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曹操徵烏桓

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經過了兩年的休整之後,國力得到了恢復,收穫了軍糧數百萬斛,軍心、民心復振。

但是就在這時候,突然傳來了一個令他坐立難安的消息:“楚公劉琦聯結遼東公孫康和烏桓大人蹋頓及客居在那裡的袁熙、袁尚兄弟,準備南北夾擊,通過水路攻擊青州地區。”

曹操聞訊大驚,連忙同荀攸、郭嘉、程昱、司馬懿等人商議對策。

這司馬懿乃是河內人,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有憂天下之心,原本在建安六年的時候,曹操就聽說他的名聲,準備召他到府中任職。但司馬懿見漢朝國運衰微,不想出仕,便藉口有風痹病,不能起居來拒絕。曹操不信,派人在夜間去他家中刺探消息,卻發現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曹操無奈只好作罷。

後來在建安十年的時候,荀彧被劉琦所擄,到了襄陽,傳言已經歸順了劉琦,曹操忌憚郭嘉和荀攸都是荀彧舉薦,對他們有些疏遠,急於徵召賢才,再次想起了司馬懿,便親自到他府上探望,並且強行徵召,威脅道:“你如若不從的話,便將你投入牢中。”司馬懿畏懼,只好答應下來,做了尚書右丞。

曹操將消息說完之後,見司馬懿雙眼微閉,沉默不語,程昱默默思考,荀攸一貫是不問不答,只有郭嘉躍躍欲試。

但是曹操卻首先問司馬懿道:“仲達,青州危險,不知你有何策破敵?”

只見司馬懿緩緩說道:“魏公,其實此事倒也不難,據下官分析。這一次劉琦大張旗鼓的聲稱要進攻青州,實際上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魏公請想一想。烏桓都是騎兵,不善水戰。如何敢舍長取短,乘船來青州?而劉琦的水軍雖強,卻不善攻城,只好偷襲。可是如今他已暴露行蹤,奇襲之效已然喪失,只要我們憑險據守,其又有何爲?所以,下官認爲。劉琦當是聲東擊西之計,目標根本不是青州,反而有可能是要進攻壽春,徹底據有整個揚州。”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曹操望了望司馬懿,不禁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

司馬懿的臉上嘿嘿一笑,不假思索地說道:“依下官之計,我們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統率大軍在青州進行防禦,實際上卻將兵力暗暗集中在壽春,待得劉琦大軍到來之後。出其不意,殲滅其大部,然後乘勝反擊。佔據九江、廬江等地,包圍徐州,徐圖收復。”

司馬懿話音剛落,便見郭嘉搖頭說道:“此計不妥,主公,依下官看,徐庶乃謹慎之輩,他麾下的軍師劉曄有王佐之才,我們增兵壽春。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就算是真的隱瞞住他們。我們也很難取九江和廬江,更何況劉琦在南陽和徐州還握有重病。就算我們取得九江和廬江,也定難守住。所以,我們與其反攻九江和廬江,還不如率領大軍征討遼東,只要我們平了遼東,殺了袁尚和袁熙,徹底絕了禍根,更能拓展疆土,收攏烏桓駿馬,訓練一支強大的騎兵,將來爭衡天下,也是一筆本錢。”

郭嘉話音一落,即便是曹操對他有所忌憚,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是想到了他的心裡去了。

卻見司馬懿說道:“劉琦率軍進攻壽春,我軍不去防禦,反而遠道取遼東,恐怕我軍取遼東之日,便是劉琦取壽春之時。”

只見郭嘉笑道:“我軍在壽春經營多時,又有張遼在此鎮守,遼爲人智勇雙全,又得民心,壽春城防堅固,只要張遼深溝高壘進行防禦,劉琦想要破壽春豈是這般容易?而遼東卻對我軍後方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如不早除,必爲大患。魏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幽並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幽並非己之有也。”

曹操聞言大笑,讚歎的說道:“奉孝之言,正合孤意,不過仲達之憂慮也大有道理,不如這樣,我們取八萬大軍被整烏桓,卻命仲達統三萬大軍援助壽春,並命仲達監軍壽春,只要深溝高壘,堅守不戰,就算劉琦來二十萬大軍,也定然難以攻取壽春。”

就在這時,忽然聽得探子回報,說是劉琦率襄陽五萬大軍前往漢中,又命益州刺史黃忠率八萬大軍隨行,增兵漢陽,看起來好像是要進攻安定,曹操聞言更是放下心來,當機立斷,統率徐晃、張郃、曹洪、曹仁、夏侯淵等人,以郭嘉爲軍師,率十萬大軍征伐遼東。

半月之後,曹操留子曹丕率程昱等人守洛陽,自率五萬大軍,經過了一番誓師之後,取道河內入冀州,與在冀州進行鎮守的冀州刺史徐晃、幽州刺史夏侯惇的大軍會合,共計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前往遼東征伐烏桓和袁熙、袁尚兄弟。

劉琦得到曹操率軍征伐遼東的消息之時,已經來到了漢陽郡,他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得喜上眉梢,呵呵笑道:“曹操率軍征伐遼東,我們終於可以放心取安定了。”

賈詡卻是皺眉說道:“我們僅僅是得到一個小小的安定,而曹操得到的則是整個幽州,如此看來,我們卻是虧了不少,主公一向精明,今日爲何做此不划算的買賣?”

劉琦拉着賈詡的手,悄悄說道:“文和有所不知,之前我們散佈荀彧歸降的消息,曹操已對郭嘉和荀攸等人心生猜忌,這一次郭嘉力主曹操徵遼東,爲了證明自己的忠誠,定然會以死相報,只要郭嘉一死,我們可算是去了一個大敵,呵呵,郭嘉此人聰明絕頂,論計謀不亞於文和、士元、公瑾你們幾個,乃是我們在曹營最大的隱患,如今曹營中又來了個司馬懿,一旦郭嘉、荀攸、程昱、司馬懿等人聯手謀劃,我軍日後想要與曹操決戰,不知要空費多少錢糧兵馬?”

這一次連賈詡都有些失色,輕輕問道:“主公說這一次郭嘉徵遼東會死去?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休說是一個遼東,就算是用我們自己的土地換取國家一命,那也是在是太值了,只不過郭嘉是否當真會死呢?萬一他不死,又立下了大功,與曹操嫌隙盡去,恐怕這纔是我們的災難啊。還有,主公說司馬懿之謀不亞於郭嘉、荀攸這等人,這難道是真的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我們日後征伐曹魏會有諸多磨難呀。”

劉琦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正色說道:“司馬懿此人老奸巨猾,又兼智慧過人,堅忍不拔,但表面上看起來卻忠誠友善,老實木訥,絕對是一個難纏的人物,也正是這個緣故,孤纔不惜讓曹操得到遼東,以換取郭嘉的性命,否則的話,只要這二人合作,我們將再無對付曹操的機會。呵呵,郭嘉在孤這一生崛起的道路上,可以說是屢次設謀阻攔,甚至有幾次差點將孤置於萬劫不復之地,這一次孤也算是給他的一些回禮吧。置於郭嘉的性命,文和就不必懷疑了,孤夜觀天象,早知郭嘉將星黯淡,此次如若出征遼東,必死無疑。”

賈詡雖然不信劉琦所謂的夜觀星象,但是他卻知道劉琦好像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夠準確判斷一些大事,比如當初的官渡之戰的局勢,後來袁紹之死,逢紀遭難等事,都被證明了其判斷的準確無誤,所以,他相信這一次劉琦的判斷也定然不會有誤。

當然,賈詡也是一個聰明人,卻不會把他對劉琦爲何會有這種判斷的懷疑說出來,只是裝作相信劉琦夜觀天象一般,笑着說道:“既如此,微臣相信這一次郭嘉定然難逃一死,呵呵,只要郭嘉一死,曹操相當於自斷一臂,如此一來,雖得遼東,卻是得不償失,主公之計,實在是令人歎服,只是可憐司馬懿,竟然相信我們還會進攻壽春,看來之前我們在那裡不斷增兵的假象確實矇蔽了他。不過主公卻會因此而失信於烏桓和公孫康,烏桓行將就木,也就罷了。可是主公也不能不防公孫康遷怒我們的商隊。”

劉琦笑道:“這一節我早已想好了,提前對裴文行和陳元龍交代好了,讓我們的商隊不再與遼東通商,呵呵,經過這幾年的交易,我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遼東駿馬,無需再和他們交易,而遼東卻是不同,他們更加依賴我們的糧食和珠寶,所以,公孫康就算是惱怒,也根本無可奈何,不僅如此,他反而會加固聯盟,以便我能與他重開貿易。”

賈詡不由大笑,說道:“主公妙算,沒想到貿易通商竟然還有這等好處,能夠讓對方在商貿上受制於人,這一次詡算是大開眼界了。”

“呵呵,接下來我們要考慮如何佔據安定了,郝昭善守,想要破城恐怕不易。”劉琦的眉宇間透着一絲憂慮,輕輕說道。

賈詡聽了劉琦的話,思考了片刻,緩緩說道:“其實也不難,離之而已。”

劉琦聞絃歌而知雅意,哈哈笑道:“果然妙計。”

第343章 計破長安(一)第51章 鬼才郭嘉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64章 連環詭計(三)第73章 將計就計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70章 豫章歸降第502章 劉琦的野望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22章 狂人廖立第49章 張津之死第362章 渭南之戰(四)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96章 劉琦大婚(三)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308章 曹操徵烏桓第410章 趙雲出兵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15章 徐庶和龐統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65章 臨湘城破第284章 誘降第30章 襄陽黃碩?第346章 梟雄末路(一)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410章 趙雲出兵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275章 精兵成第493章 真假火藥(二)第411章 騙開城門第237章 戰張任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290章 允吾之戰(二)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53章 平叛(一)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40章 南征桂陽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280章 霍峻的罵功第295章 退兵(一)第258章 受困沔水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398章 這是一場誤會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18章 黃月英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8章 抵足而眠?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369章 神器!第209章 懾服第222章 逢紀歸降(一)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68章 江夏張虎第495章 代郡之爭(一)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430章 嫉惡如仇的張飛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394章 漢軍殺來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49章 張津之死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474章 刺曹(三)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94章 劉琦大婚(一)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51章 鬼才郭嘉第258章 受困沔水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11章 賈詡的智慧第194章 萬人敵關羽第121章 孫策之死(二)第97章 劉琦大婚(四)第83章 江東二喬第53章 遭遇伏兵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5章 義陽魏延第266章 科舉制第32章 酃縣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