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

這一次的激戰與在南城門的又是大不一樣,因爲劉琦並沒有下令手下留情,而李典、樂進和徐晃正是因爲是降將,擔心有新人是會說他們不忘舊主,所以雖然對於曹洪指斥他們叛徒的話有些慚愧,但攻勢反而更加凌厲,曹洪的武藝頂多與樂進持平,再加上樂進的好友李典就肯定不是對手,更何況這裡面還有一個比二人加起來還要厲害的徐晃?

所以,雖然罵歸罵,曹洪在看到三將率兵對自己進行夾擊的時候,便立刻知道如果現在不抓緊逃走的話,等過一會想走就也走不了了。

曹洪不愧爲常敗將軍,多年的戰敗經驗令他比夏侯惇更懂得知己逃走,一看形勢不對,他只是率軍略略的阻擋幾下,便往內城敗退而走。這種果斷讓那些即便是有急智的謀士們都感到自愧不如。

其實這也只能怪曹洪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等到追軍尾隨着他的將士們逃到內城的時候,竟然遭到了及時趕來支援的司馬懿大軍的伏兵,雖然這支伏兵並沒有給徐晃等人帶來多少損失,但是他們一時之間卻也不敢迫近,生怕會中了司馬懿的詭計。因爲他們的主公曾經再三強調,這個司馬懿狡詐入狐,休看年輕,在智謀上即便是比起當初曹操的心腹謀士郭嘉,也最多隻是差了一點點,但是司馬懿爲人陰險,尤其善於政治鬥爭,這一點郭嘉卻是望塵莫及。

儘管暫時阻住了徐晃等人的攻勢,司馬懿和曹洪卻知道,如今劉琦將近二十萬大軍攻城,他們根本沒有守住的可能,所以兩人經過了一番商議,一致決定勸曹操退兵。

可曹操聽說這一次來攻打西城門的六個大將之中竟然有三個都是他的老部下,便不顧司馬懿和曹洪的勸阻,親自率軍去見徐晃、樂進和李典,希望能夠讓他們再次反正。

他說他知道這三員將領當初投降劉琦是被迫的,他對於他們之前的行爲不予計較。現在給他們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只要他們肯答應,他一定會既往不咎,不僅如此。還會讓他們在現有的職位上再升兩級,爵位方面每人多加食邑一千戶。

曹操許諾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只是可惜他這一番力氣是白下了,三員將領全都如同泥塑木雕一般,對他的話盡皆置之不理。不僅如此,更是有李典暗暗取出弓來,向着曹操當胸射去。

曹操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李典一箭射向面門,幸虧他身邊的一名虎衛軍將士以性命爲代價,替他擋住了這一箭,這才讓他保住了一命。

曹操見狀不由大怒,指着李典罵道:“李曼成,汝這無義之輩,且不說當初本王拔擢汝於行伍之中,一步步提升汝的官職。即便是後來汝歸順了劉琦,本王派人送還家眷之恩,汝也不該這麼對待本王吧?難道楚軍營中,竟全都是汝這般無義之輩麼?”

李典在這三員將領之中是最早投降劉琦的,當時他只不過是因爲相繼追隨伯父李亁和從兄李整而被封爲中郎將,,並沒有怎麼受到重用。

在官渡之戰中,他帶領整個家族負責爲曹操運送糧草,可是剛等他來到許昌,就被攻入許昌的關羽所俘虜。後來有被打敗了關羽劉琦得了去,感念劉琦的救命之恩之後遂降。

在投降給劉琦的十一年裡,李典的職位迅速升遷,剛剛投降的時候。就被由一位普通的中郎將而直接提升爲偏將軍,再到後來取下漢中以後又被任命爲漢中太守、蕩寇將軍,之後再被提升爲奮武將軍,城固亭侯,到了劉琦稱王之後,自己更是遷爲從四品的右衛將軍。對劉琦的感情自然要比對曹操深厚得多,所以他一見曹操竟然當衆拉攏自己和後來投降的好友樂進以及另外一名大將徐晃,爲了撇清關係,表明立場,這才奮力的射出了那一箭。

聽了曹操指責自己的話,李典頓時大聲說道:“你當初確實是給了李某功名爵祿,可我李典這都是靠着自己的軍功一點點爭得的,至於送還家眷,李某確實很感激,可是漢中一戰之時,李某並未對公趕盡殺絕,李某當時爲了償還公的恩情,本就已經違反了軍令,幸虧我家主爲人寬厚,公並不怪罪,這才能一直效命軍旅,獲得了今日之位,李某在漢中之戰已經還了公的恩情,無所謂再欠了,更何況公與我李典互爲敵國,我李典豈敢再度因公廢私,因爲故舊之情而致扶保漢室、討伐國賊之事而不顧乎?”

李典這一番話說的正義凜然,慷慨激昂,連徐晃和樂進都是點頭稱讚不已,曹操卻不由的麪皮發紫,勃然大怒,因爲雖然有人在背後議論自己,卻從來沒有誰竟然當着自己的面罵自己是國賊。

但是如今的曹操確實沒有任何辦法,因爲後面的黃忠、甘寧和文聘也都率軍趕了過來,一聲令下,只見萬弩齊發,曹軍紛紛中弩身亡。

曹操見狀更是色變,剛想再指責幾句,卻見許褚趕上前來護着曹操的戰馬就立刻往東門的方向趕去。

隨後的司馬懿和曹洪也都紛紛撤離,尾隨曹操而去。

在這一次的撤退過程中,曹洪自然是責無旁貸的殿後,可是他卻知道在萬軍之中,自己如果不多個心眼的話,恐怕有一百條小命也都保不住,所以曹操剛一退走,他就立刻下了馬,換了一身小兵的裝束,然後再親兵的扈從下迅速離開。

而那些因爲大軍匆匆離去而被當作肉盾捨棄掉的曹軍將士則倒足了血黴,因爲他們隨後便遭到了楚軍的大肆殺戮。

霎時之間只見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整個戰場變成了屠宰場和絞肉機,讓那些魏軍將士們心驚膽戰,早已失去了任何鬥志。

這些將士在生死之間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忠義?見身邊的袍澤被如狼似虎的楚軍瘋狂的屠殺,早已經嚇得面無人色,幾乎沒做多想便拋下了手中的武器,高舉雙手,同時大喊着願意投降。

根據劉琦制定的軍紀,只要敵軍願意投降,任何人不得任意殺戮和欺凌,所以,雖然這些魏軍將士填塞了道路,讓他們無法順利的前去追殺曹操。

雖然知道這多半是出自曹操和司馬懿的詭計,但是六員大將這時候也顧不得再去追殺曹操了,而是分別派人接受魏軍的投降。

曹魏的將士堆積在這裡的能有兩萬餘人,僅僅是接受他們投降,清理武器和各種物資,然後將這些將士們登名造冊,又分遣到各營之中就忙了大半夜的工夫,當這一切都做好的話,天都已經大亮了。

黃忠他們並沒有派人去追曹操,這並不是說追擊曹操不重要,一是因爲投降的士兵阻塞道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追趕時機,二是因爲追擊曹操的另有其人,而他們除了儘量削弱曹操的力量之外,還有鞏固城防、安定人心的任務。

儘管沒能將曹操留下,曹操身邊最精銳的虎衛軍、虎豹騎和司馬懿的大軍損失也都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作爲主將的黃忠臉上卻並沒有絲毫失落的神色,因爲其實說起來,這一次他們也算是斬獲頗豐了。

一下子招降了三四萬作戰經驗豐富的軍士,雖然他們在短時間內難以打造成一支可以叫人放心的忠勇之軍,但是隻要假以時日,必然會被打造成爲一支百戰精兵,所以,相對於追殺劉琦來說,收編降兵確實有着更爲重大的意義。

黃忠下令將降兵的武器暫時封存,然後便把他們集中起來,一起進入了曹操設在濮陽的營地,收繳了曹操在營地中遺留的物資,又派兵進佔東郡太守府和其他的一些要害部門,一舉控制了整個濮陽城。

這時候李典卻驚訝的發現,無論他如何尋找,都沒有發現劉琦大軍的蹤影,整座濮陽城目前竟然只有他們六員大將組成的西路軍和張飛的南路軍,不由的疑惑不已,又擔心劉琦的安危,便將找到黃忠,將心中的疑問向黃忠提了出來。

卻見黃忠也不着急,對着帳內同樣有此疑問的樂進、徐晃、甘寧等將呵呵笑道:“曼成,諸公,且不用憂心,主公之前曾向本將交待過,他的大軍之所以不在城內,是因爲另有要事,主公說今日要送給曹賊一份大禮,至於具體是什麼大禮,本將也不得而知,不過想必諸公都很明白,主公一向不打沒把握的仗,這一次也定然如此,相信通過這一次的安排,主公定然會給曹賊帶來驚喜。”

李典等人見黃忠對此事也不甚是瞭然,但見話中透着濃濃的自信,他們自然也很瞭解劉琦的一貫作風,自然也不再多說什麼了,之後便向黃忠拱了拱手,然後按照黃忠的安排,到指定位置進行戍守。

與此同時,他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不知道這一次他們的主公又是在做什麼設計,能夠給曹操帶來怎樣的驚喜?(。)

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305章 曹操的哀嘆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48章 搶山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53章 遭遇伏兵第83章 江東二喬第73章 將計就計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463章 大戰終結第267章 陌刀!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332章 揚威北地(四)第413章 譙郡失陷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429章 先鋒張飛第123章 使者到來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331章 揚威北地(三)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275章 精兵成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51章 兵發諸暨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135章 荊襄鉅變(十二)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232章 生擒孟獲二百一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455章 血戰濮陽(二)第101章 震驚!第284章 誘降第378章 黃月英的傷痛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212章 韓遂與馬騰的仇怨第322章 身陷重圍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180章 歸心第502章 劉琦的野望第3章 請令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322章 身陷重圍第466章 曹丕廢漢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188章 賭神!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297章 亂起祖厲第359章 渭南之戰(一)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320章 汧水大戰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295章 退兵(一)第168章 試探?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93章 鐵證如山(二)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293章 賈詡的妙計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204章 比武招親第311章 離間之計(三)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364章 渭南之戰(六)第444章 家有喜事第158章 龐統之名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246章 晉爲楚公第47章 萬世之功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11章 賈詡的智慧第80章 迫降劉曄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25章 佔據酃縣第102章 學習經學?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183章 夠得着吃不着第91章 回到襄陽第454章 血戰濮陽(一)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4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358章 終是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