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劉璋的小小勝利

黃敘和張鬆三人喝得盡興。

這時,法正卻是問道:“黃太守,不知劉季玉父子在漢中可安好?”

黃敘從一開始就沒有提到這個問題,畢竟張鬆、法正、孟達以前都是劉璋的屬下,最後雖然歸順了朝廷,但對劉璋來說是一種背叛。黃敘還擔心自己要是提出來的話,會讓張鬆他們尷尬,只是沒有想到法正自己倒是把這個事情問了起來。

被法正這麼一提,張鬆和孟達都來了興趣。劉璋父子是他們安排逃出成都來到益州的,之前多少有點情義在,現在看看劉璋的情況也是應該的。

在張鬆、法正和孟達的心中,劉璋從來都不是他們的主公,身份不一樣,所以內心想法與感覺就不同了。

既然張鬆、法正他們不介意,黃敘就很實在地說道:“劉季玉父子三人在諸位的幫助下來到了漢中。下官已經妥善安排了。劉季玉在漢中過得不錯。他的長子劉循如今在下官麾下當一名校尉。”

劉循居然在黃敘的麾下做事!這裡面會不會有文章啊。

孟達和張鬆心中不停地猜想着。

唯有法正很是欣慰地說道:“劉循頗有武力,喜好軍旅,能夠爲朝廷效力,又在太守大人麾下,真是他的福氣啊。”

對於劉循,法正是有了解的。劉璋是昏庸了點,但他的長子劉循卻不會,有着他祖父劉焉的風範。以前都有一些益州的官員希望劉璋早點完蛋,然後劉循接班,益州就會不一樣。

黃敘笑了一下,他對劉循的能力也是認可的,多加鍛鍊,日後前程可期。

都搭上外戚黃家這條大船了,劉循的前程自然是不錯的。

“太守大人,我等想與劉季玉相聚一下,不知大人可否准許?”張鬆弱弱地問了一句話。

漢中是黃敘的地盤,張鬆他們即便有意,也是需要黃敘點頭的。

“幾位與劉季玉有舊,下官怎麼會阻止。但下官無法決定劉璋是否願意了。”成人之美的事情,黃敘肯定會去做的,就是不知道劉璋會不會有意見。

張鬆、法正、孟達心裡明白,劉璋多少是心裡不舒服的,要是不願意見他們,他們也奈何不了。

這裡是神武朝廷,可不是益州啊,很講規矩的,張鬆、法正、孟達可不能按照在益州的習慣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這場酒席就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了。黃敘即刻命人撤去酒席,派人前去通知劉璋前來。

“太守大人誤會了!我等還是去見劉季玉吧。”張鬆急忙更正道。

讓劉璋來見他們,那麼就讓劉璋覺得張鬆他們現在是上官,壓着他了。換做張鬆聽到這樣的話,一定不會來的,還會找一大堆理由。

黃敘覺得有理,於是讓派人帶張鬆、法正、孟達三人前往劉璋的住所。

在黃敘手下的指引下,張鬆、法正、孟達三人走出了太守府,很快就來到了劉璋的住所。

這座府邸很不錯,是一座豪宅。距離太守府不遠,都是在同一條街。讓張鬆和法正、孟達驚奇的是這座府邸的守衛力量實在是太弱了吧。大門口就只有兩個士兵在看守着。在張鬆他們的心中,劉璋曾經好歹是益州州牧,如今對征討劉備有着名義上的巨大作用。手裡頭有這樣一張牌,劉備就會陷入尷尬。劉備知道劉璋不死,他就坐不穩益州,肯定會派人暗殺的。這劉璋住的地方,起碼要隱秘一點,守衛強大一點。像現在這種大街上就可以找到,一兩個士兵看門的架勢,怎麼看都不覺得有多重視。

張鬆、法正暗自搖頭,原以爲劉璋在漢中這裡會受到重視,現在看來就像是可有可無的樣子。

“三位大人,劉季玉的府邸就在此處了。容小的前去通報。”黃敘的手下告罪一聲就去上前通報了。

法正和張鬆對視了一眼,看黃敘手下如此尊重的樣子,似乎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啊。

只見黃敘的手下對着大門的士兵詢問了一下,士兵點頭走了進去。

劉璋父子三人在漢中的生活,比張鬆、法正他們想象中的要好太多了。

由於劉璋是曾經的益州牧,對征討劉備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劉玉吩咐黃敘要優待劉璋,同時也不要給劉璋太多的限制。因爲劉玉知道劉璋在劉備那裡就是被軟禁的,若是到了漢中又被軟禁起來,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也不會太賣力給自己效力。

就是這麼一個原因就讓劉玉對劉璋如此優待了麼?完全不是。

真正讓劉玉優待劉璋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劉璋在益州的時候,對益州的百姓很是仁慈,對比於其他諸侯的橫徵暴斂,劉璋能夠做到益州上下都稱讚,已經是非常了得了。就是因爲這一點,劉備不敢對劉璋不利。若是出生在太平時代,劉璋絕對會是一個好官。

劉璋父子三人看到那麼大的府邸,幾乎沒人監視着他們。劉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也不用通報和派人跟着。只要不出漢中城的範圍,劉璋去哪裡都可以。

不讓劉璋出漢中城的原因就是擔心城外的安全問題,劉璋自己也不想去城外那種危險之地。

在成都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劉璋日夜都被劉備的人給監視着。來到了漢中之後,劉璋纔有了以前那種自由的感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漢中的自由生活,讓劉璋更加痛恨劉備。同樣都是利用劉璋,看看神武朝廷是怎麼對待人的,劉備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劉璋打定主意要好好地爲朝廷效力,好好的報復劉備。

而現在的劉璋正美滋滋地將手中的魚食扔到府邸中的魚塘,看着蜂擁而來搶食的魚兒。

看着那麼的魚兒翻滾,劉璋的心情大好。長子劉循如今進入漢中劉軍的部隊中,成爲了一個校尉。軍中以強者爲尊,劉循以自己的實力,很快就得到軍中將士的認可,剛剛站穩了腳跟。次子劉闡此時正在書房中攻讀,不斷提高着自己的學問。經歷過劉備篡奪益州之後,劉闡已經醒悟了,自己當年是多麼的愚蠢,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在關鍵時刻,一點能力都沒有。如今劉闡要努力攻讀,彌補以前浪費的時光。

兩個兒子都進入了正確的道路中,劉璋身爲人父,欣慰不已。

最讓劉璋歡喜的是,劉璋的正妻被“暗部”尋得了,在前幾日被安全地送到了漢中,和劉璋一家團聚了。

以前劉璋覺得權勢、財富、名聲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劉璋不想奢求什麼,只想着一家子現在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就是最好的。

劉璋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而門外的士兵進來通報,說是益州有故人前來。

“益州故人?難道是子喬他們?!速速帶吾前去!”生活變好了,沒有那麼多的算計,劉璋的心智也提高了不少。

另外說一句,劉璋所在府邸的士兵,是劉璋要求黃敘安排幾個人就好,他不想被監視着。黃敘當然是同意了。府邸中除了一些僕人和侍女外,連巡邏的士兵都沒有。

劉璋在士兵的帶領下,大步走出了出來,看到了在門外等候的張鬆、法正、孟達。

“哈哈!果然不出吾所料!子喬、孝直、子度,你們都來了啊!”劉璋滿臉笑意地向張鬆他們走來。

看到劉璋那副熟悉的臉龐,張鬆、法正、孟達都是驚訝的。之前劉璋在成都被劉備軟禁的時候,那神色可是差得很,消瘦了很多。現在不僅僅是紅光滿面,而且氣質似乎比起以前當益州牧的時候還要好。

“參見州牧大人!”張鬆、法正、孟達下意識地給劉璋行禮。

“還談什麼州牧啊!別提了!來,咱們進去說話。”劉璋苦笑了一下,他現在還是什麼州牧啊,只不過是一個身無要職的閒人而已。

從劉璋的態度,張鬆可以敏銳地感覺到劉璋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只是什麼不一樣,張鬆卻說不出來。

劉璋招呼着張鬆三人進入,一進入大門,劉璋就吩咐自己的僕人立刻準備酒席,他要好好和張鬆和法正、孟達喝上一杯酒。

孟達急忙擺手說:“大人不要那麼客氣了!”

不是孟達不好意思,而是剛纔他們已經在黃敘那裡吃喝了好多,現在要是再喝酒,恐怕會受不了。

劉璋臉色有點不悅地說道:“子度,難道你還嫌棄麼?不必多言,今日不醉不歸!”

張鬆和法正同時對視一眼,看來在漢中的這段日子,劉璋有了巨大的改變,心胸變得不一樣了,比起以前要豪氣得多。

劉璋的僕人只聽劉璋的,劉璋讓他們備下酒席,他們都是照辦的。

古往今來,人際往來,不就是吃吃喝喝麼?劉璋好心宴請張鬆他們,張鬆他們哪怕是吃不下了,也需要領情的。

畢竟張鬆、法正、孟達之前做的不夠厚道,背叛了劉璋,從心理層面來說,就是有點負罪感。

不多時,劉璋就把張鬆、法正、孟達帶到了大廳。

而劉璋的次子劉闡也出來了。張鬆他們可以算是劉璋一家的救命恩人,劉闡是需要出來表示一下感謝的,連連叩首。

張鬆、法正、孟達可不敢接下劉闡的大禮,他們心虛啊。

不管怎麼樣,劉闡都把自己的感謝都表達了出來,而後就離去了。救命之恩要報,可反叛之恨,劉闡也是記得清清楚楚,不想和張鬆、法正、孟達有太多的交集。

人就是這麼矛盾的存在。

一番忙活之後,僕人們就把酒席給擺上來了。

菜餚十分的豐盛,讓人食慾大開。

但腹中滿足的張鬆三人就怎麼都吃不下。

“大人,您在漢中還好吧?”張鬆作爲跟隨劉璋多年的老人了,率先噓寒問暖。

劉璋臉上的笑意沒有退去,說道:“比起在益州是好太多了。在漢中,吾才感受了真正的自由。也沒有什麼煩心事,過得自然是輕鬆寫意。”

劉璋說的是真的,他最近這段日子,體重都長了不少。

可以看到劉璋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張鬆的負罪感就少了很多。日後劉璋肯定會被朝廷賞賜的,張鬆作爲世家出身,也不想把劉璋往死裡得罪。

劉璋看了看張鬆、法正、孟達三人,心中有了一點猜測,但他並不想藏着掖着,問道:“你們三個都從益州出來了,想必陛下的大軍快到了。這些年來都是難爲你們了。”

張鬆有點尷尬了,這話要怎麼接啊。

法正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直接說道:“大人莫要這麼說。良禽擇木而棲,我等爲朝廷效力,也是理所應當。能夠保全大人一家,我等也是慶幸不已。”

法正的一番話算是有點得罪劉璋,可劉璋現在不在意了。

“以往的事情就不多說了!吾已經是一身清閒,唯一的期望就是兩個不成器的兒子,日後還需子喬、孝直、子度可以多多照料他們。”劉璋大有將過去一切都抹去的架勢。

劉璋都這麼豪爽了,張鬆和法正、孟達也不能太約束了。幾個從益州來的人,好好的喝上了。

酒桌就是最好的敘話之地,劉璋喝多了之後,也將自己以前受了張鬆的不少鬱悶給發泄了出來。

說得張鬆也是無可奈何。當初他的確就是這麼做的。

同樣的,法正和孟達都沒有逃過劉璋的埋怨。

酒席有點吵鬧,但卻十分的溫馨。劉璋現在就是和張鬆、法正、孟達以平等的姿態相處。

最終張鬆和法正、孟達有點不勝酒力,不得不告辭了。

而劉璋可沒有讓他們離去,直接在自己的府邸中給張鬆、法正、孟達安排了房間。張鬆、法正、孟達瞬間感覺到不妙了。

“都說了不醉不歸!今天酒水管夠!不喝就是不給吾面子!”劉璋似乎是喝太多了。

張鬆、法正、孟達知道劉璋今天是想要把他們灌醉了,好好出了心中一口惡氣。但要是說劉璋要害了他們的性命,張鬆三人認爲給一百膽子給劉璋,也不會幹這樣的事情。

張鬆、法正、孟達喝了一些酒,受不了劉璋的刺激,最後把心一橫,劉璋都不怕喝醉,他們怕什麼,直接和劉璋開幹了。劉璋一個人要把他們三個人都灌醉是不可能的。在他們的印象中,劉璋從來都是不勝酒力的。現在想要把他們灌醉,純粹就是喝高了,不自量力而已。

就這樣,酒席一直喝到了晚上,張鬆、法正、孟達直接醉倒在酒桌之前。而劉璋卻是和沒事人一樣,笑眯眯地看着醉倒的三人。

張鬆、法正、孟達這次是失算了。

“任由你們謀略高超,今日還是敗在了吾的手上!”劉璋自言自語地說道。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得徐州 暴怒的劉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傷亡巨大 馬超倒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妙才追擊 張飛逃命第一千九十五章 暫時穩住腳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看破虛實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玉和曹操終於對上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大朝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曹操有辦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逢紀來投 袁紹病倒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謎底解開(2)補發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孫策稱公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將到來不服老第八百五十章 劉備十分的難過第五百八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阻擊失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後恢復出現的問題第八百三十四章 恐怖吧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攪亂的姻緣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睿智的周瑜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切都明白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開洛陽 返回幷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楊彪說蔡邕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人設崩塌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元直,你輸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犧牲與安分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一千二十章 收爲親傳弟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大漢帝國倭地管理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識破與折返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被人追捧的主考官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五百七十八章 計高一籌第四百三十章 袁尚繼位 隔岸觀火之計第八百九十七章 不長眼的劉協臣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玉返回洛陽(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協的尷尬位置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蝶的煩惱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有人開始動心了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不愧爲老狐狸第二百二十七章 派系之爭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孫策:天命真的不在吾麼?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朕押回來第九百零八章 五常見劉玉第五百零一章 煥發新生的關羽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反骨終究是反骨第四百零三章 袁紹思計 糧草與關羽第五百五十五章 劉玉教子(一)第一千五十三章 多虧了張翼德第九百八十三章 彌衡審案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府庫居然沒糧食?第二百八十二張 劉袁對峙第二百一十七章 楊彪不是傻子第九十一章 調查結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李貴突圍 簡雍身死第九百六十六章 甘寧是也第四百八十九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遭遇敗退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麻煩侯爺您解釋一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一千二百七十六 凱旋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孫策之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遂被算計第一千七百十四章 劉玉進軍迅速 張飛擋孫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協的尷尬位置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胡人開始飄了第八百零四章 劉備一臉的懵逼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張遼版蠻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入套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龐統趙雲的圖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傻到無藥可救第九百零九章 諸葛亮的考覈與安排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趙範:有吾在,桂陽城無憂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江東鼠輩不過爾爾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了張飛 關羽造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孟達智商堪憂第九百六十一章 朕並無他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穩定成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詳細的戰鬥佈置第一千五十七章 你繼續裝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現在知道後悔了沒有?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孫權:要看誠意夠不夠了第七百章 這名聲算是完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利動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 平陽關第一千五十九章 罷官免職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揚遊說王當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孫策的故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于吉死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龐德公墓前第八百八十二章 劉玉對諸葛亮的指導第四百八十七章 再多給一點時間第一百七十五章 比武鬥將 高順出名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軍師呢?我的軍師呢!?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拿下太和城 賈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