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

從上午食時末刻開始,一直到下午黃昏初時,臧霸就一直在趕路。

青州軍所到之處,望風而降。

清淵、館陶二地的縣令幾乎沒有猶豫,見到城外大軍,直接開了城門獻上了官印。

不投降也沒辦法,一者袁紹在清河以東沒有留下守軍,城池內除了一些縣衙的差役以外,幾乎沒有任何防禦力量。

二來如今袁紹在冀州不得人心,滿城百姓聽聞劉使君大軍前來,紛紛呼喊着歸附,又有軍情司潛伏在其中挑起民意,如果縣令不開城門,怕是很快要被滿城百姓打死。

所以即便還有忠心於袁氏的官員,但在大勢所趨之下,也只能把城門打開,放臧霸的青州軍進城。

從界橋一路趕往館陶中間有四五十公里,還在清淵停留了一個時辰,所以拿下館陶之後,天色就已經黑了,臧霸帶了一些軍官進城與縣令交談了一番,吃了晚飯,休整一日,第二天繼續出發。

很快,元城也被拿下,緊接着就是魏縣。魏縣居然還有一部分冀州軍守軍,但數量不是很多,圍攻兩日之後,攝於城池將破的壓力,守軍最終選擇開城門投降,祈求寬恕。

如此一來,清河以東大部分地盤就全都落在了青州軍手裡。臧霸這邊只帶了本部一萬多人馬,但是黃忠太史慈的水軍卻沿黃河北上,已經抵達繁陽陰安。

同時洛陽軍也浩浩蕩蕩出發,兵分兩路,一路是趙雲部,自蕩陰取內黃,據黎陽,與黃忠太史慈等部於繁陽陰安一帶匯合。

第二路則是關羽部,親率大軍北上安陽,又令徐晃自林慮谷洹水上游渡河,進逼九侯城及武城。

三路包圍魏郡,再加上北面鮮于輔的隊伍,整個冀州已是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也是連忙向中部鮮卑,休屠各部的盟友請求援助。冀州北部一時間浩蕩如煙,烏桓鮮卑匈奴各部相互傾軋,再加上幽州漢族征伐,河間中山國常山國等地一片戰火。

而在冀州烽火狼煙之時,經過數日偵查,廣川的冀州騎兵也準備傾巢而動,袁軍得知消息,百萬石糧已經悉數運送到位,就在這兩日劉備已經派出士兵前往接應。

整齊轟鳴的鐵騎如同洪流一般南下,天色逐漸暗淡下來,當盤旋的暮鴉開始歸林,西方絢爛的火燒雲漸漸變成灰色,世界開始陷入黑暗之中。

郭圖看了眼東方天空升起的一輪皎潔的銀盤,此時太陽雖然已經下山,但天色還未完全黑,能見度看得很遠,站在一處小山包上,可以看到數裡之外,蒼涼的平原之上,聳立着一座巨大的營盤。

那營盤佔地得有數千畝地,來來往往的馬車不斷從營盤中進進出出,周圍崗哨無數,戒備極爲森嚴,夜幕降臨,在營地當中高高升起的圓頂糧倉於夜色之中清晰可見。

漢人建造糧倉並不是建造一個很大的房子,然後把糧草往裡面堆就完事。而是會建造一個個圓筒一樣的小倉儲,用夯土砌成,上面用稻草覆蓋。倒糧的時候會把圓筒上方的稻草取下來,往裡面傾倒,取糧的時候則從圓筒側翼的小門接糧。

一個糧倉能夠存儲的糧草有數噸之多,一百萬石糧草堆積如山,換算成漢斤爲1.2億斤,東漢一斤是223克左右,差不多是兩萬多噸將近三萬噸的重量,光要修建的倉儲,就要四五千個。密密麻麻的糧倉擺滿了整個營地。

郭圖細心觀察了許久,臨西糧倉非常大,來回縱長連綿數裡,守軍雖多,但總有突破口。如果能夠趁着夜色掩護,快速靠近到西側營門口,就能夠在敵人未防備之前,

衝進糧倉裡面,四處扔火把與燃油。

糧倉本來就是易燃之地,且倉頂多覆有稻草,一旦被點燃,火勢會迅速蔓延,附近又沒有什麼河流,且河流打水也必然來不及,今日又有春風,火借風勢,很快會將整個營地付之一炬。

“監軍。”

騎將趙叡湊了過來,出聲問道:“我們何時動手?”

郭圖沉聲道:“不急,等夜黑風高之時。”

趙叡又問道:“往哪裡動?”

“西門。”

“西門?”

“不錯。”

郭圖點點頭:“東門因爲在運糧,守衛最多,不易衝進去。西門對着界橋方向,劉備已經在往這邊派兵過來,離得最近,守備必然最鬆懈。”

“原來如此,監軍高見。”

趙叡伸出大拇指,他沒怎麼讀過書,不知道兵法韜略,所以最佩服的就是這些讀書人。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色暮靄沉沉,無盡的夜幕徹底覆蓋了整個世界。

在營寨南面的一片叢林當中,張飛田豐便在此地等待。

“他NN的,等了兩天了。”

張飛往地上吐了口口水,撓了撓因爲被蚊子咬得全是包的毛茸茸手臂,抱怨道:“軍師,還得等多久呀。”

田豐左手揹負在身後,右手摸了摸下頜三寸長的山羊鬚,清瘦的臉頰上保持着不變的神情,平靜地說道:“不要着急,翼德,過於急躁是成不了大事的。”

“軍師說得輕巧,我和將士們都餵了兩天蚊子了,再不行動,大家都得被蚊子咬死。”

張飛嘴上笑嘻嘻,心裡MMP。

要是換了個普通士卒跟他這麼說話,一頓鞭子早就抽過去了。奈何田豐是士大夫,張飛最敬重士大夫,也就沒辦法說什麼。

“不急,不急。”

田豐緩緩說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敵人應該也就是在今日或者明日動手,明公的大軍後日就會抵達,糧草一旦被明公大軍接下,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頂多就是這兩日。”

“那就好,那就好。”

張飛勉強把自己急躁的內心安頓下來,雖然渾身瘙癢難耐,酒喝不得,士卒打不得,又不能和田豐對罵,實在受不了,但現在也無可奈何,拿着丈八蛇矛找了根大樹在那戳着,百無聊賴打發時間。

正等得無聊,遠處忽然傳來奔雷一般的馬蹄聲,營寨東門頃刻間響起了銳利的尖哨,一聲“敵襲”長嘯劃破夜空,將這一片寂靜的夜晚打破,讓人驟然清醒。

張飛精神一振,急匆匆摸向自己的馬匹烏雲追雪,嘴裡嘟囔囔着:“來了來了,弟兄們準備上馬作戰,今日老子要殺個痛快。”谷

“翼德不忙!”

田豐連忙叫住了他。

張飛此時正準備爬上馬背,身後叢林當中藏的數千騎兵得了命令,紛紛翻身上馬,動作並不整齊,顯得林林散散,沒有統一章法。

幾千人可不是個小數目,林木又遮蔽起來,大家都是以小隊劃分分散藏在林子裡,命令需要不斷地傳達和呼喊才能下去,最前面的人上馬,最後面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前方已經在準備作戰。

被田豐一阻止,張飛就沒有上得了馬去,回過頭對田豐問道:“軍師,又怎麼了?敵人都打過來了,你怎麼還不急啊?”

田豐拍了拍他的手臂示意張飛稍安勿躁,說道:“翼德久住幽燕之地,相比對馬匹十分熟悉。”

“那是當然。”

張飛得意地道:“我家中乃涿郡豪強,不缺錢財,我父從小就給我買了一匹小馬駒,我自幼就長在馬背之上,騎術無比精湛。”

曾經劉關張陳四兄弟賽馬,劉備第一,張飛第二,關羽第三,陳暮第四。

其實四兄弟當中騎術最差的是關羽,只是陳暮情商高了些,在那次比賽當中讓一讓關羽,這纔沒有讓自己的二哥出醜。

劉備拿第一很正常,他早年是遊俠兒,跟着蘇雙和張世平做過販馬生意,也跟邊關少數民族打過交道,一身騎馬的本事,可以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雙腿夾着馬腹,然後彎弓搭箭。

而張飛能拿第二,則是因爲他出身於幽燕邊關,且家中富裕,不缺馬匹,從小長在馬背上,雖然不像劉備那樣因爲常年在外奔波遊而歷積累了精湛的馬術,但也比家貧買不起馬,且不是在邊關家庭出身的陳暮關羽強得太多。

因此田豐詢問張飛對馬匹是否有足夠了解的時候,他纔會顯得那麼自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陳暮之所以騎術比關羽強,是因爲他過於惜命,所以有了馬匹之後,每日刻苦訓練,哪怕後來去了洛陽,亦時時刻刻在郊外騎馬,保持精湛的騎術,就是爲了將來逃命的時候不被人追上.......

“既然翼德對馬匹十分熟悉,那翼德覺得,外面的動靜,有多少匹馬呢?”

田豐問出了一個靈魂拷問。

“多少匹馬?”

張飛一愣,然後臉色馬上凝重起來,豎起耳朵傾聽。

就聽到糧倉外圍鐵蹄雷動,但勢頭卻總感覺不是那麼猛烈,離那種數千匹馬一起奔騰的壯觀景象差那麼點意思。

田豐沉吟道:“相信你也聽出來了,我對馬匹不是很瞭解,但我卻因爲常年與翼德在一起共事,多見我們騎兵七八千人一起出動的景象,那山崩地裂的感覺,讓我銘記於心。袁軍雖然騎兵全軍覆沒,再次重建的騎軍數量遠不如我們,但絕不會這麼少,此間必有詐。”

“這麼一想,確實不像很多馬匹。感覺不過千匹,甚至數百匹馬都有可能。”

張飛點點頭,之前被戰事衝昏了頭腦,冷靜下來之後,結合田豐的分析,再加上自己的專業,很快判斷出敵人騎兵的數量。

五千匹馬和四千匹馬奔騰時鬧出的動靜可能相差不大,但四千匹馬和幾百匹馬鬧出來的動靜,絕對天差地遠。

郭圖確實沒有派出所有騎兵,爲了保險起見,他決定出動八百騎兵先佯攻東門,在吸引敵人注意力之後,主力再從西門闖入,四處縱火,最後再從北門或者南門出去,也算是一個典型的聲東擊西策略。

這個計謀並不是荀攸首創的,早在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做的兵書《淮南子·兵略訓》裡就有記載,雖然劉安這人造反不行,但兵書寫得還是有點東西,此計被後人多有沿用。

在察覺到敵人可能用聲東擊西之計後,田豐便立即制止了張飛的魯莽,現在已經確定敵人只是用少量騎兵騷擾東門,因此他便說道:“我猜測敵人必然只是對東門佯攻,主力必是在西門,翼德稍安勿躁,我們在南門等待即可。”

“放他們進臨西倉儲嗎?”

張飛納悶。

即便猜到敵人主要進攻點在西門,難道不應該去西門堵截?

田豐搖搖頭:“我們要打的是殲滅戰,如果不放他們進去,冀州騎兵在平原上來去如風,想要攔截他們太難,必須把他們困在倉儲之中。”

“可是糧食......”

張飛瞪大了眼睛, 把敵人困在倉儲裡,那不是引狼入室嗎?

然而田豐大笑道:“翼德不會覺得,這裡面真的有百萬石糧草吧?這是子歸設的李代桃僵之計,那些糧草裡全是方便引燃的稻草和一部分石頭,讓他們燒便是了。”

張飛大驚道:“可是我聽說前線已經缺糧,如果不運糧草的話,那大哥那邊?”

“貝丘!”

田豐嘴裡吐了兩個字:“翼德不要忘記,子歸又設了狡兔三窟之計,甘陵的存糧只是三分之一而已,還有一部分糧草在貝丘以及東趙、下堡、尖冢等鄉,臨西這邊,其實就是個空殼,將袁紹騎兵全殲的誘餌罷了。”

張飛只覺得醍醐灌頂,整個人頓時神清氣爽起來,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四弟,這計策還真是毒辣,只要袁軍的騎兵徹底覆滅,那我們的騎兵,就可以隨意縱橫他們的腹地了。”

“正是。”

田豐點點頭:“有了馬鞍之後,騎兵的重要性逐漸日升,未來很多時候,都將變成騎兵的戰場。袁軍騎兵一滅,再加上如今洛陽也組建起了騎兵,上萬騎兵縱橫在袁紹腹地,打擊他的糧道,此戰,想要取勝,就更添三分!”

二人正說着,臨西營地西門果然又響起了驚天動地的馬蹄聲,這一次的動靜比上次要多數倍,彷彿地摧山崩,浩浩蕩蕩地向着營寨襲來。

西門的看守人數本來就不多,面對此情此景,根本沒有防守的意思,紛紛作鳥獸散。

冀州騎兵頓時如入無人之境,殺入了營寨內。

片刻功夫。

大火,升起來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四章 推諉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三十九章鍾繇說明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