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龐德公的抉擇

黃承彥也算是有些瞭解牧景了,牧景這性格,真正的帝王性格,可以允許犯錯,但是不會允許自己的決定被人質疑。

這一點是每一個帝王都具備的特質,因爲帝王的性格都必須是自負的,哪怕做錯了,他們也不會允許自己是錯的。

這就是帝王。

不過黃承彥也未必認爲牧景做的是錯了,特別是牧景的變法改制,推舉新政之法,這未必不是一條進取之路。

牧景一直灌輸的一些理念,倒是開始漸漸的影響了一些人,包括黃承彥這些大儒,比如說時代的進步。

這一點,以前他們不會想很多,但是隨着牧景開了一個頭,他們這些喜歡討論時事的人,喜歡討論歷史發展的文化人,自然會在這方面有所的探討。

初步有了一些的思想,起碼已經開始契合牧景的思想了,那就是時代需要發展,不能重新走一條回頭的路。

事實已經證明了,大漢哪怕走過了四百年的歷史,分東西兩漢維持下來了,但是最後還是躲不過覆滅的命運。

獨尊儒道,亦未能享受永世太平。

這條道。

已經被懷疑了,只是一開始沒有人去質疑而已,如今牧景提出了質疑,他們哪怕作爲儒家讀書人,也不得不去考慮這個問題。

若是獨尊儒道能享受萬世太平,那尚可,可不能呢,是不是要改變一下整個天下的讀書道路。

另外那就還有一點,大明已經建立起來了,大多數讀書人哪怕不喜歡牧景,也不會認爲大明只是的曇花一現的。

他們都對大明有一定的信心,那就必然會探討大明未來的發展,在很多人認爲,大明要是沿着漢室之路繼續走下去了,如今牧景當道,可以一統江山,維持太平盛世,但是日後呢。

黃承彥也是這樣的想法,所以對於牧景的新政,他更加有些猶豫,一方面是自己的思想立場,一方面是出於利益的立場。

他也是世家門閥的代言人之一,江夏黃氏作爲代表,在夏州,湘州都積累了不少支持人。

在蒯氏,蔡氏,龐氏,這些大世家紛紛蟄伏的時期,江夏黃氏因爲當年先投靠了牧景,反而在不斷的崛起。

黃祖雖被流放,可黃氏卻因爲其子的投誠,變得舉足輕重起來了,黃承彥也是黃氏的一員,更有公信力。

這就讓不少士族豪門,世家門閥在靠向江夏黃氏。

黃承彥身上,也代表了濃濃的利益立場,這也是當年他逼不得已要把自己的女兒都嫁給牧景當妾的原因之一。

人在天下,身不由己,他也躲不開這家族的羈絆。

“父親可願意助朕一臂之力?”牧景眼光灼熱,凝視這黃承彥,相對於蔡邕,黃承彥反而是更加開明的一個。

黃承彥不僅僅是儒學大儒,他還是墨學傳承的大賢之一。

身兼儒學,墨學,他的思想反而不會被儒家給侷限了,所以他反而顯得更加的自由一些。

“這渝都,我是不想進的,但是卻不得不進!”黃承彥嘆了一口氣,才輕輕的說道:“既然都進來了,總不能繼續碌碌無爲,他蔡伯喈能身居廟堂之上,我黃某人也不怕那些流言蜚語!”

這話下來了,就代表了他出仕之心了。

這也是被刺激了。

當年只是蔡邕出仕,他們這些鄉間之大儒,還能自嗨自樂,但是如今連司馬徽都出仕了,他如果在憋着,倒是感覺自己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有些傻了。

“多謝父親!”

牧景咧嘴一笑,鹿門山第二祭酒算是拿下了。

不過對於黃承彥,他倒是沒想過給太大的壓力,黃承彥的能力他還需要觀察,在民間他是大儒,但是能不能適應朝堂,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

“父親可有想法?”牧景決定先問問黃承彥。

“我其實比不上司馬徽和龐德公對朝政的敏銳的!”黃承彥笑了笑,道:“不過我倒是能做一些事情,比如攪和一下某些人的想法,也能替你抗一下一些不必要的罪吧!”

他說的是,新政之罪。

新政要發展,必會得罪無數的人,那些人會在言論上牧景不斷的攻擊,一直到把牧景給摧毀,纔會善罷甘休。

這時候,牧景身邊,需要有人爲他扛鍋,這必然是新黨骨幹才行,另外他也需要有人爲他保住這名聲。

現在想來,也只有黃承彥最合適了,他是黃月英的父親,是牧景的岳父,而且他還是荊襄大儒,弟子遍佈荊襄,在士林地位不凡,他出面抗住,是最好不過的事情,最少能緩和牧景不少的壓力。

“禮部麾下有宣傳司,朕打算讓宣傳司脫離禮部,晉升爲宣傳部,主天下議論之事,更是希望能管理天下各大報業,掌控宣發之事!”

牧景想了想,道:“新政需要讓百姓知道,而且天下愚昧之輩,必會詆譭新政,詆譭朕,宣傳部日後必須掌控天下輿論,也有爲百姓解惑,不然百姓被矇蔽之責任,父親就委屈一些,爲兒守住此門!”

他知道,想要做成一些事情,最好的辦法,是團結更多的人去做,而不是單槍匹馬去闖。

當下的百姓是愚昧的,這一點,是事實,教育司雖有成效,但是需要時間才能爲民開智,不可能一蹴而就。

愚昧的百姓有一點是好的,那就是聽話,逆來順受,很多時候朝廷說什麼,他們就認爲是什麼,缺乏很多自己的思想。

但是有一點不好的,那就是容易被挑撥,他們尊重一些讀書人,認爲讀書人讀書多了懂道理,所以他們不會錯了,讀書人說什麼,他們就下意識的認爲是什麼,讀書人都說這件事情是錯了,他們就會懷疑這件事情是不是錯了。

在封建的時代,容易農民起義,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牧景早就有心思,建立宣傳部,另外還有教育司在配合,這樣更容易掌控的輿論,掌控民心。

但是需要有一個分量不輕的人坐鎮宣傳部。

黃承彥,算是送上門來,最合適的人了。

“哈哈哈!”

黃承彥想了想,有些忍不住笑了起來了,對牧景也沒有太過於嚴肅的口氣,反而有些調侃的說道:“你倒是滑頭啊,一上來就讓我和蔡伯喈打對臺啊!”

“沒這回事!”

牧景立刻否認。

就算有這心,他也不會說出這話,不然蔡老頭和黃承彥在朝堂上打生打死是一回事,關鍵他這個後宮說不定要起火了。

“不管你怎麼想的,既然你都金口玉言開了口,老頭子我就去嘗試一下!”黃承彥嘆氣:“只是老頭子我說好了,半輩子不出仕途,未必能給你驚喜,反而容易讓你失望啊!”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一直以來遊離在官場這個旋渦之外,哪怕自己學識更好,能力不錯,也未必能立足。

“父親,對自己信心一點!”牧景咧嘴一笑,他不是有自信黃承彥會適應官場,而是不管黃承彥做成什麼樣子,進來別想出去了,哪怕他當真不合適,牧景也會強行把他壓在這個位置,大不了找人架空他的位置,因爲只有他,纔有足夠的威望,鎮壓宣傳部,爲牧景守住輿論的大門。

…………………………

鹿門山三大祭酒,牧景已經拿下兩個了,剩下一個,倒是也不會讓牧景等很久。

龐德公的猶豫,是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家族的負責。

不是說他不願意出仕。

要論鹿門山三大祭酒之中,或許他龐德公是更加對天下更有野心的,他們每一個治學的方向不一樣,那麼他們的想法也會有一定的詫異。

龐德公被成爲荊州小尚書,那是因爲他在治學方面,一直在對仕途之道,有更多的想法,包括他的兄長,龐季也是治學而出仕的,他們都是走了臣子之道。

當年不出仕荊州,那更多的是因爲時勢。

相對於龐季的迫不及待,他需要更加看清楚時勢,荊州劉表,在他心中,就不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哪怕劉表有荊州八顧之名,才學斐然,可學識不代表能力,他的未來,頂多只能守住荊州,最後還連荊州都守不住了。

後來因爲龐季之死,更讓龐德公心灰意冷,他和司馬徽,黃承彥建立鹿門山書院,倒不是說的徹底的心灰意冷,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能交給弟子,讓弟子完成自己的遺憾。

當初把龐山民送出仕,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出仕。

當龐山民帶着牧景的心思而來,他倒是有些猶豫了。

鹿門山的半山涼亭之上,此時已有些空蕩蕩的,當司馬徽和黃承彥都離開了,他這個祭酒,就孤單很多了,平日喝個酒,都找不到人。

龐德公是一個十分注重禮儀的人,他跪坐的竹蓆之上沒有一絲的塵埃,沏茶的茶具會擺的整整齊齊,甚至每一次沏茶,都會薰香。

他跪坐凜然,目光帶着幾分審視,看着自己有些變化的兒子,低沉的道:“山民,爲父對陛下,瞭解不多,你追隨他身邊雖然不長,但是也有一些時日了,你認爲,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父親,你這就爲難兒子了!”龐山民苦笑,道:“陛下豈會是我看得透的人,在我眼中,他深不可測,特別是這段時間,朝堂之上的風雲變幻,他和胡相,蔡相之間神秘莫測的手段,那都是孩兒的智慧望塵莫及的,若是士元在,或許還能猜測一二分,孩兒認爲,自己要是去推敲陛下的心思,那就是不自量力!”

“士元心思雖敏銳,可你也不必妄自菲薄!”龐德公搖搖頭,目光有一絲絲的黯然道:“其實爲父還是擔心士元的,他聰明歸聰明,只是個性有些執着好強,追隨劉皇叔是他的選擇,我無權質疑,只是這未來了……”

“父親!”

龐山民突然開口,他很少有勇氣打斷自己敬畏如虎的父親的講話,但是這段時間在昭明閣的歷練,反而讓他有了勇氣:“士元的選擇是士元的事情,如今時局,父親若是強行把士元的選擇和我們龐氏一族的未來掛鉤,那日後被清算了,就是我們龐氏一族,而且有一點父親最好可能信心不足,可孩兒卻有絕對的信心!”

他一字一言的說道:“漢室只是苟延殘喘,想要重整河山,那是癡心妄想,天下早晚歸明,只是區別在早,還是晚而已!”

“你對陛下如此有信心?”龐德公瞳孔微微收縮了起來了。

“孩兒位於九層樓中樞,自然接觸的更多朝廷的秘密,但是孩兒不能告知父親,因爲這是孩兒的本職!”龐山民輕聲的道:“可大明的底蘊有多深厚,孩兒可以告訴父親,絕非那殘破的漢室天下能媲美了的,陛下他不是沒有一統天下的能力,哪怕現在出擊,十年之內,陛下也能橫掃天下,但是陛下卻不做,那是因爲陛下有更大的野心,或許你們看着陛下一直在執着新政之事,反而有些馬放南山之意,可我可以告訴父親,陛下的心思,一直在一統天下的事情上,我甚至相信,五年之內,天下就會一統了!”

“五年?”

龐德公徹底變得神色。

他的確對牧景的信心不是很足,畢竟漢室天下還作用半壁江山,未來的事情,誰說的準,如果漢室能力挽狂瀾,這對很多讀書人來說,或許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士林之中的人,或多或少,包括龐德公在內,還是有點奢望了。

這也就是龐德公患得患失的原因之一。

但是龐山民卻在這時候告訴他,牧景有能力在五年之內,掃平全天下,這讓他不得不的正視起來了。

如果是這樣,龐家要變,他也要變,從消極必須到積極一點,不然別說日後立足大明,就是日後不被清算,都很難了。

“父親,該說的孩兒已經說了,孩兒沒有權力質疑父親的選擇,只是有些事情,還請父親三思!”

龐山民低沉的道:“另外陛下還讓我告訴你一句話,你若是意欲保存龐家,日後不被清算,還需要早做決定!”

“他當真如此說?”龐德公動容了。

“孩兒豈敢假傳聖意!”龐山民道。

龐德公沉思了一會,然後嘆了一口氣,才道:“此事爲父會有主意的,既然陛下讓你去北疆,那你就好好做事情!”

“是!”

龐山民點頭。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濟出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戰起河東 (除夕,炮竹一聲除舊歲!)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襲下辯 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登基之前 九第七十章 舞陰商戰 五第一千五百章 家的溫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宣戰 (鼠年!鼠年!快樂!快樂!)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風暴 二第一千零二十章 徐庶出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風雲再起 八第四百一十五章 火燒酸棗,南下虎牢!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上黨之戰 九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宛城之戰 五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啓 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天師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潼關之戰 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烈火之中順水而去 (補上11號欠缺的一更)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崩 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牧太傅與何太后的較量第九十六章 灌陽戰役 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賭約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七百九十三章 路途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歲末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河東之行 五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反水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波起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成名 五 (上架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戰後大動作 八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天下定 七第四十章 景平商行 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明魏血戰 三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最終博弈 二第九百七十六章 末路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陽之戰 續四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論英雄,英雄定成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九百零九章 出賣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奪荊州 十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上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九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烈焰焚城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北邙 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奪荊州 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雒陽 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劉備的圖謀 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決戰上黨 四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潼關之戰 五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新政辯論 七第六十三章 甄選教官 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再戰上庸 七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挾天子,定許都!中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天下定 二第一千零八十章 血戰關中的伊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王對王 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好消息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驚變,梟雄末路! 五第一百零七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啓 七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風暴將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柴桑之戰 二第八百七十章 無奈的抉擇第八百七十一章 軍工發展第八章 詐開城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上黨之戰 六第五百五十六章 詭譎的嶽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馬超和龐德,命運使然!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和孫策的會面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劉焉借人第四十一章 景平商行 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牧軍操典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雪中,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七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呂氏奉先!(第一更)第八百七十五章 涪陵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上黨之戰 十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曹操與袁紹 四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