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

陳暮在戲亭外結營。

營寨連綿數裡,旌旗招展,北接渭河,南連洪慶山,像是要將整個平原佔據。

到了夜裡,他正在營中寫書,忽然寨外擂鼓大作,萬鉦齊鳴。

陳暮不爲所動,像是沒有聽到一樣,繼續揮筆。

他不爲所動,可以理解爲冷靜。

然而詭異的是,哪怕山裡已經這麼吵,整個營寨也是鴉雀無聲,毫無動靜。

敲鑼打鼓半天,關東軍像是沒事人一樣,繼續幹着自己的事情。

張遼在自己營帳裡睡得很熟,半夜三更迷迷糊糊間被尿憋醒,起牀去撒尿,外面值守的巡邏衛士紛紛向他行禮問好。

不得已,他只能將耳朵裡的棉花取出來,這才聽到山上傳來的鑼鼓聲,不由好奇道:“山裡的董軍還真來騷擾了,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兒?”

巡邏的衛士長笑着說道:“稟校尉,有一會兒了,讓他們敲就是了。累死他們也吵不到我們,國相說了,要我們不動如山,他們沒那膽子來襲擊,只敢敲鑼打鼓。”

“嗯,繼續巡邏,小心注意點。”

張遼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放水撒尿,又懶洋洋地散步一般回了自己營帳塞上棉花繼續呼呼大睡。

陳暮並沒有選擇在山下結營,而是離洪慶山約有二三百米之地。

所以山上的守軍雖然遵從徐榮的命令,使勁敲鑼打鼓,營造出一種要進攻的架勢,但本就離得遠,聲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再加上塞了棉花,士兵們根本聽不到。

因此徐榮的疲敵之計顯然是想多了,完全起不到任何效果。李才命令士兵敲了一整夜,把自己累個半死不說,還對敵軍沒有任何影響。

第二天,山上的李才就遠遠地看到關東軍營寨正常起來操練,生火做飯,一切都井井有條,毫無慌亂。

“怎麼會這樣?”

李才一頭霧水,自己特麼敲了一夜,怎麼關東軍跟沒事人似的。

他們就不怕自己半夜偷襲的嗎?

然而李才肯定想不到,隨着新物種的傳入,棉花塞耳朵裡隔絕噪音,也就提前出現在了歷史舞臺裡。

要知道,在沒有棉花之前,人們是找不到任何一樣東西可以替代它。

柔軟、舒適、還能夠捻成球塞進耳朵裡。

雖然你也可以把布條捻成球塞進去,但問題是布條不隔音呀。至於蘆絮、麻布之類傳統取暖物就更不用多說,都沒有隔音效果。

所以關東軍的這一系列操作,顯然觸及到了李才的知識盲目,根本不明白他們是怎麼做到在嘈雜的環境下不爲所動。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一夥關東軍的炊事兵跑到戲河去取水,冬日戲河的水很淺,像是一條小溪,畢竟它的源頭是渭河,渭河在冬天都是枯水期,作爲支流的水流量自然更少。

涓涓流淌的河水剛好從洪慶山經過,李才站在山上,看到山下的火頭軍中有人走到山邊,對着山裡大喊道:“怎麼不敲了,繼續敲啊。接着奏樂,接着舞!”

說罷還跳起了古老華夏民族優雅的舞蹈。

李才人都傻了。

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大。

“放箭!”

氣急敗壞之下,他勃然大怒命令放箭。

一時間箭雨紛紛下落。

但弓箭又不是機關槍,即便是站在山上仰射,射程會遠很多,那也要一段時間才能射到人。

所以當看到箭簇飛來,一百多米開外的火頭軍們早就一溜煙就跑了,等跑出了射程之外,紛紛回頭鬨堂大笑,不斷挑釁山上守軍,差點沒把人氣死。

等到人走遠後,李才的士兵小心翼翼向他問道:“軍司馬,今晚上還敲嗎?”

“敲!爲什麼不敲,吵死他們!”

李才咬牙切齒地迴應。

他就不信,關東軍就真的一點都不受影響。

這邊徐榮正在想轍與陳暮鬥智鬥勇,那邊張飛也在左馮翊外三裡之處的高亭駐兵。

相比於陳暮,張飛就難受得多,因爲陳暮給他的命令是看住左馮翊的董軍,不允許他進攻,弄得他手癢難耐,整天騎着烏雲追雪到城外去挑釁鬥將搦戰。

牛輔被朱儁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尋思朱儁牛逼,那是因爲人家朱儁是征討黃巾的名將,你一個張飛也就單挑厲害,打仗能行?

所以面對張飛的挑釁,牛輔不聞不問,堅守城中。到了半夜三更,就選擇出城奇襲,派了五千士兵進攻。

哪料到張飛粗中有細,竟是早早設下伏兵,打得牛輔狼狽而回,折損了千餘人馬。

一時間牛輔再也不敢出來搞事,一心一意地守在城裡。

而在萬年縣,公孫瓚的兵馬卻偷偷地繞開了左馮翊,已經抵達了池陽的北面黃白城。

這一帶是什麼地方?

是西漢歷史上大部分皇帝的陵墓所在。

從池陽往下,依次有高陵、陽陵、長陵、平陵、安陵、茂陵等。

不要以爲這些都是墳墓,實際上,這些都是縣的名字。

再加上京兆尹、右扶風、鎬縣、細縣、柳縣,在長安西面和北面的縣城多達十多個,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洛陽遷來的百姓,由於東面戰場的緣故,他們都開始陸陸續續往西遷移,分散在這些縣城中。

因爲除了有錢人以外,底層百姓幾乎沒有長途遷移的能力,只能就地尋找出路。

軍情司已經調查過,長安周邊的縣城,原本百萬的人口已經死了小半,剩下的一部分遷移去了漢中、南陽以及東投關東軍,回洛陽,還剩下大概數十萬百姓分散在這些周邊的城中。

所以陳暮的戰略意圖,根本不是打長安,而是去掠奪人口。

當然。

也不能這麼說。

畢竟這些從洛陽來的百姓本就是如野草一般艱難地活着,現在關東軍給他們活路,能讓他們回家,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都是從地獄回到天堂的事情,沒有人會去牴觸。

浩浩蕩蕩的幽州鐵騎向着池陽進發,池陽的守軍只有一兩千人,甚至連打都沒有打,直接棄城逃跑,讓公孫瓚輕易地接收了整座城市。

“安榜,遷民!”

公孫瓚大手一揮,整個池陽倖存的百姓,紛紛踊躍加入,除了池陽本地人以外,所有外來的洛陽百姓全都加入到了遷徙的隊伍裡,被騎兵保護着向東而去。

不要以爲遷移百姓是件簡單的事情,董卓遷洛陽人口,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強行移民。

曹操遷移漢中和江淮地區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分兩次帶走。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持續時間達數十年之間。這些遷移光死在路上的百姓,就不計其數。

從這一點上來看,可見古代人口流動,遠不是現在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飯要一口一口吃,陳暮也不指望在一個月內就把整個關中搬空,但他認爲現在的關中人口實際上已經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再加上很多洛陽來的百姓是希望回到洛陽,所以遷移難度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人都說故土難離,安土重遷,關中大部分百姓都是被董卓強行遷移而來,很多人自然是想回到家鄉。如今關東軍願意出兵出糧救他們,估計大部分人都會願意。

至於那些不願意走的,就隨便他們。

陳暮這次遷移人口,最重要的就是搶時間。

他必須在三個月內,至少要讓洛陽恢復到三十萬人口以上,這樣就能在明年春耕之前,不至於讓洛陽盆地的田土荒蕪,可以有糧食耕種。

只要洛陽的土地可以耕作起來,那麼後方的糧草壓力就會小很多。

畢竟從冀州與青州運送糧草,相當於從河北跟山東送到陝西,幾乎跨了半個中國,中間的損耗也相當大,時間一久,王芬願不願意繼續供應先不說,單說青州也有可能元氣大傷,影響民生。

在公孫瓚趁機遷移池陽百姓的時候,陳暮這邊與徐榮鬥智鬥勇,連續數個夜晚,李才都繼續在山上敲鑼打鼓,鳴鉦吹號,結果沒把關東軍累死,先把自己累個半死。

發現疲敵之計沒有任何用處之後,徐榮又心生一計,他派人從洪慶山後方繞道,差不多就是後世的渭南市一帶,派人襲擊關東軍的糧道。

洪慶山對於徐榮的重要性還是非常大的,這一帶不僅崇山峻嶺,包括享譽盛名的驪山就在此地。關東軍並不熟悉山裡道路,而徐榮有本地人做嚮導,可以輕鬆在這些山林之間來回穿插。

但等他派去的兵馬費了半天勁,迂迴繞道之後,瞭望這一望無際的渭南平原才發現,特麼關東軍居然根本沒有從鄭縣運送糧草,而是特麼從河對面的下邽縣運送。

當時的關東軍地理位置很簡單,戲亭一線結寨,北連渭河,南接洪慶山。而在戲亭身後並不是鄭縣,而是渭河北面的下邽縣。

既戲亭——下邽——鄭縣,區別在於戲亭與鄭縣在渭河南岸, 而下邽則在渭河北岸,與後世的渭南市隔河相望。

這意味着中間就空出了渭南市整片平原地區,原本徐榮以爲關東軍的糧道是從鄭縣直接往戲亭送,那樣他依靠着洪慶山脈神出鬼沒,完全可以不斷騷擾平原上的運糧車隊。

然而他派去的人卻傻了眼,因爲鄭縣確實是關東軍後方的糧草中心,可人家是先運到河對面的下邽之後,再從下邽又運到戲亭來。

所以關東軍根本不是從自己後方接糧食,而是從北面的渭河邊上接糧食,他們去斷人家糧道,直接斷了個寂寞。

聽到回來的將領稟報,徐榮也是無語。

他還從未見過這麼送糧的。

不過徐榮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套路確實有效。

因爲這跟長平之戰不同,長平之戰趙國是自己貪心,想要佔據上黨郡,導致自己戰線拉得太長,加上後勤遠不如秦國,最終出現崩潰。

但如今的局面就跟戰國不一樣,幾乎相當於秦國在跟韓趙魏齊四國開戰,戰線雖然都很長,但雙方的後勤壓力也不大,所以哪怕關東軍繞遠路這麼送糧草,徐榮還真沒什麼辦法。

一時間,雙方處於緊張刺激的對峙階段,局面陷入了僵持,關東軍既不進攻,也不撤退。如山一般聳立在了戲亭一帶,像是就來旅遊的一樣,站在這裡望風景,令人摸不着頭腦。

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請假條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請假條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十章 天子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