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

ωωω .ttκΛ n .¢ ○ 這個時代的聰明人好像都有這樣觀察事物的本領。

郭嘉看了眼袁紹,就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未來是什麼下場,毫不猶豫投奔了曹操。

諸葛亮擡頭了一眼天空,就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會颳風。

曹操佈置了夜間口令爲雞肋,楊修就開始打包行李準備回家。

要是一個現代人以爲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就一定比古人聰明,那顯然是一件自作多情的事。人家的智慧不會比你差,只是見識沒你廣而已。

所以要想對付一個時代的精英,除了要比他見識廣以外,更重要的是智商還不能太低,要跟他一樣聰明,才能與之抗衡。

陳暮就覺得自己智商還不錯,敲定了薅羊毛計劃,馬不停蹄就開始下一步策略。

“張角退守廣平,廣平離鉅鹿也就不到百里,漢朝沒有公里這個說法,算起來還真麻煩,不過應該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左右,騎馬支援不過一個多小時,再加上旁邊的廣宗,這三地還真是固若金湯。”

看着手裡的輿圖,陳暮細細思索,漢朝時候的廣平、鉅鹿以及廣宗三地都和後世不一樣,此時的三地離得更近,有點類似於後世鉅鹿、廣宗和平鄉的地理位置,形成穩固三角,是張角經營多年的老巢,根深蒂固。

盧植三萬多人馬要圍攻這三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貿然攻打其中任何一座城池,很容易被另外兩座城池的敵人包夾偷襲,在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搞不好還會打敗仗。

“難怪當初盧植要在廣宗安營紮寨,做曠日持久的打算,原來是因爲這個原因。看來這邊的戰鬥並非一時半會就能解決,得另外籌劃其它的計較。”

盯着輿圖看了兩天,到了三月末,大軍已經休整完畢,準備再度開拔。

雖然戰場有一鼓作氣的說法,但張角已經退守廣平,也不怕他逃跑。盧植大軍之前連日克敵,已經有些疲憊,如果不休息的話,到了廣平就是疲倦之師,這是兵家大忌,盧植自然不會犯。

陽春四月,草長鶯飛。

秦漢時代的人口聚集,主要以縣城郡城爲主,邯鄲作爲戰國時趙國首都,又是下聯鄴城、司隸,北接趙國、鉅鹿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人口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邯鄲北面城外有一條筆直寬闊的官道,城門口的官道右側邊修有亭舍樓,漢襲秦制,班固著的《漢書·百官公卿表》裡曾說:“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

意思是在城市附近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以此爲基礎,輻射了一個縣城轄區所有的領地。漢高祖劉邦當年就是以亭長起事,最終奪得了天下。

官道兩側一望無際有大片綠油油的麥田,只是麥田並不整齊,離官道較近的麥穗被人拔掉,光禿禿的,只有遠一些的地方還保留着麥苗。無數田奴、徒附穿着犢鼻褲,光着膀子在其間忙碌,從邯鄲旁波濤洶涌的滏水支流裡源源不斷地挑水澆灌。

前些日子黃巾起事,浩浩蕩蕩席捲天下,張角部有數萬人圍攻邯鄲。邯鄲縣令與城內豪強拼死抵抗,再加上盧植救援及時,纔將這裡保護下來,不然城外平原數十里麥田恐怕就不止損毀這一點。

盧植軍休整完畢,沿着北面寬闊的官道開始進軍。

劉備部作爲先鋒軍提前一炷香的時間開拔,爲了不擾民,大軍都是依次以階梯形式前進,第一撥先鋒軍只有3000人,

加上現在的劉備部,也只有3500人,排成一字長蛇陣,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還未到日中,路上車馬來往、行人頗多。

有單衣布履的儒生,有衣服文采的商人,也有穿着黑衣或白衣的黔首。因爲世道不寧、道路不靖,行人多隨身佩戴短刀、長劍。

陳暮騎在馬上觀察,發現這個時代行軍打仗沒有秘密可言,城外軍營開拔,不管是縣城附近的土著居民,還是其它地方的外鄉人都可以隨意觀看,沒有任何保密意識和措施。

如果他是張角,肯定會派人先潛伏進邯鄲,觀察官軍動向。在發現官軍開拔之後,以輕騎回廣平彙報,然後根據敵方行動,採取相應的策略進行反制。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戰。

不過廣平在邯鄲的東北面,屬於華北平原,一路地勢平坦,也沒什麼好埋伏的地方。反倒是西北面有太行山支脈,板山、武華山、黑龍山等數十餘崇山峻嶺,可惜盧植並沒有走那個方向。

“二弟三弟四弟,你們看這平原多遼闊,天空景色多美。”劉備騎着高頭大馬,換上新發下來的皮甲鐵胄,遠看山河,顯得意氣風發。

陳暮擡頭遠眺,此時正是上午,朝陽東昇,柔柔的陽關灑落在大地上,帶給這世間無限的生機。

張飛嘆道:“這麼好的天色,可惜了沒有一壺好酒。”

劉備大笑道:“三弟,待破了黃巾,平定了山河,我們兄弟再一起飲酒作樂,豈不美哉?”

關羽嘴脣微動,他本來想跟劉備說起陳暮賄賂軍需官的事情,遲疑片刻,還是沒有說。倒不是他想打小報告,而是在他眼裡,既然大家結拜爲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暮乾的這事兒在有道德觀念的人眼裡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秦漢時代,道德還未敗壞,士人崇尚君子之風,遊俠看重仁義豪氣。

關羽是怕陳暮做的事情傳出去,損害了劉備的名氣,到時候讓盧植心裡不快,那就更加麻煩。

不過他想起自己答應四弟不跟大哥說,最終也只能一聲長嘆,沉默不語。

陳暮對劉備說道:“大哥,我看過輿圖,廣平、鉅鹿、廣宗三縣互相之間相隔不過數十里,鉅鹿又是張角老巢,只要張角不笨,必然以這三縣爲根基,防守得固若金湯。易陽曲樑斥章三縣易得,廣平鉅鹿廣宗三縣怕是要打硬仗,咱們得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劉備點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出發前我問過師君,他亦覺得鉅鹿和廣宗難攻,怕張角退守鉅鹿和廣宗,還在考慮要不要派輕騎繞道廣平身後,截斷張角撤退的道路,此事你怎麼看?”

“我之前就已經這麼想過,盧將軍手裡有大量騎兵,廣平地區又多平原,適合騎兵馳騁,而且大軍就在身後,不用擔心補給問題。就算張角人多,想要吃掉一股在平原上的騎兵也不現實。所以這個方法肯定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計策,一來切斷張角後路,二來阻攔鉅鹿援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盧將軍肯定也會這麼做。”

陳暮正說着,忽然感覺到大地在震動,轉頭一看,幾裡外的官道上揚起沖天的塵土,身後像是有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劉備也回頭望着這股大隊騎兵,喃喃自語:“看來師君已經做好了計劃。”

騎兵的主將是越騎校尉伍孚,別看是校尉不是將軍,卻是秩比二千石大員,北軍中侯監領的高級將領,在他的帶領下,騎兵部隊超過了先鋒軍,沿着官道一路向北而去,似乎走了另外一條道路。

前鋒軍的主將屯騎司馬孟震看着伍孚率衆超過他,納悶道:“伍校尉這是要搶俺的先鋒軍飯碗嗎?”

別人摸不着頭腦,劉備和陳暮卻知道,他們是打算從北面繞過易陽縣、廣年縣,來到廣平縣的後方,切斷張角從廣平縣撤退到鉅鹿縣的通道。

“難怪張角後來是被圍困死在廣宗,而不是他經營多年的鉅鹿老巢,原來是去鉅鹿的通道被截斷,迫不得已逃去了東面的廣宗縣。看來自己這隻小蝴蝶扇動的翅膀並沒有帶來任何效應,歷史的車輪依舊在以它正常的軌跡轉動。”

看着騎兵遠去的背影,陳暮心想。

“四弟真是料事如神。”

劉備從驚愕中回過神來,看向陳暮的目光再次變得不一樣起來。

自己是從師君那裡得到的消息,四弟卻已經斷定師君會這麼做,這份機敏聰慧,當真是厲害。

二弟三弟雖然悍勇,卻無計謀,在這亂世當中,勇猛無匹能當幾人?果然只有身懷智慧,才能搶佔先機,無往而不利呀。

“大哥過譽了。”

看到劉備炙熱的目光,陳暮打了個寒顫。

這廝老變態了,每次睡覺都要厚着臉皮拉自己張飛和關羽一起,美其名曰四兄弟抵足而眠,培養感情,鬼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奇怪的愛好。

“四弟覺得此戰我方勝算如何?”劉備又問。

他是覺得雖然黃巾軍都是烏合之衆,但畢竟人多,而且還是佔領城池據守,人少的一方進攻人多一方的城池,怎麼看怎麼覺得勝算似乎不大。

陳暮回答道:“這種事情不太好預料,不過如果硬要我說的話,勝算很小。”

劉備睜大了眼睛:“四弟也是此般認爲?”

“是的。”

陳暮點點頭:“原來大哥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劉備嘆道:“是啊,我方人少,又是攻城之戰。如果翼州黃巾齊至,恐怕勝算渺茫。”

“大哥是擔心黃巾的援軍?我倒是沒想到這一層,看來大哥不愧是大哥,我只想到了三個我軍會敗的情況,大哥卻想到了四個。”

陳暮一臉佩服。

劉備:“???”

你在說啥?

什麼我軍三個會敗的情況?

難道除了因爲對面人多,我們人少這個原因外,還有其它原因嗎?

大家都長一個腦袋,爲什麼你就能比我聰明那麼多?

好想問問四弟另外三個情況是什麼。

但又不敢問。

萬一他覺得我是弱智怎麼辦......

也太有損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威嚴了......

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六章 觀察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六章 馬鈞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四十章 表功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