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

到十一月,忍耐了近三個月的張郃,總算是出招,派出部隊,襲擊界橋,妄圖毀壞橋樑。

然而太史慈一直在界橋駐守,雙方的斥候都在平原之上互相刺探,得知張郃出兵,太史慈領五千人馬佔住了界橋,原地結營固守。

張郃派出朱靈以八千人進攻,兩邊堅持不下,最終清淵的高順軍來援,將朱靈擊退。

一計不成,張郃又生二計,派人北上襲擊夏津。

這個夏津在後世就是夏津縣,但在此時卻並沒有縣城,周圍的曠野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有大量鄉民百姓棲息。

陳暮是在原來的夏亭基礎上造了一座簡易城寨,取名夏津,就跟烏巢的地位一樣,這裡是平原運往前線的糧草中轉站,由張飛駐紮此地,西面是廣宗,北面是東武城,南面是甘陵,東面是鄃縣與靈縣。

之所以在這裡結寨,就是因爲此地離東武、鄃縣、靈縣皆不遠,身後還有平原、高唐等地,一旦被攻擊,援軍一日之內就可以抵達。

張郃派出蔣奇、馬延二人,合計一萬大軍猛攻夏津,張飛只有四千人,以城寨固守,頑強抵抗。

兩日後,各地援軍悉數抵達,將蔣奇馬延二人逼退,張郃再次失敗。

現在從夏津到廣宗的道路上,到處都是青州軍的兵馬,而且甘陵城外還有監視的斥候,一旦張郃所有動向,都會被陳暮察覺,然後擊破。

雖然如果張郃全軍出擊,比如四萬人全部攻打界橋、夏津等地,確實有可能造成一些麻煩。

可問題是這樣就相當於梭哈了,一旦攻勢受挫,短時間內沒有攻破這些戰略要地,那麼其它地方的青州軍就會很快抵達,將他們團團包圍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甘陵和貝丘二城沒有守軍,也會很快淪陷,張郃就只能在野外駐紮,徹底沒有了城池據守。

所以張郃膽子再大,也不敢傾巢出動,只能派出小股部隊襲擾。

不過這些打擊對於張郃來說,都沒有使他灰心,琢磨了數月,隱隱有了一些想法,既然梭哈不可取,那就不如打游擊戰,於是每日派出多股小部隊,少則數百,多則上千,四處襲擾運糧車隊。

這就是運動戰,

妄圖將甘陵周邊的所有青州軍調動起來,一處被襲擊,多處支援,然後渾水摸魚,找出弱點,帶領士兵突圍出包圍圈。

可陳暮本身就是那位偉人的崇拜者,在他面前搞運動戰,就跟關公門前耍大刀一樣可笑。

何況張郃的運動戰只能算是個雛形,根本沒有那位偉人的精髓,輕易就被陳暮識破,反而將計就計,利用運糧車隊爲誘餌,埋伏了張郃幾次,讓他損失了一些人馬。

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在被打得一頭是包之後,張郃也不得不老實下來。

到十二月,甘陵城的糧草又只剩下一個月左右了,糧草每天都在減少,卻無法得到補充,張郃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不得不開始思考突圍的事情。

“兵力收縮了嗎?”

廣宗府邸後院亭中,軍情司的探子查明,這些日子張郃再也沒有派出小股部隊襲擾,兵力全都縮回了城內。

聽到探子的話,陳暮摸了摸上嘴脣長出來的兩撇八字鬍,輕笑道:“也確實該收縮兵力準備突圍了,張郃的糧草應當只剩下一月,再不突圍,就等着餓死。”

太史慈問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當然是關門打狗了。”

陳暮從席上站起來,看着遠方的天空,微微一笑道:“部署了那麼久,現在也該是到了收網的時候,就讓我給那年輕的小將張郃上一課。”

太史慈無語道:“子歸,我記得你今年也不過是虛歲二十七,實歲二十六,那張郃聽聞已三十有餘......”

“哼。”

陳暮傲嬌地哼了一聲:“年齡比我大又怎麼樣?我自黃巾之亂以來,破張角戰董卓,除羣寇,略賊雄,征戰九載,殺伐何止十萬?那張郃不過是仗着河間張氏望族任子門蔭,又如何能與我比較?”

太史慈翻着白眼,不想拆陳暮的臺。

其實河間張氏確實是張耳後代,爲河間望族不假。

問題是張郃又不是張家嫡子,享受不到那麼多資源,人家也是討黃巾起的家好不拉。

當然。

雖然都是討黃巾,但起點和含量金確實不一樣。

因爲張郃討黃巾的時候應募軍中,直接就是軍司馬,起點很高,說明他是自己帶了人馬應募,才能得到這個官職,有一定家族背景加持。

反觀陳暮跟着劉備,一開始只是個曲軍候,還是跟着盧植才得的官,不然依舊是白身,的確高下立判。

大軍轟轟烈烈地開始行動,並不是陳暮的兵馬,而是張郃的兵馬。

十二月下旬,當糧草只剩下半月的時候,張郃知道自己必須有所行動了,敵人既不攻城,也不逼迫他,就算他想背水一戰,困獸猶鬥,都沒有力氣去使。

所以只能想辦法領兵突圍。

張郃先是派遣蔣奇、馬延二人,各領兵五千,佯裝進攻夏津、鄃縣,以作疑兵,然後親領大軍去貝丘,與焦觸張南兵合一處,三萬大軍過大河故瀆,往發乾、樂平、聊城方向去。

他是想繞過重兵把守的清淵、陶館二地,通過冀州與兗州的交界處,從曹操與劉備大軍中間地帶,跑回依舊還在冀州手裡的魏郡元城。

元城的守軍將領爲趙睿、嚴敞,之前他們就已經聯絡過,這條道路也是張郃多次派出斥候查探出來的比較安全的道路,因爲此時曹操與呂布相持,應該是沒有餘力來對付他的纔對,這樣他就可以大搖大擺地跑回去。

“這曹孟德,可真是會坐地起價呀。”

廣宗縣城內,看着手中的書信,陳暮有些不高興。

張郃因爲缺失情報,導致他並不知道呂布已經撤兵,所以曹操其實有餘力進攻他。

時間線的梳理也很簡單,九月王芬下令讓趙睿、嚴敞二人領兵出去,同時讓呂布回防魏郡,與河內的關羽趙雲軍對峙。

這樣一來,從九月份命令下達到呂布整頓兵馬回來,已經是十月份的事情。而趙睿、嚴敞是九月份走的,所以他們只知道王芬已經病死,袁紹繼任冀州牧的事情,卻並不知道呂布回去的消息。

由於張郃派出去的斥候屢次遭到青州斥候的絞殺,除了南面兗州曹操的方向以外,其它方向又被劉備公孫瓚以及陳暮四面八方,鋪天蓋地的大軍阻攔。

所以他唯一能夠聯絡到的只有元城的趙睿、嚴敞,那還是在十月份陳暮撤兵之後,而那時呂布纔剛剛回去,趙睿、嚴敞二人自然不知道幾百公里外的情況,因此張郃得到的是一個錯誤情報。

那就是張郃以爲呂布還在兗州拖着曹操。

這個情報顯然很致命,陳暮又不是傻子,當然不會出那麼明顯的防區漏洞給張郃,所以早就知會了曹操,讓他拖住張郃的兵馬,以給陳暮調集軍隊圍剿張郃爭取時間。

哪知道曹操這廝也奸詐得很,坐地起價,在信中大肆訴苦,說才與呂布相持數月,軍中缺糧,損失慘重,無力進攻云云。

意思也很明顯,不是盟友不給力,而是盟友沒錢沒糧沒裝備,你要是意思意思,我才能進攻。

這一幕讓陳暮想起了當初與曹操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當時曹操與陳暮在洧水相遇,老曹想吞併陳暮的這支部隊,陳暮就藉口缺乏糧草武器裝備爲由拒絕。

如果想讓兵合一處,就得給他補充戰略物資,結果獅子大開口把曹操嚇退。

現在曹操對付他,簡直是同樣的招數。

“這曹操明擺着在要挾我們嘛。”

聽了陳暮的話,太史慈皺起眉頭,這種做法,顯然讓他覺得有些不齒。

陳暮卻笑道:“做法雖不光鮮,但亂世之中,本就應該不擇手段。像我大哥那樣的仁義君子,要是沒有漢朝數百年氣運加身,又有二哥三哥保護,大概是活不了多久。”

這是實話,看劉備的一生,雖然不斷在逃跑,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轉危爲安。要是一般人學他,墳頭草早就已經三尺高了。

太史慈又問道:“他要多少?”

“信裡沒提,看來是想讓我主動給予,如果給少了,他就不打,如果給多了,他就白賺。”

陳暮摸着下巴思索:“這曹操,可是深諳談判之道呀。”

談判這種事情,都是以雙方的心理底價爲線,現在曹操只是在信裡訴苦,不明確表態,顯然是想着讓陳暮來報價。

如果價格過低,沒有到曹操心理底線,曹操肯定不會答應。如果出價過高,超過了曹操的心理底線,那麼超過的部分就是賺的,白得那麼些物資,何樂而不爲?

所以這封信不僅僅是曹操在隱晦地薅羊毛,吃大戶,索要糧草輜重,同時也是雙方之間的智鬥,就看誰能夠從對方那裡佔到便宜。

當然。

如果陳暮不計後果,乾脆放張郃離開,也不是不能讓曹操的詭計落空。

可要是能把張郃這四萬大軍留下,對於削弱冀州的戰略目標就又進一步,顯然曹操也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有恃無恐。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太史慈擔憂道:“我們連他想要多少都不知道,若是不能讓曹操滿意,他怕是會放走那張郃。”

陳暮再仔細盯着手裡的那封信,看了半晌,轉頭對隱藏在陰影裡的侯栩說道:“伯杼先生,這封信你應該看過了吧。”

侯栩雙手籠在袖子裡,微微低頭:“看過了。”

“看出什麼了?”

“只看出曹操確實在索要物資。”

“還有呢?”

“沒有了,難道里面還有其它信息?”

“當然。”

陳暮搖搖頭:“其實這信裡也點明瞭他想要多少東西,曹操在獅子大開口啊。”

侯栩好奇道:“司命是如何知道的?”

陳暮解釋道:“曹操在信中說,呂布走後兗州一片狼藉,他五萬大軍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存糧不足半月,且鎧甲武器裝備俱已損壞,糧草枯竭,新糧要到明年夏收纔有,委實境況不妙,無法出兵攔截張郃,實乃慚愧。”

他特意在“五萬大軍”以及“新糧要到來年夏收纔有”這段話着重強調了一遍。

被陳暮稍微點了一下,侯栩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曹操是想要五萬大軍到明年夏收這段時間的糧草。”

“不錯。”

陳暮點點頭:“五萬大軍一月最少要消耗十萬石糧食,現在是十一月,到明年夏收還有近半年。他要六十萬石糧草,還有五萬大軍的武器鎧甲裝備。”

“嘶!”

太史慈與侯栩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曹操何止是獅子大開口,簡直是漫天要價,把青州當肥羊在宰。

當初劉備之所以會支援曹操,那是因爲曹操佔據的東郡確實不容有失,迫不得已纔給他糧食。

但即便是那個時候,也纔給了他二十萬斛糧,加上食鹽三萬斛,鎧甲兩千副,武器刀刃八千副,算是筆不小的援助了。

結果現在居然直接要三倍,合着在把青州當二傻子呢。

“司命,千萬不能給。”

侯栩立即說道:“曹操哪來的五萬大軍,若是真給了,恐怕頃刻間就能擴充出五六萬人馬,等他再佔據整個兗州,實力必然大增,乃養虎爲患也。”

陳暮冷笑道:“我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他能漫天要價,我也能坐地還錢,只是要注意如何把握這個度。”

這就是權衡利益了。

爲了殲滅張郃的四萬大軍,而花費重金幫曹操擴充出五六萬人馬出來,傻子才做這樣的虧本生意。

所以拼着沒有達到削弱冀州的戰略目的,陳暮也絕不可能如曹操意。

曹操肯定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並沒有直接索要,而是隱晦提及,要是陳暮看得懂,那自然就有得談。要是看不懂,那就不能怪曹操了。

套用現代時髦的那句話就是,“利益牽扯太大,懂得都懂,細細品吧。”之類的經典謎語。

因此這封信遠遠不止是在隱晦地索要物資那麼簡單,同時也是雙方暗戰的一次交鋒,就看誰能笑到最後。

最主要的是現在曹操還拿了主動權,這一招以退爲進,可是陰險得很吶。

看着信件,陳暮感嘆曹操還真是不可小覷。

不過有一點他很奇怪。

曹孟德雖然聰明,可能力大多體現在政治與軍事才能上,這等工於心計的謀略,怎麼可能精通?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曹操麾下只有陳宮戲志才程昱三人,這三人之中,戲志才因爲史書記載太少而不瞭解,但陳宮和程昱也絕不是那種深諳人心的人。

除非戲志纔有這方面的才能,不然的話,曹操一定招攬了郭嘉、賈詡、司馬懿、楊修這四人當中的一個。

楊修今年18歲,現在跟着他老爸楊彪在洛陽。司馬懿更是才十四歲,如今跟着他的兄長司馬朗回了河內郡,已經被陳暮派人監視起來。

至於賈詡。

賈詡還在關中那個養蠱池裡,跟着閻忠以武威人的軍隊圖自保,不可能來中原。

那麼只剩下一個可能了。

郭嘉!

那個鬼才郭嘉!

陳暮的眼中閃爍出一絲奇異的光。

他曾經一直想找郭嘉來青州出仕,可惜派了幾波人都沒有找到。

原本以爲郭嘉出了什麼別的岔子,現在看來,有很大的概率,他已經在兗州出仕了。

沒想到郭嘉最終還是跟了曹操。

陳暮的心情一時間有些複雜,既是感覺遺憾,又隱隱感覺有些高興。

遺憾的是郭嘉沒有跟老大哥,而是跟了現在實力還很弱小的競爭對手。高興的是,也許他能給自己帶來意外的驚喜。

三國之中,論起把控人心,無出郭嘉之右。

雖然賈詡看穿過段煨,楊修看穿過曹操,司馬懿看穿過曹爽,三人都是洞悉人心之士。

可跟郭嘉比起來,就差了許多。

因爲郭嘉點的天賦,就是洞悉人心,堪稱三國時代頂尖的心理學大師。

他沒有爲曹操規劃過什麼戰略方向,也沒有出過什麼特別厲害的計謀。不像荀彧爲戰略天才,坐鎮後方,運籌帷幄。也不像荀攸是戰術天才,妙計百出,算無遺策。

唯獨在洞徹人心,明於見事這一點上,有着超乎尋常的能力。

先仕於袁紹,看穿袁紹的本質。後仕於曹操,認爲曹操纔是明主。緊接着看穿過劉備,看穿過呂布,看穿過孫策,看穿過劉表,看穿過袁譚、袁尚,即便要死的時候,還能看穿塞北的烏桓人是什麼想法,也就是著名的“遺計定遼東”。

可以說正是郭嘉準確地把握住了包括曹操在內所有人的心理,知道這些人會作出什麼反應,才最終幫助早期的曹操南征北戰在夾縫中獲勝。

不然的話,光有二荀這兩個戰略戰術大師,對於周邊各路諸侯的心理不瞭解,打起仗畏手畏腳,也難以發展壯大。

甚至曹操可以沒有程昱,也可以沒有賈詡,但唯獨不能沒有二荀與郭嘉。

而現在,如果郭嘉真的已經在兗州出仕的話,那麼這封信,恐怕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郭嘉。

這是在跟陳暮討價還價,來幫助曹操獲取一批早期的資本援助,圖謀兗州的發展壯大呀。

想到這裡,陳暮就更覺得有意思了,眼神中竟是隱隱有些亢奮。

論起把控人心,他又何嘗不自詡爲一位心理學大師?

當初讀書的時候,也曾選修過心理學。

在洛陽的時候,心理學就給了他很大的幫助,結交黨人,勾連宦官,呂強便是陳暮用心理暗示救下。

現在三國當中第一的心理學大師出現了,而且已經開始向陳暮發起了挑戰,讓已經感覺無敵於世的他,怎麼能不生起好勝心。

終於能有個有趣的對手了嗎?

陳暮感覺到了一絲絲久違的興奮,渾身的血液和毛孔,都彷彿顫慄了起來。

鬼才郭奉孝。

他的眼眸看着遠方蒼涼的天空,眉宇間沒有惆悵,只有歡喜。

無敵得太久。

你既然出山,還去跟了那曹阿瞞。

那就讓我來與你過過招吧。

希望你。

別讓我失望!

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請假條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五章 定策請假條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八章 回京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八十五章 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章 孟德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八章 回京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四十章 鳴金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八章 夾擊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