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

三軍未行,糧草先動。

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無論是在未來,還是在這個落後的時代,打仗永遠打的是後勤,歷史上多少戰役因爲糧草不足而兵敗,數不勝數。

就說在這個時代的例子。

比如歷史上的官渡戰役,結果不就是曹操燒的袁紹的糧食,讓袁紹兵敗如山倒。

又比如歷史上蜀軍北伐六出祁山,六次恐怕有五次都是的因爲糧道的問題,最後弄成那個號稱多智近乎妖的第一謀士諸葛亮落得一個有力殺賊無力迴天的下場。

這已經充分的說明糧道的重要性。

糧道一旦失去,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對於將士們的士氣打擊可是巨大的。

吃不飽飯的人,別說打仗,活下去都是艱難的。

所以牧景對於糧道一直都很重視。

不過這一次的,打的太急了,倒是在這方面出現的疏忽。

他疏忽了一點,漢水。

從南鄭沿着漢水而出,可直奔東面,完全可以繞開牧軍主力,奇襲牧軍的糧道。

牧軍出兵急躁,押運糧草並無多少,而上庸和西城都在湊集糧草,這部分糧草會運往石泉亭,然後從石泉亭上分別運往兩個戰場,一個北面陽平關的戰場,一個就是南鄭戰場。

可現在,石泉亭不保,糧道等於丟失。

這是要逼迫他們的退兵的節奏。

“主公,此事末將不察,罪不可赦,請允許末將戴罪立功,末將立刻率五千主力,殺回去,確保糧道不失!”黃劭也意識到了糧道的危險,迅速拱手請命。

“已經來不及了!”

牧景搖搖頭:“算算時間,現在我們留在石泉的將士恐怕已經被連根拔起,屯在石泉的糧食就算他們運不走,也會被一把說給燒了!”

“這該如何是好?”

剛剛進駐南水鄉城的喜悅頓時沒有了,衆人都有些擔憂起來了。

“難怪他們突然之間放棄南鄉!”

張遼陰沉的眸子劃過一抹冷芒:“他們一開始的計劃,必然是利用重重阻隔,城外牽引,城內堅守,消耗我們的主力,打壓我們的士氣,達到他們堅守南鄭的目的,可突然之間的放棄南鄉,等於任由我們的兵臨城下,並非他們無懼,而是他們已經認準了我們會斷糧,所以不需要在這裡和我們耗,只要堅守縣城,我們就無可奈何!”

一下子把事情想通了,可卻又有股無力的感覺。

現在無論是繼續進攻,還是調軍回頭,都不是好計謀,可糧道斷絕,一下子讓他們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

“既然進來了,我們先安營紮寨!”

牧景深呼吸一口氣,這時候不能亂,他擺擺手,說道:“他們放棄的讓我們可以兵臨城下的南水鄉城,我們也不用客氣,南鄭這一戰役不簡單,必是血戰,必須在南水這裡安營,另外放出斥候,給我把南鄭主城給盯死了,還有漢水,絕不在允許任何兵馬出來!”

“諾!”

張遼和黃劭領命,立刻下去佈置。

把整個大營都放在的南水鄉城裡面,這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將士們開始動作起來,挑選營房校場,安排城牆防禦,把一隊列隊列的斥候規劃區域放出去……

攻下了南鄉,等於打開了南鄭的大門,也讓他們在進攻南鄭的時候,有了一個立足之地,這是好事,但是必須要穩紮在南鄉,所以一大堆的事情,讓張遼和黃劭兩個忙得不可開交。

入夜!

南水鄉城到處都是火盆的光芒在照耀,城中的人影重重,依舊在忙碌建營立寨。

一座大宅中。

這是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院,如果放在南鄭西城上庸這些大城池來說,也就是普通縣城,但是在南水鄉,這已經是最好的房舍,是昔日南水第一鄉紳水家的大宅,堅壁清野之後,水家所有人被遷徒南鄭,唯有留下這一棟大宅,現在被牧景徵辟了。

大宅大殿之上,牧景長袍赤腳,端坐案前,目光正在翻閱一份份行軍圖,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可以翻身的計謀。

“終究是自己露出了破綻!”

牧景長嘆一口氣。

自己盯着張魯的破綻,張魯身邊若有能人,必盯着自己的破綻,說到底,自己還是急躁了,想要在戰場上迅速擊敗張魯,已達到緩解南陽的壓力。

“主公!”

“拜見主公!”

黃巾軍和景平第二軍的校尉以上級別的將士,安排的軍務之後,齊齊集合在了大殿之中,他們知道有軍務商議。

“都過來!”

牧景招招手,讓他們走過來,對着案桌上的行軍圖分析:“你們認爲,某現在該是退兵,還是繼續挺進!”

“主公,不能退!”

第一個反對退兵就是李嚴。

“爲什麼?”牧景問。

“現在退兵,前功盡棄,失了士氣,漢中戰役,恐怕要繼續維持下去,而且失了良機,屆時我們就需要看外面人的臉色了,必然北面的長安朝廷,或許南面的益州牧府!”

李嚴拱手行禮,然後侃侃而談:“現在只能咬着牙前進,唯有攻破南鄭,纔是上策!”

“若是不能攻破南鄭呢?”

黃劭低沉的問道:“我們糧食消耗之後,該如何應對,難不成白白等死,我認爲還是暫退半步,現在退回石泉,待我們打通糧道之後,捲土重來,不足半年而已,開春之後!”

李嚴也無言回答。

進沒有自己說的這麼好打,退沒有黃劭說的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死局。

“文遠,你意爲如何?”

牧景眸光落在了張遼身上。

這個帥才,這些年太低調了,現在,他已經不容許張遼低調下去了。

“不進不退!”

張遼不是現在纔開始想,進城之後,他就已經在考慮了,最終他得出了一個想法,想法有些雛形,不過他認爲可用,所以當牧景問他,他就說了。

“不進不退?”

牧景聞言,眸子微微眯起來,臉龐在燈光的映照之下,帶着一絲絲的邪意,他幽幽的問道:“可否說的仔細一點!”

“諾!”

張遼深呼吸一口氣,開始對着衆將說道:“這是一次危機,危險之中,未必不是機會,糧道雖斷,可我們如今的糧草,最少能支持八日,多則十日也能支撐,只要我們在這個時間之內,擊垮張魯,萬事大吉,所以在此之前,首先保證軍心不能亂!”

“不進,是不進攻,此時此刻,恐怕南鄭會傾盡一切的實力防守,我們進攻,那是背水一戰,輸贏不說,血腥慘烈是必然的,不值當!”

“不退,現在退回去,於事無補,只能浪費時間和經歷,奪會石泉亭又如何,我們又水軍嗎,能壓得住漢水嗎,都不行,他們能奪一次,就能奪第二次!”

張遼這一番分析,等於深入剖析了局勢,倒是把這些將士說的一愣一愣的。

但是黃劭李嚴等人可不會被他嚇住,黃劭問道:“不進也不退,難不成我們只能在這裡等死嗎,雖然糧草能支持八天到十天的時間,可也會很快消耗完畢,屆時如何應對!”

“非也!”

張遼搖搖頭:“我們不是等死,我們是將計就計!”

“將計就計?”

“怎麼將計就計?”

衆將目光皆然落在的張遼身上。

張遼是降將,但是自從進入景平軍之後,做人低調,打仗的實力卻有目共睹,景平軍有今時今日的名氣,他居前三的功臣,所以將領們都不敢小看他。

“文遠,說仔細一點,我也想要知道,如何將計就計?”牧景眯着眼問道。

“諾!”

張遼點頭,繼續說道:“既然我們糧道斷了,城中必然會在注視我們的反應,他們會不想要擴大戰果嗎,不會,他們一定會盡全力來狙擊我們,我們進攻,他們必然堅守到底,我們撤兵,他們就會沿途追擊,痛打落水狗,無論如何,都會讓他們的佔便宜,這也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機會,既然他們想要擴大戰果,我們何不引兵出城,在野交戰,總比攻城傷亡小一點吧!”

“恐怕沒這麼容易吧?”李嚴小心翼翼的道:“他們不會輕易上當!”

“只要他們想要遷滅我們,他們就有機會上當!”

張遼自信的道。

“文遠,你可有自信,在我們糧草斷絕之前,能引他們出城而戰?”牧景目光灼熱,凝視這張遼。

“有!”

張遼對上牧景的眼神,這將會是他命運的一次轉折,若此戰功成,他將會成爲牧軍衆將之中第一個脫穎而出獨當一面的主帥,將會被牧景依仗。

“敢立軍令狀?”

“敢!”

張遼舉手立誓言:“張遼在諸位面前,立下軍令狀,此戰若敗,提頭來見!”

“好!”

牧景也有大魄力:“你有信心,我就有決心,這一戰我交予你調度,軍中下至於民夫伙伕,上至某家,所有人任由你調度,但凡不從,斬立決,但是此戰只許勝,不許敗,敗了,你就真的提頭來見吧!”

“末將遵命!”

張遼跪膝而下,拱手領命。

“諸位逆命乎?”牧景眯眼,眸光冷厲如劍,一掃而過。

“吾等遵命!”

衆將寒意一抖,連忙拱手領命。

…………

……

劍閣。

大軍安扎四方,堅守關隘,防備北面的漢中,而且主將龐羲此時此刻盤坐在關隘之中,手握一卷書籍,仔細的看着,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架勢。

他是雒陽人,寒門士子,寒窗苦讀多年,卻求仕無門,幸得當年的劉焉舉薦,方入仕途,靈帝尚在之時,他擔任議郎,後來劉焉謀取了益州牧之職,邀他入府爲幕僚,他爲報大恩,棄官南下。

劉焉敢入巴蜀,豈會是一個有勇無謀之人,他準備了不少班底,在身邊,並非董扶一個心腹,只是劉焉心思縝密,南下之時,算好了此行會不太順,所以安插了人在益州各郡。

劍閣這裡背靠漢中,是蜀郡的門戶之一,所以長年會駐一部益州軍在此,龐羲被劉焉安插進來,本只是軍司馬,副將而已,但是不足一年,已經取代了劍閣都尉的位置,成爲了鎮守劍閣的主將,也成爲了劉焉在北面的屏障。

“都尉大人,有人求見!”

一個士卒從外面走進來,拱手稟報。

“何人?”

“他們是從成都而來的,說是帶了使君大人的密令!”

“密令?”

龐羲猛然站起來,他一直在等待成都戰役的情況,劉焉圍攻成都,成敗與否,將會是他主宰益州的關鍵,這時候來密令,難道已經攻下了。

“快請!”

龐羲大聲的道。

“諾!”

士卒迅速的下去,很快就把一個人請進來了。

這是一個青年書生。

“你是何人?”龐羲微微眯眼。

“在下乃是使君營中文吏而已,今有主公密令,請龐都尉過目!”青年從懷中逃出了一份密函,上面幾個字,龐羲親啓。

“是主公的筆跡!”

龐羲看了一眼,倒是沒有懷疑什麼,第一這只是一個書生,書生俊秀,相貌堂堂,第二,密函上面的字跡,就是主公的字跡。

他親自上前,接過密函。

就在這時候,驚變突現。

只看到青年書生握着信函的手心露出一柄斷刃,斷刃一閃,架在了龐羲的脖子之上,青年書生的雙手勒緊了龐羲的脖子。

“都尉大人!”

“有刺客!”

“保護都尉大人!”

這一下,驚動了內外的護衛,數十精銳士卒圍起來。

龐羲倒是冷靜,他打開的密函,密函空空如也,白字一張,他不顧刀刃加身,眸光斜睨了一眼挾持自己的青年書生:“汝乃何人?”

“潁川戲志才!”

戲志才淡然的道:“想要借道劍閣,還請給個方便!”

這種事情,最好是黃忠來做的。

但是黃忠一看就是武將,根本不可能毫無防備的進來,唯有他這個書生,最沒有攻擊力,也是最合適做這種事情的人,當年遊學天下,雖沒有學到多少武功,也有點把式,所以才能一擊中敵。

“都尉大人,不好了!”

戲志才的話音一落,就有一個軍侯匆匆而來:“關下來了一支大軍,正在接近劍閣關隘,兵馬超過上萬之衆!”

第八百九十三章 風起益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主力聚,大戰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勢如狼,驚雒陽羣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聖旨誅牧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對江東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一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當家主母的風采 (補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一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上黨之戰 七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遊說顧雍第八百六十章 科技院的成就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西北風雲再起 四第一千三百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參狼谷之戰 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七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第一百三十章 一戰成名 六 (上架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河內反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趕盡殺絕斬飛熊第九百四十四章 一個交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整軍 七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場鬧劇,各方反應! 二(年初二,開年了!)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經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偷襲 九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五分 十第八百九十七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潰敗千里之外 八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成名 五 (上架第二更)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明魏血戰 十三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馬槍,斷糧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奪荊州 三第七十四章 舞陰商戰 九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西北歸明 七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兵試探第八百三十七章 牧軍操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七 (元旦第三更)第一千五百章 家的溫馨第七百五十九章 全面敗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圍殺張飛 五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中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決戰上黨 二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崩 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戰葛坡 四第五百零四章 突圍和留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撤兵 (除夕夜!團圓飯!炮竹響!煙花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譚宗瘸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王對王 九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明侯府新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調兵北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上黨之戰 八第六百三十六章 誰是黃雀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河內反了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壺關淪陷 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七百零六章 鄧芝第九百九十四章 告天下書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擴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景平水師 七第二百九十章 鹽商之戰 七第二十章 驚動郡府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八百九十七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上第十五章 漂白 六第七百七十五章 混戰 下第九百零九章 出賣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雒陽戰起 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戰後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關中血戰的前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五百八十一章 景武左右,兩司制度!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奪下辯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上黨之戰 四第八百零二章 刺客風雲第九百五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潰敗千里之外 六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一家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錯亂複雜的一場叛亂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龐德公入仕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戰上庸 六 (補上七月欠更,1/15)第四百一十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一 (五千字大更,補上昨日第二第三更!)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輸第四百零五章 決戰拉開 (第一更)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長江口之戰 完第十四章 漂白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