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

“什麼?”

邯鄲城內,袁紹府邸當中,得知涉縣淪陷的消息,高幹大吃一驚。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涉縣居然會被敵人趁機拿下。

要知道他在涉縣有五千人馬,在武安以及潞縣還佈置了大量守軍,涉縣應該萬無一失纔對。

然而偏偏是夾在兩地中間的涉縣出了問題,被人家中間開花,這讓高幹愕然不已。

劉惠嘆息道:“青州軍不容小覷呀,我們這邊纔剛擊敗他們,他們就立即聯絡黑山軍和林慮谷的兵馬夾擊涉縣,涉縣一失,退往幷州的道路就斷了。”

雖然太行八陘,有不少道路通往幷州。但袁紹僅剩下趙國和魏郡,而趙國和魏郡只能從滏口陘過去,其它最近的便是河內郡的白陘以及常山國的井陘,除非袁紹把河內以及常山國佔據,不然就跟幷州徹底失聯。

荀諶沉思道:“現在不是關心這個的時候,這幾日明公的心情好了不少,身體也在恢復,如果通往幷州道路丟失的消息傳到他耳朵裡,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我覺得應該要隱瞞消息。”

劉惠皺眉道:“可是幷州已經是我們最後的土地,如果幷州有失,後續糧草和兵源就會斷絕,涉縣必須要搶回來,若不通稟明公的話,又如何調兵遣將?”

在場幾名冀州高層都陷入沉默當中,現在袁紹的計劃是一邊聯絡鄴城,一邊積極動員軍隊,準備南北夾擊,徹底擊敗劉備軍團。

這也是爲什麼最近邯鄲在積極準備糧草的原因,除了本身糧草只夠維持兩三個月了以來,已經處於逆風情況下的袁紹正雄心勃勃地想要將失地收復回來,即便在界橋之戰大敗後,冀州軍已經損失很大的情況下。

但如果不想辦法重奪失地的話,失去了廣袤的華北平原,袁紹原本厚重的底子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寥寥數郡之地,悽慘之景可想而知。所以袁紹如果想要翻盤,就必須奪回整個冀州。

這一戰可以說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戰鬥,結果在這樣一個重要關口,幷州與冀州之間的關鍵通道被截斷。

要知道袁紹在幷州也不是完全沒有力量,歷史上高幹自己有五萬大軍,再加上休屠各部,組織動員一下,聚起七八萬人馬,再加上鄴城和邯鄲還有一些冀州殘兵,拉起十七八萬人應該是沒問題,足夠打一場重奪冀州的戰鬥。

然而隨着涉縣被奪走,冀州與幷州之間的要道被斬斷,

那麼後續的兵源、糧草以及戰略物資都會成爲一個問題,以現在袁紹僅存的這點底子,根本發動不了大規模戰爭,人家光耗就能把你糧草耗光。

最重要的是歷史上袁譚袁尚高幹這些人分散了冀州兵力,即便官渡之戰大敗,以冀州的底子,總兵力最少還在二十萬以上,畢竟高幹都有五萬人,袁譚袁尚絕不會少於這個數。

他們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爲袁紹死了,袁譚袁尚內訌所致,但現在袁紹還活着,冀州是有凝聚力的,這十多萬人好好運作,未嘗不能反敗爲勝,將冀州奪回來。

但失去了幷州就少了糧草來源,還有一部分兵力沒法調動,在這種至關重要的大規模戰爭中,出現這樣的紕漏,無異於是滅頂之災。

高幹咬牙道:“現在邯鄲的情況諸位也都清楚,糧草供給全靠幷州,如果我們不能把涉縣奪回來的話,邯鄲現在這麼多人根本撐不了多久。此事必須告訴阿舅,否則的話,缺糧導致戰敗,誰能負擔起責任?”

劉惠與荀諶對視一眼,頗爲無奈地點點頭,他們也清楚,不把事情稟報給袁紹的話,繼續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往南下進攻,一旦遭到敵人完全抵抗,拖延一段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袁紹正在書房中休養,臨近中秋,天氣越來越冷,他的病情雖然因爲大敗敵人而稍微好了不少,但心情舒暢不代表病情能痊癒,僅僅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湯藥控制,像劉虞那樣勉強支撐着而已。

很多時候人們以爲中醫是玄學,但中醫當中的精氣神理論也是有實踐根據的。

人的心情越好,對病情幫助越大。很多癌症病人靠着良好的心態戰勝了病魔,也有很多老人身體無病無災,但老伴去世之後,心情悲慟,沒過多久也去世了,這些都是例子。

現在袁紹就因爲邯鄲之戰的勝利而心情稍微舒暢了許多,連帶着病情也漸漸穩定,他坐在桌案上看書,偶爾小聲咳嗽幾下,臉色看上去頗爲紅潤。

就在此時,劉惠荀諶高幹等人進來,看到他們到來,袁紹詫異道:“怎麼了?我不是讓爾等去準備糧草,準備攻勢嗎?”

“這......”

幾人互相對視,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將這個噩耗率先告訴他。

袁紹皺起眉頭:“說吧,到底出什麼事了。”

高幹硬着頭皮說道:“阿舅,張燕聯合林慮谷的徐晃,從滏口陘南麓小道以及五行山北面南北夾擊涉縣,涉縣被他們奪走了。”

“咳咳。”

袁紹咳嗽了兩聲。

劉惠忙道:“明公,沒事吧?”

“無妨。”

袁紹擺擺手,原本紅潤的臉色又開始微微泛白,他緩緩放下手中的書本,扭頭問道:“城中還有多少糧草?”

“不足兩月。”

劉惠答道。

“咳咳。”

袁紹又咳嗽了兩聲,緩緩擡起頭,目光當中透出一絲狠意:“那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也就只有兩條路了是吧。”

.......

.......

“現在擺在袁紹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了,一是進攻設想,二是南下進攻樑期。”

樑期縣,縣衙府邸當中。

劉備陳暮張飛典韋張遼高順臧霸沮授田豐荀攸等等大小將領謀士二三十多人濟濟一堂。

在廳堂當中,面對着衆人位置豎起一塊大木板,板上有周邊輿圖。

陳暮指着涉縣方向道:“涉縣被我們拿下,就意味着袁紹與幷州連接斷掉,糧草和兵馬不能過來,他的存糧不多,要麼與我們速戰速決,要麼猛攻涉縣,重新打開連接通道。”

劉備望着北面常山國的方向,若有所思地道:“可是常山國猶有井陘通往太原,此時鮮于輔戰敗,北方無人能阻擋袁紹,如果袁紹北上的話......”

“那就不要老婆孩子了。”

陳暮聳聳肩:“我們在北邊還有張燕這枚棋子,人數派少了,我們可以讓張燕去。如果袁紹舉全軍之力北上,奪取北面的幽州、常山國、中山國、鉅鹿、安平、渤海等郡國,確實是一招轉危爲安的妙棋,但魏郡呢?他一家小老都在魏郡,袁譚和袁熙再死,袁紹就無嗣了。”

“孩子沒了再生嘛,有什麼大不了的,要我是袁紹,才懶得管魏郡呢,北方多好啊。”

張飛嚷嚷了一句。

陳暮翻着白眼道:“三哥,前些年大哥還說我與三哥該娶妻生子,我至少現在已經有了妻子,這種話在座的各位,最沒有資格說的就是三哥吧。”

劉備瞪了張飛一眼:“再不娶個夫人,等打完了仗,我就親自回青州爲你遴選妻家。”

“就不。”

張飛嘴裡嘟囔了一句。

“你說什麼。”

劉備看了過來。

張飛縮了縮脖子:“沒什麼,明年就娶,明年就娶。”

衆人鬨堂大笑,去年張飛是這麼說的,前年張飛也是這麼說的,反正都好幾年了,張飛都死皮賴臉習慣了,三十四歲的人,還沒個正行。

等大家笑完之後,陳暮才含笑道:“三哥現在還年輕,娶妻生子慢一點無妨,可袁紹已經五十餘歲,身子骨也不太好,隨時都有可能會病死,如果失了子嗣,那他還活着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料袁紹必不會北上。”

當初制定三面圍攻的計劃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已經將袁紹壓制在趙國和魏郡,基本可以宣佈袁氏覆滅在即。

但邯鄲之戰的影響就是鮮于輔的幽州軍大敗,如果袁紹趁勝追擊,一路北上收復北方失地,確實可以重新穩固下來,再圖謀打算。

甚至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因爲他可以消滅鮮于輔,然後揮師北上,聯合公孫度一起攻打公孫瓚,這樣就能把除了魏郡以及清河國在內的整個北方拿下,東山再起,擁有繼續頑抗的資本。

然而先不說他的身體能不能支撐起顛簸,單說袁紹一家老小都在鄴城,袁尚已經被青州軍俘虜,袁譚和袁熙都在鄴城,袁紹如果選擇北上收復失地,那基本就是放棄魏郡,也是放棄子嗣。

畢竟幽州軍已經大敗,袁紹北上可以勢如破竹,迅速拿下北方,青州軍卻沒法北上,他們北上的話一來得面臨袁軍的抵抗防禦,二來鄴城是個威脅,後方炸藥包。

因此青州軍必須拔掉魏郡這顆釘子,他們才能放心北上去追擊袁紹。所以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北上更好,但丟了鄴城,自然就是丟了子嗣。

不過話是如此,劉備不知道爲什麼,就想起了自己的老祖宗劉邦,說道:“當年高祖棄惠帝與魯元公主而成大業,袁紹乃梟雄也,之前詐死敗計於我們,誰知道他是真病了還是假病,況且古有七十還生兒,五十餘歲再生子也不是什麼怪事。四弟,不得不防他棄鄴城於不顧而北上呀。”

好傢伙,不愧是老劉家後代,您老人家先祖劉邦的事蹟真是銘記於心呀。

陳暮在心裡吐槽,劉邦拋妻棄子,連爹都可以不要,但袁紹不行啊,劉邦當時才四十多歲,身體健康沒病沒災,逃跑路上一腳把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踹下馬車,他以後可以再生,袁紹都五十多歲了,病得都吐血了,還能生個錘子。

雖然在肚子裡腹誹着,陳暮嘴上卻說道:“雖然有這個可能,不過可能性不大。當然,如果袁紹真這麼做,那我也只能佩服他厲害,這北方就讓予他了,我們自攻打鄴城,先破了鄴城再說。”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袁紹如果真的拋妻棄子,不要魏郡了,他們也只能乾瞪眼,畢竟魏郡不取,北上去追袁紹,他們還真得怕後方的魏郡偷屁股。

“嗯。”

劉備點點頭:“那如果袁紹沒有北上又當如何?”

陳暮指着地圖說道:“那自然是穩固防線,跟他們耗。涉縣是重中之重,需要重兵把守。然後在樑期、斥丘、平陽一帶拉起防線,二哥那邊繼續包圍鄴城,敵人的糧草不多,再拖延一些時日,頂多半年之內,袁紹必然覆滅。”

“這確實是最穩妥的辦法。”

沮授也贊同道。

劉備又看向田豐荀攸等人,衆人都是點頭,便說道:“嗯,四弟之言甚是有理,既然如此,那諸將便在樑期周邊安營紮寨,構築防線,圍困袁軍,待會四弟你與公與公達元皓他們制定一個詳細的駐軍計劃,就此安排吧。”

“唯。”

陳暮拱手應是。

當下散會之後,陳暮跟沮授田豐荀攸他們做了詳細的安排。

各部將駐紮營地,糧草後續供給。

現在青州的戰線其實已經拉得很長,從平原運送到魏郡有二百多公里,雖然清河國和半個魏郡已經被拿下,沿途非常安全,但補給線拉得長,就意味着消耗也更大。

好在青州家底還算厚,支撐個幾年都問題不大,所以再長的補給線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歷史上袁紹還從界橋一路追殺公孫瓚到幽州呢, 補給線拉得更長,華北平原就這點好,地勢平坦,交通發達,哪怕長達三百公里的運輸線,也比川蜀地區一百公里的山路要走得快得多。

青州軍退到了樑期縣之後,陳暮就與謀士團們制定了防守計劃,先是往涉縣增兵,然後在樑期周圍構造防線,建造大量倉庫準備囤積糧草,長時間作戰。

同時又安排關羽那邊,分出一部分兵馬,自白陘進攻上黨郡,這樣兩頭行動,一邊圍困袁紹,一邊進入上黨,與涉縣夾擊潞縣,這樣就能夠徹底打通滏口陘,洛陽軍便可以自林慮谷進入涉縣,然後從涉縣進入上黨,攻下壺關便能取整個幷州。

接下來幾天,陳暮都陷入了996的加班模式當中,作爲精力旺盛的工作狂,大事小事都包攬在了身上,幾日下來,很快將周邊防線構建得面面俱到,如同馬奇諾防線一樣,變得堅固不可破。

反倒是劉備成了甩手掌櫃,這麼多年下來他都習慣了,軍中事務都由陳暮安排,他自己啥事不幹,沒事巡視一下營地,或者叫上張飛跑到鄴城去找關羽。

當老闆的手下有這麼一個能人,確實要舒坦很多。

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六章 馬鈞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八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四十章 表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請假條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