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譙國的年輕先生

時間: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樑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制,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佈各地。

隨着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188年黃巾起義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爲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

這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爲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節制。

例如益州牧劉焉爲了割據巴蜀,藉由五斗米道首領張魯佔領漢中,切斷與關中朝廷的關係。東漢爲解決黃巾之亂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啓羣雄割據的局面。。

地點:豫州譙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許褚!你又犯錯了!當心先生罰你!還有——快上課了吧!”,“哈哈哈···”,縣城了的人起鬨,自從黃巾起義許褚保衛這裡後,他頗受人們擡舉;

一個身高馬大足可以去打籃球的壯漢一拍腦袋,大呼糟糕,隨後一溜煙的跑了!

中文名:許褚;表字:仲康;國籍:大魏;民族:漢族;出生地:譙國譙;

職業:武衛將軍;主要成就:渭水救曹操,嚇退馬超;曹魏開國功臣封爵:關內侯、萬歲亭侯、牟鄉侯;

諡號:壯侯;外號:虎癡、虎侯;相貌: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

許褚,譙國譙縣著名人士,不爲別的,這小子武力非凡,二年前與葛陂賊(黃巾軍演變的分支)交戰時在箭矢耗盡的情況下擲石攻敵,後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詐作與賊和解,並以耕牛交換糧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況下拿着牛反方向行百餘步,由此在淮汝一帶的人提起許褚之名皆畏憚。

此時的許褚年紀還不大,二十多歲,卻勇烈非凡,性格急躁,就是在許氏宗族當中也是出了名的惹禍精,爲此許父、許老太爺爲他請了一個教書先生,許褚自己也嘀咕就自己這木頭疙瘩似的腦袋能學個屁啊!

那位先生三年前因黃巾之亂逃難於此,還帶着他的老母親,給許氏宗族的小孩、年輕人教書,大齡兒童許褚也是其中的一員,一向膽大包天的許褚從此見到他就像老鼠見到貓似的;

所有人都知道他許仲康勇武之名,卻不知道當初就是這位老師帶着他們艱難的擊退賊軍,他計謀百出,無所不能!先是勸許氏宗族放棄自己的故地,佔領縣令逃跑的豫州重鎮譙國譙縣縣城,後依靠重鎮的堅牆配合許氏宗族的勇武之士打退了於己數倍的敵人,從而也贏得了許氏宗族的愛戴與尊敬;

“上課!”,一聲威嚴的聲音從許氏宗族的授課大廳外傳來,班長帶頭:“起立!”,衆學生:“老師好!!!”

門外走來一人,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

遠邁不羣。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爲龍章鳳姿,天質自然;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羣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之爲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李煜,別名:懷德;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漢族;年齡:二十四歲,出生地:原吉林,現譙郡人士;職業:原穿越衆,現許氏宗族教書老師;

“現在開始點名!許志···許褚!許褚!”,一連串的“到”後,在許褚這裡卡刻了!李煜環顧四周果然沒有他,頓時火上心頭!怒嚎一聲:“許褚!——”

許氏宗族最擅長出產的就是身高八尺以上,腰圍四尺以上孔武有力的雄武之人,而課堂下面坐着的小傢伙們雖然十多歲、二十出頭卻比李煜高出不止一頭,遮擋住他的視線,是以他沒有看見以往他最喜歡調教的學生;

所有人都一縮脖子,開始在心裡爲許褚默哀,別看這位只比他們大上幾歲、長得很俊秀的老師,比他們的身板小上好幾號,他們卻是極爲怕他,一個就是:他吹風機般的訓斥、上政治課;另一個就是:打手板!兩個神奇招式之下,就連許氏宗族年輕一輩的老大許褚也敗下陣來,乖乖的投降!

做爲一個年輕有爲的80後年輕教師,在莫名其妙的來到東漢末年後,表示鴨梨很大!吃、喝、住房問題都極大的困擾於他,爲此窮則思變的李煜同志,爲了自己,也爲了年齡甚高卻一直勞苦工作的母親決定幹老本行;

許氏宗族雖然不大,只有一千多人,與那些動輒上萬人的大家族相比不算什麼,可在譙國譙縣這一代卻是極爲有名的不好相與,這個家族中盡是善打敢拼的猛男,是以,當許老太爺貼出“招聘啓事”時,沒有人敢去應聘,勇敢的李煜成爲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而且還將這些滾刀肉吃的死死的!

“老···師···我在這呢!”,扒着門扇,氣喘吁吁的許褚滿頭的大漢,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一代名將許褚還很年輕,還很直溜!

“忿忿忿···”,一陣嗅鼻之聲輕輕響動,隨後一聲怒喝響徹學堂:“許褚!爾敢喝酒!還敢遲到!反了你!”

“啪!啪!啪!說!還敢不敢了!”,一臉怒氣的李煜完全不顧及這位未來兇名遠揚的上將許褚的面子,手上的三尺戒尺不斷打向許褚的手心!

“不敢了!老師!我發誓下次一定改!”,皮糙肉厚的許褚渾不在意手上的疼痛,事實上那根本沒什麼力道,不過太還是裝的很痛的樣子,沒奈何啊!你要是敢裝作一點不疼的樣子,那你可就倒了黴了,這位鬼主意多得很的老師會變着法兒的折磨你!

看着一臉嚴肅的許褚,李煜氣更是不打一處來:“這句話你都說爛了!不還是改不了嗎?汝可是氣煞吾也!面壁一天!抄書一千字!”;“啊???別介!”許褚一臉的難爲情,要是讓他打個架、鬥個毆那準沒問題,要是讓他寫字,就他那像木頭杆子一樣的手,還真就玩不轉啊!

“嗯?你敢跟我討價還價?”,李煜鄒着眉毛,看起來就想要把許褚吃了,“啊啊!哈哈!不敢不敢!···”

搞定了許褚這個刺頭之後,李煜換上一副笑臉:“現在我們開始這節課,這堂課主要講春秋中····”

“公元188年!亂世即將開始啊!英雄豪傑應運而生,不知我能不能留下光輝的一筆呢?”,晚飯過後,李煜慵懶的躺在房子外空地的躺椅上,心中默默的想着;躺椅是他託別人打造的,而這個東西也很快的風靡整個大漢朝,這讓李煜很是感嘆,沒有專利的世界就是這樣啊!被侵權都沒地說去!

好在那個有眼光的商家在盈利不少後,良心發現給李煜送來了一大堆的財務,這纔沒讓某個羨慕嫉妒恨的男人繼續糾結於此事;

“懷德啊!外面冷,當心着涼!”,慈祥的聲音從屋裡傳來,隨之走出一位面目慈祥的老人,這是李煜的母親——曹氏,這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是她將李煜一手拉扯長大,三年前同名的李煜靈魂穿越附在他的身體內;

“母親勿憂,孩兒無事!”笑着接過曹氏手中的被子,李煜扶着她坐下了,古代的女子尤其是勞苦過度的女子通常蒼老的極快,曹氏也一樣,四十出頭的她看起來就像是五十多歲的人,這讓李煜十分心疼;

歲月催人老,他又有心無力,只好盡最大的努力讓曹氏過得好一些,現在在許氏宗族教書,供吃供住、每月還有一吊錢拿,算是不錯的待遇了,再加上他剽竊發明的搖椅爲他也增加不少收入,他現在也算是讓曹氏不用自己動手幹活了,也算是盡了一點孝道;

李煜從來就沒幻想着做什麼老大,然後招兵買馬爭霸天下之類的,那完全是腦殘行爲,在漢朝時代沒有一個好家世的人連做官都很困難;就拿三國最大的三個BOOS來說吧!

劉備最起碼掛着漢室宗親的牌子,別管真假,最起碼也是個正統的身份;曹操原本是夏侯世家的人,過繼給了曹氏,有兩個大宗族給他撐腰,雖然因爲祖上有宦官被詬病;再說孫權,君不見其父兄三代是如何打拼的嗎?那就是一部血淚史!

由此可見,草根的帝王之路根本不可能,而李煜也知道自己不具備那個素質,到後來少不得慘遭身死的下場,依附大樹纔是一個好辦法,俗話說得好:大樹之下好乘涼嘛!

要投奔也要考慮三大BOOS,別人不行,因爲——歷史是這麼說的!

首先,劉備不予考慮,雖然他最後成功了,可他在開始時他悲劇了,不符合李煜現在的境遇,他還要帶着老母親,而且劉備連妻兒都可以拋棄的人讓人不是很放心啊;

其次,孫權,現在他還是個娃娃,那就他父親孫堅吧!江東那一片更不好混,士族林立,寒門子弟完全無立足之地,就好比孫策在臨死之時對孫權講: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何意?戰事開啓有周瑜就沒問題,而內部不穩定時找張昭,不是因爲張昭多有才!而是他所在的張氏是江東六郡的士族之首!

那麼最後的選擇就是曹操了,這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奸詐、殘忍、是奸雄、逆賊···可不能否認在所有諸侯當中,唯一一位可以不問家世、量才而用的就是他!

早就打定主意的李煜在等待機會,現在!時機已至!機會來了!

第300章 死腦筋第254章 給我一個呂布,我敢第365章 第一次交鋒第105章 西涼驍健第416章 勝利第272章 所謂名士第261章 曹丞相?第47章 三寸舌劍第246章 馬超拜師第48章 新札太守第25章 天皇巨星級武將——呂第84章 抄家滅族第230章 膽大包天第138章 慕名而來,魏延拜上!第261章 曹丞相?第87章 惜哉志才第400章 劉協之殤第227章 先下手爲強?第176章 超級司隸校尉第232章 麻煩的成婚與大事要發生第57章 暴強的袁家書信第12章 註定的結局第369章 圍魏救趙第430章 鏖戰急第89章 慢消息與快消息第177章 各有所想第223章 取勝之道第174章 挾曹操而令諸侯第3章 老師很忙第437章 謊言的厲害第293章 最後一票第348章 八門金鎖陣第380章 曹彰與周泰第81章 屯田策第38章 “豬兒”莫慌!第365章 第一次交鋒第442章 陸遜的果決第422章 突然出現的衛弘第456章 大一統時代第239章 交鋒第88章 墾荒大軍第405章 亂戰將起第297章 變化第324章 窮途末路第302章 奶爸們第226章 難做的整風運動第439章 龐統戰徐庶第295章 我們都是大騙子第221章 河北四庭、一柱、一樑?第23章 點子太背的“華雄哥”第106章 斬盡殺絕第82章 華雄哥的箭第15章 袁草包,袁本初!第393章 關鍵人物劉封第169章 狀況迭出第295章 我們都是大騙子第430章 鏖戰急第92章 許昌城引發的糾紛問題第67章 提前預支的洞房花燭第178章 陶謙的最後時刻第386章 改變天下形勢的呂蒙第257章 又是結盟第131章 斬六將,仲康護主奔第152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273章 呂布喝大了第76章 對峙中第427章 吳蜀聯軍第252章 事情多變第326章 最後一計第310章 坑殺第67章 提前預支的洞房花燭第104章 貴人相助第398章 曹操教曹丕第387章 我有一個大計劃第339章 白起第二第111章 外圍已解第139章 驅逐出境第292章 大將軍暴怒第253章 大事件,袁術稱帝第229章 攪他個天翻地覆第237章 “陰毒”之會第94章 “啞先生”第31章 思想鬥爭中的曹操2 三國名人的愛好以及人生格言第366章 死裡逃生第283章 蹩腳的藉口第140章 許褚之威,衛弘之勇第125章 抗災第222章 一語中的第114章 城外援軍第129章 包藏禍心第346章 魯肅之謀略第225章 彈劾曹操?第40章 孫堅得玉璽稱病辭行 各界議第130章 過五關,許褚千里走單騎第234章 熱血過頭的曹軍第79章 好字,壞內容第228章 挑事兒的人第291章 曹丞相試心第457章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