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鳴金

其實當黃忠衝上城牆的那一刻,呂布就已經抵達了虎牢關。

虎牢關就是一座縣城,爲成皋縣。

縣裡的百姓都被董卓遷走,悉數送往關中長安。

所以如今的虎牢關就是一座空城,包括城西,也就是洛陽來的方向,一般是有數千士兵把守。

正所謂十圍五攻,如果虎牢關依舊有五萬人,那它依舊不失爲天下雄關。

但現在只有三萬人,讓徐榮的兵力已有些捉襟見肘。

其實徐榮也不是不知道洛陽已經派了援軍,畢竟肯定會有洛陽來的傳令兵給徐榮傳遞董卓的指令。

只是洛陽離成皋縣畢竟有近二百里距離,即便有援兵過來,也得兩三天時間。

因此徐榮也拿捏不準援軍具體到的時候,算算日子,大概應該是今日。

但萬一今日來得晚了,對於他們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徐榮在下達全面反攻回城牆的時候,就同時向士兵宣佈,援軍馬上就會抵達,讓他們拼死一戰。

這無疑是激勵士氣的明智之舉,董軍在短時間內連續快攻,原本隨着劉備士兵源源不斷地上城牆,已經佔據了大量城牆段的聯軍很快與董軍交織在一起,兩邊打得難解難分,局勢一時僵持不下。

而當呂布抵達虎牢關的時候,很快發現了異樣。西面的城門口竟是隻有幾名老卒看守,遠方喊殺聲震天,嘈雜的噪音不斷傳來。

若說讓呂布玩陰謀詭計可能不太擅長,但他的戰爭嗅覺卻極爲敏銳,聽到這些聲音,立即意識到前沿陣地可能出現了問題,當機立斷大吼道:“快,快進城!”

咚咚咚咚咚咚咚!

身覆黑甲的西涼軍將士轟隆隆地踩着夯土地面,向着城內進發。

呂布騎着赤兔馬,在城門打開之後,一馬當先衝入關內,順着寬闊筆直的街道,如一支箭一般向着東城門而去。

當他抵達關下,看到的是聯軍的士兵如螞蟻般源源不斷的爬上城牆,寬闊的城牆上到處都是人,徐榮已經把能夠派的全都派了上去。

可只要沒有把所有的雲梯推倒,那關上的敵人就不會減少,甚至還會繼續增多。

虎牢關在這個時候,已經變得搖搖欲墜,幾欲失守。

“殺!”

呂布毫不猶豫地持戟往城牆上奔。

赤兔馬像是可以飛檐走壁一樣,竟然直接通過石質階梯,衝到了南面的城牆段上,在寬闊的城關上,肆意縱馬奔馳,隨便一個衝撞,就能擊飛數名聯軍士兵,給予聯軍很大殺傷力。

隨着這股生力軍源源不斷地殺上來,虎牢關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頭擠在一起,不時有人發出淒厲的慘叫倒下,鮮血四濺,到處都有兵刃交接的聲音。

“放頂板,放頂板!”

徐榮在大量士兵的簇擁之下,四處指揮。一旦某處的聯軍士兵被清空之後,就立即命令士兵放下防禦工事。

虎牢關的城牆可比普通縣城城牆寬闊許多,畢竟是天下有數的雄關,

爲了在關上修建大量防禦工事,關上東西寬度,就足足有五丈,也就是十多米,再加上三裡的長度,完全可以容納數萬大軍作爲戰場。

現在關上經過投石機摧殘,早就一片狼藉,原本佈滿的牀弩、弓弩臺、塔樓、釣橋、垂鍾板幾乎全都遭遇毀滅性的破壞,只有石灰、擂木、火鞴、閘板、頂板、機橋、白露屋等一些特殊的道具或者機關,還在發揮者它的作用。

特別是牀弩,因爲難以移動,差不多都遭遇了毀壞。

之所以前段時間牀弩沒有發揮作用,只能任憑聯軍的投石車炮轟,是因爲聯軍升級了木幔。

原本的木幔就是一大塊木板,厚度一般在五到十釐米之間。

爲了應付董軍的牀弩,木幔不僅加厚了五倍,也既是五塊木板重疊在一起,通過釘子串聯,固定在木幔車上,在外表還鋪上一層鐵板,現在別說牀弩,火箭都對木幔造成不了傷害。

兩邊攻防戰中,最讓天下諸侯歎爲觀止的並不是青州軍團源源不斷的想象力和攻城器械,而是那雄厚的財力。

在木幔上鋪鐵板?

這得多有錢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但不管怎麼樣,這場你來我往的戰鬥確實給予了無數人深刻的啓發。

徐榮也不是完全沒有反制能力,在城牆內部構造當中,就存在有大量的頂板,一段城牆的聯軍敵人肅清,就馬上把頂板掀開,阻撓下一波敵人上城。

所謂的頂板就是女牆內部的一塊木板,敵人進攻時,擡起來固定,就會像蓋子一樣,延伸到城外,讓攻城的士兵上不來。

同時城牆下方的白露屋,也就是之前警戒哨的哨兵亦是持火鞴不斷焚燒着雲梯。

石灰和檑木源源不斷地往下砸,雙方都在無所不用其極。

戰爭,本就是一件無所不用其極的事情。

呂布上來的時候,正是聯軍士兵大舉進攻的時候。

準確來說,是劉備軍大舉進攻的時候。

其他諸侯全都按兵不動,靜靜地等待着這場戰鬥分出個結果。

畢竟劉備軍有六萬人,是所有諸侯當中最強的人,如果他去虎牢關死磕,哪怕最後打贏了,結局也一定會非常慘烈,除了公孫瓚以外,所有人都樂意見到這個結局。

公孫瓚倒是願意派人去,他有一部分漢人士兵可以下馬作戰,只是被劉備拒絕。

騎兵就應該在馬上,而不是去跟步兵一樣衝城牆。

“殺!”

黃忠不知道這是砍的第幾個人,他的刀上已是豁口陣陣,密密麻麻全是裂痕。

身上有血,混雜着汗水從額頭上流淌,浸染了衣物。大部分都是敵人的血,還有少部分是同袍的血。

阿良的臉色更加慘白,他們的小隊五十人,現在只剩下十多個人還在困獸猶鬥,源源不斷的敵軍衝上來,將他們團團包圍。

不要以爲這是一場十八萬人對三萬人的戰爭,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們就只有八千敢死隊而已。

等到劉備軍的士兵衝殺上來時,他們就已經經歷了數分鐘的廝殺。

三萬人對八千人,數分鐘的廝殺戰鬥減員就達到了上千人,雖然劉備的後續兵力已經在跟上,但要注意的是,他們不像董軍可以走樓梯上來。

先爬過壕溝,再爬雲梯,每一個士兵都得花費幾分鐘,這意味着一旦增援速度比不上城牆上的減員速度,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敢死隊先鋒軍被全部殺死,還未上來的聯軍被趕下城去,讓這場攻堅戰失敗。

因此戰事非常焦灼,打得也十分慘烈。城牆上到處都是敵我雙方的屍體,不管是聯軍還是董軍,都在用死力氣拼殺,沒有人敢留手。

聯軍是因爲劉備的賞賜豐厚,而董軍是因爲上了賊船下不來。

董卓的軍隊構造主要還是以南北二軍爲主,北軍還好說,畢竟纔來洛陽沒多久。南軍和諸多豪強的軍隊在洛陽幹了不少喪盡天良的事情,包括盜掘先帝陵墓,劫掠公卿世家豪門等等。

被這些公卿豪門的代表聯軍一旦攻打入關,事後清算,這些軍隊的將領會是什麼下場,不言而喻。

所以北軍現在在南面駐防,南軍和豪強兵馬,全都在這裡死戰。

阿良大口喘着粗氣,他已經殺了三個人,可敵人的人數依舊讓他感到絕望,牙關發着顫對黃忠說道:“隊....隊長,俺死後,你一定要幫俺把撫卹金送給俺娘。”

“傻小子,你不會死,跟着我。”

黃忠儘量讓自己的呼吸保持平穩,即便是他這個的人在這種戰鬥當中,體力消耗依舊很大,倒在他手底下的敵人,至少在三十人往上。

猛將說是萬人敵,但張飛打個十多二十人就會無比吃力,在人海里,再勇猛的人,也如滄海一粟般渺小。

董軍士兵的汪洋大海如潮水般不斷沖洗着上了城牆的劉備士兵,他們從最開始的勢如破竹,已經轉爲被動防守,掩護着新的士兵到來,就已經是先鋒軍所能夠做到的極限。

可下一刻,讓城牆上的聯軍感到了一種絕望。

因爲敵人的援軍居然到了。

在這個雙方處於僵持階段的時候,敵人忽然出現一股新生力量,意味着什麼,已經不用再多說。

別看劉備軍有六萬人,但前提條件是他們可以一次性都放上來。

受限於壕溝和城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當看到敵人援軍到來的時候,遠在關外高臺之上眺望戰場形勢的劉備陳暮田豐曹操袁紹等人,全都臉色驟變。

“爲什麼偏偏是在這個時候。”

田豐喃喃自語。

“如果再晚一點,再晚一點就好了。”

劉備咬緊了牙齒,儘量不要讓自己因爲過於憤怒的心情而打顫。

要是董軍的援軍再晚一些,他的所有士兵都可以上到城牆,那最後這場戰爭的勝負,必然傾斜在他身上。

而現在,到了這個時候,只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明白,大勢已去。因爲最少還有四萬多人在關下沒有上城牆,關上依舊只有數千人在奮戰。

之所以這數千人沒有倒下,是因爲城外的士兵正在源源不斷地上來,如此才能勉強維持平衡。

但新來的這股力量,顯然足以打破平衡。

一旦關上的數千人被肅清一空,那麼敵人的弓箭手和長槍兵就會上來,毀壞雲梯和壕橋,讓這次行動徹底失敗,而且劉備的損失也會極大。

“鳴金吧。”

陳暮沉默了片刻,對劉備說道:“再不鳴金,士兵的損失就會更大。”

沒有人比陳暮更心疼這個結果。

他爲今日的戰鬥已經準備了快一個月。

像這樣的天下雄關,如果能在一個月攻下來,那都是勢如閃電的速度。

在歷史上,關東聯軍圍攻了一年之久,最後還是靠着孫堅攻破了大谷關,董卓自己撤出了洛陽,才完成了討董的勝利。

如果今天沒有拿下虎牢關,那麼不僅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甚至接下來很久,都第二個沒有比這再好的機會。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呀。

噹噹噹噹噹!

鳴金的聲音震天作響,關外還在擁擠上城牆的劉備士兵愣了片刻,然後如潮水一般往後退。

關上的士兵在這一刻成了棄子,他們被敵人纏住,援軍又撤離,數千餘衆焦急萬分,一邊背靠城牆殊死搏鬥,一邊對城外高聲呼號曰:“將軍棄我乎?”

城下的劉備聽到這句話,心急如焚,對左右道:“我怎麼可以丟棄我的士兵,來人,牽馬來,我要親自去關下接應。”

“大哥千金之軀,萬不能去。”

陳暮連忙勸阻。

趙雲出列道:“末將請命去接應前軍突圍。”

“好!”

劉備沉聲道:“子龍且先去,我隨後就到。”

說罷不顧陳暮反對,執意下了高臺,衝到陣後,持雙股劍督戰,命令還未撤離的士兵去救援關上的前軍。

張遼臧霸高順管亥武安國等人也率領死士登關,即便是典韋也衝了上去。

諸多將領死戰,硬生生保護着殘存士兵在虎牢關城牆上的東北一角聚集,約剩下六千多人,這還是後續新上去的士兵。早前先鋒敢死隊早已經死傷殆盡,差不多隻剩下兩三千人左右,可見這次攻城白刃戰的慘烈程度。

當趙雲殺上來的時候,圍攻已經到了白熱化。東北一角排列了大量雲梯,下面有士兵牢牢固守着這生命通道,而另外一側一些中層將領軍官,則源源不斷地往上攀爬,繼續加入戰場。

爲了這些底層士兵,劉備也算是拼盡全力,很有可能會損失不少中級軍官。甚至如果運氣不好,張遼臧霸高順管亥他們這些高級將領,也有生命危險。

但眼下已經顧不了那麼多,將領們將生命通道固守住之後,不少士兵的生命得以保全,狼狽地從城關上下來。

趙雲孤身躍入關上,整個人輕靈得像是一隻貓,雙腿在女牆上一蹬,跳上關來。

眼前兵刃不斷交接碰撞,不時有同僚倒下。

身穿鎖子甲的一團白銀閃爍,頃刻間趙雲就已經殺了四五人,他一邊阻攔着追兵,一邊大喊道:“使君沒有拋棄你們,快撤,都快撤!”

關上的士兵一邊淚流滿面,一邊奮力死戰,掩護戰友撤離,有人哭號着喊道:“使君恩情,唯以死報效。”

說罷便孤身攔截數名敵人,成功幫助另外幾名袍澤脫離戰場,下到了雲梯上。

張遼臧霸高順管亥他們在做與趙雲同樣的事情。

士兵們陸陸續續撤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抹鮮豔的紅色,陡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四十章 鳴金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七十章 出兵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七十三章 心病通知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