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

益州在劉玉的帶領下進行了戰後恢復階段,而荊州這邊是什麼情況呢?

整個荊州現在的情況還處於比較穩妥的情況。

龐統知道自己被孫策和周瑜給坑了之後,他就立刻採取了行動,全力要奪回長沙郡。以龐統的智商,早就明白江東的陰謀,所以荊州這邊不斷地以強大的兵力猛攻長沙郡。同時柴桑這邊的防禦,龐統也沒有鬆懈。

可是由於一開始就被江東給算計了,龐統想要奪回長沙的願望,一直都無法實現。

周瑜苦心冥想的算計,自然把龐統的多番應對給計算在內。龐統現在這會就陷入了當年劉表攻打長沙的尷尬。

要說長沙這個地方,那是絕對的易守難攻,民衆更是彪悍善戰。當年孫堅靠着長沙就可以稱雄一方。後世的小日本佔據先進武器和人數優勢,攻打長沙都快打哭了。

孫策在長沙的兵力經過長途跋涉的增援和當地的招募,已經穩穩地達到了三萬。這還是不停地和龐統交戰,結算傷亡之後淘汰了老弱病殘的精銳兵力。

遲遲拿不下長沙,龐統的內心十分的焦慮。龐統可以很清楚一點,益州的戰況進行得十分順利。若是益州的戰事停止了,他這邊還沒有奪回長沙,那麼劉玉肯定會治罪的。

就算劉玉對龐統很是信任,可朝堂中的其他人肯定會對龐統進行彈劾的。龐統相信自己的奏報傳到劉玉那裡,肯定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龐統本身就是大世家出身,見識過不少明爭暗鬥和權力糾紛。龐統清楚自己和諸葛亮等人是荊州士人一派的,還是後加入的新勢力。不管龐統和諸葛亮等人願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一個荊州勢力,朝堂上的其他大臣都會把他們給歸納進去。

龐統的叔父龐德公給龐統分析過,如今的朝廷分爲了幾個勢力,河北士人、關東中原士人、關中西涼士人、潁川士人、皇家直屬士人、荊州士人,益州平定之後,還會有屬於益州勢力的士人代表進入朝堂。龐德公更是直截了當給龐統說,荊州士人必定百分百遭到除皇家直屬勢力以外的其他勢力打壓,特別是河北士人這邊,一定會找準機會把荊州士人趕出朝堂的。

龐德公人老成精了,他從局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河北士人是最早歸順劉玉的。畢竟劉玉崛起於幷州、更是吞併了袁紹的勢力才變成天下第一。河北士人一個個都自認爲自己纔是劉玉最中心的屬下,沒有他們,神武朝廷也走不到這一步。

事實上的確如此!

然而,隨着劉玉的不斷地吞併天下,天下各大州郡依次被劉玉佔領,劉玉麾下的臣子也就越來越多。每一次大規模的征戰過後,神武朝廷都會產生利益重整分配。上述幾個勢力就慢慢的產生了。

這是必然的結局。有人的地方必有紛爭,涉及天下權力和利益最核心的朝堂,紛爭必然是多的。爲了各自的利益,大臣們都各自抱團了。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最先得到利益的河北士人卻不斷被其他勢力瓜分了手中的權力。雖然無法避免這樣的事情,但河北士人竭力保證自己手中的權力,打壓其他勢力就爲了他們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至於爲何皇家直屬的勢力不會打壓荊州士人呢?因爲這個勢力組成比較複雜,成員幾乎都是來自天下各地,比方說大將軍黃忠出身南陽,可他卻不屬於荊州一邊。呂布是幷州的,典韋是陳留的,趙雲是河北常山的,等等,諸如此類。在他們的心中,劉玉就是最大的,對於劉玉最爲忠心,朝廷的利益分配也傾向他們。所以他們沒有佔據最大的權利,卻沒人能夠動搖。

龐德公希望龐統可以代表荊州士人,與其他的勢力代表人物交好,保證荊州士人的利益。

可惜啊,龐統的性格註定他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

龐統自己也清楚,自己如果奪不回荊州,那麼朝堂中的彈劾和打壓都不知道會有多少。就算劉玉對自己多麼放心,但事實擺在眼前,必要的處罰是肯定的。

在龐統努力維持荊州局面的時候,他的叔父龐德公卻是病倒了。龐家如今的頂樑柱是龐統,可保證龐家穩定發展的關鍵人物卻是龐德公。龐德公病倒了,龐家就亂了。龐德公對於龐統很是照顧,簡直就如同龐統的父親一般。龐統的父親早亡,加上龐統性格偏激,如果不是龐德公照顧着,龐統早就被別人給打死了。

軍事上忙得焦頭爛額,如同父親一般的龐德公病倒,對龐統來說就是雙重打擊。

此時的龐統,還在指揮着水軍,不斷地猛攻公安港。這座曾經是劉備在荊州的駐點,再次經歷了戰火。

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公安港已經在龐統和周瑜兩人的手中輪流佔據了。

周瑜知道公安港的重要性,佔據了這裡,就能遏制荊州軍進軍長沙,長沙郡就安全了。龐統要進軍長沙,就不能放任公安港不管,他的糧道會很麻煩,隨時都提防被江東給斷了。

說實在的,龐統是一步錯,步步錯。哪怕他的智謀不輸於周瑜,可是真正打起來,在大局上面,龐統就輸了。

兩方在長沙郡的實力對比,可以說是均衡的。

唯一可以讓龐統感覺輕鬆一點的,就是桂陽郡一直都在防禦着江東軍的入侵,死死地擋住了孫策的陰謀。

“嗨,人倒黴起來,真是什麼都不順!”龐統只能自認倒黴了。

一個士兵來到龐統的身前,拱手說道:“回大人,我軍已經攻入公安港,江東退卻,不敢與我軍正面對抗。”

“知道了!傳令下去,注意周瑜在公安設下詭計!”龐統命令道。

由於兩方相互攻守,公安港數次易手,周瑜和龐統都用盡了計謀。龐統有幾次被周瑜給算計了,傷亡不少。現在龐統都已經習慣了周瑜可能的陰謀。龐統現在就是靠着水軍不斷地遠程攻擊公安港。

而周瑜在眼看着公安港守不住,果斷地選擇了退兵,等龐統立足未穩的時候再進攻。這樣的話,就可以奪回公安港。同時周瑜的選擇會更多一些,哪怕公安港奪不回來,他也不擔心。只要江東軍一日都在威脅着公安港,龐統就一日不敢掉以輕心,這樣就大大地牽制了龐統的兵力。

周瑜親自領兵,就是要讓龐統分心,不敢放其他人留在公安港。周瑜相信自己的能力絕對可以讓龐統顧忌的。

還真的被周瑜算準了,龐統真心不敢放任周瑜。天知道周瑜會不會有其他的陰謀。

一旦江東軍趁龐統不注意的時候北上,那玩笑就有點大了。

周瑜可是把龐統吃得死死的。有周瑜牽制,孫策在長沙就有更多的空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孫策現在就不停地讓部隊進攻桂陽,只是一直都沒有辦法攻破桂陽的防線。

知道桂陽的情況後,周瑜也是一籌莫展。桂陽郡太守趙範領兵死守,哪怕孫策派出使者,許諾了只要趙範開城投降,高官厚祿,也不爲所動。趙範還把孫策派過來使者給當場斬殺,人頭掛在城門,以示決心。

孫策知道後氣得半死,可又無可奈何。

趙範哪怕是死也要守住桂陽郡,這樣堅決的態度,孫策能夠怎麼樣呢?孫策只能怨恨劉玉對地方官員的洗腦厲害了。

實際上並不是劉玉的洗腦有多厲害,而是趙範本來就是一個對大漢朝廷忠心耿耿的存在。

歷史上,趙範就是一個愛民如子且忠心皇室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在劉表死去之後,劉備接管荊州南部,他會那麼爽快地就投降了。

然而趙範一心死守,保證了荊州南部的穩定,也給了他日後飛黃騰達創造了基礎。這是後話了。

其實孫策這邊也不好過。

突襲了長沙城之後,孫策靠着孫家在長沙的威望,迅速組織了足夠抵禦龐統攻擊的兵力。等龐統殺到長沙城,孫策這邊的援軍就已經到了。孫策靠着個人勇武和周瑜的計謀,擊退了龐統的大軍,牢牢佔據了長沙城。而後孫策一鼓作氣,四處出兵,長沙郡守軍聞風喪膽,孫策不用多少時間就拿下了整個長沙郡。

這是孫策想不到的。

勝利超乎自己的意料,隨後的問題也就是出現了。由於佔據了太多的城池,導致孫策的兵力和糧草出現了危機。龐統則是抓住機會再次興兵而來,孫策不得不聚集兵力再和龐統對抗。

如果不是周瑜腦子好,想到了公安港這個重要地理位置,或許孫策此時能不能掌握長沙郡都還是一個問題。

好在孫策有江東大本營的支援,否則的話,真的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孫策很希望可以得到長沙郡世家大族的支持。可是世家大族都直接關起大門,一點機會都不給孫策。哪怕孫策用軟的還是用硬的,把刀子放在世家大族脖子上,世家大族都不敢和孫策合作。

與孫策合作,可能會有一些好處,但日後絕對是禍事!想想看,當初在荊州作威作福的蔡家和蒯家,他們得到了荊州的一切。後來他們的下場如何?如今的蔡家和蒯家在荊州還有誰會提起以前的輝煌。如果不是當時果斷地歸順朝廷,兩家人加起來幾百口子都要去菜市場走一遭了。

不與孫策合作,孫策頂多就是殺了幾個人威嚇一下,強逼着合作,再怎麼強逼也不會殺人滿門,除非孫策不想在長沙郡立足了。

對比之下,世家大族還是選擇和孫策不合作,以保證自己的家族不被朝廷清算。

這就是孫策苦惱的衆多事情。

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單靠百姓,孫策難有作爲。因爲百姓們都是習慣安分的,一開始是會支持孫策,慢慢的就會產生厭戰情緒。孫策急需長沙郡世家大族出來做做榜樣安定民心,順便提供一些人才。總不能所有的一切都從江東大本營出吧。

實際情況就是孫策如果沒有江東大本營的支持,他還真的無法保證在長沙郡的掌握。

柴桑的劉軍因爲龐統調動了周邊郡縣的駐軍前往,江東這邊無法拿下柴桑郡,只能與其對峙。

孫策都快煩死了。

孫策的煩惱,龐統是知道的。所以他纔有心情和孫策死磕。

在龐統正在指揮着水軍登陸公安港的時候,一艘小船用最快的速度來到了龐統的旗艦。

龐統嚇了一跳,他擔心會有什麼出乎他意料的變化和突發的緊急軍情。

來者是龐統留在荊州處理政務的石韜,他帶來了一份劉玉從益州送過來的聖旨。

“陛下的旨意?!”龐統心中一緊,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兆頭。

石韜有點爲難地說道:“士元,陛下那裡知道了荊州的戰況,這份旨意是給你的。”

龐統急忙把聖旨接過來。

一看聖旨,龐統的臉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聖旨中提到了益州的戰事差不多結束了,劉備已經死了,偏偏在這個時候,龐統在荊州出問題了,劉玉對他很失望。好在龐統奮力彌補過失,沒有使得局面糜爛,所以饒了龐統死罪。另外就是劉玉已經派出以司馬懿爲主帥、馬超、高順爲將領的五萬大軍南下,讓龐統好生配合。而且着重提到了司馬懿的官職是荊州都督,總管征伐江東大計。

自己的頭上多了一個上級,龐統的臉色能好看到哪裡去?

“嗨!”龐統嘆了一口氣。

石韜也會龐統感到難過,這段日子龐統過得太難了。

“算了!仲達來了也好!吾也輕鬆多了。”龐統只能把事情往好處去想了。

聖旨唯一對龐統的處置就是原職留用、戴罪立功。

無論怎麼看,龐統都高興不起來。換做任何人,心情能好?

自己挖的坑,無論怎麼樣,就算是深不可測,也要跳進去!龐統的心情,大概就是如此了。

第一千二十七章 在作死路上不斷前行第八十八章 幷州地界 到達太原第三百七十七章 徐庶失算了第五十三章 孟德、本初加公路第一千四十七章 火陣阻臥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劉備失憶的日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友之間的團聚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張遼版蠻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二百零六章 長安城破 劉玉據關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嘉出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東吳開始佈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的壽宴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羣毆鮮卑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魯肅出兵第一千四十九章 貪生怕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劉協行動 初戰第五十四章 結識曹袁第五章劉玉的反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簿失蹤案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人設崩塌第三百三十二章 劉玉被曹操坑慘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呂蒙爲使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戰(三)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曹操的快速應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孫策被攔 子義被俘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七百五十六章 深入到百姓之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相見第三百零三章 處理內部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顆棋子第九章 思路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孫權的末日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殺劉備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葫蘆裡是賣的什麼藥?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三章 黃忠大戰典韋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喜當爺!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胡人開始飄了第七百二十章 你追我趕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該出手時不出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超的手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曹軍歸順(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夜話第九百二十九章 徐庶裝神弄鬼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劉備來了勇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韋出馬 胖揍仲達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話多誤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郝仁:怎麼會這樣?第一百六十六章 潛入皇宮第一千五十一章 廬江城的最後一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做劉玉的臣子太難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家的內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畏罪自殺?第二百章 騙開函谷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呂布後撤 周泰擔憂第八百九十二章 壽春的情況 曹操痛昏迷第六百四十六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張飛和劉玉的對話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始改革第六百二十章 軍師徐庶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戰(四)第九百七十八章 回家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敗得太快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八百四十八章 汝南相聚 曹操暴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雁形陣!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七十七章 益州是劉備的福地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男人的劣根第九百五十四章 劉玉有種日了狗的感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難搞的太史慈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魯肅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追上孫策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蒯越、蔡瑁密謀(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草堂之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馬超很不爽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想殺呂布?還嫩了點!第一千六十一章 小兵張飛(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烏恆人不傻第七百八十一章 悲殤逝 重振旗鼓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劉玉的心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八百八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召回禰衡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鎮豫州的人選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羽二婚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孫策的心好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周瑜埋下了禍根第三百六十二章 彙報情報 關羽的行蹤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家準備背叛第八百六十二章 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