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擇主之事,陰差陽錯

“至於身處長安的天子劉協,帝王之事,不是我等該議論的,此事便不多說了。”龐統巧妙的揭過了此事,不予評價。

“四世三公的嫡子袁術,此人胸無大志、無德無才,但卻好大喜功,豫州和南陽這等富庶之地在袁術的手中,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外加袁術在豫州橫徵暴斂,此人不過是一具冢中枯骨罷了,無需多言。”龐統對袁術的評價很是中肯。

“益州的劉璋,此人比起袁術還有所不如,若不是其父劉焉給其留下了一片偌大的基業,劉璋豈能成爲天府之國的主人?”龐統對劉璋也給予了毫不留情的差評。

“那劉荊州呢?”龐德公眉毛一挑,緩緩問到。

“叔父您就別往劉荊州的臉上貼金了,他的能耐您比誰都清楚。若是他能成事,您何必捨近求遠讓我等另擇明主?小侄可是知道,劉荊州多次派人請叔父出山輔佐,但卻都被叔父拒絕了。恕小侄說句不好聽的,劉荊州坐擁荊襄寶地,但卻胸無長志,不過一守土之犬罷了!要不是蒯氏兄弟和蔡氏苦心輔佐,這荊州現在姓不姓劉都還兩說!”

龐德公佯裝發怒道:“你這庶子,休得胡言亂語編排劉荊州!”

龐統卻是嘿嘿一笑,毫不在意龐德公的呵斥。

“士元所說的,當真是入木三分,老夫甚慰。”司馬徽撫須道。

“水鏡兄謬讚了。”龐德公笑道。

雖然龐德公說的是謙辭,但其言語和神情中的自豪之感卻是一覽無遺。

望着侃侃而談的龐統,黃承彥的眼中閃過了一抹意動,但當他一看到龐統的相貌,黃承彥頓時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般。

自家女兒的相貌已經是一言難盡了,若是再加上龐統這基因,這二人生出什麼孩子得長成什麼樣?

“士元落下了一人吧?”這時諸葛亮突然說到。

“落下了一人?孔明說的是何人?”龐統不解的問到。

“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諸葛亮目光炯炯的說到。

“孔明說的是駐軍新野的劉備?”龐統詫異道。

“正是!劉備劉皇叔乃是漢室後裔,現駐軍新野。劉皇叔仁義無雙,自從他治理新野後,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起來,提到劉皇叔,新野的百姓們無不交口稱讚。當初協助陶謙守備徐州時,儘管陶謙敗局已定,但劉皇叔還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方纔率軍撤離徐州。”諸葛亮讚道。

“雖然劉皇叔現在將不過五員,兵不過一萬,但值此亂世,誰贏得了人心,誰便能笑到最後。劉皇叔顛沛半生,遇難無數,卻一直沒有放棄起初匡扶漢室的志向,卻一直堅持善待百姓。這樣的主公,纔是亮心中的明主,才值得亮去輔佐!”諸葛亮慷慨激昂的說到。

“不瞞諸位,亮對劉玄德仰慕已久,亮打算投效劉玄德,幫其解了眼前的危局,如此方能讓劉皇叔更好的匡扶漢室!”諸葛亮情真意切的說到。

司馬徽聽後眉頭微蹙:“孔明所言雖是有理,可如今天下大勢已經很明朗了,想輔佐劉玄德成事,實在是難於登天,孔明何必逆天而行?”

……

與此同時,呂布並不知道他夢寐以求的臥龍鳳雛就在離他幾牆之隔的房間內。

等待的呂布閒來無事便開始在屋中踱步,一直坐着也不是什麼好差事,該走動還是得走動走動的。

突然,呂布的目光落在了桌上那本《韓非子》上。

呂布見後莞爾一笑,《韓非子》這書,可不是正經大儒該看的啊!

若這本書是龐德公的,那就說明龐德公也並非是個純粹的大儒。

儒家對韓非子的思想很是抵制,畢竟《韓非子》一書中講述的都是帝王之道,而非是儒家的“仁愛”。

據說《韓非子》是每一個帝王都應該看、都該掌握的,在《韓非子·備內篇》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這句話的意思很是簡單明瞭,那就是說君主的禍患在於相信別人。相信別人,就受到別人控制。

對於君臣之間的關係,《韓非子》也有着極爲深刻的解釋: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親也,縛於勢而不得不事也。故爲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傲處上,此世所以有劫君殺主也。

可以說《韓非子·備內篇》將君臣之間的關係剖析的淋漓盡致,將儒家的麪皮直接就給血淋淋的撕下來了。

在儒家看來,《韓非子》中所宣揚的東西絕對不能讓帝王學得。

一旦帝王學了這個,他對臣子還能有什麼信任?君臣相疑、失和還如何做事情了?

但事實上君王如果對一個臣子榮寵過甚,那麼這個臣子的結局,怕也未見的會有多好。

而一個君王完全的信任臣子,對其委以重任、毫不猜忌,使其肆意妄爲,那麼這個君王也未必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在這方面,呂布的看法便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說人家這東西沒用,但也不能說這東西都是對的,用一個理智的態度,從中選取些自己需要的即可。

所謂的“淡了無味,烈了傷喉”便是如此,幹什麼事、學什麼東西都需要掌握一個度。

……

聽了司馬徽的話後,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開口道:“先生所言確是如此,士元所舉的三路諸侯,無論哪個都比新野的劉玄德要勢大,輔佐劉玄德,亮便是選擇了一條最爲艱難的道路。”

司馬徽皺眉道:“既然孔明心中明白,爲何還要執意如此?”

諸葛亮不緊不慢的搖着羽扇說到:“呂布、曹操、孫堅三人麾下俱是文武兼備,此時亮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前去投效,怕是難有建樹。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的事情,亮是不屑去做的,唯有雪中送炭,方能向世人展示亮的才能!”

“況且劉玄德的境況算不上是太糟,他麾下精兵良將皆備,唯獨缺少謀士,若是亮於此時投效,助劉玄德成事,他必會拜亮爲軍師,調度三軍,如此方合亮的心意!”諸葛亮自信滿滿的說到。

望着侃侃而談的諸葛亮,龐統的嘴角隱晦的露出了一抹促狹的笑意。

知道諸葛亮真實想法的龐統在心中暗道:“孔明啊孔明,你當真是下了好大的一盤棋啊!此計若成,你自會名滿天下;但此事若敗,你亦會隨之身敗名裂。如此魄力,在下自愧不如!”

龐統是知道諸葛亮的真實想法的,早在幾個月前,諸葛亮便已將他的打算告訴了這位同窗好友,並要求好友爲自己保密,不得告知任何一人。

對事情的認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路遙知馬力,日久方纔見人心。

臥龍究竟選擇了怎樣的一條道路,時間會告訴世人一切。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井底之蛙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悲催蔡陽第二百四十三章 圍困甘泉宮單章說明,關於更新時間。第三十一章 遼東砂糖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清君側爲名第二百二十章 召喚再開,猛將到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系統升級第三百四十五章 招賢館與郎中學院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闓襲曹嵩第四百五十一章 甄宓有喜第三百一十九章 惱羞成怒的董卓第四百五十八章 井底之蛙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孫瓚殞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銷妹妹的糜竺第一百九十章 突如其來的雪災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發事件第六百章 曹操攻蜀,張鬆之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袁紹第三十七章 城門深坑第四百七十三章 拉攏陳圭,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進犯洛陽(爲二百月票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四百九十一章 楊彪所圖,吐露心聲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馬虧的曹老闆第四章 發展藍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耿直張楊第九十六章 聖旨送達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病重,心急如焚第二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人格魅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圍攻壽春,裡應外合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合斬敵,乞活之名第六十九章 劉焉心思第四百零九章 銀錘太保第一百七十三章 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第二百五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零六章 人中赤兔,馬中呂布第五百一十九章 半生夢魘,清算之時第一百六十五章 陽翟城郊一青山第一百章 黃巾動向第二百三十一章 靈帝駕崩,紛爭開始第十二章 南陽猛士第四百一十三章 召喚再開第九十章 平定潁川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之子(求月票)第四百零七章 許褚鬥許攸第五百四十八章 動身求賢,魏延歸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歡而散,恨意初顯第一百九十四章 冷麪銀槍俏羅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返回遼東(不喜請跳謝謝!)第一百零九章 孝寬之謀第五十七章 花落誰家第三十三章 商議定價第二百八十三章 曹操刺董第五百一十五章 德川之計,復仇將啓第四百七十三章 拉攏陳圭,暗流涌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袁紹與袁術的淵源第一百九十六章 歃血祭拜,掛帥出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嫁公主這麼難?第八章 入宮買官第六百二十三章 江東猛虎,喋血攻堅第六百四十四章 激戰壽春,袁術危局第十三章 官印到手第五百四十章 異域風情,主動出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太平天國,重裝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誰主沉浮?第二百零一章 郭嘉定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常茂的思量第三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隱而不發第五百二十九章 鳳雛之能,天下大勢(月初求月票)第四百一十章 越甲與武卒第八十章 抵達潁川第二百零六章 陌刀將李嗣業第六章 買官計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度召喚(爲一萬推薦票加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六十七章 二爺出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合斬將 金錘逞威第三百二十六章 抄家行動開始(新年快樂!)第二百九十九章 窩窩頭菠菜小米(爲傑明g百賞加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用上梁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嫁公主這麼難?第一百八十章 召喚再開,準備南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馬超來援,姑臧攻堅(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馳援洛陽第二百八十章 萬曆首輔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清君側爲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中山國相公孫瓚第三百八十章 執天下之牛耳第六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二百三十章 儲君之位,塵埃落定第八十二章 盛名之下第八十九章 生擒張寶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東猛虎孫文臺第六百四十章 一合斬將,琅琊于吉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