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混亂的開始

一代昏君靈帝劉宏,終於死了,舉國大喪。

無論他之前做了些什麼,現在都沒有人在乎了。

世人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誰來繼承皇位。

現在能有直接繼承皇位的只有劉玉、劉辯、劉協三人。

劉玉雖然不是靈帝的兒子,但是這個只有少數人知道,而且大都死光了。現在他可是頂着靈帝長子的身份,具有很大的繼承權利。

由於沒有人支持劉玉,他的這個繼承權就被人忽略了。

董太后通過張讓趙忠把持了皇宮,準備讓劉協繼位。

知道董太后想要讓劉協繼承皇位後,何皇后大發雷霆,大罵董太后老不死。

婆媳兩人在靈帝的喪禮上冷嘲熱諷,對峙起來。朝中大臣們深感悲哀。

董太后深感自己勢單力薄,特向自己本家親戚涼州刺史董卓發出勤王詔命。

何進一黨不會讓董太后如願的,但是董太后控制了皇宮,何進再強勢也不敢強攻皇宮。

何進也接受袁紹的建議,召集外藩來京。權衡利弊之後,何進竟然也是選擇了董卓。

雙方的天平,因爲十常侍張讓等人的原因發生傾斜。

張讓和趙忠在靈帝沒死之前,那是權傾朝野。現在不一樣了,十常侍這些宦官已經成爲士人案板上的魚肉了,隨時都能被斬殺所以他們投靠董太后,扶持劉協登基,謀求保護,也算是對靈帝最後一點忠心了。

但是有句話叫做現實都是殘酷的。董太后在朝中沒有任何的勢力,同時劉協非長非嫡,年紀又小看不出什麼賢德,無論是守舊的中立大臣還是清流官員都不支持。至於劉玉,名聲不好又遠在幷州,大臣們就沒有選擇他了。所以張讓他們想投靠董太后保命的策略失敗了。

爲了保命,十常侍等人果斷地拋棄了董太后,投入了何皇后的懷抱,併爲何皇后出謀劃策,把董太后以本是亭侯之妻不足以在深宮久居爲名給趕出了皇宮。

何皇后感覺幸福來得太快了,十分相信十常侍。

何皇后屬於蛇蠍心腸的人,也不給董太后安享晚年的機會,一杯毒酒就將董太后給賜死了。

沒有了董太后的干預,劉辯在衆多大臣的擁護下,登基成爲大漢新任皇帝,改元昭寧。由於劉辯年幼,何皇后爲太后,仿呂后例,臨朝稱制,與大將軍何進一同把持朝政。封劉協爲陳留王。劉玉爲琅琊王,立刻前往封國,不得有誤,其幷州刺史之職由執金吾丁原代領。

劉玉收到消息後,輕笑一聲,沒有任何反應。吩咐幷州所有關卡禁閉,發現有任何朝廷使者前來,一律斬殺,不聽朝廷任何詔令。

劉玉知道劉辯接下來就會被董卓給廢了,亂世即將到來,更加有恃無恐。

劉玉不聽詔命的事情,讓大將軍何進和何太后十分惱怒,可是鑑於劉辯剛剛登基,朝中不穩,同時劉玉手握重兵,擔心若是逼迫劉玉,讓他狗急跳牆,那麼發生什麼事情都無法預料。

爲了大局,何進和何太后忍了,等萬事俱備後才收拾劉玉。

劉玉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各地諸侯發現朝廷的威嚴已經沒有那麼強了,都開始做起了土皇帝。有些人的野心,也開始滋生。其中野心最大就是同時收到董太后與何進勤王詔命的涼州刺史董卓了。

董卓收到兩人的詔命後,感覺天命在選擇他。

董卓的女婿兼軍師李儒也是建議董卓出兵勤王,不過卻不是立刻前往洛陽,而是屯兵河東,等待時機。

劉辯繼位後,飽受十常侍迫害的文人,開始向十常侍展開報復,以大將軍何進爲首,上書劉辯列舉十常侍多條罪狀,要求將十常侍等人全部斬殺。

劉辯性格懦弱,面對羣情洶涌的大臣,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處理,連忙宣佈退朝,返回後宮與何太后商議。

十常侍發現無論自己等人如何委屈求全,之前結下的仇恨太大,大將軍何進一黨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

既然都是死,十常侍們也是發了狠,決定先下手爲強,做掉何進。

十常侍假意向何太后哭訴,請求何太后向何進求情,希望能當面向何進請罪,只求苟活性命。

何太后現在就是靠着十常侍把持後宮,對張讓他們的遭遇也是很同情,最後耐不住他們的哭訴,給自己的大哥何進下達了進宮覲見的命令。

何進接到自家妹子的命令,二話不說就準備進宮。

這時候,袁紹感覺到了不對勁,對着何進建議道:“大將軍,此時乃是非常事情,大將軍此時獨身一人進入皇宮,恐怕十常侍會對大將軍不利。大將軍不如帶齊兵馬過去,讓那些閹豎無法對大將軍不利,又能顯示您的威風,兩全其美啊。”

何進覺得袁紹說的很有道理,小心駛得萬年船。

於是何進帶着軍隊來到了宮門外。

張讓等人已經在宮門埋伏好了重兵,只待何進前來就可以將他擊殺。當何進帶着大批兵馬到來時,張讓就暗叫不好。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取消計劃已經來不及了,張讓以皇宮重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爲由,讓何進一個人進宮。

“大將軍,我等還是回去吧。末將感覺張讓他們有陰謀。”袁紹感覺到很不對勁了。

何進不以爲意,自己大軍在旁,這些閹豎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對他何進不利。

何進拒絕了袁紹的建議,一個人進入了皇宮。

何進剛進宮門,就被張讓等人斬殺,並把人頭扔出了宮牆。

宮牆外何進的軍隊都瘋了。袁紹帶頭攻擊宮門。

十常侍們沒有想到居然會這樣,倉惶逃命,張讓和趙忠更是把劉辯劉協兩兄弟給挾持帶走了。

士兵們攻進了皇宮,只要見到沒有鬍子的男人,直接斬殺。

賽碩是十常侍當中具有相當高的武力,憑着過人的武藝,帶領西園衛兵抵抗入侵的士兵。

皇宮大亂。

等盧植、皇甫嵩等大臣趕過來時,皇宮裡面所有的宦官都被殺得差不多了,還有不少士兵趁亂打劫。

盧植看不下去了,讓親兵殺了幾個趁亂打劫的士兵,大喝道:“傳令下去,各部嚴厲約束士兵,膽敢繼續作惡者,殺無赦!”

盧植的鐵血手段,震懾了所有的士兵。

皇宮的騷亂終於停止了。

盧植、皇甫嵩急忙尋找劉辯與劉協的蹤跡。可是巡遍皇宮都沒有找到他們兩人的蹤跡。

何太后終於知道自己做多麼愚蠢的事情,哀求盧植等大臣將劉辯尋找回來。

盧植恨死了這個愚蠢的女人,要不是她輕信十常侍的鬼話,事態也不會到這麼嚴峻的地步。但現在是尋找皇帝纔是最關鍵的,盧植懶得跟何皇后廢話,帶領兵馬全力搜索劉辯。

屯兵河東的董卓對洛陽的事情也是清楚得很,眼看着洛陽熱火朝天的大戰,讓好戰的董卓十分煎熬。

此時精明的李儒發現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急忙建議自己的岳父立刻前往洛陽。

早就按耐不住的董卓當機立斷帶領全軍出兵洛陽。

盧植等在尋找劉辯的時候,遇到了張讓和趙忠。兩人向盧植表明自己情非得已才作出這樣的事情,並說出了劉辯與劉協的所在,希望盧植可以留他們一條狗命。

盧植沒有饒過他們,直接將張讓和趙忠處死。

最後盧植他們在一處民居找到了劉辯和劉協。

在他們返回皇宮的時候,董卓的大軍到了。

如同歷史上的一樣,董卓得到了被架空的天子劉辯。董卓的野心從這一刻開始,膨脹得厲害。

第九百九十五章 主公,你被算計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劉協的一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周倉出現 悲哀的董承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呂布一人破萬兵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趙雲出現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徐庶失算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的現狀第七百六十九章 進襄陽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天大的買賣第一千零五章 有了一絲的感覺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置黃巾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改變方向 虞翻被殺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財政緊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好友之間的對戰第一百七十章 混亂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威脅左豐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萬支箭!第一千七十五章 龍與虎的謀算第八百六十四章 不必遠送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拼命的益州細作第一千八百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計策全是爲了偷偷運兵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關羽大戰周泰、呂蒙第五百三十三章 毛階的骨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破局第九十三章 劉歡上門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呂布偷襲第八百九十三章 防禦之策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佔據優勢的撤退第四百八十四章 長社暗殺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五章 忍辱負重第十一章 出皇宮,出籠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舅哥!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典韋吃了大虧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一切都是陰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皇室的溫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富的請求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做劉玉的臣子太難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陽關陷 張魯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皇宮告破 曹操被架走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孔明迅猛 徐庶出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收押王旦第五百八十二章 怒火沖天 柔情似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東門 呂布搶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呂蒙,關羽的剋星第一千八十五章 青樓鬥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鮮卑暗流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爽的袁熙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協登基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劉備必須死第九十八章 鮮卑攻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話多誤事第八十五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四面八方都是漢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揪出藏兵! 殺!第一千三十三章 孫策不敢相信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烈對戰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謎底解開(2)補發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士壹去哪?第五百六十二章 以殺破局第四百九十章 曹操軟禁郭嘉第九百七十九章 敲定婚事 劉華出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劉備:怎麼會這樣!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拼死出奇跡第九百零二章 荊州馬家父子的決定第八十二章 黃忠收貂蟬爲女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人設崩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千八十八章 城內大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噴子的最好用處第一百零九章 地頭蛇的覆滅(二)第一千七十九章 法正又開始使壞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于吉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周瑜:伯符,對不起了!第八百零三章 糜家兄弟在行動第九百二十三章 孫仲謀欲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劉華想要出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燒洛陽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荀彧來軟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向洛陽進發第四百一十章 各種各樣的阻擊第一千八十章 劉備決策 孝直夜訪元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一百一十七章 曹劉夜話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的確是寇封第九百九十八章 郎中的診斷第一千七百十八章 見劉玉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徐庶鼓勵劉備第七百七十四章 蔡瑁他們誤會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孫策撤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意不意外?第五百零七章 曹操暈倒 暫代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