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

夕陽亭北面平原。

西涼軍營。

董卓站立高位之上,面頰有些漲紅,雙眸彤彤,火光四射,渾身散發狂暴的氣息,他的聲音沉沉,充斥這蕭冷的殺意:“漠北飛將,呂奉先!”

一個人,讓他西涼軍丟盡了臉。

“主公,末將無能,請主公責罰!”華雄俯首在地,跪膝拜首,臉上赤紅。

是他輕敵了,如果他堅守不出,反而還有機會擋住呂布,可是他自認爲能與呂布交鋒,卻不曾想到數個回合就已經落敗,導致全營潰敗。

是他擋不住呂布的騎兵的長驅直入,才讓戰場局勢變成了這樣,讓西涼軍丟了一個大臉。

他自愧對董卓。

“主公,此敗非戰之罪!”李儒站出來,爲華雄說情:“盛名之下無虛士,我們都低估的呂布此獠之勇武,輕敵之下,纔會遭遇此敗!”

“可你讓吾如何面對牧元中?”董卓冷冷的說道。

因爲西涼軍的失利,才導致整個佔據沒有達到如期的效果,這讓董卓感覺在牧山面前丟了臉面。

“此戰已如此,追究下去,並無益處,而且亦非壞事!”李儒沉聲的道。

“不是壞事?”

董卓皺眉。

“牧氏強勢,吾等適當示弱,反而是好事,讓他們感覺我們西涼軍並沒有這麼強,反而能鬆懈他們的警惕!”李儒低聲的道:“主公,進雒陽只是一個開始,如今我們與牧山太傅尚可成盟友,可是進了雒陽之後,那就難說了!”

“若是牧山不依不饒呢!”

“不會!”李儒搖頭:“牧山能成就如今大勢,其是一個是非不分之人,就算他有心找麻煩,也不是這時候,畢竟他還需要我們,需要西涼軍!”

“希望吧!”

時至如今董卓也不想過分苛刻麾下將領,他想了想,道:“文憂,此戰讓某心有所想,某決議從西涼把飛熊騎調遣入京!”

西涼騎兵,更勝幷州。

但是此戰之中西涼騎兵卻被幷州飛騎打了稀巴爛,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這讓董卓有些不爽。

可這不能說西涼騎兵不夠強大。

那是因爲西涼最精銳的騎兵還是積石山。

積石山是羌人部落的腹地,董卓與羌人各個部落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一直把麾下最精銳的飛熊騎留在羌人部落,一個可以保證之間的大後方,即使在中原局勢不利,他也可以返回西涼,另外一個可以吸收羌人青壯,壯大飛熊騎兵的實力。

“主公三思!”李儒拱手說道:“雒陽局勢不明,若是底牌盡出,唯恐日後退路全無!”

“事已至此,你們誰還願意退回荒涼的西涼之地!”

董卓擡頭,目光蕭冷,一掃而過,看着麾下諸將。

諸將互相看了看,面面相窺,卻沉默不語。

自西涼而出,關中的肥沃已經深深的吸引他們,讓他們欲罷不能,現在讓他們退回去,他們恐怕也是心不甘情不願了。

“既然來了,某就不走了!”董卓斬釘截鐵的道:“傳令牛輔,儘快入京而來!”

“諾!”

數個傳令兵帶着令騎而出,向着西涼而去。

“主公!”張濟從外面揭門簾而入,拱手稟報:“剛剛從牧山軍營之中的傳來軍令,清晨之後,合圍雒陽!”

“合圍雒陽?”

董卓微微眯眼:“牧元中要攻打雒陽?”

“不是攻打,是圍困!”李儒反應很快,他解析說道:“主公,此戰至此,牧山已無退路,他手握太子皇后,還有皇子協,皇室儲君,皆在手中,若是挾持南下,那是大逆不道,唯進雒陽,方新君繼位,可掌朝政,雒陽城高牆厚,幷州軍雖敗,可實力猶存,城中更是屯糧無數,難以攻打,圍而不攻,是最好的方法!”

“城中那些人會妥協?”

“會不會很難說,可是這是牧山唯一的選擇,他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若是最後城中不妥協呢?”

“唯一戰而已!”

“豈不是兩敗俱傷?”董卓眸光閃亮起來了。

“是三敗俱傷!”李儒糾正了董卓的說法:“我們也難逃關係!”

沒有進入雒陽之前,他們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打雒陽某家倒是不怕,怕就怕一個人!”董卓雙眸閃爍寒意,道:“呂奉先之勇,可撼萬軍,實屬難戰!”

“主公,吾有一計!”

一青年跨步而出,拱手說道。

“李肅?”

董卓擡頭,眸光審視了一番這個青年,這是他賬下的一個謀士,管轄文案,平日並沒有太大的表現,現在走出來出謀劃策,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屬下與呂布乃是同鄉,昔日更是好友,呂布性情,某多少有些瞭解,此人並非忠肝義膽之徒,少時貧賤,至他養成唯利是圖,雖與丁原父子相稱,可昔日丁原多次罷他兵權,壓制他鋒芒,他的心中多少有些不滿!”

李肅自信的說道:“屬下願意前往其營,說降此人!”

“此言當真!”董卓眸光閃閃而亮。

“屬下有信心!”

“文憂!”董卓考慮了一番,目光看看李儒。

“可一試,即使不成,亦可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他們父子不合,自可破幷州強兵,若能成之,那當恭賀主公,多一員猛將可用!”

“好!”

董卓朗聲的道:“李肅,此事某交予你,若你能功成,某當重重有賞!”

“爲主公分憂,乃是肅之本分!”

李肅低下頭,雙眸之中閃過一抹喜色。

“傳令下去,各部連夜整頓,明日一早,配合牧山大軍,兵圍雒陽!”商討之後,董卓直接下令。

“諾!”

衆將拱手領命,離營而去。

……

……

天亮了,朝陽冉冉升起,紅日照大地,光芒璀璨奪目。

咚咚咚!!!!

對着太陽的升起來,戰鼓聲在雒陽城的天空之上不斷的迴響起來了,一聲接着一聲,如雷貫耳,衝擊着雒陽城之中的每一個百姓。

“有人要攻打雒陽城嗎?”

“此乃帝都城,誰居如此大膽,大逆不道,當誅九族!”

“居然有人明目張膽的攻打帝都城,難道要造反嗎?”

“難道帝都城要打仗了,如何是好啊!”

“有人攻打雒陽城,要不我們出城躲一躲!”

“……”

當戰鼓聲音出現的時候,已經安逸了很多年的都城開始沸騰起來了,城中百姓,反應不一,有人暴怒如雷,有人義憤填膺,有人畏懼膽怯……

“南陽牧山,奉聖意勤王,今誅叛臣何進,卻遭何進同黨幷州丁原之奇襲,歷險之下,得保太子安危,今奉太子之命令,誅殺幷州叛軍,斬何進同謀,平朝廷之亂……”

擂鼓聲之中,一聲聲的吶喊震動全城。

這是一個名義。

名正言順的大義。

這也是一封戰書,能讓天下震動的戰書。

相對普通百姓看熱鬧,朝廷之上的羣臣,這時候更加慌亂。

如今主持朝廷的三公重臣,司空袁逢,司徒王允,太尉盧植,三人已經匯聚一堂,準備商議應對的對策。

“牧元中真的要打雒陽城?”袁逢的面色很難看,陰沉如冰。

局勢到了這一步是他不想面對的。

但是丁原出兵也是他同意的。

對於牧山,他始終有忌憚,若能一舉滅何進和牧山,對於朝廷來說必然是一件的皆大歡喜的好事。

只是想不到牧山會和董卓的西涼兵勾結在一起,不僅僅讓幷州軍鎩羽而歸,而且還反殺幷州主力,反而讓朝廷陷入了一個不仁不義的局面年之中。

“他不敢!”

王允冷冷的道:“他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雒陽城高牆厚,尚有幷州軍,南軍雖潰敗北邙,可主力猶在,隨時可回援雒陽,雒陽的實力並不弱,加上雒陽這一座城的堅固,除非數十萬大軍合圍,不然很少有人能打下雒陽城。

他不認爲牧山有攻下雒陽的能力。

“吾等決不能向他妥協!”

王允沉聲的道:“要戰就戰,我相信雒陽擋得住,他挾太子而自重,難道能堵得住天下幽幽之口嗎?

“戰鼓已起,戰書已下,牧山如今有太子之名,皇后旨意,名正言順入駐朝廷,大義在手,吾等理虧,他發兵攻打雒陽,無可厚非!”盧植臉龐上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而且如今以他與西涼軍的實力,這雒陽城,我們未必守得住!”

不是他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局勢不如人意。

幷州軍出兵偷襲,打贏了尚可。

可是打輸了,這就等於是留下了把柄,在加上雒陽城之中,天子已亡故,太子和皇子協唯一兩個能登九五之尊的儲君也在牧山手中,羣龍無首,大義全失,連效忠的對象都沒有,如何提升士氣啊。

“大戰一起,雒陽就會變成一片焦土,此乃帝都,吾大漢之精神所在,豈能開戰!”

袁逢沉思了半響,長嘆一聲之後,才幽幽的說道:“派人去和他談一談吧,他要入雒陽,我們允了,他這個太傅之位,我們認了,只要他能扶太子歸朝堂,讓新君繼位,吾等可應其條件!”

不是他想要認輸,是他不得不認。

這雒陽,不能戰。

“誰去!”

“還是讓種劭去吧!”王允無奈之下,也只能嘆聲,雒陽終歸是帝都,誰也不願意看到帝都陷入戰亂之中,這等於大漢崩滅之痛,他沉聲的道:“他有滔天之膽,刀劍之舌,可爲使者!”

“好!”

袁逢和盧植也點頭表好。

“如果皇甫嵩回來了,我們可否與其一戰!”袁逢突然問一句。

皇甫嵩已經從關中率兵而上,這纔是朝廷最爲給予厚望的兵馬,可是遲遲不至,才讓朝廷陷入被動的局面之中。

“或許!”

盧植回答:“但是最後的局面呢一定是兩敗俱傷,屆時我漢室之軍,傷在內亂,必導天下羣雄,紛紛擁兵自重,天下必亂,大漢必亂!”

袁逢聞言,不再說話,只是面色又深沉了幾分。

……

……

下午。

城外,大軍連陣,一個方陣接着一個方陣,陳兵在護城河之外,氣勢昂昂如猛虎,戰意糾糾對雒陽,讓城牆上幷州士兵都有一種烏雲壓頂的感覺。

“哼!”

呂布一身戰甲,腰配長劍,高大的身軀昂然站立城頭之上,雙眸虎虎而閃,注視城外,冷哼一聲,陰沉的道:“虛張聲勢,他們若敢進攻,某倒還有些的佩服他們!”

“即使不進宮,恐怕也會奏效!”張遼站在旁邊,幽幽的道。

“爲什麼?”

“刀子在前面,我們擋得住,可是如果刀子在我們後面,那我們就未必擋得住了!”張遼若有所指的說道。

幷州軍戰敗夕陽亭,雖呂布殺出,挽回一點局面,但是也是元氣大損,丁原入城之後,聽聞傷亡戰損的數字,怒極攻心,連喊三聲‘自己對不起幷州兒郎’然後吐血倒下,如今還躺在臥榻之上。

幷州軍暫時有呂布,張楊,張遼三人主持。

但是在這三人年之中,恐怕唯有張遼看透了城外兵馬圍城的意圖。

“後面?”

呂布皺眉:“文遠,你之意,朝廷會捨棄我們?”

“孰輕孰重,他們很清楚!”

張遼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們敢?”

呂布怒目圓瞪,聲音冷冷,道:“我幷州兒郎千里勤王,誰若敢對不起吾等,吾當提兵斬殺!”

“奉先,這些時日,你當警戒起來了,小心戒備,防着城外,亦要防着城內,萬萬不可讓義父又失!”

“放心,有吾在,誰人可殺義父!”

呂布點頭,目光堅定。

……

……

“城裡面什麼反應!”大軍陣前,牧山眯眼,掃視前方,循聲問道。

“主公,城中很安靜,不過他們的城牆之上好像增兵了!”

“增兵?”

牧山聞言,微微眯起眼睛,眼眸之中劃過一抹精芒:“我倒是要看看,這幷州軍還剩下多少,傳我軍令,所有騎兵,繞城奔走,聲勢要浩浩蕩蕩,宣誓吾之決議!”

“諾!”

衆將傳令下去。

踏踏踏!!!!!

踏踏踏!!!!!!!!!!!!

南陽的騎兵和西涼騎兵開始奔走全城,在城牆之下的馬蹄聲彷彿把大地當成戰鼓,敲得響亮無比,大地顫動,城牆搖晃,城中頓時人心煌煌。

“難道城外的兵馬要攻城了?”

“要攻城了,如何是好?”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城中一個個人驚慌起來了,文武百官都慌亂無助,大街小巷的百姓更是慌亂而逃,家家戶戶關門閉戶,不敢出來,戰爭始終讓安逸已久的他們變得恐懼。

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四十八章 月黑風高夜 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之上 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三 (補上昨日欠的一更)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司馬懿的猜測第三百二十章 糧食風暴 五第八百三十五章 七軍七營第六百一十章 明侯府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長江口之戰 續一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風暴將起第七百四十一章 襄陽血戰的拉開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殲滅韓遂部 九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柴桑之戰 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驅逐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功虧一簣 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殲滅韓遂部 四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風暴 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二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政事堂 五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拉攏和挑撥第九百八十四章 奪南陽 七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應對第九百四十章 三千陌刀,一戰封神!第六百五十七章 劉焉的急躁第二百零一章 風起 二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舞陰商戰 十一第二百七十章 損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神衛軍大統領 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九十六章 灌陽戰役 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七月,州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西北歸明 十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醒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劉表的驚恐 三第八十一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賭約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殲滅韓遂部 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劉表的驚恐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襄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北邙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職業與非職業之間,不一樣的戰鬥力!第八章 詐開城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戰上庸 五第四百一十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一 (五千字大更,補上昨日第二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河東之行 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拉攏和挑撥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堅破魯陽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閃電戰 八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十一章 漂白 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壺關死戰 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第六百五十九章 歸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爭奪糧道 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佈局河內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圍北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五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入局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八百六十四章 張鬆之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戰成名 八 (上架第五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糧食風暴 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北上 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破空而去的一箭第三百八十九章 閃電戰 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四個主力營的兵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荊州之戰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天下定 八第四百三十章 守孝七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戰關羽 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