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

“三國之謀伐 ()”!

張遼軍是日出三刻起牀,也就是早上六點鐘,後世俗稱的五更天造飯,大概日出末刻,七點鐘左右出發往界橋。

臨西離界橋約二十餘公里,大概在下午兩點鐘的時候,萬勝軍就已經抵達了界橋附近。

午後的陽光十分熾烈,萬物生長,曠野之上密密麻麻長滿雜草。

很多年前的界橋非常繁華,遠不像現在這樣荒涼,清水兩岸來往頻繁,大量的莊園、鄉村、塢堡遍佈,還有無數田野,人來人往,沃野千里,風吹麥浪。

但自從黃巾之亂後,此地的繁華便一落千丈。

界橋連通清河東西兩岸,河對面不過數裡就是廣宗縣。當年皇甫嵩率領大軍,於廣宗屠戮了十餘萬黃巾,足足五萬人被逼得跳河,清水爲之堵塞,就連廣宗城,都被打成了一片殘垣斷壁。

那一戰之後,廣宗就沒落下來。雖然在王芬當政的時候,有過重建工作,經過這些年治理恢復,早已經不如當初那般繁茂。

當年張角之所以退至廣宗,就是因爲廣宗溝通清河東西兩岸,有界橋可以作爲退路。可惜的是皇甫嵩做得比張角絕得多,破開城池以後,將界橋堵住,逼迫所有黃巾跳河自盡,甚至還堆積京觀,對張角開館戮屍。

漢人素來迷信,都以爲此地有十餘萬冤魂遊弋,乃是絕兇之地。自此廣宗一帶十多年下來都變得十分荒涼,又有一些黃巾餘孽爲死掉的黃巾軍建造大量墳墓,清河兩岸,沙丘平臺,孤墳遍野,素縞飄蕩,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令人望而生畏。

但此刻張遼率領的大軍從遍地的孤墳荒野穿過,原來的官道都長滿了雜草。軍隊殺氣本來就重,何況張遼乃是百無禁忌的殺神。別說世界上大概率沒有鬼,即便是有鬼,三更半夜張遼一個人過來,估計都能把方圓十里的鬼嚇得魂飛魄散。

萬勝軍毫不猶豫地穿過了陰森的荒野,逐漸靠近清水河堤岸。遠處沙丘一座一座,丘陵起伏,上面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冀州軍,一列列牀弩以及弓弩手做好了準備,盾牌林立,所有人都嚴正以待,眺望着從遠方而來的敵人。

“將軍。”

張遼的部將王虎看到敵人提前設下了埋伏,對他說道:“敵軍已經設伏,現在該怎麼辦?”

張遼毫不猶豫地道:“自然是一路殺過去,

這還用問嗎?”

“可是......”

王虎遲疑道:“就這樣殺過去的話,恐直接撞入他們的埋伏圈,損失會很大。”

張遼反問道:“萬勝軍的口號是什麼?”

“衝鋒陷陣,一往無前。斬將奪旗,捨我其誰!萬勝,萬勝,萬勝!”

王虎幾乎條件反射般喊出來。

他也是跟着張遼屢立戰功的萬勝軍老兵,靠着跟隨張遼數次衝鋒陷陣,斬殺敵人立功而慢慢遷爲司馬,自然對萬勝軍的口號深入骨髓,記入靈魂。

“既是如此,爲何怯戰?”

張遼又問。

王虎連忙道:“卑不敢,任憑將軍差遣,赴湯蹈火,絕無怨言。”

“很好!”

張遼點點頭,四處觀望着地勢。

其實張遼也知道,打這種敵人早就設伏的陣地戰,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原地等待,等劉備大軍抵達,由高順的陷陣軍來負責衝陣,這樣纔是最佳選擇。

畢竟敵人在高坡之上到處放置着弓弩,擺明了是打算居高臨下,利用高坡的高低差進行弓箭打擊,然後再消滅他們。

但張遼這人的特點就是突出一個不服輸,明眼人都知道,現在萬勝軍衝上去就是送。可張遼還是覺得,劉備既然派他做先鋒大將,那他就得做好先鋒大將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什麼事情,都等劉備主力大軍之後再來解決。

不然的話,要他這個先鋒大將做什麼?

那先鋒萬勝軍應該做什麼事呢?

自然是爲主力開路。

劉備說,要將界橋以東納入彀中,那便要把界橋以東的敵人全部肅清,纔是他先鋒大將分內之事,要是等劉備來了才完成此事,便代表了他的不稱職。

張遼不許自己不稱職,所以這一戰對於他來說,不打,也得打。

不過張遼也不是完全沒有腦子的莽夫,他最擅長的特點就是尋找敵人的薄弱點,從而一擊致命,帶領大軍走向勝利。

特別是在“衝鋒陷陣,斬將奪旗”這件事上有獨到的理解,張遼遠遠觀察,發現敵人佈置的防線大概爲一個口袋陣,主要防區是依託河堤外圍的高地,冀州軍主力一字排開,居高臨下。

在河堤東面則有幾處高低起伏的丘陵,說是丘陵,不過二三十丈高的小山坡而已,山坡上置有不少樓櫓,上方林林散散地站了些袁軍,看着不像有重兵的樣子。

而在河堤的西面則是一片沙丘,地勢較爲平坦,可以順着沙丘一路走到河堤上去。袁軍主力最多的地方就是這一片,因爲附近一片坦途,青州軍完全可以繞道,從西面也就是清水的上游方向來到河邊,再從河邊往北進攻,襲擊冀州軍的側翼。

所以冀州軍顯然在西面的兵力佈置最多,密密麻麻,十分擁擠。如果把此地地形放入到地圖裡的話,就可以把東側看作一片防禦塔範圍,有零星的一些樓櫓作爲瞭望臺,西側則是兵營範圍,大量士兵聚集在這裡。

而在靠近東側的河堤高地上方,地勢最高的一處,旌旗林立。最前面的一人騎着一匹馬站在最高處瞭望遠方,在他的後面還豎着很多大旗,雖然看不清楚,但想來就是敵方主將所在。

王虎以及幾名部將紛紛來到張遼身邊,擡頭觀望着遠處地形,一名部將說道:“將軍,敵人在西側的兵力最多,如果要進攻的話,當以從東面進攻。”

“不妥,東面的地勢最陡峭,強攻的話就會變成佯攻。如果他們在河堤上方安排大量弓手,恐怕我軍會損失慘重。”

另外一名部將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不如從西面強攻上去,那邊至少地勢平坦一些。”

“可是從西面打就是打正面攻堅的硬仗了。”

王虎也說道。

張遼頓時笑了起來:“我們打正面進攻的硬仗難道還少嗎?”

“哈哈哈哈,這倒也是。”

“我們萬勝軍最不怕的就是正面強攻!如果這一戰能正面打垮冀州軍,我們就能穩壓陷陣軍一頭了。”

“那就打西面!”

幾名部將也都樂了起來。

打硬仗?

萬勝軍最不怕硬仗。

“先鋒萬勝軍”的名號怎麼來的?

就是打硬仗打出來的!

青州軍當中,玄甲重騎,陷陣軍,萬勝軍是三支有名號的部隊。

由於玄甲重騎是劉備陳暮的親衛隊,各一千人,人數極少,個個都是精銳,主要作用以護衛爲主,因此很少拿來做比較,也不入青州各集團軍的排名當中。

而陷陣軍和萬勝軍自然就暗中在爭奪青州第一強軍的名頭,哪怕張遼和高順爲莫逆之交,可不代表底下的人沒有爭強好勝的意思。

畢竟兩支軍隊都是打陣地戰的好手,雖然雙方兵種不同,但功能相差不大,因此常常被拿來做比較。

這兩支軍隊在青州軍排名前二肯定無可爭議,可誰第一誰第二,一直爭論不休。

大家都是同袍,肯定不能互相真刀真槍幹一架。爭到最後,其實也就是爭一個名譽的問題。誰能夠打的硬仗最多,立功最多,獲得的勝利越多,自然就能夠拔得頭籌。

現在就有塊硬骨頭擺在萬勝軍前面,如果萬勝軍能夠取勝,身上就又多了一塊榮譽,對比陷陣軍的戰績,那便穩壓一頭,拿下青州軍第一了!

想到這裡,衆人都是士氣如虹,鬥志滿滿。

唯有張遼說道:“我們萬勝軍雖然擅於打硬仗,但大家也不要爲了與陷陣軍爭氣而硬打,我之所以選擇從西面進攻,是有我的道理。”

“哦?”

王虎詫異道:“請將軍言明。”

張遼指着東側說道:“你們覺得那邊坡地,如果在坡後安排數千弓手,我們強攻東側的時候,忽然殺出,居高臨下一頓亂射,我們會如何?”

衆人連忙看向東側地形,只見東側高矮坡度差異很大,上面雖然孤零零地看起來就只有幾座樓櫓,但坡後卻是什麼都看不到,鬼知道後面會不會藏着弓手,如果真有弓手的話,從東側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一時間,衆人驚出了一聲冷汗。

張遼繼續說道:“我從四將軍那裡聽說過一個兵法,那就是自己越薄弱的地方,你就要讓敵人相信這個地方其實是最強大的地方。此計名爲虛張聲勢,又稱之爲紙老虎,老虎是紙做的,嚇嚇人而已,要是嚇不住人,一捅就破!”

王虎問道:“將軍是覺得,敵人故意在西側坡上佈下重兵,是讓我們以爲西側是他們實力最強大之處。而東側看着沒什麼敵人,但其實是一個陷阱,如果我們選擇從東側進攻,便中計了?”

“正是!”

張遼點點頭:“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東側坡地後必然藏有大量弓弩手。”

“將軍說得沒錯,我要是敵將,肯定也會在那邊這麼安排。”

“那就聽將軍的,我們從西側殺過去。”

“我打頭陣,誰也別跟我搶。”

幾名部將議論紛紛。

事實上張遼猜得沒錯,高覽確實是把弓弩手都集中在東面。

界橋河堤的地形在很多河流當中非常常見。

此地剛好處於一個河流彎道,清水上游河水往下衝刷,遇到彎道之後,不斷將泥沙往岸上堆積,千百年來將東側高地衝出一個沖積堤,造成了東側地勢高,西側由於泥沙被沖走而地勢低的一個情況。

由於西側地勢較低,又處於袁軍防守的側翼薄弱點,所以高覽思前想後,覺得這裡應該要佈置大量兵力,東側地勢高,青州軍進攻會變成佯攻,只需要佈置槍兵和弓手就行。

一旦青州軍選擇兵力看似很少的東側進攻,槍兵拿長槍在坡上往下捅,弓手居高臨下一頓亂射,青州軍除非能飛,不然根本不可能攻到高地坡岸上去。

所以這個佈置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佈置,只不過張遼雖然莽,可還沒有傻到這麼簡單就上當的地步,因此這個佈置完全就是白費功夫。

在確定了進攻方向之後,張遼命令士兵先原地休整一會兒,恢復一下體力,約半個時辰後,準備開始進攻。

張遼部早上六點做飯,七點鐘吃完早飯出發,到中午十二點左右,大軍早就飢腸轆轆。

因此那時軍隊就已經休整過兩刻鐘,士兵都隨身帶有乾糧,吃了午飯,到下午3點鐘,消化得差不多,也不餓,正是體力最爲旺盛的時候。

高覽大軍佔據了河堤高地,穩坐釣魚臺,哪怕見到張遼部並沒有立即進攻,而是原地休整恢復體力,也沒有進攻的想法。

等到高覽看到張遼的大軍開始往西移動,這個時候他纔有些坐不住了,皺眉說道:“那張遼倒還有些聰明,沒有上當,他們決定從西面進攻了。”

“將軍,西面我們也佈置了大量兵力,有何懼之?儘管他們來便是!”

一名勇氣可嘉的副將絲毫不懼。

張遼雖然名聲赫赫,曾經陣斬淳于瓊,但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有勇氣者,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是膽小了,又如何能成得了將軍?

“愚蠢,你這魯莽匹夫知道什麼?”

高覽瞥了他一眼:“敵人不上當我們就得準備好打正面硬戰了,原本可以輕鬆獲勝的戰鬥變成正面硬仗,且我的弓手都調集在東側,缺少弓箭手壓制,勝算就少了許多。”

被高覽訓斥之後那副將就不敢說話了,另外一名副將連忙說道:“將軍,那現在該如何是好?立即把弓手調集回來嗎?”

立即把弓手調集回來?

高覽的指揮能力也不算太差勁,在聽到下屬的詢問之後,便立即打算按照那麼副將的建議去做。

但臨到確定要這麼做的時候, 卻忽然又開始猶豫起來。

東面高地主要的防守力量就是靠大量的弓箭手,如果把弓箭手調走,此時敵人忽然派出一支偏師奇襲,繞道他們側翼,怕是會導致全軍崩潰的風險。

下一秒高覽又笑了起來。

敵人都已經全軍從西面開始進攻了,怎麼可能還會把目標註意力轉移到東面?

顯然是自己多心了。

想到這裡,高覽對副將道:“傳我命令,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

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地址:

三國之謀伐全文閱讀地址:

三國之謀伐

三國之謀伐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648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章 中平四年請假條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請假條。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二十一章 追擊通知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章 賄賂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