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勸降龐德

就在周瑜和馬超在進行渭南之戰的時候,劉琦則持着諸葛亮和馬超的招降信,親率兩支親兵隊來到了幷州,他要在曹操做出反應之前降服龐德。

龐德鎮守的地方屬於上郡和西河二郡,但是實際上上郡的大部分土地都被烏桓單于那樓率兵佔領,龐德鎮守的地方只有長城南部的十幾個縣,包括上郡的漆垣、雕陰、定陽、高奴、膚施五縣,人口不過兩萬八千漢民;西河的皋狼、藺縣、中陽、茲氏、平周、圜陰、圜陽等七縣,漢民人口不過兩萬人,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屬於南匈奴所有,其他如定襄、雲中、五原三郡屬於鮮卑所有,朔方則被南匈奴所盤踞,這幾個民族原本屬於保塞民族,在幷州諸郡中本來是爲了防禦北匈奴的,可是隨着戰敗西遷和漢室的衰微,這些保塞民族反而成了大漢的威脅。

不過好在南部諸縣水草不豐盛,匈奴、烏桓、鮮卑等部得知無益,反而會遭到漢庭的反對,所以倒也沒有急着發動進攻,而是採取向當地駐守的郡縣長官勒索財物的方式與其和平相處。

一般情況下,只要郡縣長官定期贈予財物,他們便會在表面上服從漢室,並且還可以幫助盤踞在那裡的軍閥出兵打仗,之前是袁紹、後來是劉備,面對這兩大軍閥,他們都是那樣做的。

當然,也有因爲不滿足於既得利益而悍然出兵作亂的。中平四年,中山太守張純叛入丘力居衆中,自號彌天安定王,爲三郡烏丸元帥,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殺略吏民。給大漢邊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這還是受到漢朝官員引誘而發生的叛亂,幾個民族自身的叛亂更是不計其數。漢安帝元光三年五月,南匈奴左曰逐王叛。六月,鮮卑寇玄菟。漢順帝永建元年八月。鮮卑寇代郡,代郡太守李超戰歿。冬十月,鮮卑犯邊。二年春二月,鮮卑寇遼東、玄菟。陽嘉元年九月,鮮卑寇遼東,二年八月,鮮卑寇代郡。五年四月南匈奴左部句龍大人吾斯、車紐等叛,圍美稷……

其實龐德在幷州兩郡十二縣的軍旅生涯非常艱辛。不僅要忍受匈奴和烏桓兩族的盤剝,還要防範曹操的偷襲,還要想辦法馴養士卒,籌措糧草軍資。因爲這這兩郡十二縣地處荒涼,又鄰接匈奴、鮮卑等部族,很少有人願意移民到這裡,再加上人口又少,所得的賦稅根本難以滿足官府日常開支和龐大的軍賦所需,無奈之下的龐德便在防地屯田以求自養,並且組織了一支商隊。與草原諸部互通有無之,這才勉強維持局面。

但是龐德卻一直無怨無悔的做着他的本職工作,而且由於作戰勇敢。匈奴和烏桓兩族都很怕他,稱他爲白馬將軍。

當龐德聽說主公劉備大軍被困新豐的消息之時,左馮翊諸縣已經被馬超率軍佔領了,龐德就算想要救援,也需要闖過馬超的防區,休說馬超是龐德的故主,直接在戰場對決還讓他有些猶豫,就算是他真的下定決心與馬超開戰,憑他手下那兩萬騎兵也絕對不是對方的對手。更何況這時候還傳來了主公劉備的命令,讓他謹守幷州。因爲這是大秦最後一塊根據地。

所以,儘管心中着急。龐德也只能坐等曹操解救主公劉備出關中的消息。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卻等來了大秦覆亡的消息。

龐德看着手中兩封勸降信,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這兩封勸降信一封來自故主馬超,另一封來自另外一個故主諸葛亮,兩封信的內容也都大同小異,那就是勸他歸順楚公。

直到今天,龐德才知道,那個當初於他有知遇之恩、讓他爲之效死力的秦公竟然病逝,而不久之後,整個大秦在秦公之下最有威望的軍師諸葛亮也選擇了身死,可是諸葛亮卻在臨死之前給他寫了一封勸降信,勸他將幷州兩郡十二縣之地交付楚公,並且從此之後效忠楚公,因爲楚公是興復漢室的唯一人選,也是最有可能安定天下、造福百姓的人物。

而緊接着,馬超的勸降信卻是充滿了昔日情誼,馬超並非是以故主的身份對他勸降,而像一個老朋友一般,細說自己當初如何受到劉備的愚弄,如何歸順的楚公,如何瘦到楚公的信任等等事宜,又說起楚公在劉備死後給了對方何等的待遇,當初對諸葛亮如何勸降,以及諸葛亮去世之後所給予的禮遇等等。

龐德看了之後不由得心亂如麻,馬超和諸葛亮一個是楚公的部將,一個是楚公的死地,可他們卻全都不遺餘力的勸他投靠楚公,其實他也覺得楚公是一個明主,否則其麾下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才,大楚也不會由當初的荊州一隅之地發展成爲如今的龐大勢力。可是如今的最大問題是,這個楚公,也正是逼死了自己的故主秦公、滅亡了自己的故國大秦的仇人。

讓自己委身仇人,這讓龐德實在有些不甘心,可是既然連諸葛亮都向自己推薦了楚公,自己如若不聽的話,算不算是違抗命令呢?

更關鍵的是,馬超還在信中指出:“曹操是殺死先父的罪魁禍首,不管怎樣,先父當初對你也有知遇之恩,將你從一名普通的軍侯提拔爲校尉,後來又升作將軍,於你也當有知遇之恩,如若你不是選擇楚公而是選擇投靠曹操,可對得起先父對你當初的恩情?更何況秦公雖死,卻被上表封王,一身榮耀,足以流芳百世,世子禪更是受盡禮遇,或許正是如此,諸葛孔明才力薦令明投奔楚公,其實如今楚公已率大軍謀攻弘農,相信不日便能取勝,而曹操戰敗之後,更是無心亦無力接收,楚公以關中數十萬大軍,即便是強攻你這兩郡,亦是易如反掌,如今對令明如此禮遇,可見誠意。”

雖然懷疑這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話馬超很難說出來,但是這些話卻實在是讓龐德感到很有道理,再者說了,龐德本是漢陽郡獂道人,他的故鄉乃是楚公劉琦治下,他的族羣都在那裡生活,如果就這樣投奔曹操,於情於理都不合,所以,龐德再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接受劉琦的招攬,率部歸降。

就在這時,便聽得部將董超說道:“啓稟將軍,楚公親率親兵將士十餘人,在營外等候多時。”

“什麼?你說楚公只帶了幾十個人,在營外等待本將多時?”龐德不由得面上變色,詫異地問道。

“正是,確實只有十幾個人,他的大軍都在二十里外,真的難以想象,像他這麼強大的實力,竟然敢就這樣來到我們營中,難道就不怕將軍有什麼歹意?”董超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

龐德聞言面色頓時一變,剛想說什麼,卻聽得身旁另一個叫做董衡的將領忽然喝道:“你說的這是什麼渾話?你也不看咱們將軍是什麼人?更何況那人可是威震天下的楚公,即便是十幾個人跟隨,我們也未必能將楚公怎麼樣?更何況,人家既然主動來了,而且還是如此有誠意,將軍如何會對人心生什麼歹意?”

董衡是董超的兄長,他們兄弟兩個自幼追隨龐德,是龐德麾下的兩名得力武將,雖然官職大小差不多,然後由於董衡是兄長,又是親兵統領,在權勢上要比兄弟董超強上不少,所以這一番訓斥董超倒是不敢還嘴,諾諾的點頭稱是。

其實龐德又如何不知道?這兩個小子是自己的同鄉,他們見楚公是他們故園那片土地上的主人,自然希望龐德也同意歸降楚公,還不是負氣之下歸順曹操,所以剛纔那一番話卻也有些激將的味道。

不過龐德還是理解這兩個小子的,再加上他其實已經決定要投降,所以對這兄弟倆的話並沒有表示出反感,而是一臉敬意的說道:“董衡說的沒錯,我們可不能做出這等令人恥笑的事情來,如今既然楚公在營外等候,我們自然不能失了禮數,董衡董超,你們隨本將一起去見楚公,呵呵,不瞞爾等所說,今日本將到真想見識見識這個英雄一般的人物。”

董衡和董超聞言不由相對大喜,因爲他們從龐德的口氣聽來,看來龐德至少不是對劉琦持着敵對的態度,如此一來他們歸降的可能性自然就大了不少,這自然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局面,所以,他們全都精神一振,隨着龐德前去見楚公。

董衡和董超隨龐德來到營外,只見龐德一臉嚴肅的說道:“楚公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貴幹?”

接下來董衡和董超就看到一個英武絲毫不遜於馬超的將領,一臉和藹地說道:“龐將軍,其實在孤送給你的那兩封書信上已經寫得很明白,就是勸將軍歸降於孤,如今大秦雖亡,漢室猶存,秦川雖定,天下未平,大丈夫既有濟世安民之才,當上扶社稷,下安黎庶,孤請龐將軍加入我軍之事,不知令明考慮的如何了?”

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454章 血戰濮陽(一)第114章 無恥的劉琦第198章 洗劫許昌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382章 樂進歸降第233章 派不派兵?第331章 揚威北地(三)第16章 許婚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343章 計破長安(一)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248章 搶山第358章 終是不如你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332章 揚威北地(四)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43章 美女樊氏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3章 五溪蠻族第82章 敗壞劉琦的名譽第27章 敗退長沙第97章 劉琦大婚(四)第301章 揟次血戰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297章 亂起祖厲第170章 孫翊之死(一)第253章 平叛(一)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229章 兵分兩路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194章 萬人敵關羽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168章 試探?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103章 風雲突起第68章 江夏張虎第376章 加封詔書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126章 荊襄劇變(三)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107章 蔡瑁的計劃第177章 山陰城破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493章 真假火藥(二)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411章 騙開城門第309章 離間之計(一)第358章 終是不如你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32章 酃縣解圍第4章 神醫華佗第277章 兵進隴西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500章 代郡之爭(六)第316章 殺父之仇第28章 死守酃縣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36章 平定零陵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158章 龐統之名第407章 強攻汝南第322章 身陷重圍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162章 圍點打援(一)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25章 佔據酃縣第488章 北疆戰事又起第76章 失而復得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58章 小心被雷劈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55章 志在復仇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287章 內訌第364章 渭南之戰(六)第124章 荊襄劇變(一)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344章 計破長安(二)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389章 我要報答你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