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

歷來讀書做官,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及時在漢代,還沒有那種嚴苛的規定,只允許儒生做官的制度,但是,一個人,要是不通經史,不依聖人言行,想要做官,也是難入登天。就算當上官,也要受到全體士林的不齒,除非,他的成就,能夠大到堵住天下悠悠衆口。

可以說,當初興辦鴻都門學,完全是劉尚頂着壓力,一意孤行,事情的發展到底如何,連他自己,心裡也是沒底。只是抱着賭徒的心思,希望自己的轄下能夠培養出左伯一樣的人才,提早打下古中國的科學基礎。哪怕這所學校最終一事無成,他也毫不意外,畢竟,現在可是讖緯神學氾濫的時代,就連儒家,也要以圖讖附會,才能生存。

不過,這一回,雕版印刷術的問世,實實在在給劉尚漲了一回臉。自從左伯獻上了那塊木板,得到劉尚的肯定之後,鴻都門學的許多老匠人都是動了心思。在以前,他們之所以前來,一半是劉尚強迫,一半也是衝着劉尚開出的優厚薪俸。畢竟,在這裡教徒弟,一個月的薪俸,也可以趕上一個小吏了。只是,自從他們來了之後,風言風語也是一直沒有停歇,而且,發話的還都是儒生,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嘴,軍人的刀,那可是兩把利劍,如何讓人不怕,大家都覺得這個學校,只是劉尚一時興起,或者說,故意同讀書人鬧彆扭而搞出來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解散,所以,都是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思,並沒有把太大的熱情投入其中,甚至於,有些工匠,還偷偷的出去接私活。

只有左伯,知道劉尚對技藝的重視,也爲了報答劉尚的知遇之恩,真心實意的踏實做事。雕版印刷術,其實劉尚只是提過一嘴,過後自己也是忘了。畢竟,紙張都是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纔剛剛開始發展,他也不指望這些人能夠鼓搗出那麼超前的東西,只是按照自己的記憶,模糊的描述了一個大概。至於具體怎麼回事,他也是搞不明白,當時,也不過同左伯閒談,有感而發。

但是,左伯卻是留了心,把劉尚的嘴裡的一個名詞,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技術,而且,是一項能夠引發讀讀書界革命的技術。而且,這樣的技術,還是讀書人一向看不起的,鴻都門學的人發明的,一時間,哪怕在保守的儒生,也是明智的閉上了嘴巴,默認了鴻都門學存在的事實。

當然,最興奮的還是商人,印刷術的問世,使得書籍的成批成批的出現,一旦把這些書籍販賣到別處,其利潤,可比單純的販賣紙張,來的高明的多。所以,當劉尚的第一批印刷出來的書籍墨跡未乾,成羣結隊的商人已經聞風而動,收購一空,哪怕價格一天之內連漲三倍,也無法阻攔源源不斷的,各地商人的熱情。大量的金銀涌入,使得武昌原本枯竭的財政,又是充溢了起來。對於南方邊境的墾荒運動,也可以投入更大的財力支持。

今天,是劉基正式向劉尚辭別,前去上任的日子。現在的廬陵,已經成了劉尚的另一個錢糧屯聚地,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從豫章江夏兩地輸入其中,然後,由廬陵太守劉壹統一調配,分配給遠處的墾荒人羣。廬陵以南,大片的肥沃的土地一點點的被開墾了出來,其中,已經有三座初具規模了的縣城,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劉基就是前往其中修築的最完善的一座縣城,坐那一方的縣令,這座新建的縣城,恰好處於廬陵同南海的交界處,也是劉尚打算進入交州的第一個前哨站,在那裡,不但有着三千的精銳士卒屯駐,還有大量的探子,從那裡出發,秘密潛入交州各處,打探情報。

原本,劉基的赴任,劉尚是不打算親自接待的,畢竟,現在的劉基,已經對他造不成什麼威脅,豫章的反對他的家族,基本上已經肅清,即使偶爾還有漏網之魚,也翻不起太大的風浪。吸取了這次叛亂的教訓,劉尚在自己的轄地,正式實行了守軍異地駐紮的法令,也就是說,同一籍貫的士卒,不能駐紮在原籍,只能屯駐在別的地方。這樣一來,各地的豪族再想通過宗族的關係,煽動士兵叛亂,已經基本上不可能了。除非,劉尚真的做了什麼引起士卒公憤的事情,引發兵變。

劉尚之所以在最後時刻,突然召見劉基,是因爲,駐紮在邊境的士卒,送來了一封急報,一封關於南海的急報:區景率部襲擊了墾荒的人羣,奪走了大量的耕牛。

這時代,耕牛可是農業的關鍵,牛耕,從來是古中國最典型的農業形態。古書上曾經記載,董卓曾經殺耕牛款待賓客,這個賓客感念董卓的厚待,回去後收斂了數千頭雜畜生相謝,可見耕牛在漢朝的重要性。一頭耕牛的價值,有時候,比十匹馬還要大。這一次,區景就是聽到部下報告說,墾荒的人羣裡有着百餘頭耕牛,才激發了他的貪慾,扮作盜賊洗劫了邊境上一批墾荒的人羣,共奪走了一百一十頭耕牛。

劉尚早就想進攻區景,奪下南海這個交州的重鎮,現在區景主動挑釁,他如何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時機,而且,這個時候,他的財政也是充盈,書籍帶來的利潤,源源不斷,完全可以支撐他大戰一場。所以,當劉基的車馬走出了武昌之後,劉尚又派人把他追了回來。

這些事情,劉基卻不知道,他還以爲劉尚後悔放過他,想要殺人滅口,一路上心驚膽戰,臉色也是面無血色,直到看到太守府議事廳裡,坐在文官前列的許邵,他的心,才稍微安穩了一些。沒錯,自從見過劉尚後,許邵考慮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前去拜見劉尚,主動求官。對於自己老師的投靠,劉尚也是頗爲的欣喜,不管許邵這人才能如何,光是他的名頭,就是在座的衆人加在一起,恐怕也是稍有不如,他的投奔,對於劉尚個人的威望,無疑是巨大的提升。當然,許邵之所以投靠,劉尚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卻不說破,要是許邵知道,劉尚早就熄了殺掉劉基的心思,恐怕他會後悔自己選擇的太快了吧。

看到劉基進來,劉尚臉上自然地露出一絲笑容,畢竟是自己的哥哥,哪怕是名義上的,該做的禮數,依然是要做足。不等劉基施禮,劉尚已經主動的走了過去,拉着劉基,令他坐在自己身側,而不是坐在文官的隊伍裡,以示優待。見到此景,劉基也有些受寵若驚,又有許邵對他點頭微笑,劉基也是不笨,馬上知道,這次被追回來,恐怕是公事,並不是劉尚要對付自己。他放下了擔心,恭敬的問道:“子任招我回來,可是還有什麼事情需要吩咐。”

劉尚呵呵一笑,拍了拍劉基的肩膀,讓他放心,然後,重新走回了主位坐定。看到衆人都到齊了,他才扭頭對劉基說道:“好叫大哥得知,剛纔探子來報,南海區景,突然出兵襲擊我墾荒百姓,所以我才急忙令人把大哥追回,一起商量對策。”

“南海區景?”劉基臉上也是變色,他可是要前往兩地的邊境赴任的,如何不知道區景這個人,其人佔據了南海之地,手下,很有些精銳兵馬,又勾結了越人,作威作福,連朝廷的刺史都敢殺,搶奪墾荒百姓,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劉尚點點頭,盯着劉基道:“沒錯,區景既然敢公然洗劫我之民衆,邊境的新建各縣,也不一定安全了。大哥如果真的去那裡赴任,恐怕會有危險,我招大哥回來,就是希望大哥想清楚,你真的願意去那裡赴任嗎?”

劉基眉頭一皺,下意思的看向許邵,只是,今天的許邵,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給予劉基哪怕一個眼神的暗示,他只是看着劉基,眼神清澈,淡然。彷彿一縷清風,令人捉摸不透。

劉基的舉動,如何逃得出劉尚的眼睛,他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許邵,見他沒有任何表示,心頭也是奇怪,暗道這人同大哥情同父子,如何現在確是木頭一般不聞不問。

沒有得到許邵的提示,劉基心中也是發急,老實說,能夠安安生生的過完一輩子,已經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現在南海方向又是不太平,他確實不太想過去赴任,當時,他就想點頭要求劉尚換一個地方給他,不過,突然之間,他又鬼使神差的看了一眼許邵,想到了幾日前。同許邵還有劉尚在一起的對話。一瞬間,他彷彿明白了什麼,看了看許邵,又看了看劉尚,咬了咬牙道:“即爲縣令,自當保境安民,怎能愛惜己身,而棄百姓不顧?還請三弟讓我前往邊地赴任,造福一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陸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兒上鉤第八章 皖口水戰第三五一章 下江陵5第三十七章 孫軍殺到第四章 形式嚴峻第二九零章 國事3第三二三章 蠻地7第一百五十八章 陸氏第二六六章 歸順2第二十八章 甘寧來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惡鬥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七六章 風波8第一百八十四章 惡鬥下第三五五章 結束上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吳巨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三四八章 下江陵2第十二章 佔領皖城第二百九章 攸縣6第二五九章 息甲5第六十四章 並黃祖5第二三零章 零陵完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八十章 一人足矣第一百零七章 小戰得勝第三十二章 攻打武昌第二八六章 家事10第二五一章 長沙8第三零三章 呂蒙2第八十八章 喬家之內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二四九章 長沙6第一百七十八章 呂布下第二四八章 長沙5第十二章 佔領皖城第二一三章 湘水2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三三二章 世家1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破皖口第二四七章 長沙4第二八五章 家事9第三二零章 蠻地4第二四八章 長沙5第三零二章 呂蒙1第三三五章 永安2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戰第三零六章 波瀾3第八十七章 要成親了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七十八章 遊俠兒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三二三章 蠻地7第二十二章 千馬奔騰第一百七十三 聚焦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逼反2第二九二章 國事5第三零九章 五溪第五十一章 利誘黃射第八十七章 要成親了第二六三章 收服2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蒼梧2第一百六十章 成親第七十二章 襄陽劉表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三二章 世家1第二百章 壽春4第二十二章 千馬奔騰第二七一章 風波3第三四三章 期待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賭第三一一章 何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勝第一百二十三章 蒼梧城破第二四七章 長沙4第一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 破三江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逼反2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二二四章 零陵4第二一四章 湘水3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五十八章 百人衝陣第二八一章 家事5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劉備2第二六六章 歸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