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

“我乃常山趙子龍。”一名白袍小將從旁殺,清脆的聲音帶着凜凜威風。

呂布被阻了去路,眼見公孫瓚越逃越遠,心中焦躁。他隨手一戟,妄圖逼退白袍小將,去斬公孫瓚。

哪知,趙雲卻不是穆順,方悅之輩;他只微微一側身,就避開了這一戟,反而手中銀槍直扎呂布心窩。

呂布小視天下英雄,此時卻是一時大意,吃了虧。他見趙雲銀槍直刺,欲躲,卻忽然發現那寒光凜冽的槍頭化作幻影,分上中下三路,直奔左胸而來。這正是趙雲師門絕技——百鳥朝鳳槍法。

呂布畢竟是呂布,危急時刻,竟然還能抵擋。方天畫戟急急回援,竟是用戟杆擋住了槍尖。饒是如此,也驚出呂布一身冷汗,他不敢再輕視眼前小將,凝神戒備。

趙雲臉上波瀾不驚,手中卻是毫不停歇,一套凌厲槍法化作漫天暴雨,撲面而來。

呂布一時大意,此刻卻是落於下風;殺機重重之下,他也穩如泰山,手中方天畫戟劃出淡淡虛影,一時間守得身前風雨不透。

一次,兩次,三次……

十次,百次,千次……

亮銀槍與方天戟不斷的撞擊這,擊打出點點火花,金鐵聲傳遍四野,卻是把八路諸侯都看得呆住了。

“此何人也?某非天神降世,來擒呂布?”曹操愛才之心大起,眼睛直直的盯着趙雲,卻是早早盤算着怎麼從公孫瓚手下要人了。

李峰眼冒綠光,直勾勾的盯着趙雲,傻子似的喃喃自語:“天下第一小弟,雲哥,雲哥這就出來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見曹操目不轉睛的看着趙雲,大怒,惡狠狠暗道:“媽媽的,哪個敢和我搶雲哥,老子就弄死他,鞭屍,然後救活,弄死,再鞭屍……”

卻說趙雲和呂布大戰一百合不分勝負,看得諸將都驚呆了。

兩人使盡全力,往來奔殺,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連呼痛快。

又一百合,趙雲卻是漸漸支持不住了。呂布久經沙場,陣戰經驗豐富無比。趙雲初時尚可與其相爭,時間一長,卻是被呂布壓制,落於下風。

正焦急時,遠處忽然衝出一匹黑馬,馬上一人身材魁梧,虎背熊腰。

李峰定睛一看,不是大哥張飛,卻又是誰?原來是張飛接到李峰的求救文書,顧不得其他,令陳宮暫領兵馬,單騎前來相助。

李峰大喜,高呼:“大哥,快去助戰,怕是要支持不住了!”

張飛一驚,細看,卻發現趙雲岌岌可危,救援已是刻不容緩了。他大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三姓家奴看矛。”聲如洪鐘,震得諸侯兵將耳朵裡嗡嗡作響。

好一個“三姓家奴”,呂布大怒,棄了趙雲,拍馬來戰張飛。

趙雲哪裡肯退,胯下白馬緊追不捨,卻是緊隨其後。

張飛勇力無雙,自是不懼呂布,見狀不驚反喜,丈八蛇矛掃向呂布面門。

呂布橫戟擋住,但覺渾身巨震,手心發燙,遂知張飛力大,不敢怠慢。

正交戰時,趙雲趕到,挺槍殺入,與張飛雙戰呂布。

張飛,趙雲俱是當時絕頂高手,眼下以二敵一,直壓得呂布喘不過氣來。

但見:丈八矛似下山猛虎,亮銀槍如鬧海蛟龍,一槍一矛,一龍一虎,圍着呂布,轉燈兒廝殺。

呂布再猛,此刻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那張飛直來直往,蛇矛上神力驚人;趙雲卻是往來飄忽,銀槍下變幻莫測;若是單打獨鬥,呂布自然不懼。然而此刻以一敵二之下,那兩人優勢互補,攻守默契,卻是殺得呂布險象環生。不得已,呂布只好嚴防死守,不給二人可趁之機。

正所謂久守必失,呂布先戰武安國,再戰公孫瓚,先前又與趙雲苦戰多時,此刻卻是氣力漸漸不支。在擋了張飛一矛後,手臂痠麻,卻是漏了個小小破綻。若是往日,這小小破綻倒也無事,然而此刻趙雲當面,火眼金睛,他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但見趙雲手中銀槍化作電光,直奔破綻而去。

呂布大驚,生死關頭,竟然低頭避過這奪命一槍;饒是如此,頭上三叉束髮紫金冠也被銀槍挑下,髮絲凌亂,狼狽至極。

死神擦肩而過,呂布膽氣頓泄,不敢再打;急急虛晃一戟,逼退張飛趙雲二人,仗着赤兔馬快,逃往虎牢關。

諸侯見狀,揮軍掩殺,一時間大敗幷州鐵騎,斬首無數。

張飛趙雲二人急追呂布至虎牢關前,關上箭如雨下,將二人擋住。

關上一人身穿錦袍,頭戴華冠。張飛見了,尋思道:“此人衣飾華貴,必是董卓無疑!”遂大喝:“董卓在此,諸軍奮力向前,剷除國賊!”舌綻春雷,聲震雲霄。

李峰心思機敏,跟着大喝道:“得董卓首級者,賞黃金萬兩。”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諸侯軍士一聽到黃金萬兩,個個都是綠着眼珠子,悶着頭就往關上衝殺。

李峰暗道:“上輩子肯定都是窮死的,個個要錢不要命呀!”這廝渾然忘了當初他見着一箱子金銀時,口水橫流的窩囊樣子。

卻說董卓站在虎牢關上,心中暗恨,他對呂布寄予厚望,沒想到呂布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攔住,許久廝殺不下,後又被人擊敗。

董卓暗怒,自然沒給呂布好臉色看。見到呂布逃回虎牢關,也不去安慰,只是冷冷的哼了一聲。

呂布心中生恨,然而此刻董卓勢大,他不得不灰溜溜的退到一旁,暗自隱忍。

虎牢關易守難攻,地勢險要;關上又有董卓老賊的十五萬西涼精銳,各鎮諸侯久攻不下,不得不暫且收兵回營。

董卓見諸侯兵退,鬆了一口氣,問身旁女婿李儒道:“而今諸侯勢大,久守必失;不知賢婿有何妙計,可脫此難?”

李儒微笑不答,反而問曰:“不知丞相可知民間童謠?”

“童謠?願聞其詳。”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此言何解?”

“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李儒細細像董卓解釋,不時用手指在空氣中比劃比劃,指指點點。

董卓恍然大悟,道:“有理,非賢婿之言,吾實難想到此事。”說罷,沉吟片刻,又言:“既如此,那就遷都長安。”

董卓亦是一時雄傑,說做便做。遂帶着呂布,回洛陽召集諸將,商議遷都事宜。

董卓當先道:“我欲遷都長安,以避諸侯鋒銳,靜待時機。”諸將贊同,李傕出言:“洛陽尚有錢財珍寶無數,這些東西丟了豈不可惜?”

董卓冷冷一笑,露出了慘白的牙齒,森然道:“丟了?哼,難道留給那些諸侯?我要把洛陽的財富通通帶走!”

衆將一聽,齊齊打了個冷戰;這句話裡的血腥,他們自然是知曉的,只怕這繁華的洛陽城就要遭劫了。

次日,文武於朝堂,卓曰:“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吾觀旺氣實在長安,吾欲奉駕西幸。汝等各宜促裝。”司徒楊彪曰:“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鑑察。”卓怒曰:“汝阻國家大計耶?”太尉黃琬曰:“楊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爲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卓曰:“關東賊起,天下播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餘。汝等再休亂言。”司徒荀爽諫曰:“丞相若欲遷都,百姓騷動不寧矣。”卓大怒曰:“吾爲天下計,豈惜小民哉!”即日罷楊彪、黃琬、荀爽爲庶民。卓出上車,只見二人望車而揖,視之,乃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也。卓問有何事,毖曰:“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故來諫耳。”卓大怒曰:“我始初聽你兩個,保用袁紹;今紹已反,是汝等一黨!”叱武士推出都門斬首。遂下令遷都,限來日便行。李儒曰:“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鉅萬。”卓即差鐵騎五千、遍行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於城外,取其金財。

李傕、郭汜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淫a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主

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並放火燒宗廟宮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爲焦土。又差呂布發掘先皇及后妃陵寢,取其金寶。軍士乘勢掘官民墳冢殆盡。董卓裝載金珠緞匹好物數千余車,劫了天子並后妃等,竟望長安去了。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

諸侯得了汜水關,一路殺奔洛陽而來,但見洛陽城火光沖天,天下名城毀於一旦。

李峰暗叫:“完了,我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分隔線=============================

編輯要和老狼簽約了,謝謝朋友們的支持,老狼會繼續努力的,呵呵。

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七十六章 大舅哥第八十四章 結盟第四十八章 呂布之死第六十三章 稱帝風波第三十七章 勸降第四十二章 曹豹第二十六章 起兵第五十四章 行險第七十章 離間第五十三章 宛城尋藥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三十六章 褚飛燕第三十五章 青州黃巾第二十章 人中呂布第三十五章 青州黃巾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十二章 黑蛇山小道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五十四章 行險第二十六章 起兵第六章 招聚人馬第九章 火燒長社第三十六章 褚飛燕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六十七章 破城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十三章 剿匪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第四十一章 徐州牧第四十八章 呂布之死第二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四章 救駕第五十四章 行險第七十二章 瓜分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五十章 山路第十五章 潁川書院第四十二章 曹豹第八十二章 好藥方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六十章 定計第二章 小店忽悠第五十五章 搏殺第六十八章 合作第三十九章 談判第四十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八章 再破黃巾第二十七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十章 人中呂布第十二章 黑蛇山小道第二十五章 謀劃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七十六章 大舅哥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四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十五章 潁川書院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五十章 山路第七十二章 瓜分第五十三章 宛城尋藥第六十章 定計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十九章 李仲德奮威斬華雄第二十五章 謀劃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三十章 霹靂車第八十三章 論英雄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六十六章 誘敵?!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七十八章 呂布之女第五十七章 藥到第六章 招聚人馬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十七章 王佐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六十六章 誘敵?!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四十六章 伏擊第十五章 潁川書院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第八十一章 收將第五十一章 奇蹟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十四章 陳宮第二十五章 謀劃第十八章 諸侯會盟,孫堅戰敗第八十三章 論英雄第四十六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