才華白費了,還封了一個太學博士的職位給他。這讓喜歡文學的蔡邕感動不已,看來陛下還是懂他的。

而李貴這個情報頭子居然被劉玉任命爲司隸校尉,監督京師和地方,這讓李貴這個“暗部”首領能夠光明正大行駛情報調查權力。

至此,劉玉完成了對新朝廷百官的任命。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關、張之間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劉備艱難 劉玉下旨第六百三十一章 沮授的貼心話第五十五章 太后召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鮮卑暗流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孫策的遠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二十章 劉玉的威懾力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張溫暴露 趙雲來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舅哥!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魯肅:郭嘉!麻煩大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黃敘以前的恐怖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富和劉協的出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徐晃危機第三十章 惡名遠播(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劉玉:子龍,委屈你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羌人逃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自強不息的劉協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懵逼的士燮和孫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劉備沒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要殺殺東吳的威風第二百六十章 五馬分屍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此戰後的賞賜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牌呂布 鬱悶的馬超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孫策和周瑜雙中毒第一百零九章 地頭蛇的覆滅(二)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未來的顧家之主第七百六十八章 傅巽的口才了得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是誰你給的勇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稱帝?還是算了吧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二百八十九章 鎮定自若 閉關鎖國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蠻人的苦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呂蒙爲使第一千八百十二章 消息傳到劉玉面前第九百八十章 劉華殺人第六百三十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孫策攻城 司馬徽勸諫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劉璋父子往漢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張飛埋伏失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紹與公孫瓚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陷陣營出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鎖馬陣 呂布危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三百二十六章 曹劉壽春再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八百八十四章 渾然不知第五十七章 告白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出征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人設崩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夏侯定計 紅燒劉玉第八百三十一章 處置劉琦 曹操欲動第五百三十章 王越薦史阿 沉冤昭雪第四百八十二章 採用暗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四十九章 貪生怕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呂布輕鬆拿下建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四章 劉璋出手大方 劉備喝下去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曹劉壽春再會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曹操復起 五大流氓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要孫尚香去和親!第七百九十六章 眼皮底下的陰謀開始發酵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劉玉改變主意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四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搜尋劉備無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當我諸葛亮是吃乾飯的?(1)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司馬出征 更換錢幣第九百六十一章 朕並無他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兵理由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寇封的報復開始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田元皓的氣勢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劉玉:子龍,委屈你了!第一千八十五章 青樓鬥毆第九百四十二章 赤壁大戰(十一)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孫策大膽用呂蒙第八百七十一章 忽悠龐統 賜給錦囊第七百七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士氣高漲 長沙對峙第三百一十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三十五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元直,你輸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徐庶叮囑 劉備被毆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韋出馬 胖揍仲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龐統的處罰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援軍打完了就攻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文武狀元第二百九十六章 遇阻與抉擇第六百五十六章 歸於平靜第三百一十七章 上庸得手 蔡瑁到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史阿被擒住了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願不願意爲當今陛下效忠第九百二十三章 孫仲謀欲出第二百二十二章 財政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