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

洛陽皇宮分爲南宮與北宮。

北宮毀於戰火,已是一片蕭瑟,外圍很多宮牆都已經倒塌,大量宮殿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

劉虞無錢修繕,宮中宦官宮女數量又銳減,就連平日最基本的打理都沒法做到,使得北宮大理石鋪的地磚縫隙間長滿了雜草,因此如今的皇宮基本只保留了南宮。

陳暮自邙山而來,所以是從北宮的谷門進的皇宮,一路穿過滿是堆積了大量落葉、雜草、灰塵的殘破宮殿羣落,就到了北宮的南面宮門朱雀門。

東漢洛陽皇宮有兩個朱雀門,一個是南宮外,出了司馬門後就是南宮的朱雀門,當初陳暮在鴻都門學讀書時,就住在朱雀門外。

另外一個朱雀門就是北宮與南宮的連接門,出了這個朱雀門,是一條護城河和複道,河上有橋,過了橋就是北宮的北門玄武門,這裡連通着千秋萬歲殿。

陳暮帶着軍隊從谷門進入北宮之後,就令大軍在平洪殿外等着,自己與黃忠太史慈等數十人進入宮門,還未進去,就被侍衛攔在了朱雀門外。

帶兵器進入皇宮是被允許的,不過一般到了嘉德門或者朝會宮殿外就得解除兵器。因爲進了嘉德門就是皇帝寢宮的西宮,而朝會宮殿是滿朝大臣與皇帝開會的地方,自然也不被允許帶武器。

所謂的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是指在開大朝會或者進入天子寢宮的時候,不需要走小碎步,不需要脫鞋,也不需要解除佩劍等等,基本算是權臣的標配。

因此實際上進入皇宮還是可以佩劍,像當初董卓在崇德殿要廢立皇帝時,陳暮和袁紹都拔出佩劍嚷嚷着“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之類的話。

只不過帶佩劍進入皇宮是一回事,帶護衛進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何進作爲大將軍護衛都只能在宮門外等着,更別說陳暮。

“少府.......”

負責皇宮安全的玄武門門侯頗爲爲難地說道:“少府卿自然有面見天子的權力,可這些侍衛......少府也知道,未得允許,普通人是不能進皇宮的。”

陳暮笑道:“這二位都是朝廷大將,跟隨齊王征討袁紹,立下汗馬功勞,連他們都不能進皇宮向陛下上報戰功嗎?”

“額,這得先向陛下請示。”

門侯回道。

“去吧。”

陳暮也沒難爲他,就讓他去通報,自己和黃忠太史慈等幾十名侍從在外面等着。

這時王植從橋上過來,連忙小碎步來到陳暮身邊,“司命。”

“嗯。”

陳暮微微點頭,緩緩走向護城河邊,示意過去交談。

王植跟在他身後,兩個人遠離其他人,河邊楊柳飄飄,秋風輕撫着河面,吹起淡淡漣漪。

“辛苦了。”

陳暮輕聲說道:“那日上前,想必也是抱着極大的勇氣去的吧。”

王植苦笑道:“不瞞司命,我以爲我會死。”

“陛下是個仁厚的人呀。”

陳暮若有所思地道:“你沒有死,至少說明這件事有很大的轉機,我以爲會很難,以爲將來會有很多犧牲。”

“如果只死植一人而能讓齊王早日登基,能讓天下早日安定的話,植願意去死。”

王植答道。

“呵呵。”

陳暮笑了起來:“覺悟還挺高,

行了,能不死就不用死了吧。那日陛下在聽你說完之後,是什麼反應?”

王植低着頭說道:“陛下一開始很震驚,但很快露出喜色,雖然陛下掩飾得很好,可植還是用眼角的餘光看得清楚,植當時就在想,或許這件事也未嘗不能做到。”

嚴格來說,陳暮的這個行爲,可以說是大逆不道。而王植作爲幫兇,基本可以算是逆賊一黨,按照謀反論處,應該要施行連坐,整個宗族都逃不掉。

西漢那些造反的宗室,不僅除國,還要株連家人。因此王植這一去,可以說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哪怕事成,他大概率也要被人誅殺才對。

結果沒有想到劉虞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沒有想象中的暴怒,也沒有一點苛責,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確認那些人是否活着。

那時王植就在想,這件原本以爲很難完成,且必死的事情,或許還有那麼一點轉機。

事情的結果也正如他想的那樣,劉虞應下了陳暮的要求。

“看來,此事大有可爲呀。”

陳暮微微點頭,扭過頭看着王植說道:“這件事情,除了你與陛下以外,還有誰知道?”

“中常侍呂強。”

“呂強?”

陳暮想了想道:“呂強跟我們倒不是一路人,不過此人爲人正直,素有清名,如果陛下讓他保密的話,即便死都不會說出去。”

“呂常侍確實爲人忠厚剛直。”

王植隨口附和了一聲,便低着頭繼續跟着陳暮往前走。

陳暮沒有說話。

場內一時變得安靜了起來。

兩個人又走了一會兒,王植擡起頭,忽然看到陳暮正扭過腦袋,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王植一時莫名其妙,但轉念一想,驟然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念頭,緊接着心中一寒,苦澀道:“植知道該怎麼做了。”

“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陳暮饒有興趣地看着他:“說說看,你準備怎麼做?”

王植看向一旁的護城河,慘笑道:“植以死報效司命與齊王,只望司命與齊王能善待植的家人足矣。”

“我什麼時候要你死了。”

陳暮笑了起來,回過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決定你命運的是陛下,不是我。我這人雖不是什麼好人,但對忠於自己的下屬,也不會下什麼毒手,放心吧,我剛纔只是在想,陛下既然沒有對你如何,甚至連圈禁都沒有,就說明陛下對此事的態度。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將來是跟着我出宮,送你回青州與家人團聚,還是繼續留在宮中伺候齊王,你都可以自己選。你是我信任的人,也是我軍情司的人,你叫我一聲司命,我亦會護你周全。”

“多謝司命。”

王植惴惴不安的心總算放心下來,不由感激涕零,輕聲道:“植在宮中待了一輩子,伺候了一輩子人,即便回去了,也不知道做些什麼。”

陳暮笑了笑,點點頭道:“那行,你就繼續留在宮中吧。有你在,將來齊王入主洛陽,宮中大小事宜我也能放下心,多與家人寫寫書信,實在不行以後我給你弟弟在洛陽謀個官職,家人也能團聚。”

王植大喜,連忙躬身感謝。他已經聽出弦外之意,將來如果劉備登基爲帝,入主洛陽皇宮,他便會成爲宮中的宦官常侍,到時候皇宮內的大小事宜,恐怕就是他做主了。

二人又閒聊了幾句,那邊玄武門急匆匆過來一名宦官,向門侯傳達了天子旨意,門侯便忙不迭躬着腰,到陳暮面前點頭哈腰請他進去。

陳暮笑了笑,沒有難爲門侯。這些宮門侍衛都是虎賁軍與羽林軍,大概四五千人,由劉虞親信鮮于銀統領。然而當初劉虞剛剛在洛陽登基的時候,手底下無兵無將,所以這些軍隊幾乎都來源於青州軍。

這些年下來鮮于銀自己招募了一些士兵,但人數依舊不及當初留下的那一批青州軍隊伍。所以別看虎賁軍和羽林軍是由鮮于銀統率,手下校尉門侯都是他的親信,可那些士兵就不一定。

一行人進了皇宮,到了西宮所屬的嘉德門外,解下武器,又浩浩蕩蕩地進了西宮,一路過了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最終在西宮門口停下,門外呂強已經在等着他。

“呂常侍。”

陳暮上前拱手行禮,跟呂強打了個招呼。

呂強斜着眼睛看他,沒有回禮,而是冷哼一聲,說道:“進去吧,陛下在等着呢。”

“有勞了。”

陳暮禮數周到,沒有讓人挑出毛病。

他知道呂強是什麼人,性格剛直,自己行爲與逆賊無異,哪怕自己對呂強有救命之恩,也不可能讓他心向自己。

所以只要呂強不搗亂,他對自己態度好不好倒是無所謂,反正將來讓他告老還鄉就是。

進入了宮殿,裡面充滿了湯藥的味道。

陳暮進去之後,呂強也跟進來,大門關閉,在這一瞬間,陳暮的心情略微有些緊張,他怕左右門簾後面忽然衝出五十刀斧手把他砍爲肉醬。

這算是最冒險的一次。

但好在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呂強領着他穿過西宮前殿,來到後殿天子寢宮,他看到了躺在病牀上臉色蒼白的劉虞。

“陛下。”

陳暮在宮外就脫了鞋子,輕步走過去,跪在劉虞面前磕頭。

劉虞看着他,半天沒有說話。

過了許久,他才輕聲說道:“起來吧。”

“多謝陛下。”

陳暮從地上站起來,一臉人畜無害地站在牀榻邊。

呂強也站在牀榻邊,但呂強是站在劉虞那一側,面對着陳暮,而陳暮則是站在二人對面。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審問加對立的一個站位,如果陳暮是劉虞的人,這個時候應該是像呂強那樣站在劉虞牀榻側面而不是正對着劉虞。

“少府,英雄出少年吶。”

沉默了許久,劉虞才緩緩開口說道:“你愚弄了天下人,當初扶朕繼位,恐怕就是在爲今日做打算吧。”

陳暮笑着說道:“陛下,臣並非是在愚弄天下人,而是在拯救天下人。”

“你拯救了什麼?”

劉虞問。

陳暮答道:“自然是這江山社稷,陛下想想,若非我與大兄協力,於青州起兵,這大漢天下,將來會是誰的天下?”

劉虞想了想,輕聲道:“難道你覺得大漢會亡?”

“大概數十年後會亡吧。”

陳暮說道:“如無我無我大兄,則河北盡歸袁紹,河南盡歸曹操。荊楚劉表年老體衰,子孫如豚犬。巴蜀劉焉跟劉表沒什麼區別,董卓造逆之後,除了我大兄以外,陛下覺得還有哪位宗室能擔起大任?”

劉虞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可這並非你挾持先帝陳留王和我兒要挾朕的理由!”

“我並沒有想要要挾陛下,而是想與陛下做個交易而已。”

陳暮微笑道:“任何事情都有價碼。”

“包括皇位?”

劉虞問。

“包括皇位。”

陳暮斬釘截鐵地說道:“皇帝制度本身就是一個荒唐的制度,它的存在只會證明社稷的落後,又有什麼好憐惜的呢。”

“你在說什麼?”

劉虞和呂強都震驚了,兩個人都愕然地看着他。

陳暮繼續道:“陛下,我問你一個問題。治理天下,如果皇帝賢明還好說,如果皇帝昏庸,又會怎麼樣呢?”

劉虞與呂強對視一眼,過了許久纔回答道:“若三公九卿賢明,皇帝昏庸又能如何?”

“可是皇帝的權力太大了。”

陳暮說道:“賢明的三公九卿可以隨時被他換掉,換上迎合皇帝的奸臣,這樣下去只會讓朝堂烏煙瘴氣,再加上天下到處都是土地兼併的豪強,百姓艱難生存,到最後掀起抗爭,便是王朝再次覆滅。”

“那你想做什麼?”

劉虞震驚地看着他:“你想要徹底廢掉皇帝?”

陳暮搖搖頭:“自然不是,我只是想告訴陛下,這個世界很大,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也很簡單。 發展生產力,這樣即便是皇帝昏庸,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所以我需要權力,需要我大哥上位,支持我大刀闊斧地改革!”

“發展生產力?”

劉虞忍不住問道:“什麼是發展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就是提高糧食產量!”

陳暮道:“在海外有很多糧食作物,有一種叫玉米,叫土豆,叫紅薯,畝產十石都綽綽有餘,若能推廣,百利而無一害。可是它們太遠了,在十萬裡之外,若不能舉國之力去尋找,萬萬找不到,所以我必須要更多的權力去做。”

“畝產十石?”

劉虞和呂強就更加震驚了。

大漢糧食產量一般畝產兩石到四石之間,畝產十石直接提高了數倍,這太可怕了。

“不錯。”

陳暮繼續道:“而且這些作物並不挑地,山地亦可以種植,雖不能替代主糧,卻能大大提高糧食產量,當今大漢土地僅能維持數千萬人口,若有它們,維持數億人口不在話下,因而今日我便是在與陛下做一場交易。”

“什麼交易?”

“以大漢將來千年之國運,換陛下這個皇位!”

陳暮認真看着他道:“前漢不過二百餘年,今漢亦不過二百年,若能讓我兄登基,我可讓大漢再續千年,千年不衰,此業可換否?”

大漢千年不衰?

劉虞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似乎,是在看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十章 B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四十章 鳴金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請假條第二章 反間計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章 馬鈞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九章 規劃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請假條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