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謀劃

“九品官人法?這是什麼東西?”龐統第一個坐不住。

諸葛亮開始緩緩地解釋着自己剛纔看到的內容。

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爲在朝廷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爲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覈後將表呈交朝廷,朝廷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而現在大漢所使用的官員委任制度在劉玉這邊是察舉徵辟和軍功升遷。察舉徵辟就是地方官員舉薦管轄範圍內的人才或者徵辟人才爲官。而該人才可以用各種理由推脫,比如司馬懿以前就是這樣。

現在司馬懿提出這個九品官人法有一個很奇妙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緩和朝廷和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

爲何這麼說呢?朝廷現在的文武官員,大半都是世家出身。可由於劉玉的刻意打壓,使得大世家的影響在朝堂上屬於微弱的存在。而世家對於朝廷的不滿也是越加嚴重,隨時都會爆發。

但這個制度有一個致命的隱患。關鍵就處於中正這個位置。什麼叫做德高望重,還不是官員衆口一詞?而大中正又可以委任小中正,那穩穩地掌握了官員的升遷和選拔。人都是有私心的,有道是舉賢不避親多餘舉賢不避仇。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製得到徹底的落實,最終的結果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世家大族牢牢地掌握了統治階級,架空了皇權,黎民百姓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更不用說卑微的人才了。要說世家大族各個都是人才也就罷了,好歹可以治理好天下。可最後卻出現一些笨蛋白癡和膽小無知之輩盤踞朝堂,把整個華夏大地搞得烏煙瘴氣。

這些未來發生的事情,諸葛亮就沒有說,他僅僅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內容轉述了一遍。

聽完諸葛亮的轉述,徐庶的臉色變得沉重。

相反的龐統就有點喜色,說道:“司馬懿這小子能啊,居然可以想得出這麼好的方法來。這樣一來,朝廷在任免官員上面就可以更加輕鬆了。”

諸葛亮和徐庶看向了龐統,他們不約而同地感覺龐統的腦子是不是因爲最近做了太多的農事,搞得少了一根筋。

“士元,這話在吾這裡說說就好。”諸葛亮提醒了一下。

徐庶輕輕點頭。

龐統瞬間反應了過來,他仔細尋思了一下九品官人法裡面的內容,頓時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好一個司馬懿,所圖不小啊。”龐統回過神來了。

徐庶對諸葛亮問道:“那孔明你的意思是什麼?”

在荊州一帶的士人當中,諸葛亮就是代表人物。徐庶很想知道一下諸葛亮的意思。

龐統也是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他可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是親家,該不會是要支持司馬懿的這個九品官人法吧。

諸葛亮對徐庶和龐統說道:“吾並不認可。也婉拒了司馬仲達。”

聽到諸葛亮沒有認可,徐庶和龐統都鬆了一口氣。

“那孔明,你深夜叫我二人過來,是有何事?”徐庶問道。

諸葛亮直言不諱地說道:“以吾之見,司馬懿此事定不是一人謀劃,定有大批官員推動。”

“明白了。明日早朝,定有人在朝堂上稟報此事。你是擔心我荊襄世人會參與其中?”徐庶的腦子還是挺快的。

諸葛亮不可知置否地點了一下頭。

龐統這時候開口說道:“此法誘惑極大,恐怕司馬懿已經聯絡了我荊襄士人,我等就算是阻止也無法力成。”

司馬懿無寶不落,沒有絕對的把握是不會去幹的。九品官人法其中的好處太大,司馬懿已經拉攏了不少的士人,需要的就是推動朝議,達成此事。

“這也是吾擔心的。”諸葛亮沉聲說道:“你們覺得陛下會看不出其中的端倪來?”

一聽到諸葛亮說的話,徐庶和龐統兩人都流下了冷汗。

“以陛下之眼力,其中弊端,一目瞭然。恐怕又要生出事端來。”徐庶說道。

“司馬懿等人也不蠢,他們怎麼會想不到這一點呢?”龐統充滿了疑問。

對於這一點,諸葛亮也是疑惑。

徐庶卻是明白了一點,對諸葛亮和龐統說道:“想來司馬懿等人或是看到了陛下的一些謀劃吧。”

諸葛亮和龐統陷入了沉思,最後都想明白了。

“原來如此!”諸葛亮明悟道:“想來有些人感覺到危機了,要先下手爲強!”

龐統也是點頭。

三人都是聰明絕頂之人,他們也看出了由於紙張的推行,讀書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加上朝廷在各地創辦學校,使得更多貧寒的百姓可以讀書。無論在任何世代,讀書改變命運是永恆的話題。世家大族和官僚爲何可以處於統治階級,那就是因爲他們掌握着普通老百姓無法擁有的資源和知識。資源可以積累,有着很多途徑,但知識就只能一點點的學習。

“既然如此,我等立刻通知其他人,讓我荊襄士人注意。”龐統快速說道。

然而,對於這個建議,諸葛亮和徐庶都沒有說話,反倒是平靜地看着龐統。從他們的眼神中,龐統看出了兩人並不認同這個建議。

良久之後,徐庶對龐統說道:“士元,咱們荊襄士人當中也該清除一下枯枝雜葉了。”

一句話讓龐統沉默了。

身爲荊襄出身的代表人物,龐統還是有家土情懷的。

諸葛亮對龐統寬慰道:“士元,你我幾人均處於高位,無論是朝堂還是荊襄士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咱們。咱們或許已經擋住別人的上進之路。依你之言前去,恐怕適得其反。”

龐統清楚徐庶和諸葛亮的意思。往好的說就是爲朝廷大義滅親,難聽一點就是趁機裝聾作啞,剷除反對的聲音。

“也只能如此了。”龐統也不是柔情之人,該下狠手的還是要下手的。

諸葛亮三人在商議的時候,司馬懿的府上也是人頭涌動。要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軍機重地呢。人羣之中,以司馬懿、陳羣、吳質、朱鑠爲首,他們也是好友。

在去諸葛亮府上之前,司馬懿等人就商量了好久,在場多人都是去了好多官員府上拜訪,尋求支持。有得有失,但最失望的就是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支持。

“仲達,這個諸葛村夫真是不知好歹!”陳羣憤憤地對司馬懿說道。

所謂九品官人法,就是陳羣這個傢伙弄出來的。

歷史上是曹丕讓陳羣弄出來,而這次卻又是陳羣弄出來的。可以冥冥之中有註定。

“長文說的對!”侍中大夫吳質附和着陳羣的話。“吾早就說過,這諸葛亮、龐統等人早就和咱們不對付,目光短淺!”

另外一邊的官員們都紛紛點頭。

能來到司馬懿府上的,各個都是朝中要臣。當然其中根本就沒有像陳宮、田豐等人大佬在。

司馬懿看似淡定地坐在上首,實際上內心卻是很波動的。

這個九品官人法很是不錯,若是能成功,他司馬懿就可以瞬間成爲世家的擁護者。出身世家,司馬懿可知道這裡面的好處有多大,以至於他素來低調,也不得不出來走動。

不過這次的行動,司馬懿等人都沒有告知像田豐、陳宮、沮授等大佬級人物。這是司馬懿等人的私心,他們可不想把這個好機會讓給這些大佬。

“呵呵,各位其實不用氣憤。諸葛孔明等人,明哲保身而已。”朱鑠開口說道:“以我等現在得到的支持,只需在朝會上提議,必然馬到成功。”

司馬懿微笑地對陳羣說道:“長文,明日一早就按照計劃行事。”

陳羣立刻接下了這個任務,他的野心也不小。

衆人商議了一些小問題之後,就立刻散去。這次的聚集,用的是司馬懿好友相聚的理由,要是各個呆的太久,恐怕會引起懷疑。

司馬懿爲了謹慎行事,身邊所用之人都是絕對的心腹。商議之地十丈範圍,沒有一個人影。

殊不知,他們的一切行動和話語都被劉玉之前安排下來的暗子給送到了劉玉的面前。

“九品官人法?”劉玉拿着手中的情報,詢問了一下身前的黑衣人。“這是陳羣搞出來的?”

“陛下英明!”黑衣人輕輕叩首。

劉玉笑着搖了搖頭,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這東西本該就是陳羣提出來的,現在又是陳羣。

其中的端倪,劉玉就算看不懂,但也在後世聽一些專家學者說過。

“司馬懿是什麼情況?”劉玉很關心這個。

黑衣人拱手說道:“一開始司馬懿並不想參與其中,可司馬家其他幾人均是心動,故而司馬懿這纔出來走動。”

司馬懿的父親生了八個兒子,被稱爲司馬八達,個個都是人才。可惜,目前受到重用的僅僅就是司馬懿。其他人都是不受重用,要麼就在無關緊要的位置上,碌碌無爲。司馬懿看似重用,實際上卻被很多人給壓着,要想出頭,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司馬家要想崛起,需要抓住機會。而這一次,就是司馬家看到的機會。

“臣最近發現,司馬家暗地裡在培養私兵。人數已經將近一千,皆分散於司隸及他們的老家。”黑衣人爆出了一個猛料。

劉玉臉色一沉,對於私兵,他向來都是反感的。

“好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劉玉淡然說道。

黑衣人快速離去。

劉玉摸了摸鼻子,隨後自言自語道:“朕給了這些世家一條活路了,他們居然還要蹦躂。看來朕也該拿出殺手鐗了。”

隨即,劉玉叫來了李貴,將一份東西交給了他,讓其馬上轉交給曹操,並且給了一份旨意。劉玉叮囑李貴切不可讓其他人知道這事。

李貴不敢怠慢,親自喬裝打扮,悄悄地出宮,摸着黑,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曹操的府上。

此時的曹操正好是一人獨眠。

雖然曹操好色,可架不住時光的流逝,總要有幾天自己獨睡,免得死在女人肚皮上。

“丞相醒來!”一身黑衣的李貴輕聲呼喊道。

曹操常年軍旅生涯,睡得很輕,被李貴這麼一叫,立馬就翻身起來,一把就抓住了牀邊的寶劍,惡狠狠地對着李貴輕喝道:“誰!?”

曹操的安全是許褚負責的,可能夠躲過許褚來到他的身邊,肯定是厲害人物,曹操的危險意識很高。

而在外面作爲保鏢的許褚聽到了動靜,風一般地衝進來,一把大刀就要向李貴砍了過去。

“是吾!李貴!”李貴急忙表明了身份。

武藝高強的許褚收回了大刀,這纔沒有將李貴砍死。

曹操定睛一看是李貴,瞬間鬆了一口氣,將寶劍放下,責怪地說道:“李大人啊,你半夜三更,穿着夜行衣,鬼鬼祟祟地來到這裡,是想嚇死吾麼?仲康你出去吧。”

許褚一聲不吭地走出去,順手將房門給關上了。他相信李貴不會傷害許褚。

“事關重大!陛下有密旨!”李貴將劉玉交代的東西遞給了曹操。

劉玉可從來都沒有這麼做過,曹操都被驚訝到了。

曹操震驚之餘,馬上就接了過來。

仔細看了其中的內容之後,曹操就明白爲何要這麼做了,於是對李貴說道:“請稟報陛下,事情就交給吾曹操了。”

李貴恭敬一禮,離開了曹操的臥室。

在李貴離開之後,許褚進來領罪。畢竟讓一個人能夠混進曹操的臥室,許褚自殺的心都有了。

曹操一臉嫌棄地說道:“下去領二十軍棍!日後再有這樣的情況,提頭來見!”

許褚甘願認罰,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好。

曹操也感覺自己的護衛能力不行了,連一個李貴都可以混進來,其他人還得了?於是日後曹操把自己的護衛提高了三倍。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孫策的戰況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二百二十章 劉玉的威懾力第九百八十八章 得罪皇室的下場是很慘的(三)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算計起來的趙雲很可怕第一千一十七章 孤男寡女共處第七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 曹孫來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玉就是一個傻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陸遜:完了!要栽在這裡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郭圖願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一千七百十三章 嚇到驚慌失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遣使南陽 龐統添堵第八百三十八章 強搶民女第八百零九章 算你跑得快!第一千四十七章 火陣阻臥龍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機處的設立第七百七十八章 徐庶欲出使 劉備很擔憂第一千一十八章 找來了童淵第五章劉玉的反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事態緊急 孫策周瑜醒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犧牲與安分第四百三十六章 斬顏良 殺文丑第一百八十二章 虎牢關下 典韋罵董卓第七十四章 綁架進行中第七十二章 上門要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議遷都 董承伏完開撕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一覺醒來就變成這個境地?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以攻代守第一千七百十四章 劉玉進軍迅速 張飛擋孫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張郃被擒 袁紹逃脫第一千七十五章 龍與虎的謀算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劉玉最終還是留下來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三百六十四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二十五章 返回洛陽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第一!果然不同凡響!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朕送你回老家第一千八十八章 城內大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龐統出征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史慈也敗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趙雲的勸說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馬超進城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爲民報仇第七百一十九章 雁形陣!第三十三章 實驗成功(二)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什麼?陛下的旨意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山谷中的夜話第九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 形勢逆轉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第六百二十三章 推他去死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龐德公病逝 家主龐統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鬧矛盾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純粹就是噁心馬超第七百零八章 老小子田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陛下又要頑皮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份家書的份量第九百六十章 被俘虜的程普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報仇的機會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糜竺收小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派系之爭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收俘虜爲己用第三十七章 整治惡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士壹去哪?第一千一十八章 找來了童淵第五百四十三章 耀眼的仲達第七百九十九章 調轉槍頭 先打劉備第一千七百十六章 進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徐庶叮囑 劉備被毆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孫策歸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詳細的戰鬥佈置第四百八十六章 王越逃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糧草和劉備的家眷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搜尋劉備無果第三十八章 心動的感覺第十一章 出皇宮,出籠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角之死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七百七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怎麼變成這樣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閒不住的劉華第五百五十五章 劉玉教子(一)第一千六十九章 穩定內部 斬殺叛逆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之道 徵辟人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官方盜墓賊第一千四十一章 止小兒夜啼第一年八百八十七章 榜下捉婿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二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敵間第一次對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二十三章 衆人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