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出兵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八月初九,立秋。

落葉積滿了灰色碎石子的山間小路,放眼望去,滿山色彩繽紛,鮮豔錦簇。

泰山山脈上,大多數林木由綠轉黃,翠褐鑲嵌,蒼黃交疊。

唯有向南的一片楓樹林,葉子火紅,宛如燦爛朝霞,與環繞山峰地白色雲海交相輝映。

一隊隊的士兵從山林小道中走下來,遠遠瞧見不遠處的山腳下有一隊人馬正立於山腳的草原上在等待着他們。

臧霸張目望去,就看到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白麪士人,一身藍色曲裾長袍,頭戴綸巾,搖着羽扇。

雖然已經立秋,但天氣還是十分炎熱,普通人一般都手持便面,很少有人用得起羽扇。

值得一提的是,漢朝人常用的扇子,就是便面。如果看過老版《三國演義》,就會看到怒鞭督郵時,督郵手裡就拿着這玩意兒。

有點像是藏傳佛教裡的轉經輪,只是樣子是扇形,拿着搖晃扇風。所以當臧霸看到搖羽扇之人,就知道他是如今的青州刺史,名震天下的陳暮陳子歸。

“駐足。”

臧霸當年殺死太守,救自己的父親,觸犯了朝廷法律,不得不躲入泰山當賊寇。

如今青州刺史就是以殺死侮辱自己父親的豪強官員而聞名天下,所以當青州刺史上表朝廷,免除臧霸的罪名,並招攬臧霸之後,臧霸十分感激,欣然從泰山上下來,投奔陳暮。

“可是臧宣高。”

陳暮遠遠地瞧見數百人下山,便在關羽的保護下,催馬上前高聲詢問。

如今北海的黃巾賊平定,太史慈因爲在東萊素有名望,又是東萊本地人,熟悉地形有人脈,就被派遣到東萊去平定黃巾賊,關羽調了回來,現在駐兵臨淄,代替太史慈充當泰山學宮的武術教頭。

在高苑被平定之後,齊國境內的黃巾就只剩下徐和最後一股人馬,所以陳暮在於陵、高苑、西安、臨淄四地佈下重兵,將昌國般陽二縣團團包圍起來,困在泰山山腳。

如今已經入秋,今年的粟糧收了上來,戰爭壓力小了許多,也是到了該解決徐和的時候,等太史慈平定東萊,青州全境就徹底安穩了。

臧霸看到陳暮過來,連忙加快腳步,一路小跑來到陳暮面前,單膝下跪道:“臧霸見過刺史。”

“快快請起。”

陳暮下馬前去攙扶,臧霸不管是武力值還是統帥能力在後來的魏國都是二流水準,比如張遼已經是徵東將軍的時候,臧霸才是鎮東將軍,差了一個級別。

但那要看跟誰比,跟張遼比肯定比不上,跟其他人比就不算差了,在魏國二流當中也是傲視羣雄,戰績斐然,值得他招攬。

臧霸站起身。

陳暮上下打量,只見臧霸身高八尺,外貌健壯,不由讚許道:“宣高爲父報仇,此乃孝義,如今朝廷撥亂反正,爲你洗清罪名,我將表你爲軍司馬,隨軍攻打黃巾賊,以後當好好爲朝廷效力纔是。”

臧霸大喜道:“多謝刺史,刺史高義,我當結草銜環相報。”

“結草銜環就不必了,我打算秋天就對泰山下的黃巾賊徐和動手,你對泰山十分了解,這一戰我正需要你。”

“刺史放心,我必全力以赴。”

“走吧。”

陳暮調轉馬頭,往山外而去。

回了臨淄,休整幾日之後,大軍開拔,往昌國的方向而去。

於陵守將典韋,西安守將管亥,再加上濟南的劉備張飛,四路大軍匯合,總計五萬人馬,到八月十四的時候,就浩浩蕩蕩地抵達了昌國縣外。

此時正是中秋節,

如果在後來唐宋之時,現在就不是打仗的好時機,因爲說不好士兵就會思念家鄉而沒有戰鬥意志。

但漢朝的時候雖然有中秋節這個節日,卻沒有普及開,更沒有賞月吃月餅的說法。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跟尋常的日子沒什麼區別,倒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昌國縣在後世就是淄博市,淄博人應該都知道,淄博南面爲山區,北面爲沖積平原和黃泛平原,屬於經典的平原地帶。

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滿是田野,秋收已經過去,正是農閒時間,這個時候一般是給田裡燒草木灰,囤積肥力,再到冬日種植冬小麥,所以田園上幾乎沒有幹活的人,十分遼闊。

再往遠方看去,就能看到遠方的高聳入雲的起伏山脈,偶爾一些丘陵山腳附近還有村莊,遠遠看到官軍到來,村莊的百姓攜家帶口地逃跑。

昌國與般陽二縣幾乎全縣從賊,如果陳暮下令屠村,甚至都不算是犯罪,而是在正常攻打賊寇,都是移動的軍功。

但一來陳暮也沒那麼喪心病狂到屠村,二來劉備肯定不會允許幹這事兒,所以陳暮都懶得提。

大軍緩緩穿過平原,官道兩側雜草叢生,田園浩瀚。

遠方地平線上,那巍峨高大的泰山山腳,就能看到一座城池屹立。

徐和爲人比司馬俱好一點,司馬俱攻佔高苑的時候,橫徵暴斂,攻打地方豪強,無論是百姓和豪強都棄家逃走,只留了一座空城。

而徐和只攻打豪強,還分土地給百姓,一時間在百姓中威望很高,二縣百姓都願意依附他,造成眼前這種情況。

所以論起兵力,徐和是要超過司馬俱的。因此陳暮打司馬俱沒那麼小心,攻打徐和的時候就要慎重許多。

五萬大軍抵達之後,在城外安營紮寨。

徐和已經得知了官軍攻打的消息,早早地關閉城門,雙方正式進入對峙階段。

陳暮安營紮寨的本事是學自盧植,選了一處平原地區,附近有幾處丘陵做遮蔽,不讓城裡的人看到營寨虛實。

除了選址和營寨帳篷分佈以外,一些雜事也很重要,比如雜草要清除乾淨,不給敵人一絲火攻的機會。還要不能離水源地太遠,不然士兵取水不方便。

在工匠打造營地的時候,陳暮派遣軍隊埋伏在旁邊丘陵小山當中,防止徐和趁着他們安營紮寨的時候偷襲。

可惜徐和沒有這個膽子,明明知道官軍正在修建營寨,也不敢出擊,只能看着。

花了一天時間,營寨算是勉強可以入住,還有一些防禦工事沒有修建。

大帳之中,劉備高坐主位,帳下人才濟濟。

右手邊下首第一人陳暮,關羽,張飛,沮授。左手邊下首典韋,太史慈,管亥,臧霸。

多是武將,實際上文臣也有,比如荀攸,簡雍,氏儀,但荀攸沒有進核心,簡雍氏儀現在在外地做縣令。

還有泰山學宮裡也有大批未來的官員,比如孫幹就是鄭玄的弟子,正在學宮讀書,未來也是鄭玄推薦孫幹去的徐州,現在大概率要在青州出仕。

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章 奇襲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三章 得兗州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五十章 弔唁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