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

當城門緩緩關上的那一刻,陳暮就知道自己賭對了。

他的身邊有幾個親衛,也都騎着馬。

張飛從黃巾兵營中撤出來,按照之前的約定,往城門方向跑。

陳暮也同時從遠處的林間出來,在城下與張飛會合,三千人列着隊,緩緩進入長社。

長社城門和大部分縣城一樣只有兩三丈高,寬不過一丈,城矮兵少,這麼小的城池能堅持這麼久,也多虧了黃巾兵沒什麼攻城器械。

進入城內,以皇甫嵩和朱儁的戰術素養,四門早就佈置了大量守城道具。

早在戰國時代,攻城道具和守城道具就已經非常豐富。

這得益於墨家和公輸家。

攻城方面有衝車、壕橋、雲梯、巢車、井闌、投石車、木幔等等,各種類型數不勝數,在《三國志》和《後漢書》中都有大量記載。

可惜黃巾兵這些東西一個沒有,就只有普通雲梯。

反觀長社城防守就十分嚴密。

城門口有閘板,與城門覆蓋,敵人如果攻打城門,可以把城門放開,打開閘板置入固定好的槽內,利用閘板上的孔用矛探出去刺。

門內道路兩側有左右陷馬坑,上面覆蓋着泥土,下面藏着鹿角木、竹刺等,一旦敵人策馬攻城,立即陷入進去。

除此之外,鐵菱角、地澀、拒馬、壕溝、頂板、機橋等一應俱全,若非城內有人接應,一步步地告訴他們走哪些地方安全,這三千多人直挺挺地衝進去,最少得折損大半。

而且這還只是城門的守城道具,城樓上五花八門就更多,女牆、弓弩臺、塔樓、白露屋、釣橋、垂鍾板,城牆上大量放置石灰、擂木、火鞴等。

黃巾軍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哪怕十倍於官軍,每次攻城的時候,折損都是官軍的十倍以上,可以說殺敵一百,自損一千。

在城內守軍的指引下,陳暮的隊伍繞過各種陷阱,佔地方的馬匹都被拉走,這才勉強容下。

陳暮四下掃視,長社城是縣城,沒有甕城,進入城內就是街道民居,房屋鱗次櫛比,角落似有人影森森。左右兩邊稀稀疏疏有數十名官軍,表情嚴肅,警惕地看着他們。

再擡頭張望,就看到右側城樓石梯上站着十多名將士,爲首的人穿着高級軍官穿的鎧甲,在城樓上向下窺視。

“請問這裡是哪位將軍主事。”

陳暮揚聲問道。

朱儁在城樓上說道:“我乃右中郎將朱儁,汝是何人?”

“原來是朱將軍,小人是盧中郎將帳下北軍中郎,盧將軍那邊戰事順利,聽聞南邊進展不利,特派我等爲援軍,這是信函憑證。”

陳暮從馬上下來,懷裡取出蓋了盧植北中郎將官印的手續文件,遞給一旁的士兵。

士兵拿着文件快步上樓給了朱儁,朱儁藉着城樓上的火光檢查無誤,大漢官方文件都有制式,上面的官璽銅印對於黃巾兵來說也很難造假,現在可以說是信了十分。

不過雖然確定是援軍,但聽到他們是盧植派來的,朱儁還是忍不住皺眉道:“怎麼只有你們來了嗎?不是說還有朝廷派來的騎都尉曹操?”

陳暮解釋道:“稟將軍,的確還有曹都尉的人馬。只是他們人多,難以在黃巾兵眼皮地下大搖大擺進城。所以只能駐紮在幾裡外的長葛鄉,等待時機,裡應外合。”

“原來如此。”

朱儁下了城樓,緩緩向陳暮走來。

陳暮微笑着拱手一禮:“將軍,

現在信我們是援軍了,城內的伏兵是否收回去呢?”

朱儁四下掃視,驚訝道:“你怎麼知道我有伏兵?”

弓箭手都安排在城牆上,刀斧手則安排在街道兩側房屋後,一旦城下有變,城樓上萬箭齊發,兩側房屋上千刀斧手同時殺出,可以保證將他們三千人盡數誅滅。

但朱儁自認爲隱藏地很好,這是怎麼被看穿的?

“忘了自我介紹。”

陳暮笑道:“在下姓陳名暮字子歸,蒲陰人,祖上爲曲逆侯。”

蒲陰縣,以前就是曲逆縣。

大漢開國以來到如今四百餘年,曲逆縣除了陳平以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人的封地在那裡。

因此曲逆侯在漢朝幾乎特指西漢開國丞相陳平一人。

朱儁臉色微微動容:“原來是曲逆侯之後,怪不得能一眼看穿我的埋伏。”

陳暮心道我們這些人進來的時候,你接應我們的士兵都像是見瘟神一樣慢慢散開,不敢靠近,城內氣氛這麼緊張,隱隱像是把我們包圍了一樣,傻子都知道有伏兵了。

咚咚咚!

正在此時,遠處街道傳來馬匹奔跑的聲音。

過了片刻,七八騎在街口停下,爲首的是另外一名高級軍官,翻身下馬,焦急質問陳暮他們道:“你們就是朝廷的援軍,怎麼只有這點人手?”

朱儁見皇甫嵩來了,忙道:“義真,這是盧子乾的援兵,朝廷的援兵還在後面,因人多,不敢進城。”

“原來如此。”

皇甫嵩鬆了一口氣。

只要有援兵就好,就是不知道是一萬還是兩萬,如果有個四五萬那就最好了。

想是這麼想。

如果讓皇甫嵩知道曹操只有五千人,不知道該怎麼個失望。

不過援兵進不了城也沒辦法,城門四處都是陷阱,三千人進城就已經十分緩慢,人更多的話,反而是件麻煩事。

黃巾不是傻子,肯定會反應過來襲擊,到時候援兵沒救到人反而添亂。

朱儁見大家都聚集在城門口也不像是個事兒,就說道:“先回縣衙再說吧。來人,帶援兵先去城內休息,陳子歸,你跟我去縣衙,詳細說說情況。”

“唯!”

陳暮拱手應是。

古代有唯唯諾諾這個成語。

說的就是古代應答語。

其中“諾”,是上級領導迴應下級的話。

而“唯”,則是下級迴應上級。

陳暮的士兵奔波一天,又剛剛衝殺過敵軍,十分疲倦,的確需要好好休息。

朱儁和皇甫嵩帶着陳暮張飛去了縣衙。

四人在大廳分列而坐。

由於皇甫嵩朱儁都是五官中郎將,雙方平級,所以沒人坐主座,在左右坐下,陳暮和張飛自然只能坐在他們下首。

落座之後,皇甫嵩就迫不及待地道:“朝廷派了多少人馬?”

陳暮想了想道:“約莫一萬。”

他沒有說謊,曹操五千多人,自己三千多人,加起來八千多人,四捨五入,勉勉強強算是接近一萬。

“只有一萬啊,黃巾兵有十五六萬之衆,怕是杯水車薪。”

皇甫嵩感到失望,如果只有這麼點人,加上城裡也不過兩萬多人,與敵人十餘萬比起來,力量依舊懸殊,幫他們突圍都困難。

陳暮笑道:“左中郎將何必擔憂,黃巾軍者,烏合之衆也。盧中郎將在冀州也不過是三萬兵馬,卻能打得黃巾賊首張角二三十餘萬衆棄甲拋戈,望風而降。如今豫州黃巾不過十五六萬,又有何懼之?”

皇甫嵩氣笑了,怒視道:“你這小兒好大口氣,盧子乾的兵馬全是三河精銳,北軍五校尉手下的人馬都是常年操練的老兵。我手下全是新招募的新兵,二者戰力怎麼可以同日而語?”

陳暮還未說話,朱儁卻想到陳暮的聰慧,思忖道:“義真先莫動怒,聽陳子歸言,似有良策對敵?”

“並無良策。”

陳暮搖搖頭。

皇甫嵩啞然失笑,搞半天原來是個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也對。

此人不過是個小小的中郎官,職比曲長。

估計是跟着盧植打了幾場順風仗就以爲天下英雄不過如此,卻不知天高地厚。

若非看他是援軍,平日自己恐怕連理都不會搭理這樣的低級軍官。

算了,何必與他見識。

想到此,皇甫嵩正準備打發了陳暮和張飛離開。

哪知道朱儁似有問不完的話,又說道:“我原以爲你身爲曲逆侯之後,來到長社城內,藐視黃巾。面對老夫與皇甫義真將軍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毫無良策這等話來,既然如此,何故口氣甚大?”

曲逆侯之後?

皇甫嵩豎起耳朵,這小子居然出身不凡?

陳暮笑言:“回稟將軍,我說黃巾不足爲懼,看今夜便可知。我部三千人劫營,黃巾一不做警戒,二不布暗哨,三無人瞭望,僅僅只有幾隊巡邏的兵馬,可見其士兵懈怠,將領懶惰,毫無警惕之心。這等兵馬,只是仗着人多勢衆而已,無需懼怕。至於退敵良策,還需我明日觀望之後,再做分曉。”

朱儁點點頭:“也是,你初來乍到,尚不知敵軍厲害,那便明日先看看再說。”

雙方又聊了一會兒。

也就是朱儁詢問盧植那邊的情況,陳暮一一作答。

當聽到盧植連番計策,打得張角潰不成軍,幾近將冀州黃巾全殲的時候,朱儁和皇甫嵩只能連連搖頭嘆息。

他們三月從洛陽出發,一開始進展還算順利,結果沒多久就在潁川被波才擊敗,一路丟盔棄甲損失兩萬多人,敗退到長社,與盧植一比,實在丟盡顏面。

不過現在朝廷有了援兵,至少給了城裡的官軍很大的希望,只要明日大肆宣揚朝廷的援軍已至,官兵的士氣必然大漲,未嘗不是個反敗爲勝的機會。

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章 孫策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古無雙,國之功勳。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八十章 倉庫第五十章 鬥將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請假條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請假條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三章 盧植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九章 壽誕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