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式提議

“哎,你還真敏銳啊!”牧景有點小嘆氣。

當真不能小看天下人的智慧,特別是身邊人。

他發現自己和身邊這些絕頂聰明的人相處的久了之後,一點小小的想法,都藏不住了,這些人的智慧,還真不是的吹出來了。

自己要不是有歷史作爲底氣,還真別說這些人鬥智慧,就算是看時局,都不如他們了。

“你當真想要整軍?”

胡昭的面色也不太好,他只是猜測,可當他從牧景的嘴裡面得到了這個答案之後,他就有些心神不寧起來了。

“嗯!”

牧景坦然的承認,道:“我的確要來一次重整軍務的想法!”

“太急了!”

胡昭陰沉的道:“新政已讓明侯府喘不過氣來了,而新政還能穩得住,那是因爲我們有強大的兵力在鎮壓,你可知道,一旦軍隊出現動亂,不僅僅是軍務的問題,甚至會讓新政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牧軍軍制和如今的牧軍風氣,放眼天下,其實都是很好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

可就算整軍,就算要動軍隊,也不應該是這時候。

最少要等到新政的政務穩定下來之後,才能對軍隊給動手。

“我自然知道,這是急了一點!”

牧景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可我沒有時間等!”

他擡頭,眸子眯起來,眸光閃爍,時而明亮,時而黯然,看着前方的虛無,輕輕的聲音響起:“中原局勢越發緊張,就算曹孟德能安耐得住,袁本初都不會坐得住的,而劉玄德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北方早晚有一場大戰,而我們牧軍,看起來強盛,可相對而言的勢力還不足!”

“一旦打起來,肯定會出問題了!”

“我要在這之前,重新整頓一次軍務,儘可能的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說着,牧景忍不住數落起來了:“天下人都說,我牧軍強盛,可我們自己知道我自己的事情,我們自己嫡系的七軍七營都有不少的問題,這些年南征北戰,戰損多少,補充多少新兵卒,早就沒有當初的戰鬥力了,而且這些年來,攻取南中,奪取荊州,拿下西北,收取一個個地方兵卒,建立的新軍,問題也很多,如果不能即使整頓過來,大戰一起,必是拖後腿的!”

“這是我不允許了!”

牧景沉聲的道:”所以在大戰之前,我必須要把軍隊重新整頓一遍,保證我們的戰鬥力,更能完善我們的軍制,一個完善的軍制,給軍中帶來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牧景說的這麼多,胡昭有些無言以對了。

因爲他說的是對的。

政務是明侯府內部的事情,而軍隊,卻關乎明侯府的安全問題,這是亂世,不是說明侯府固守不出,就會不招惹麻煩。

就算明侯府不出一兵一卒,不繼續佔一城一地。

外面的兵馬也會殺進來了。

一統天下,並非牧景纔有的冤枉,當今諸侯佔着在這裡,都是懷着這個夢想,與公於私,站在他們的位置上,都必須要向着這個方向走去。

“那你準備大整,還是小整?”

胡昭無奈的問。

“初步只是在小範圍之內,先嚐試性改變,看看具體的影響!”牧景全盤托出自己的計劃:“我也要照顧新政,不可能讓軍務影響到新政的進展!”

牧景這麼一說,胡昭倒是放心很多了,最少牧景現在還記得新政的問題,那就算做,也不會做得很狠的。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牧景……

………………………………

過了十五,新歲的氣氛也去的七七八八了。

這時候,所有官署都開始投入新歲之後新目標,今年的新政實施的目標,是把新政徹底的落實道各縣裡面去。

對於明侯府而言,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牧景,在關注內政的同時,也在關注外面的局勢,作爲一個主公,天下的任何一個動向,他都要的把握住,纔不至於丟掉的時機。

“主公,河北方面的消息,袁紹是準備對幷州動手!”

趙信現在算是徹底拱衛牧景左右,而且還執掌景武右司,權力大的很,府中畏懼他的人,不不在少數啊。

“另外袁紹把其長子,送去青州,不知意圖如何?”

“還有傳聞,袁紹麾下,幾個繼承人之間的關係不和睦,或許是因爲袁紹疼愛三子,而有些放逐長子的意思!”

趙信每天都會彙報這些從外面送回來的消息。

他在彙報,而牧景在辦公。

手中的一分一分奏本,他必須要詳細過目,還要親筆批文,才能送下去。

奏本是從地方送上來了,時效性很重要,所以即使牧景想要偷懶,這時候他也不敢輕易的偷懶,畢竟拖那麼一天半天,對地方百姓而言,或許就等於損害無數的利益。

“爭權奪利這種事情,很正常,袁本初這等梟雄,也免不了俗的,他愛三子,自然就把長子給放在一邊了!”

牧景冷笑:“不過也不用太在意,只要袁本初還活着一日,這些事情,是影響不了他的根基!”

袁本初不是那些守城者,而是一個開拓者,他當初被當成一顆棋子捨棄了,放逐到河北來,是自己打下這一片領地的。

他在軍中的威嚴很深,一言九鼎,不管下面的人,怎麼的不服,都是無用之功而已。

“給我盯緊曹孟德!”

牧景把手中的奏本合起來,放在旁邊的,很快一個文吏就上來,把這一份奏本送出去了。

他繼續批閱,然後一邊批閱一邊說:“雖然袁本初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但是我感覺,如果有人要動,第一個,應該是的曹操!”

“爲什麼?”

趙信下意識的問,問之後才感覺有些不妥。

他是密探。

是牧景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嘴巴。

這樣問,是有些逾越規矩了。

“爲什麼?”

宋山倒是不是很在意,他對趙信,還是信任的,也願意讓他見識更加廣闊一些,所以很直接的對她解析:“因爲我們都要去想理由才能動兵,正義之師,是需要讓天下百姓信服的一個理由,才能的興兵,而曹操卻不需要。”

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沒有點好處,曹操纔不會做。

曹操這樣做,自然就等於把天下權給握在手中。

天下諸侯未必會聽他的。

但是他就已經掌握和天下諸侯主動開戰的權力了,而且還是出師有名,不會遭遇百姓的反撲。

“明白了!”

趙信很聰明,牧景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他迅速就想明白了,他想了想,說:“前幾天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傳回來,之前感覺有些不正常而已,現在我倒是認爲,這可是能就是曹軍要動兵的徵兆?”

“什麼消息?”

“呂布從南陽邊境給撤回去了!”趙信說道:“表面上是敘職,但是他麾下兩支精銳,幷州飛騎和陷陣營,都往許都而去了!”

“呂布?”

牧景握着筆的手,停了一下,眉頭挑了挑,冷笑的說道:“他如果想要打一場北方大戰,這一員悍將他自然不會留在南面而不動,敘職之後,應該就是北調,而且會利用各種各樣,甚至會分拆兵馬北上,你給我盯死了!”

“諾!”

“江東呢?”牧景繼續批奏文,還問:“最近江東很平靜嗎?”

“的確很平靜!”

趙信說道:“去歲那場大洪災,如今江東才緩過一口氣,所以江東一直沒有什麼動作,密探一直在盯着,若有大動作,主力調動,肯定會有消息回來了!”

“這是舔傷口!”

牧景知道,去歲損失最大的就是江東,整個雨季都被洪災給籠罩着,損失之大,恐怕不是一時一刻能補起來的。

而且江東內患也不少,不說山越部落。

就說那些世家門閥,都足夠讓孫堅他們喝上一壺了。

江東的世家門閥,相對而言,更加的根深蒂固,哪怕孫堅示弱,都未必有用,只要鬧出一點點麻煩,江東就會有大麻煩。

所以這時候,孫氏父子是不敢輕易的就有舉動的。

“即使如此,依舊要盯緊了!”牧景囑咐。

孫堅,孫策,還有一個纔開始長大,腹黑臉皮厚,歷史上成就一代東吳大帝的孫權,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這父子要是強強聯手,江東絕對是一塊硬骨頭。

“諾!”趙信嚴肅的點頭。

“對了!”牧景突然放下手中的筆墨,擡頭,看着趙信,問:“你可以嘗試性的派人接觸了一下孫權!”

“孫權?”

趙信皺眉。

“孫伯符過於剛硬,他不是一個好拉攏的人,倒是孫權,此子或有野心!”牧景嘴角揚起一抹的玩味的笑容:“可父兄並非的庸才,特別是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文武全才,戰場上更是所向披靡,風頭正盛,整個江東爲之信服,可站在孫權的位置,他只要有野心,就會有妒忌,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空隙!”

牧景常常崇尚一個原則,把堡壘從內部給炸掉了。

這一次,他也有這樣的心思。

要是孫策孫權給鬥起來了,那麼江東,或許就沒有這麼難纏了,甚至能讓牧軍把主力都放在北面。

只要吃掉北部,江山大部分落在了明侯府的手中,緊緊憑藉一個江東,那就根本撐不住的。

怕就怕牧軍出兵北面,江東軍就來搗亂。

所以要是能給他們兩兄弟弄點事情做作,也不失爲一個好主意。

“孫伯符如今如日中天,我不太看好孫權的作用,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倒是一個機會!”趙信道:“我會派人接洽一下!”

“譚宗呢,他在外面浪了這麼久,就一點都沒有想要回來的心思嗎?”牧景該吩咐的已經吩咐了,突然心血來潮問了一下。

這廝斷了一條腿,還這麼愛折騰,把趙信拉回來,他倒是解放了,去了一趟西北,就不見人影了,現在在那個角落裡面,牧景都不知道。

“譚指揮使這回估計在許都!”

趙信迴應說道。

“許都?”

牧景瞪眼:“他跑去許都做什麼啊?”

“這我就不知道了!”

趙信苦笑:“右司在暗地裡面,所以秘密多,可左司看起來放在明面上,其實譚指揮使的秘密,比我們所有人都多,我可不知道他手中有多少暗子!”

景武司有自己培養暗子的一套。

這些年下來,培養出不少的暗子,都撒出去了,這將會是一張很大很大的網。

一旦明侯府開啓了一統中原的戰役,這張網,將會爲牧軍提供最準確,最迅速的消息。

“你盯緊一點,一旦有意外,不惜代價,給我把他救回來!”牧景對譚宗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這廝我以爲他吃一虧長一智,南陽那事之後,應該不會以身犯險了,看來狗改不了吃屎,這今年的修養心性,都修到狗身上去了,許都那地方,豈會是這麼容易去了!”

“夜樓最近的確盯緊我們,不過我相信譚指揮使,他沒有把握,是不會進去了!”趙信說道。

“說不準!”

牧景明顯比趙信更加了解譚宗:“這廝從蘑菇山的時候,就跟着我,在我身邊久了,我好的倒是沒學到,壞的學了不少,我有時候做事情喜歡弄險,他估計也會,所以不能不小心!”

“我讓景平戰士待命!”

趙信倒是很羨慕譚宗能被牧景如此惦記,這是他祈求不來的。

……………………

建安二年,正月二十一。

昭明閣會議。

這一次會議,是開年第二次的昭明閣會議,各部參政都到齊了。

“我要整軍!”

牧景很直接的提出來了這一次的會議的目的。

“現在整軍,時機不太對吧?”

“這可是會讓軍中大亂的!”

“新政的實施,各地都有不少反抗的阻力,已讓我們明侯府很吃力了,要是整軍,軍心動盪,明侯府的壓力更大了!”

衆人基本上都是投一個不太贊成的票數的。

“我倒是認爲主公做得對!”

戲志纔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牧景的:”當今天下,內政也只是輔助,關鍵的還是要看誰的拳頭硬,牧軍纔是我們明侯府的根本,現在還算是大戰之前最後的平靜,如果我們不能趁着這一段時間,抓緊整頓軍務,重新梳理軍制,提高戰鬥力,日後如何與中原羣雄作戰!”

“此言有理!”

黃忠也點頭了:“明侯府的太平,不是求出來的,是打出來了,如果軍中降卒太多,軍制籠統,軍法不通,很影響戰鬥力的!”

劉勁和秦頌對視了一眼。

他們是不贊成的。

但是卻被說動了。

說一千道一萬,軍隊纔是最重要,畢竟現在不是太平盛世,哪怕是太平盛世,軍隊也是根本,況且是亂世。

哪怕內政做的再好,軍隊擋不住外面,明侯府一旦敗亡,一切都沒了。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長江口之戰 續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中原大戰的爆發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明魏血戰 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雪中,兵臨城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新政辯論 四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聖旨誅牧第二百二十七章 商行戰略 上第四百八十章 吃掉他們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適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戰 七第四十九章 月黑風高夜 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陽之戰 續四第六百四十章 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上黨之戰 十五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糧道爭奪 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學第六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金融體系,從明豐錢莊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張榜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戰葛坡 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揚黃巾之威! 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宜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圍困張任 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關羽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明魏決戰 十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北武堂第一屆軍事會議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圍殺 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猛虎之殤 七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封侯之議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天下定 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東之行 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奪荊州 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滅韓遂部 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終博弈 九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益州郡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針對江東的佈防第九百二十六章 我奪取交趾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終博弈 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陽黃忠!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建武備堂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輸第七百九十八章 謀算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鹿門山三大祭酒 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捉摸不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荊州之戰 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殲滅韓遂部 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奪取汝陽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計劃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登基之前 五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直搗黃龍 四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曹操遇伏,兵敗!第二百零二章 風起 三第三十六章 太平聖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八百六十二章 建縣學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七百六十一章 南線戰場的反應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志向第九百二十五章 長安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調動人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斬袁,拜相! 上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鄴城之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六十七章 爭奪人才第一千零九十章 殲滅韓遂部 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水軍初戰 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五百零一章 請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堅破魯陽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對王 七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戰後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學論政 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隆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用兵匈奴第十八章 漂白之心境的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初平三年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上黨之戰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壺關死戰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