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當劉備踏入洛陽的那一刻,就已經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勁。

往日繁華的街道空無一人,行人寥若晨星,所有的店鋪沒有開門,招牌在風中搖曳,百業凋敝,像是午夜寂靜時分。

但此刻明明應該是熱鬧的上午,百態民生,街角市井,正是商業繁榮的時候。

劉備甚至懷疑今日是不是什麼重要節日,或者官府下了禁令。

重農抑商是從秦漢時期開始,不過此時還沒有到抑制商業發展的地步。

除了一些商品有國家專賣以外,頂多就是發佈一些禁令。

比如糧食歉收的年月,禁止用糧食釀酒等。

所以像這樣整條街都被禁止開業的情況,也就只有一些特定的日子纔會出現。

四兄弟牽着馬互相對視,摸不着頭腦,可街上連一個行人都沒有,他們就算想打聽,也問不到什麼問題。

“太皇太后已經駕崩半月,就算國喪期間禁商,也已經時間過去,怎麼今日東市如此寥落?”

劉備納悶不已。

關羽摸着鬍鬚道:“會不會是太皇太后的下葬之日?”

劉備笑了起來:“二弟這就不懂了,太皇太后葬禮堪比天子,一般要停柩一月至二月,供各地諸侯弔唁才能下葬,不可能這麼快。”

從秦朝開始有了皇帝,但到漢朝開始,纔有了太上皇、太皇太后等一系列稱號,主要是給皇帝的長輩至親的稱呼。

第一個太上皇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就是差點被項羽煮湯的那位劉太公。

由於漢朝以孝治天下,雖然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等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執政權,但在名義上,地位是跟天子差不多的,基本上皇帝什麼規格,他們也是什麼規格。

因此如果董太后要下葬的話,還真不會這麼快,要像漢孝康帝那樣,先擺在靈堂裡放一兩個月,等各地諸侯弔唁結束之後,才能下葬歸土。

也許有人說,

放那麼久不會臭嗎?

沒辦法。

一來漢朝防腐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後世長沙馬王堆墓就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來交通不便。

劉備從青州趕到洛陽就花了近十天,更別說南方更加偏遠的各地諸侯。

事實上到漢朝還算好的,按照《禮記·王制》記載,周朝的時候天子甚至要停靈七個月,等各地諸侯來弔唁才能下葬。再加上週朝的防腐技術不太好,周天子死後那個慘呀......

“今日好像也不是什麼特殊節日。”

關羽算了算日子,差不多是十二月,之前說過,漢朝三大節日,春節、寒食節、重陽節,倒還是差一個月過春節,可時間也趕不上呀。

“哎呀,不就是大街上沒人嗎?興許大傢伙都有事去了,一路上奔波,我都餓了,大哥還是先去吃點東西吧。”

張飛嚷嚷着。

劉備笑道:“行吧,既然三弟餓了,那先去找些吃的,只是各處酒樓都關了門,也沒地去。”

陳暮看了看無比空曠,氣氛詭異的東市大街,心裡已經隱隱猜到了一些什麼,不過他知道現在不是亂說話的時候,出聲提醒劉備道:“大哥,相衡在東市開了一家酒樓,去那邊看看,一來填飽肚子,二來打探一下消息。”

劉備問道:“哪家酒樓?”

“就是上次先帝去世時,我們回洛陽相聚的那家。”

“那是相衡開的?”

“正是。”

“哦,那就去看看。”

衆人穿過東市街道,過了馬市,往馬市北面的東市大街去。

東市分爲三個區域,分別對應洛陽東面三門。

下方耗門外,是粟市,也就是糧市。

中間中東門外則是馬市,當初陳暮抓侯栩,就是在馬市找到的線索,後來劉備入京做河南尹,也是在馬市外遇到了張遼高順。

上方上東門外則是東市大街,跟西市大街一樣屬於繁華商業區域,各類雜貨、手工藝品、生活用品樣樣俱全。

王鈞開的酒樓就在這裡,當初漢孝康帝去世時,哥幾個就是在這家酒樓相聚,商討對策,只是當時劉備不知道這是王鈞開的。

到了上東門外大街,跟中東門耗門外的集市一樣,街面秋風掃落葉,一片蕭條,別說行人,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不過王鈞開的酒樓雖然門關着,二樓卻開了窗,有數人輪番在盯守。

見到外面劉關張陳四人靠近,連忙下樓開門。

“劉使君,你可來了。”

掌櫃的是王鈞的親戚族兄,曾經伺候過他們。

劉備其實不認識他,畢竟一面之緣,但既然知道是王鈞開的店,便點點頭:“相衡在宮裡嗎?”

“在宮裡,族弟吩咐,讓我每日在此等候你們,快請進。”

掌櫃的把他們帶進去。

大門再次關上,屋內有些黑,便點上了油燈。

張飛嚷嚷道:“這洛陽是怎麼回事,大街上空無一人,鬧鬼了嗎?”

“倒不是鬧鬼,但比鬧鬼兇得多。”

掌櫃的一邊吩咐讓人上酒菜,一邊小心翼翼道:“這幾日城內戒備森嚴,城外也是每日都有士兵巡邏,說是太皇太后與太后要下葬,國喪期間,不準營業。”

“太皇太后下葬?”

關羽看向劉備,劉備一頭霧水。

這臉打得也太快了,剛還說不可能是太皇太后下葬,轉頭就把臉給打腫,怎麼會這樣?

“不會吧,按照禮儀,應當停靈二月,怎麼可能會這麼快下葬?”

劉備忍不住問道。

掌櫃說道:“是新任太師董卓吩咐的,說是如今天下紛亂,不應當召集各地諸侯弔唁,當一切從簡,早日讓太皇太后與太后安魂入土。”

“哦,那倒是件好事。”

劉備點點頭,那待會自己吃完飯之後,就可以入宮求見天子,等天子賜下銀璽青綬,他就能正式入朝爲官了。

“好什麼呀,那董太師已經殺了數位朝廷官員,我那族弟託我給你帶句話,現在朝堂上下,一片肅殺之氣,你來了洛陽,一定不能入宮,等局勢明朗之後,再做定策。”

掌櫃的將王鈞交代的事情說完之後,才轉身離開。

他一走,劉備就疑惑地看向陳暮道:“董卓竟然殺了朝廷官員,莫非是這些官員都有罪?”

“若是他們有罪,相衡就不會小心叮嚀勸阻了。”

陳暮思索道:“董卓此人性格殘暴,如今怕是已經掌控了洛陽,那些官員,也都是他擅自殺害的。”

“什麼?”

劉備大驚失色道:“怎麼可以如此!”

陳暮低聲說道:“看來現在洛陽已是龍潭虎穴,大哥現在不應該立即入朝,先暗中觀察,看看局勢再說。”

“那我們該怎麼辦?”

劉備詢問道。

陳暮想了想,說:“我們就先住在這裡,想辦法儘快聯絡到伯瑜和相衡,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好。”

劉備嘆了口氣,原本以爲入朝爲官,以後要面對的是那些狡猾的世家官僚。

哪料到陡然形勢大變,局勢竟然變成這樣。

未來局勢波譎雲詭,如迷霧遮蔽,別說入朝爲官,擔任九卿,就算是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顧得住。

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事情。

當下,四人就住在酒樓裡,陳暮讓掌櫃派人去了一趟洛陽軍情司的暗樁,回來的時候他手裡已經多了一封信。

看過之後,最近這段時間洛陽的局勢,他才徹底瞭解,心裡面有了一個大概的思路。

原來從朝廷發佈命令,讓劉備趕來洛陽擔任九卿的時候,已經是十多天前的事情,那個時候董太后還沒去世,只是病重,由於信使去傳信,再加上他們還得趕路,一來一回,中間需要很多時間。

而恰好是這段時間,洛陽朝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董卓殺死董承,把持朝政,自命爲太師。

短短十多天,董卓就已經暴露出了他殘忍的那一面,殺死了數名與他不對付的官員。

之前的周舉就不用多說,後來侍御史擾龍宗向董卓稟報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喪事處理,因爲沒有解劍,被董卓當場格殺。

還有周毖伍瓊二人,原本是董卓的幕僚,見董卓似乎失勢,又投奔董承,結果沒想到報應來得這麼快,董卓掌權之後,就立即抓捕二人,在集市拷打致死。

如此整個京師官員都瑟瑟發抖,屈服於他的淫威之下。街面上原本的繁華不再,董卓藉口治喪爲名,讓士兵整日巡邏,把洛陽全部控制住。

得知了這些信息之後,陳暮就胸有成竹,已經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

第二日,街上鑼鼓聲天,十分嘈雜。

劉關張陳四人在樓上推開窗戶觀看,就看到外面街道兩側站滿了士兵,董卓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烏泱泱滿朝文武,個個披麻戴孝,在無數士兵的簇擁下,擡着兩個棺材出了東城,往北面的邙山而去。

“太皇太后與何太后下葬了,我們應該也要去。”

劉備說道。

陳暮連忙制止道:“不急,我等千萬不能露面,忘了相衡說的,應當觀望局勢了嗎?先跟過去,看看再說。”

“好。”

劉備也是果決之人,同意了陳暮的要求。

當下四人騎上馬,遠遠地跟着喪葬隊伍,進入了北面邙山。

隊伍一路向北,走了約十餘里路,邙山南面坡下停住。

這裡是一片谷地,四面環山,是一片風水極佳之地。

但劉備陳暮卻來過這裡。

這是文陵,漢孝康帝劉宏的陵墓所在。

位置是在山腳處,已經被新土掩埋,上面並沒有立碑文。

爲了防止盜墓賊,皇帝的陵墓都是深埋在地底,碑文也都是在地底,並不像後來那樣是墳包外就是墓碑。

四兄弟跟着喪葬隊伍來到文陵之後,就藏身於一處山包之上,伏在雜草後,遠遠觀望。

就看到士兵開始挖掘漢孝康帝的陵墓,很快將未封死的洞口挖了出來。

“這是先帝爲皇后準備的洞口,按照慣例,皇后死後要與天子同葬,所以當初並沒有把洞口完全封死。”

陳暮解釋了一句。

這一點劉備倒是知道,他好歹也是宗室,當了五六年官了,知道一些常識,陳暮主要是給關羽張飛解釋。

那邊葬禮緊鑼密鼓地舉行,百官哭嚎,董卓指揮着士兵將何太后的棺材開始往裡搬運。

“看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正常的下葬而已。”

劉備站起身,作勢要走:“先帝墓前,又是太后下葬,我應該出去,與百官站在一起,一齊爲先帝與太后哭喪弔唁纔對。”

“大哥等等。”

陳暮連忙叫住了他。

“怎麼了?”

劉備疑惑地看着他,先帝對自己和四弟不薄,如今太后下葬,又是在先帝墓前,理當上去叩拜見禮。

“耐心等等,我總覺得會有事情發生。”

陳暮遠遠觀望,拉着劉備繼續趴伏在地上,觀察着遠處情況。

四人又當了一會兒伏地魔,等了約一刻鐘。

場上依舊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劉備便說道:“看樣子無事,四弟你跟我一起......”

下一秒,劉備就睜大了眼睛,臉上青筋暴跳,緊握拳頭,目眥欲裂。

他們看到,遠處的漢孝康帝墓口,董卓的士兵,正把一箱一箱的金銀珠寶,陪葬物品,源源不斷地從墓穴當中運出來。

董卓!

居然在盜先帝陵墓!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73章 盜掘陵墓)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請假條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請假條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