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

祠堂內,所有人都停下了碗筷,側頭看向堂外的士兵。

踹陳家祠堂大門?

這幾乎是踩在陳家列祖列宗頭上!

每個人的目光都兇厲起來,氣氛變得壓抑,人人都怒目而視。

沒有人會因爲他們是兵卒而害怕。

很多人看東漢末年爭端,三國任何一國站出來,都打得少數民族丟盔棄甲,亡族滅種,於是就以爲漢人勇猛,是晉朝丟棄了漢族之魂。

實際上並不是漢人天生悍勇,而是漢朝是真正的全民皆兵,每個成年男子,都必須服兵役,爲期兩年,前往邊關作戰。

除了少數有錢人家可以花錢請人代服兵役以外,普通百姓都要去當兵,上戰場殺敵立功。

所以在座的數百人,每一個都是當兵出身,一身煞氣,何曾怕過。

要知道現在坐在這裡的,是蒲陰縣十里八鄉所有陳平後代聚集,並不是只有陳家村。陳氏族人全都凝聚於此,青壯五六百人,是一股相當強大的力量。

陳暮冷着臉,放下碗筷,站起來越衆而出,沉聲問道:“不知道諸位兵士,要管事的站出來做什麼?”

劉關張帶上武器,站在了他的身邊。

爲首的**環首刀指着陳暮,喝道:“你就是管事?讓你們那羣敲鑼打鼓的滾過來,老子要用鞭子狠抽三十大鞭,才能解我心頭之恨。”

陳暮眼眸中的兇厲越來越盛,說道:“你稱誰老子?”

陳家族人全都放下了碗筷,站起來聚於陳暮身後,連德高望重的老太爺這次都沒有勸解。

老子這句罵人的話並不是現代詞彙,《後漢書·逸民傳·韓康》當中就有,意思我是你父親,以此來羞辱對方。

站在人家的祠堂罵自己是人家的老子,就是把一族罵了,這是大仇怨。

**們見衆人聚攏過來,虎視眈眈,紛紛拔出兵器,雙方劍拔弩張,就差一個導火索。

沒人做導火索,

張飛來!

片刻後,張飛大吼道:“宰了這羣畜生!”

雙股劍青龍刀丈八鋼矛同時殺出,陳家族人沒有在祠堂裡放置武器,但也沒有害怕,有什麼拿什麼,抄起桌案或者掃帚之類的東西就上。

劉關張三人兇猛如虎,雙方剛一兵刃交接,就被三人戳死兩個帶頭的士兵,其餘士兵的起牀氣頓時消了大半。

鄉里械鬥和戰場廝殺其實沒什麼區別,靠的都是一股勇氣。

這些士兵都是底層士兵,忽然被上面調過來,將領們不會告訴他們駐紮在這裡的目的,要監視的人是什麼身份,所有人都以爲面對是一羣普通鄉民。

連日來積攢了怨氣,今早上被鄉民們的銅鑼吵鬧弄得徹底爆發,因此纔會過來冒犯。

結果一看對方不是什麼善茬子,紛紛丟盔棄甲逃命。

這五百人帶隊軍官是張純手下的親信司馬張旦,不過張旦此時並不在軍營裡,他現在在蒲陰縣城。

新年時候還被調過來駐紮在破破爛爛的鄉村裡,張旦心裡也覺得不爽,索性就安排了一些屯長伍長帶隊,與兩個曲長一起去城裡快活。

正因爲軍隊上下信息不對稱,讓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陳家村有一羣什麼樣的人,釀成了這場本該可以避免的衝突。

當張旦得知雙方發生衝突的時候,嚇得推開牀上的娼妓,連滾帶爬從牀上下來,雙腿顫抖着帶領那兩名曲長騎馬趕回去。

安順鄉離蒲陰縣城也就那麼幾裡地,戰馬奔馳幾分鐘的事情,遠遠地就瞧見了雙方已經在村口對峙。

陳家村這邊一千多人,而且還在糾集安順鄉其他村的鄉勇,同村同鄉在漢朝可是相當牢固的情誼。

再加上劉備前幾天才分掉了張氏豪強兩三萬畝田地給村民百姓,威望正高,人數越來越多,都拿上了武器,雖然陣型散亂,但氣勢如虹。

其實最主要的是還是蒲陰縣人得了實惠。

很多人以爲一個地方豪強能多有錢?

了不起幾百萬,怎麼可能會有數千萬資產?

這就是小瞧了漢朝的豪強。

《漢書·匡衡傳》記載,鑿壁偷光的那位匡衡當丞相後,被封爲樂安侯,賞賜了三十一萬畝田地,並且這還不是一個縣所有的土地。

匡衡後來還私自繼續擴大封地,又盜取了樂安縣另外四萬畝地。

一個稍大點的縣耕地百萬畝,小點的縣數十萬畝,是很正常的事情。

能夠作爲一縣豪強,佔領數萬畝田地,並不少見。

像湖陽樊宏經營的“樊氏田莊”,就擁有田地三百餘頃,漢朝一頃爲五十畝,也就是接近兩萬畝田地。

《後漢書·荀悅》傳中也記載:今豪民佔田或至數百千頃。

可以說,地方豪強有個數萬畝田地,幾乎是東漢朝廷的常態。你要是沒有一兩萬畝田,你都不好意思稱自己爲東漢豪強。

這同時也是爲什麼說漢末豪強大規模兼併土地,導致農民起義頻發的根本緣故。

而按照《漢樊利家買地鉛券》以及《漢王末卿買地券》記載,一畝普通的田地價格在百錢到兩千錢不止,如果是優質良田價格則在三千錢到一萬五千錢左右。

兩三萬畝田地的價格,就算只按每畝千錢,也是兩三千萬資產。

劉備將這些財產全部分給了蒲陰縣平民百姓,如此大規模撒幣,瞬間贏得了全縣民心,再加上他本來就素有威望,十里八鄉的百姓聽說劉備有難,紛紛拿着扁擔鋤頭過來幫忙。

一時間陳家村村口居然聚攏起了數千人,與張純派來的士兵隱隱對峙,因爲士兵們懼怕對方人多,暫時還沒有發生戰鬥。

但鄉民們戰意甚高,舉着扁擔鋤頭柴刀隱隱已經有了要動手的意思。

“住手!”

張旦騎馬趕來,連連高呼。

見到敵人那邊似有管事的人回來,陳暮安撫了鄉親,示意他們不要衝動。

“司馬,他們殺了我們的弟兄!”

見到張旦回來,一名屯長連忙過去稟告情況。

劉關張衝鋒在前,殺了十多人,再加上鄉民們助陣,已經隱隱將一曲五百人馬壓制住。

聽到自己這邊死了人,張旦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翻身下馬,對不遠處的劉備說道:“劉使君,我等都是大漢兵馬,你無故殺人,是要反邪?”

劉備冷厲道:“陳家宗族新年祭典之日,你麾下士兵進來搗亂,這是取死之道,怨不得誰。”

禮儀之道早就在春秋戰國便已經崩潰,孔子認爲魯國三恆家的城牆不符合禮儀,準備拆除。齊國就立即陳兵邊境,等待城牆拆了之後攻打魯國,讓孔子感嘆禮儀崩壞。

在別人家祭祖的時候,上來鬧事,雖不符合禮儀,但大頭兵懂什麼禮,只覺得吵鬧,令他們不舒服,於是就上門來鬧事,死了又能怨得了誰?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張純麾下的士兵經常欺壓鄉里,橫行霸道慣了,怎麼會在乎一羣鄉野小民的想法。

然而畢竟是死了人,張旦怕自己不好交差,臉色不善威脅道:“使君,我知你身份,但鄉野小民攻擊朝廷大軍可是死罪。你無事,就不怕他們有事嗎?”

劉備還未說話,陳老太爺越衆而出,蒼老的聲音嚴厲呵斥道:“豎子,你要先搞清楚這裡是何地。老夫在此地住了八十餘年,十里八鄉的村民誰不認識我,平日老夫要讓他們和睦相處,安寧鄉野他們可能不會聽,但老夫讓他們去砍人,你問他們願不願去。”

“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

數千鄉民同時高舉手中的武器, 氣勢磅礴,唬得張旦手下的士兵連武器都有些拿不穩。

張旦一時氣急,想下令攻擊,可又怕把事情鬧得更大,不敢輕易做決定。

不打吧,被一羣鄉民嚇退,正規軍的臉都被他們丟盡。

打吧,貌似有點打不過。

五百人對人家數千人,而且聽說劉關張猛如虎,以一敵百,驍勇善戰,何況朝廷命令下來之前,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時間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僵持了片刻,就在這個時候,遠方緩緩駛來大隊車馬,爲首的旗幟上寫了冀州刺史王,以及中山國相張的字樣。

張旦大喜,對劉備喝道:“劉玄德,朝廷的詔書下來了,你襲擊縣城,攻殺縣令乃死罪,此次必定被削爵奪官,押赴洛陽受審。待你走後,我看你還能不能庇護得了這些鄉民。”

劉備臉色慘白,面無人色。

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請假條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五章 賄賂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