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劉備的兵馬與董卓兵馬動身的時間差不多。

而且雙方的距離也相差不大。

澠池和野王縣到洛陽都是200多漢裡,換算成公里大概是90公里左右。

正常來說,雙方人馬同時動身,應該也同時抵達纔對。

可爲什麼董卓要提前一天到洛陽城外夕陽亭駐紮,比劉備的軍隊還早一些趕上了這場洛陽變故?

因爲有兩條河。

一條沁水,一條黃河。

像這種河寬極大的河流,古代是沒有橋樑的,要想過河,要麼繞路,要麼坐船。

小股人馬還好,可以坐船過來,但大股部隊就只能繞路而行。

典韋接到命令之後,雖然立刻出發,可過沁水就只能繞道溫縣,再從溫縣過孟津渡口,光是在渡口坐船,就花了一天時間。

因此哪怕雙方同時動手,二地距離也相似,典韋與牽招也是多用了一日,纔在今日傍晚堪堪抵達小平津。

沒辦法,現代90公里也走高速就一個小時車程,但古代路途不便,走三四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典韋他們雖遲到了,卻剛好趕上劉備與董卓的衝突。

劉備是忠於漢室之人,之前何進威逼太皇太后,他就沒有怕過。

要知道,那個時候何進可是掌握了洛陽兵權,若非沒有陳暮威脅,真是一聲令下,皇宮內的禁衛軍絕對能把他跟陳暮砍成肉醬。

即便如此,他也敢直言不諱,絲毫不懼。

如今董卓居然僭越,與天子同乘不說,還跟天子站在一起,作爲莽夫,劉備當然不能忍,第一個站出來呵斥。

眼看兩邊氣氛凝固,似有一言不合就打開的架勢,典韋這個時候過來,頓時就打破了緊張的局面。

牽招還算機靈,

在馬上遠遠瞧見劉備被人圍在當中,立即調轉馬頭回去招呼後方大軍。

典韋張遼高順三人帶着數十幷州鐵騎先行過來,一個個凶神惡煞,氣勢逼人。

張遼和高順不認識董卓,典韋是認識的。

當初曲陽之戰典韋就在現場,看到董卓似乎要對劉備不利,他頓時急眼,怒吼大喊道:“董卓,你若是敢動劉使君一根寒毛,我必將你砍成肉泥。”

“使君莫怕,我等身後數萬大軍即可就到。”

張遼急中生智,隱隱威脅。

牽招已經回軍率領後方大軍趕來,董卓這邊只有數千人馬,一時間有些騷亂。

閻忠看到人羣之中的陳暮,向他隱晦地使了個眼色。

陳暮暗暗點頭。

閻忠便策馬來到董卓身邊道:“明公久居涼州,卻是不知天子車駕是不能坐的,正所謂不知者不怪,明公也是救駕心切,諸位以爲如何?”

這是給個臺階下。

董卓一臉恍然大悟的模樣:“是是是,老夫我久居西涼,確實不知禮數,此非我僭越也,玄德萬勿責怪。”

說罷主動走下馬車。

見他下來,劉備也是冷哼一聲道:“既是如此,那請車騎將軍前頭領軍帶路,我等與天子駕車隨後趕到。”

董卓跟沒事人一樣笑呵呵地翻身上馬,調轉馬頭,轉過頭的功夫,臉色就變得十分陰沉。

他騎馬前行,軍隊很快跟着他散去,典韋張遼高順這才進來,找到劉備。

“使君。”

典韋張遼高順單膝下跪行禮。

劉備連忙道:“良弼文遠仲達,來見過天子與陳留王。”

三人看向車駕上,只見一個穿着白色寢衣的少年躲在車座上瑟瑟發抖,另外一個八九歲小孩卻是面色如常,鎮定自若。

心中雖疑惑那十四五歲的少年年紀雖大,表現卻如此不堪,還不如一個小孩,但既然劉備說這是天子,自然也就只能站起來再向劉辯行禮。

劉辯本就被董卓的軍隊嚇得不行,剛纔又眼見雙方差點打起來,更是面無人色,到現在都沒有回過神來。

倒是陳留王劉協見他半天沒有反應,便提醒道:“皇兄,快讓他們起來。”

“哦......”

劉辯這才醒悟道:“諸卿起身。”

等他們起來之後,劉備那邊的大軍也因爲加速行軍,離他們隊伍已經不足一里。

“良弼,去與子經統率大軍,跟在後面勤王護駕。”

命典韋去領軍。

典韋領命而去,護駕隊伍這纔再次出發。

前面是董卓大軍,後面是劉備大軍,兩方人馬將中間的馬車保護起來,緩緩向洛陽駛去。

路上,張遼靠近到劉備身邊,納悶道:“使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唉。”

劉備嘆氣道:“昨日宦官將大將軍誘騙入宮,將其殺死。南軍中軍校尉袁紹帶兵殺入皇宮,四處縱火屠殺宦官,張讓等人劫持天子與陳留王逃至此地,我也是今日午時方纔尋到這裡。”

“什麼?”

張遼和高順大驚失色。

要知道他們可是何進的部曲,何進當初派他們去野王縣幫劉備抵擋冀州叛軍,怎麼眨眼間何進被殺,那自己這些人就沒有了歸屬,這可如何是好?

劉備嘆息道:“可嘆大將軍一世英名,就這樣死在一羣宦官宵小手裡。”

張遼苦着臉道:“大將軍死,我等舊部該何去何從。”

陳暮在一旁聽到,心中一動。

在歷史上,張遼與高順二人都跟過董卓。

很多人以爲他們最開始是跟着呂布,實際上他們是後來才加入呂布軍。

最開始張遼跟高順是被丁原招募的小將,當時丁原還在幷州與鮮卑作戰,聽說何進需要兵馬,於是就派了他們過來幫何進的忙,隸屬於何進麾下。

後來何進何苗被殺,洛陽一片大亂。董卓趁機進京,收攏了大量何進與何苗的舊部,歸在自己帳下,其中就有張遼高順等人。

所以張遼高順最早是跟丁原,然後跟何進,最後又被董卓收入麾下,董卓死後跟了呂布,就是這麼個過程。

而在歷史上,正因爲有了何進何苗舊部這批潰兵加入,再加上後來董卓弄死丁原,收攏了丁原的兵馬,這才掌控了洛陽局勢,權勢達到了巔峰。

陳暮不打算阻止董卓收攏何進何苗舊部, 但張遼高順是人才,不能放過,於是趁機出言道:“爾等既是大將軍舊部,大將軍又讓你們去野王助司隸校尉,就應當歸在司隸校尉帳下,你們覺得如何?”

張遼和高順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我等願歸校尉統率。”

根據二元制,他們被劃在何進帳下,那麼就不再隸屬於丁原,而是何進的部下。

如今何進既然已經死了,他們也沒有了歸屬,司隸校尉執掌洛陽兵權,歸他統率,再適合不過。

劉備本就欣賞張遼高順,聽到他們願意歸在自己帳下,當即笑着說道:“文遠仲達既要歸在我帳下,我自然願意,那就先在三弟帳下做個裨將。”

“唯!”

張遼高順同時應道。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32章 張遼高順歸屬)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四十八章 籌謀請假條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請假條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