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四章 準備誘敵深入

孫策鼓舞了士氣之後,立馬就對江東所有的軍事力量進行了安排。

首先第一點,廬江必須要拿回來,否則的話,諸葛亮帶領荊州劉軍攻打柴桑,廬江張遼又乘機來攻的話,就會對柴桑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了。

其實孫策和周瑜不清楚張遼的兵力有多少,要是知道張遼只有區區兩千兵馬左右的話,可能就不會那麼擔心了。

但事實上,諸葛亮已經從江夏和南陽等地開撥了一支軍隊前去支援張遼了。同時張遼這邊也在不斷加固着城防,準備做持久戰的準備。

孫策馬上就命令太史慈爲主將,孫權爲副手,帶領精銳江東部隊一萬,世家集合起來的兵馬一萬,合併爲兩萬兵馬,號稱十萬,氣勢洶洶地向着張遼那邊殺了過去。

爲何孫權會是太史慈的副手?

原來孫權得知廬江被張遼拿下之後,激憤不已地前來尋找孫策,說了一大通慷慨激昂的話,意思就是要去將廬江給拿下來。

在赤壁之戰中,孫權已經表露出了很強大的眼力,孫策也開始對孫權極度重視,有心培養孫權。可廬江對孫策來說實在太重要,他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回廬江。所以對於孫權的自告奮勇,孫策考慮之後就拒絕了。

孫策拒絕了孫權,孫權沒有泄氣,直接去找了周瑜。

孫權認定周瑜一定會讓他去廬江的。

果不其然,周瑜對孫權的自告奮勇很是高興,還真的就答應了孫權去廬江,並且由周瑜去說服孫策。

“公瑾,你讓仲謀去奪回廬江,這合適麼?”孫策可沒有想到周瑜會舉薦孫權去廬江。

周瑜說出了自己的意見,說道:“伯符,廬江乃是堅城。當年伯符你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纔拿下來。張文遠勇武過人,依靠廬江城的堅固,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除非伯符你親自前往,才能夠激起將士們的士氣。不過現在情況十分敏感,伯符的一舉一動都是牽動江東的局面。所以廬江城,你是不能前往的。以至於,吾就提議仲謀了。仲謀乃是你的親弟弟,智勇雙全,絕對可以代替你激起將士們的戰鬥意志。當然吾也不可能讓仲謀去當主帥,但是當個副手是可以的。吾覺得子義作爲主帥乃是最佳的人選,仲謀在他的身邊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周瑜兼顧了孫權的人身安全和鍛鍊,讓孫策找不出任何的再次拒絕的理由。

“也罷,就讓仲謀去吧。這小子是需要好好的鍛鍊。”孫策算是最後同意了周瑜的建議。

就這樣孫權作爲太史慈的副手,雄赳赳地前往廬江了。孫權這次爲了能夠表現好,連呂蒙都給帶過來了。

太史慈對於孫權作爲他的副手是沒有意見的,孫權表現出來的能力,讓太史慈認爲作爲他的副手是搓搓有餘。同時太史慈還觀察到了一點,那就是世家中召集過來的雜牌軍,居然對孫權十分畏懼,一點都不敢亂來。這就讓本以爲世家雜牌軍會拖後腿的太史慈心中大定。

世家的人馬雖說是雜牌軍,但是他們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他們敢對太史慈不敬,可不敢對孫權有何的冒犯。孫權是孫策的親弟弟,要是他不痛快了,下令直接將他們咔擦了,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阻攔。

“二將軍,等開戰的時候,你千萬不能亂跑。”太史慈還是想要叮囑孫權一番。

孫策就是一個熱血過度的人,經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孫權是孫策的親弟弟,沒有聽說孫權會做出這些出格的事情,但好歹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太史慈真的有點擔心了。

“子義將軍,你放心吧。我可不是大哥那種急性子的人。我一定會遵從你的吩咐的。”孫權打下了包票。

得到這樣的承諾,太史慈就有點放心了。

孫權誠懇地說道:“子義將軍,你也不需要二將軍來稱呼我。你年紀比我大,直呼我的表字就可以了。”

“這不行。無論末將是不是主帥,都改尊敬你的。”太史慈不敢逾越,這個時代的等級十分森嚴,逾越了身份,那可是要殺頭的。

孫權不以爲然地說道:“這都什麼時候了。還顧及什麼身份!再說了,大哥和公瑾都已經說了是讓我在你的身份學習了。你作爲主帥,要是在我這個副手面前擺低姿態,對下面的那些人是不好的。你還怎麼管理整個軍隊啊。”

太史慈覺得很有道理,但一直以來的習慣讓他有點拘束。

孫權回頭指着那些世家組成的部隊,說道:“子義將軍,你看看那些人,現在看起來安分守己,誰也不會知道他們心裡面會有什麼心思。作爲一軍主帥,子義將軍你可不能有任何的鬆懈啊。”

好吧,孫權算是說服了太史慈了。

“那末將就冒犯了。”太史慈一拱手,算是事先打招呼了。

孫權很是滿意,他現在的性子沒有歷史上的那樣陰沉,如今比較喜歡直來直去。

太史慈心中暗道:“果然是和主公一個性格。還是要防着點,要不然就無法向主公交代了。”

孫權不知道他剛纔的表現讓太史慈更加擔憂他會亂來了。

廬江這邊安排好了,孫策這邊開始應對荊州可能的攻擊進行了佈置。

周瑜和張昭等人聚集在一起,將要對各種安排都商議得詳細。由於之前有了一些佈置,目前對江東來說,時間也不是那麼緊迫。唯一需要確定的是,如何打,要怎麼打纔是關鍵了。

“伯符,我要是想要將荊州劉軍擋在江東之外,有點不現實。故而卑職以爲,派出探子探清劉軍虛實,最後誘敵深入,將其攻破。”張昭說出了自己的破敵之策。

“子布所言深得吾心。”孫策同樣是這麼想的,說道:“本將對諸葛亮不甚瞭解,劉玉既然可以讓他成爲主帥,那麼其必然有過人之處。單單從張遼突襲廬江來看,此人謀劃極深,或許正在等着本將的舉動呢。”

周瑜說道:“我軍在荊州的探子已經將諸葛亮一切都打探清楚了。此人爲人做事向來以謹慎爲主。此番來攻,或許荊州劉軍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故而,在下認可子布先生誘敵深入的計策。”

“我等附議!”其他謀士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荊州劉軍想要吞併江東,柴桑就是他們必須攻打的目標。張遼千里潛伏拿下廬江,其真實目的就是爲了讓本將分兵,以減少柴桑的兵力。諸葛村夫好算計!但我江東卻不是任由他算計的。現在說說,我軍如何誘敵深入,將其破之?”孫策英明神武的樣子讓他的屬下信者不疑。

周瑜、張昭等人各抒己見,但卻有一人沉默不語。他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

自己的親弟弟現在要來吞併江東了,諸葛瑾的心情別說多鬱悶了。一些對孫策絕對忠心的人,開始排擠諸葛瑾,甚至有人向孫策提議將諸葛瑾給軟禁了。

好在孫策對諸葛瑾是很相信,完全沒有將他們的話聽進去,甚至有什麼重要的會議都讓諸葛瑾來參加。孫策此舉就是要告訴所有人,諸葛瑾絕對不會叛變的。如今的江東最需要的就是團結一致,孫策算是用盡了辦法了。

諸葛瑾是很感動,但他知道有些時候,該沉默的就要沉默。現在大多數人都在觀察着他,諸葛瑾可不想搞出一些亂子出來,讓孫策煩心。

諸葛瑾沉默不語,並不是他想的那樣可以不給孫策煩心。反而讓孫策覺得諸葛瑾有所顧忌。

“子瑜,你有何想法?”孫策直接詢問了諸葛瑾。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諸葛瑾,想聽聽這個一直都不怎麼說話的諸葛亮哥哥,究竟有什麼高見。

其實諸葛瑾是有一些想法的,他對周瑜等人剛纔的計策有些見解。但諸葛瑾不知道自己說出來,是不是有人相信。

諸葛瑾看向了孫策,孫策的目光十分熱切,包含着絕對的信任。

諸葛瑾心中一暖,遇到這樣的主公,絕對是值得的。

“主公,卑職有些看法。剛纔諸公所言,誘敵深入,將其攻破。卑職雖是贊同,可隱隱覺得有些不妙。”諸葛瑾有點放開了心扉。

“子瑜,不用拘束,請暢所欲言。”周瑜眼中一亮,在江東衆人之中,最瞭解諸葛亮的人,不就是諸葛瑾麼?

其他人也來精神了。

諸葛瑾一掃之前的鬱悶,朗聲說道:“吾二弟孔明多智,每逢用計,都會將各種意外都算計在內。我江東誘敵深入之策,孔明定然是想到的。故而卑職認爲,誘敵之計,需主公親自前往,方可讓孔明相信。若是他人,以孔明之智,必然看破。我軍徒勞而無功也。”

說完這些話,諸葛瑾心中默默地對着荊州的二弟道了一聲對不起。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果然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諸葛瑾果然有大用啊。

“公瑾所言甚是,有功於江東。”孫策稱讚道。

諸葛瑾垂拱,不再發言了。

有了諸葛瑾的提醒,孫策等人就繼續商議着相關的細節。

周瑜的智力不差,加上那麼多的智者的商議,最終得出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

孫策對這個計劃十分滿意,說道:“時間緊迫,我軍即刻就按照計劃行事。全軍各司其職,務必完成所有的佈置。”

“我等遵命!”周瑜等屬下都應是。

商議之後,孫策留下了周瑜,讓其他人都各自離去。

等剩下孫策和周瑜之後,孫策嘆氣地說道:“公瑾,我江東有幾成勝算?”

孫策對這次的大戰沒有多大的信心,剛纔在那麼多人面前那麼自信,完全是強撐着。

“柴桑或許保不住。但卻可以讓諸葛亮損失頗大。”周瑜說了實話。

“柴桑都保不住,劉軍就可瞬間攻破江東了。”孫策都要把自己的嘴脣給咬破了。

周瑜冷冷地說道:“柴桑是保不住,但劉軍想要佔據整個江東,根本就不可能!我有一策,就是有點無奈。不知伯符是否願意聽。”

“說來聽聽!”孫策這個時候什麼計策都是願意聽的。

周瑜淡淡地說道:“鐵索橫江!”

“鐵索橫江!?”孫策一直重複這四個字。

周瑜說完之後就不敢多言。鐵索橫江是一種比較損的辦法。這樣會將長江周邊所有以捕魚爲生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樣的,也會讓江東損失很大。長江上面橫上鐵索,那麼船隻就無法再長江上面行舟。水路上的商賈就斷了。而江東就形同閉關一樣,只能靠着自己內部的發展來保住希望。但這個並不現實。非到萬不得已,周瑜是不想說出來的。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公瑾,讓人可以開始準備了。”孫策沉思之後,說出了這樣的話。

周瑜沒有任何意外,要是他在孫策這個位置上,爲了孫家和江東,也是會做這樣的選擇。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孫策繼續說道:“公瑾,你說曹操會不會派人過來支援咱們?”

周瑜不假思索地說道:“會,一定會。廬江切斷了我軍和曹操的聯繫,曹操現在可就着急得很了。”

“着急就對了。咱們不用通知曹操了。曹操應該也是知道的。讓他着急一下也好。”孫策看似想到了一些開心的事情。

當曹操知道廬江被劉軍拿下之後,他就大罵孫策小兒無能了。

曹操深知廬江的重要性,就算他現在兵力十分有限,也是擠出一些兵馬前來支援。曹操和孫策之間的聯合纔是對抗劉玉的根本,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足以抗衡劉玉。

孫策和周瑜再也找不到繼續談下去的由頭,於是相互告別。孫策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現在的江東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冷靜的孫策。

周瑜走出了孫策的府邸,擡頭看向了天空,這個時候,他忽然感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夠左右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關羽責問 劉玉演戲第一百五十二章 田豐的疑問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曹軍敗退 樂進失言被毆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玉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七章 坑哥的劉華第九百零三章 二五仔的春天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孫瑜的懷疑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呂布過長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神武皇帝駕到第一千七百十五章 孫策要和劉玉拼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孟達智商堪憂第六百一十章 一桶姜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王越逃離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入吳郡 孫尚香參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涼州動手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妹夫關羽第三百八十九章 自強不息的劉協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三百四十章 劉備被賣了(一)第九百九十二章 益州對劉備的態度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魯肅撤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司馬徽的舉薦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活下去就有希望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君臣之情誼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國太來找茬!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醫出手 馬超不怕死第十八章 巡視封地(三)第八百五十章 劉備十分的難過第三百五十章 曹袁聯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羽二婚第一百章 五原呂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裝模作樣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丑退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好友之間的對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虛實被探知第六百三十一章 沮授的貼心話第四百零一章 與蔡琰的約定第九百三十九章 赤壁大戰(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聯軍被阻 劉玉哀嘆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自作聰明的世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劉備遇徐庶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二)第十九章 打造設備(一)第五百零八章 曹子修的光芒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東吳反擊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家的內亂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郭嘉迴歸 陸遜拜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視察第七百一十七章 孫策中招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陸遜:完了!要栽在這裡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等於冤大頭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張飛和烏騅馬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趙範:有吾在,桂陽城無憂第六百六十六章 相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九百零九章 諸葛亮的考覈與安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被自己殺死的徐盛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四面八方都是漢人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謎底解開(2)補發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被冤枉的程武 關羽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一步的進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三百八十三章 賈詡設計 逃出生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阻擊失敗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老夫也不容易第六百二十一章 曹操心力交瘁第四百三十六章 斬顏良 殺文丑第九百一十九章 留了一手 劉玉解惑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怎麼變成這樣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呂布下軍令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爲了不被陛下懲罰第六百七十六章 于吉到洛陽 欲求見劉玉第一千四十六章 孫策敗退第一千零一章 徐庶的安排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孫堅病死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五百一十四章 曲線救國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則變 變則通第一千五十九章 罷官免職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驚人的脫困之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派系之爭第二百二十章 劉玉的威懾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醜相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軍港 周泰追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怒火沖天 柔情似水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柴桑民心不歸孫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佈置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一份書簡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