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

午後烈陽高照,天色萬里無雲。

密密麻麻的無數黑點出現在了曠野之上。

他們一開始只是遠遠地一排長隊橫列,如一字長蛇。

從東北方向進攻,最西北和最東南的士兵,相隔相近有一里之遠。

緊接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經驗豐富的老將一眼看過去,就能知道大概人數——不超過一萬五千人。

最重要的是,敵人還是以衝鋒陣型當中最忌諱的一排排橫列,毫無章法地直衝方式。

不開玩笑的說,古代是真的有戰陣的,而且對戰局影響很大。

包括戰國時期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唐朝的《衛公兵法》以及宋朝的《武經總要》等等著名兵書中都有大量陣法記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戚繼光的鴛鴦陣,以十一人爲一組,有人負責防禦,有人負責招架,有人負責進攻,有人負責騷擾,有人負責警戒,整個陣型攻守兼備,每次出戰,都能殺得明朝東南沿海入侵的島國倭寇狼狽逃竄,片甲不留。

一排橫列衝鋒的方式並非一字長蛇陣,而是沒有陣型。

看過木乃伊三部曲的都知道,裡面大決戰的時候,基本就是兩幫人以這種方式進行對衝。

這種打法特點突出一個字——莽!

因爲近距離貼身肉搏的時候,陣型太分散開來,就不太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所以如果有一種小規模的近身配合戰陣的話,就會好打很多。

還是拿戚繼光的鴛鴦陣舉例子,十一個人分左右兩隊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哪怕你是五千人,戚繼光只有一千一百人,可戰陣一旦形成,你就會發現自己最少三千人在外圍使不上勁,剩餘兩千人在裡面戰鬥,而且這兩千人基本處於捱打的狀態,對人家的陣型很難造成破壞。

這就是戰陣最離譜的地方。

大規模戰爭中,你的陣型散開,排成一排這麼衝鋒,敵人只要來一個錐子陣,當中直接給你鑿開,哪怕這一邊人數較少,但人家正面實際接觸的敵人並不多,因爲大多數人都在外圍分散得厲害,他們只需要對付身邊的敵人就行。

排成一排這樣衝鋒最大的弱點便是力量分得太散,導致不管任何一點的後方都會十分薄弱,只要人家集中一點,以點破面,就能將你的陣型擊潰。

雖然有點再次鞭屍孫十萬的意思,但張遼在白狼山之戰以及合肥之戰當中,就是這樣做的。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以錐子陣直接突破陣型,把敵人隊伍殺個對穿,開啓斬首行動。

區別在於蹋頓比較倒黴,一刀被張遼剁了。孫十萬跑得比較快,沒有被張遼當場給砍死而已。

所以騎兵以這樣的方式發起衝鋒,並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

高覽張郃等人出身士族名門,好歹讀過兵書自有見識。當他們看到敵人是以這樣毫無陣型的方式發起衝鋒的時候,差點沒笑出聲來。

先不談在人數上他們有優勢,單說即便沒有人數優勢,以騎兵對騎兵,只要他們讓蹋頓用錐子陣衝鋒,先破其中路,再兩翼展開,四面包抄敵人左右兩側,怎麼樣也能獲得勝利,因此這一戰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贏定了。

然而下一秒,他們臉上的笑容就瞬間凝固,再也發不出任何聲音。

因爲他們看到在那一萬多人的後方,在短暫的真空之後,緊接着便又是涌現出無數黑點,彷彿永無止境一樣,源源不斷地涌現,又如一道可怕的滔天巨浪,洶涌澎湃地向這邊涌來,要將擋在他們面前的一切碾爲塵土。

敵人不止是一萬多人,而是浩浩蕩蕩,

不計其數!

看到這一幕之後,高覽和張郃人都傻眼了。

錐子陣鑿穿敵人陣型,是利用的敵人兩翼展開導致中心薄弱的缺點。

但人家中心根本不薄弱啊,後面還有無數的兵馬在往前方衝鋒,你錐子陣能破兩排,三排乃至十排,破得了人家二十排,三十排的衝鋒?

量變引起質變。

這仗還怎麼打?

拿頭打?

而就在高覽張郃不知所措的時候,更遠的地方,蘇僕延和烏延二人對視一眼,頗爲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蘇僕延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烏桓峭王。

烏延則叫——烏桓汗魯王。

他們二人歷史上都曾經跟隨丘力居叛亂,由於和公孫瓚打過仗,結了仇,上了公孫瓚的黑名單,這纔不得不又跟着蹋頓繼續作亂。

但同樣的,在劉虞死後,他們也是跟着鮮于輔一起出兵,攻打了公孫瓚,爲劉虞報仇!

前些日子,當部落長老們將劉虞詔令送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兩個人瞬間就不知道該怎麼辦起來。

由於他們的部落實力弱小,總人口加起來,也只有蹋頓部落一半的實力,所以不得不依附於蹋頓,跟着他對抗公孫瓚。

可劉虞當年待他們不錯,恩情還是得記着。

何況劉虞在幽州的威望他們是知道的,現在人家又當上了漢朝天子,一聲令下,恐怕從者如雲。

因此一時間讓他們十分猶豫。

但部落長老們是清楚這一路上過來,鮮于輔已經聚集了多少兵馬,所以紛紛勸說他們二人不要再錯下去,必須要及時撥亂反正。

在這樣的情況下,二人自然也只能大勢所趨,選擇緘默其口,一不向蹋頓高覽他們透露鮮于輔召集兵馬的情報,二來暗中積極做準備,等待合適的機會造反。

現在機會不就來了嗎?

當鮮于輔的大軍接近的時候,所有人都纔看到,這支軍隊的額頭上,都綁着一條紅帶來區分敵我。

西漢繼承秦朝崇尚黑色,爲水德。到了東漢改成了火德,變爲崇尚紅色。

因此東漢官軍的衣服,大多是赤、絳等紅色,外套玄甲。

頭綁紅巾,便是代表漢朝官軍!

幾乎是在鮮于輔大軍如洪水一樣涌入連綿營寨的剎那,蘇僕延和烏延就命令他們所有部隊,將提前準備的紅巾給士兵們綁起來。

於是離他們營寨不遠處的蹋頓部士兵,就看到了一副讓他們極爲驚恐的畫面。

上午還是友軍的蘇僕延與烏延部,下午就變成了敵軍,手中的鋼刀高高舉起,悍然向着他們殺來。

整個營寨隨着突如其來的進攻亂作一團。

十多萬大軍,光騎兵就有近十萬,再加上數萬沒有馬的步兵,人潮洶涌,彷彿要將所有營寨淹沒。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覽和張郃只能立即跑回自己的營寨內,開始緊急部署任務。

而城內的公孫瓚看到這一幕,也是驚喜不已。

雖然不知道這支軍隊是從哪裡來的,但既然人家已經在進攻城外敵人營寨,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是友軍。

“哈哈哈!”

公孫瓚一邊大笑着,一邊急急忙忙往自己在高臺上搭建的樓閣內跑,命人將所有部將全部叫來開會,他打算全軍進攻。

但他纔剛跑入廳內坐下,部將們還沒來的時候,忽然就看到了桌案上有一封未拆開的信封。

上面用漂亮的楷書寫着“伯圭兄長親啓,弟子歸敬上”。

子歸的信?

公孫瓚納悶地拿過來拆開,就看到內中詳細說明了城外援軍是怎麼來的,也告訴了公孫瓚,劉備無法親自過來,所以陳暮上書朝廷,讓劉虞利用個人威望來支援他。

得知城外十多萬大軍居然是陳暮請求天子幫忙,公孫瓚頓時樂得不行,恰好此時諸將們都進來,他大笑道:“諸位,好消息。”

“將軍,城外忽然有無數騎兵衝擊敵人營寨,確實是好消息,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部將田楷急吼吼地問道。

公孫瓚樂道:“自然是出兵進攻,大家記得頭上要綁上紅色頭巾,這是我子歸阿弟請求天子向整個幽州的胡人發下的召集令,前來營救我了。我早就說過,玄德一定會想辦法來助我的。”

“那我等即刻去召集兵馬!”

田楷單經等人高興地出去召集士兵,廳內很快只剩下田豫關靖公孫瓚三人。

公孫瓚站起身,笑呵呵地對他們二人說道:“今日我必要大破袁軍,殺得他袁紹屁滾尿流,你們先去外面等候,容我去後廳穿戴盔甲,我親自領軍殺出。”

“唯!”

關靖就出去了。

唯有田豫臉色陰晴不定,依舊站在原地。

公孫瓚正準備去後廳換衣服,見到他沒有動靜,納悶道:“國讓,你還有事嗎?”

田豫猶豫片刻,上前低聲說道:“敢問將軍是如何知道城外來人信息的,又如何得知我們應該用紅色頭巾來區分敵我?”

“你看看。”

公孫瓚便把那封信遞過去,裡面早有陳暮的交代。

田豫接過去後,臉色就更加凝重,看完後,這才緩緩說道:“將軍,你覺得這封信,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這封信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公孫瓚被他一提醒,頓時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原本喜悅的神情也開始漸漸變得凝重起來,若有所思地說道:“是啊,這信怎麼會出現在我的桌案上?”

田豫輕聲道:“我聽說青州軍情司無孔不入,恐怕.......”

砰!

公孫瓚瞬間臉色就變得不好看起來,惡狠狠地道:“玄德居然猜忌我!”

田豫搖搖頭:“我看不見得,玄德公乃忠厚長者,又與將軍自幼爲友,恩若兄弟,如果是他的話,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何況他就算做,又怎麼可能會故意寫信給將軍提醒將軍呢?”

“不是玄德,那是?”

“這封信,不就已經告訴將軍了嗎?”

“子歸?”

“大抵是沒錯了。”

“子歸爲什麼要這麼做!”

公孫瓚不解,陳子歸能做出這種事情,他是信的。

但又何必這麼明擺着告訴他呢?

田豫想了想,低聲道:“將軍還記得那時在渤海,關長史建議將軍在與袁紹決戰時作壁上觀嗎?這恐怕是子歸給將軍的一個警告。”

公孫瓚瞬間就覺得有些慚愧,但他性格剛烈,死要面子,不服氣道:“可我當時不是已經嚴詞拒絕了嗎?”

“可是當時將軍猶豫了,說明將軍那時心裡有想過。我想如果當時將軍沒有嚴詞拒絕,恐怕這城外的十多萬大軍,就不是來討伐袁軍的,而是等將軍覆滅之後,擔任新的幽州牧的。”

田豫淡淡地說道。

公孫瓚只覺得毛骨悚然,以前與陳暮在一邊,還尚未覺得他的恐怖之處。可現在才親身感覺到他的厲害,自己的一切,竟然彷彿早就在他的鼓掌之間,一時間又羞愧又氣憤,惱怒道:“可惡,我一定要查出來我身邊的內應到底是誰!”

田豫立即勸阻道:“將軍不可,軍情司是陳子歸的人,如果動了軍情司的人,陳子歸必定覺得將軍還是有當初那般想法,到時候恐對將軍不利,將軍與玄德公恩如兄弟,將軍也不想與玄德公決裂吧。”

“那我該怎麼辦!”

公孫瓚很是不爽, 自己身邊居然有別人的間諜,怎麼能讓他舒服得起來。

田豫想了想,道:“我倒有個法子,將軍可以寫信感謝玄德公,在信中提一下此事,也不說別的,只是說桌案上突然來的陳子歸的信件,語氣只需感謝就行,以玄德公的聰慧,必然能猜測到一切,我想以其爲人,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勒令陳子歸撤去軍情司探子,寫來道歉信件。”

“嗯。”

公孫瓚思索片刻,深以爲然地點點頭:“還是國讓老成之見,不錯,如果直接與陳子歸對峙,或者捉拿搜尋那名內應,確實不太好。稍微點一下玄德,他自然會明白該怎麼做。可惜了,玄德忠厚了一輩子,怎麼攤上這麼個陰險狡詐的四弟?”

田豫拱手一禮道:“此事就交由我去辦吧,將軍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應該立即出兵,配合城外兵馬,將來犯之敵一舉殲滅纔是。”

“好,國讓,就託付給你了。”

公孫瓚說道:“我先去後廳換上鎧甲,此事就由你去辦!”

“唯!”

田豫低頭拱手,他的臉埋在胸口,已經看不見他的表情。

誰也不知道,他的臉上無比嚴肅。

心中在默默地思索。

司命啊司命。

你這一招敲山震虎,當有奇效!

《三國志》:“豫時年少,自託於備。”

田豫小時候跟過劉備,是劉備養大的,這個秘密,又有誰知呢?

《三國之謀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謀伐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二十章 儒生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完結感言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請假條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章 孟德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章 鳴金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