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

在呂布逃跑之後,長安城的殺戮才真正開始。

當接近夜半時分,也就是半夜十一點的時候,整座城市都陷入絕望。

慘叫聲,哀嚎聲,哭泣聲不絕於耳。

士兵衝入了皇宮內,大肆搜刮財物,衝入了居民區,公卿住宅區,搶劫殺人奸陰無惡不作。

有人爲了不讓家眷受到屈辱,乾脆點了一把火。有人爲了活下去,屈膝下跪,也依舊慘遭殺戮。還有人舉起了手中的刀,想拼個你死我活,最終還是免不了被亂刀分屍。

人類的秩序在這一刻已經變得蕩然無存,剩下的,也就只有原始世界存在的殺戮、劫掠、殘忍、獸慾以及死亡。

閻忠在數十名士兵的保護下,疾步行走在城中,他的身邊不時有大隊的西涼軍走過。

每當有人見到這羣人似乎形跡可疑,喝止他們,詢問他們是什麼人的時候,閻忠都冷漠地站出來用西涼話大聲呵斥他們,讓他們滾得遠一點。

作爲曾經董卓手下的一號謀士,西涼軍中排名前五的人物。在牛輔死亡,胡軫失勢,段煨不參與的情況下,他的威望已經比李傕郭汜還要高,普通西涼士兵在他面前,像是猴子見了老虎,根本不敢說什麼。

在閻忠的帶領下,一行人過了明光宮門,就到了城北。

此時城北的街道之上,已經化爲一片火海,殺戮還在繼續,到處都是百姓的屍體。

宣平門是百姓的居住區,城內和城外都是,能夠住在城內的百姓都頗有家資,因此首當其衝,遭到了劫掠。

城外的百姓要麼死在了西涼人的手裡,要麼往東往南逃難去了,只有城內的百姓逃無可逃。

宣平門的城樓下,依舊擁擠着大量的西涼士兵,因爲在城樓上還有人在抵抗。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你們是什麼人?”

見到有一個穿着玄色長袍,戴進賢冠的官員領着一羣西涼士兵過來,立即就有人上前詢問。

閻忠皺起眉頭上前一步:“瞎了你的狗眼,我乃閻忠是也!”

“啊!”

那人連忙拱手行禮:“原來是御史中丞。”

董卓進了長安之後,就把兩個親信委以重任,閻忠爲御史中丞,李儒爲尚書令,隨着王允上臺,閻忠的御史中丞早就被擼下來了,但西涼軍中還是會這麼稱呼他。

“你是何人?”

“軍司馬伍習。”

“聽你的口音,是武威人?”

“是的,武威張掖人。”

“原來是老鄉。”

閻忠的臉色裝作緩和下來,指着不遠處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伍習見他臉色露出善意,以爲這是個巴結的好機會,連忙興奮地說道:“中丞,我們抓住了天子。”

軍情司的人早就一直在暗中關注天子的一舉一動,當閻忠帶着太史慈侯栩等軍情司人員進城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

所以才直撲宣平門。

但閻忠卻故意裝作驚喜的表情,說道:“真的?天子在何處?”

“就在城樓上!”

伍習指着城樓說道:“他們本想出城,被我們堵住了,還有數十護衛在負隅頑抗。”

“好!”

閻忠高興地拍了拍伍習的肩膀:“若能抓到天子,你就立下大功,必有賞賜。”

伍習忙道:“多謝中丞。”

“帶我去看看。”

閻忠令他前面帶路。

伍習不疑有他,立即帶着閻忠往城樓方向而去。

現在城樓下附近全是西涼兵馬。

在長安城被攻破之後,李傕郭汜王方樊稠這些人也緊隨其後入了城。

但他們進城後的第一時間就是指揮士兵四處燒殺搶掠,根本就沒有第一時間關注天子的消息。

而這邊堵住劉辯去路的西涼軍,則是從宣平門殺進來的西涼兵,在呂布逃跑之後,這些人再一次從宣平門殺進來,結果剛好堵住了劉辯。

王允帶着數十忠心衛士,保護着劉辯邊戰邊退,逃到了宣平門城樓之上,由於地形狹窄,只有一條通道,又被死士攔住,一時間西涼軍沒有攻上去,雙方還在對峙僵持。

當閻忠過去的時候,藉着西涼軍打的火把,隱隱約約看到在城樓上有一個臉色慘白的少年,穿着黃色絲綢長袍,連天子冕服都沒有穿戴,顯然是逃跑時行色匆匆,不得已穿着睡衣就跑出來了。

城樓下的西涼軍步步緊逼,城樓上的人步步後退。往北面的洛城門城牆後退,最終是被逼在了正北面的兩段城牆形成的夾角地帶,忠誠的宿衛士兵護着天子躲進了夾角城樓內部。

而從洛城門的方向,同樣也有大批西涼軍擁了過來,這下兩邊都有攻擊,除非天子從十多米高的城樓上跳下去,不然的話幾乎可以說是插翅難飛。

西面從洛城門逼迫過來的領隊者爲李傕的侄子,軍司馬李利,他見士兵已經將城樓團團圍住,大局已定,高興地道:“來人,給我殺進去,將天子活捉了!”

“住手!”

就在此時,有人用西涼話大喊。

聽到這口音,諸多西涼士兵紛紛看過去。

就看到伍習簇擁着一名五十上下的官員走了過來。

別人不認識,李利當然認識,連忙走過去拱手說道:“閻伯父!”

伯父出自《漢書》,意思是父親的哥哥,而父親的弟弟,則被稱爲叔父。

閻忠雖然不是李傕的兄長,但李傕向來以兄長利待他,因此李利也這麼稱呼,就是尊稱的意思。

“嗯。”

閻忠點點頭,說道:“天子爲尊上,怎可如此無禮。爾等先退下,讓我上去交談。”

“這......”

李利遲疑道:“他們尚有士兵守衛,恐傷到伯父。”

閻忠笑了起來:“無妨,有吾從侄閻慈在此,無人能傷吾一根寒毛。”

他還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

太史慈翻了個白眼,心道自己一下子就變成了閻忠的侄子了。

不過論起年紀,閻忠已經五十多歲,自己才二十六歲,當他的侄子似乎也很正常。

見閻忠這麼堅持,李利便不說什麼了,揮了揮手,身後的士兵全都撤到了數丈以外,雙方出現了一片真空區。

閻忠站在城樓外,對裡面淡淡地說道:“王司徒,不邀請我進去聊聊?”

王允的臉色像是蒼老了十歲,走到城樓門口,對左右士兵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閻忠微微一下,就只帶了太史慈和侯栩兩個人進去。

城樓內還有數具屍體,是之前守衛長安時,被攻破時留下的,像這樣的屍體在長安城牆上以及城內遍地都是。

裡面有幾名宮女與小黃門小心翼翼地保護着劉辯,劉辯坐在角落,面無人色,渾身都在顫抖。

“唉。”

看到天子的模樣,閻忠嘆了一口氣。

想先帝漢孝康帝劉宏,雖然也昏,可卻不庸,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若非早逝,又怎麼會到眼下這步光景。

然而作爲嫡長子的劉辯,卻生性懦弱膽小無能,實在沒有他父親的一點風範,真是令人失望。

許是察覺到了閻忠的情緒,王允對幾個宮女與小黃門道:“扶天子上二樓去。”

城樓自然是有兩層的,下面就有臺階,幾個人就把劉辯扶上了二樓。

等他上去之後,閻忠與王允纔在城樓內對面而坐。

現在房間裡,就只剩下他們四個人。

“王司徒呀王司徒。”

坐下之後,閻忠長嘆了一口氣說道:“走到今日這般田地,都是你的過錯呀。”

王允默然道:“臣子不能使國家平安無事,反而導致逆賊的反叛,確實是我的過錯。可李傕郭汜這些人縱兵胡爲,纔是最大的逆臣。”

閻忠冷笑道:“你不給他們活路,他們憑什麼要引頸就戮?如果不是你利慾薰心,想掌控權力,你當初就赦免他們,引關東軍進京,怎麼可能會把事情鬧到這般田地?說到底,還是你的愚蠢造就了今日。”

王允沉默了片刻,反駁道:“說到底,你閻忠也不過是董卓麾下的逆臣而已,進攻長安也有你的一份,你與李傕郭汜這些惡賊又有何二樣?有什麼資格來指責我?”

“我跟他們可不一樣。”

閻忠輕笑一聲。

王允卻道:“如何不同?你若是忠心於天子,忠誠於漢室,就不會出現在這裡。”

“不,我正是因爲忠誠於漢室,纔會出現在這裡。”

“哦?此話怎講?”

“現在長安一片兵荒馬亂,你所依仗的關東諸侯又在何處?”

“.......”

“除了劉備孫堅以外,你看重的關東袁氏等人,早就各歸地方,謀劃地盤基業,學前漢末年一般諸侯割據。”

“.......”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你王允蠢出來的。明明有忠心於漢室的劉備在,卻還對袁氏心存幻想,豈不知,他們怕是巴不得漢室江山崩滅。”

閻忠看着王允越來越差的臉色,淡淡地道:“好在天子雖因你的愚蠢淪落至此,但猶有心繫漢室存亡之忠臣在,我來此,便是一者送你上路,二者是將天子救出去,保存漢室火種,拯救江山天下。”

“你?哈哈哈哈。”

王允聽到前半段還有些被打擊得很難受,聽到後半段,直接笑了出聲:“心繫漢室存亡之忠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毒殺陳留王之人,就是你吧。你今日來,又要毒殺天子了嗎?”

“誰跟你說陳留王被我毒殺的?”

閻忠反問。

“難道不是?”

王允也立即反問。

“自然不是。”

閻忠對侯栩招了招手。

侯栩會意,從口袋裡取出一個小瓶子。

“這是譙縣奇人華佗製作的神藥麻沸散,人吃了後,立即昏睡過去,無知無覺,氣息危存,狀若瀕死。”

閻忠介紹道:“我當初便是用了這藥,僞裝成毒殺了陳留王,將陳留王運出了洛陽城。而今天我將用同樣的辦法,僞裝成毒殺了天子,送天子逃出去。”

“麻沸散?”

王允看着那個小瓶子,驚訝道:“真有這般神奇?”

“自然。”

閻忠微微一笑:“王司徒若是不信,可以嚐嚐?”

王允沉默片刻,搖搖頭道:“不信,何況你們的東西,我又如何敢給天子用?”

閻忠嘆氣道:“王司徒,收手吧,外面全是西涼人。你應該也很清楚,我若是來殺你們的,直接在外面下令就行,何必這麼大費周章?說句實話,若非有人一定要我把天子的性命保存下來,我直接一把火將這城樓個乾乾淨淨,反倒沒那麼多麻煩事。”

“誰找你救天子?”

王允問。

“自然是劉備。”

“你投靠了劉備?”

“這天底下也就只有劉玄德最有實力,我爲什麼不投靠他?若不是董卓以天子要挾,劉玄德早就打進長安了。”

閻忠的反問讓王允說不出話來。

因爲直到此時此刻,他才明白誰纔是真正心繫漢室之人。

什麼關東諸侯,袁家四世三公,全都是狼子野心之輩而已,心裡根本就沒有漢室江山和天子。

一羣自私自利之徒,確實令人作嘔。

想到這裡,王允嘆道:“你們有什麼打算?”

閻忠向侯栩又招招手。

侯栩另外取了一瓶藥出來。

“這是瓶毒藥,等司徒服下之後,我再讓天子服下麻沸散,言稱天子不堪受辱,與司徒一起服毒自盡,我再令人把你們的屍體搬去城外安葬,趁機送走天子,你看如何?”

“我一定要死嗎?”

“你說呢?”

閻忠無語道:“司徒釀造了今日之禍,不說李傕郭汜必然要你性命,單說你不死,如何以謝天下?”

“我明白了。”

王允點點頭,目光看向閻忠,認認真真地說道:“今日國家到這個地步,都是我的過錯,我死不足惜。公既心有漢室江山,願意營救天子,是社稷之幸,天下之幸。等我死後,請將我的屍體用布包着臉,因爲我無顏去面見漢朝二十三代先帝。”

“我知道了,司徒請!”

閻忠伸出手,指了指桌子上那瓶夾竹桃的汁液毒藥。

王允露出慘笑,對樓上的天子喊道:“臣不能向天子盡忠了,請陛下勉之!”

說罷將手中的毒藥一飲而盡,頃刻間就已經倒在地上,毒發身亡。

看着他的死,閻忠也是萬分感嘆。

漢朝江山原本不是沒有救,可先後有二宮干政,何進掌權,董卓亂政,再到王允一通亂搞,到了這個地步,恐怕已經無法挽回了。

這未來之天下,沒有了漢室正統的皇帝,恐怕就真的如前漢末年時期,那樣的軍閥割據時代。

現在就看劉玄德,是否真如光武天命一般,能夠肅清寰宇,定鼎江山!

不過。

有那個人在,恐怕只是遲早的事情吧。

想起那個智多近妖般的年輕人,閻忠搖搖頭,將腦中的胡思亂想拋去,對太史慈道:“子義,請陛下飲酒。”

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五十章 弔唁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五章 定策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通知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二章 孟德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章 賄賂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五十章 弔唁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四十章 鳴金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