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二章 一切爲了錢糧

不過張遼是一個實在人,他知道是自己的功勞,朝廷和陛下是絕對不會虧待他的,反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廬江城給守住,等待援軍的到來。

廬江城的劉軍雖說在這次死傷了一部分,可大勝之下,將士們的士氣高漲,上下一心準備死守廬江城。因爲這次的勝利讓他們發現江東的部隊看起來人多勢衆,可戰鬥力卻是不咋滴。

同時受到影響的,還有廬江城的百姓。百姓們是很安分的,誰當廬江城的統治者都無所謂。但百姓們更加希望自己頭上的統治者是一個仁慈的又強硬的存在。而如今的廬江城正是在仁慈又強硬的神武皇帝統治之下,加上剛剛纔散佈出去的大勝,百姓們就知道自己怎麼去選擇了。百姓對於強者同樣是敬佩的,有了強者的保護,他們纔可以更加安穩的生活,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張遼所帶領的劉軍就是這樣的強者,值得廬江百姓去跟隨。他們也願意幫助張遼守住廬江。說句實話,廬江城的百姓對孫策沒有多大的忠誠。孫策當年包圍廬江兩年,廬江城的百姓損失慘重。當年的倖存者更是對孫策恨之入骨。這些倖存者對當年的悲慘經歷還歷歷在目,對隸屬孫策的江東部隊,自然是不感冒了,他們巴不得張遼能夠將江東軍擊敗,最好是把孫策給擊殺了。如此一來,廬江城對張遼的幫助就變得很大了。

出現這樣的結果,讓張遼等人喜出望外啊。把自己大敗江東軍的消息流傳出去,張遼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廬江城的百姓能夠本份一點,讓其知道劉軍的強大,在守城的時候,讓百姓們不能生出更多的異心。沒有想到很多百姓自動出來協助,張遼當然是歡喜而擔憂了。歡喜的是,廬江城的防守,得到百姓的支持,會更加好。可擔憂的是,這些百姓之中,不知道會不會有居心叵測的人存在。如果有居心叵測的百姓在守城的時候給劉軍添點亂子,張遼就慘了。

可總不能拒絕百姓的協助吧。劉軍的兵力本來不多,能多一分力量也是好事來的。

在張遼十分爲難的時候,糜芳給張遼出了一個主意。

百姓協助是一件好事,但打仗不是百姓們的事,是他們這些從軍的人該乾的事情。百姓有這份心,絕對是好事。可王師總不能讓無辜的百姓冒險啊,要是傷到了哪一個,仁德的陛下可會將他們的皮都給扒了。所以糜芳的主意就是百姓們在劉軍的身邊打打下手就可以了,幫忙送送飯送送防守物料啥的就可以了。當然了,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幫忙的,只有一些年輕人才可以。這樣一來,就限制了百姓登上城牆的人數,把危險的發生降到最低。又不會打擊到百姓的積極性,兩全其美。當然了,糜芳希望張遼可以親自向百姓們表示感謝,最好是痛哭流涕一下,讓百姓們感激涕零,

糜芳跟隨劉備多年,經常看劉備的表演,多少在劉備的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自然知道如何將百姓那顆微妙的心給撫摸了。

張遼可能真的有點累了,這樣簡單的辦法,他居然沒有想到,給了糜芳一個露臉的機會。不過能夠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張遼還是會給糜芳記功的。

糜芳說的讓張遼去感謝一下百姓,這點表面功夫,他自然是不會推辭的。對於痛哭流涕,張遼不是劉備,做不過來這樣的事情。

另外一頭,太史慈的彙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孫策和周瑜的面前。

孫策看到這份彙報,整個人差點氣得吐血。整整兩萬兵馬,居然被張遼帶着幾百人給弄得灰頭土臉,還差點將孫權給搭進去。

“兩萬兵馬就這麼被擊敗了,還損兵折將,被逼回到了登岸之地,士氣低落!”孫策難以控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大喝道:“子義是幹什麼吃的,這樣的事情都能夠發生!實在讓本將失望啊!失望啊!失望!”

以往孫策對太史慈十分的重視,在他看來,江東武將之中,在實力上能夠稱得上智勇雙全,能夠和他孫策相提並論的,也就是太史慈了。這一次出兵廬江,選擇太史慈爲主將,孫策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最好最強大的力量,將廬江給奪回來,一舉扭轉局面。可沒有想到,最讓孫策信任的太史慈居然戰敗了,還以成就他人威名的模式戰敗了。

這讓孫策情何以堪?如何控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啊。

“伯符,莫要動怒。”周瑜真的很擔心孫策會失去理智。

孫策努力平息自己的怒火,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怒火。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孫策對太史慈很是重視。

“公瑾,你說說看,現在要怎麼辦?”孫策很是苦惱地說道。

周瑜看了一下戰報,沉思了一會後說道:“從子義的戰報來看,張遼的兵力的確不多。張遼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武將,子義一開始採取謹慎的策略是沒有錯的。不過最後還是太過謹慎了,才導致被張遼算計。爲今之計,現在就是加大對子義的幫助,連夜調撥五千兵馬補充給子義,讓其明日拼盡全力拿下廬江城。”

孫策很是肯定地說道:“是啊,如果不在明日拿下廬江城,諸葛村夫的援軍就會到達廬江,到時廬江就不是屬於本將的了。”

“伯符,你不要忘了。曹操的兵馬也是在往着廬江而去。估計十有八九,曹軍會選擇作壁上觀,最後來一個漁翁得利。”周瑜提醒道。

這個時代,沒有絕對的盟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有的指示絕對的利益。目前劉玉一家獨大,穩穩地鎮壓着所有的諸侯。曹操和孫策也是因爲這個原因而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劉玉。可廬江城對江東很是重要,對曹操而言,也一樣重要。

豫州缺糧啊。曹操現在是緊巴巴地過日子,就算是一文錢,曹操都想砍成兩半來用了。廬江沃野千里,乃是江東的大糧倉之一,每年產出的糧草數目巨大,曹操這邊要是不動心就奇怪了。

如果是曹操佔據了廬江,那麼豫州和江東就只有長江爲界,大大加強了曹操的戰略縱深。

等江東和劉軍死磕到最後,必定兩敗俱傷,到那個時候,曹軍纔出來,豈不是輕輕鬆鬆將廬江這塊肥肉給拿下了。而那時,荊州的諸葛亮肯定樂於看到曹操和孫策相鬥,一定會極力挑撥曹孫的矛盾。到時候孫策是要回廬江,還是放棄廬江呢?

面對這種巨大的可能,周瑜不得不提醒孫策。

“曹操奸詐,不得不防啊。可我們又如何能夠防止曹操這樣的野心。咱們的兵力都要去防禦荊州的諸葛亮。除非子義那邊有着對曹操絕對碾壓的兵力,要不然實在阻止不了曹操對廬江動心。”孫策說了一句大實話,現在的江東,還真的要求着曹操呢。

爲何要求着曹操?如果曹操突然對江東動手,那麼得利的只有劉玉一個。孫策拿不準曹操會不會投向了劉玉,畢竟曹操和劉玉的交情很深,而且劉玉似乎對曹操有所保留,甚至還希望曹操可以加入到神武朝廷之中。曹操要是哪根筋不對,秘密地向劉玉效忠,換取曹家的榮華富貴,那孫策就要悲哀了。

所以孫策只能暗地裡默默地祈求着曹操不要被劉玉的淫威給迷惑了,繼續和劉玉死磕了。

周瑜想到了一個主意,說道:“伯符,莫不如這樣。曹操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他對廬江有野心的原因,最大的因素還是廬江充足的府庫。咱們大可以派人通知曹操,只要曹操和我們聯手奪回廬江城,那麼咱們就把廬江城府庫中的錢糧都給他。”

孫策一聽,卻是一點反對都沒有。廬江的糧草現在在張遼的手上,最後能不能把府庫中的錢糧完整無缺的奪回來,孫策是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就聽你的。不就是一些錢糧麼?我江東富庶,沒有什麼問題的。”孫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是在不斷滴血。

周瑜就知道孫策這點最好,拿得起放得下。只要給曹操這樣的承諾,曹操就不會動了什麼歪心思。陰謀奪取廬江城,無非就是爲了錢糧,那現在錢糧直接都給他,他就不會冒着和孫策翻臉的危險動手了。

於是乎,孫策馬上就下令了,柴桑城五千兵馬立刻動身,連夜敢往太史慈處,與之匯合。另外派出加急的使者,前往曹操那裡表達聯手奪回廬江之後,廬江城的錢糧都給曹操的意思。

五千兵馬飛快地動身,順江直下,很快就和太史慈匯合了。

太史慈一直在等待孫策的命令,沒想到孫策會再給他五千兵馬,同時還給了他一份死命令。孫策要求太史慈務必在明日拿下廬江城,無論花費什麼樣的代價。

太史慈很是感動,孫策的這份命令之中,並沒有對他有任何的責罰,有的是濃濃的信任。孫策還提到了自己已經派人聯繫曹操,分與曹操廬江城錢糧的事情也沒有瞞着太史慈。

太史慈決定明日就算是犧牲自己也要拿下廬江城。因爲太史慈感受到羞愧,江東的城池居然要靠外人來幫忙,還要付出大量的代價才能夠讓外人出兵,這是多麼的一種恥辱啊。

太史慈發誓一定要一雪前恥。

豫州的曹操處,當然也是收到了孫策的這份心意了。

曹操對孫策另眼相看了。果真如同周瑜和孫策想的那樣,曹操暗地裡還真的吩咐了自己前往支援的部隊,採取黃雀在後的計策,做最後的漁翁。可從孫策送過來的這份書信,曹操就知道孫策和周瑜看出了自己的佈置。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夠厲害的啊。孤一點點小布置都被看破了。後生可畏啊。”曹操心中滿是感慨。

曹操對孫策很是讚賞,暗道自己要是有這樣的兒子就算是死了也值得。單單孫策靠着孫堅留給他的那點兵力就能夠將江東給吞了,曹操認爲就算是自己要做到也很難。

感慨歸感慨,曹操還是認真看待了孫策的這次建議。

錢糧現在是曹操最需要的東西,要不然曹操也不會冒着和孫策決裂的危險,而謀求廬江城了。

現在能夠光明正大的拿到自己想要的,曹操又何必去冒險呢。再說了,一個不好,可能會便宜了在洛陽吃喝玩樂的那個劉玉。

對於劉玉,曹操真的是很無語的。天下諸侯都在吃糠咽菜的,他劉玉就在洛陽吃香喝辣,還給自己手下的大將趙雲搞了大型婚禮,真當錢糧不是錢糧啊。

爲了聯合孫策抵抗劉玉,更是爲了噁心劉玉,曹操決定拋棄自己的陰謀,選擇和孫策聯手。

憑什麼劉玉就可以輕輕鬆鬆,而他曹操就要自己受苦。同樣的,曹操也派人秘密前往洛陽,準備給劉玉添加一些亂子,省得劉玉天天沒事看曹操的笑話。

對於支持孫策,這一次,曹操更是加大了投入,讓夏侯淵帶領曹軍精銳加入其中。拿人的手短,孫策那麼爽快,曹操也不能小氣了。拿了別人的東西,總得付出一些。另外的,曹操這邊派出去的人馬多了,接受錢糧也更加有保障了。順便還能給江東那邊看看自己的實力,免得江東孫策不講信用。

曹操可是用心良苦,大大的善心啊。

曹操加大兵力投入,對江東而言是一個最好的消息。

而對廬江城的張遼而言,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難題了。張遼一直都是派人盯着豫州那邊的情況。誰曾想曹操這樣那麼大投入幫助孫策,這就讓張遼心中對自己能不能守住廬江等到援軍過來的信心了。

張遼現在最想要的是,可以看到援軍的到來。

第七百九十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第五百一十三章 劉備駐守小沛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接受慕容光 劉玉和曹操的對弈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一千七百十七章 新都的世家第四百九十章 曹操軟禁郭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曹操復起 五大流氓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一百零七章 順利度過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呂布要報仇!第三百三十二章 劉玉被曹操坑慘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法正想走都不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堵住別人家門口的劉玉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韋出馬 胖揍仲達第五百三十五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 凱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九百四十九章 羣毆與單挑只在一線之分第五百五十章 說好的單挑?第二百九十六章 遇阻與抉擇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趙雲出現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潛入皇宮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打兗州第四十一章 劉玉的心第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章 龐統開始墮落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百姓已經對劉備不待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毒攻毒 最後的希望第四百三十章 袁尚繼位 隔岸觀火之計第八十三章 黃忠大戰典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獻俘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孫權再次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呂布成親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退入陵陽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趙雲的勸說第七百七十七章 劉備看到了希望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劉玉教子(二)第一千七十章 黃忠到位 全面進攻第九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反骨終究是反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孫權想要有自己的部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想滅了朕,沒那麼容易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孫策撤退第六十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郭圖的任務結束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諸葛亮的生活第八百章 瞞過了孫策和劉備第五百一十一章 聯合攻打下邳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大婚之日敲定第九百七十五章 劉玉返回洛陽(二)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鎮豫州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一章 軻比能的末日(一)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交州善後第九百零一章 張鬆倒黴 烏鴉嘴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爽的袁熙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會讓他們如願的第七十二章 上門要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三百一十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六章 劉玉的個人問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益州情況 劉軍出動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三人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呂布一插手就完了第一千二十一章 叫聲師叔來聽聽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吳郡有情況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馬超進入變陽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江東的騷擾第八十一章 小丫頭是貂蟬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毒攻毒 最後的希望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零二章 對袁紹全面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事後第四十章 做正事(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送禮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二十章 收爲親傳弟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貴的婚事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萬支箭!第五百九十四章 諸葛亮的生活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魯肅願意臣服第八百六十八章 劉玉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男人的劣根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皓瑟公的口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年大發展第五百八十六章 終到荊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議戰第五百零三章 孫策表達的善意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車裂郝仁 人才顧成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魏延逃亡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毒攻毒 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