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科舉制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三國之荊州我做主》更多支持!陳羣這一句話問出,所有人頓時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劉琦,期待能夠從他口中說出什麼妙策。

卻聽得劉琦緩緩說道:“若論選材之制,實乃關係着國計民生的大事,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以有天下,行禪讓之制,傳賢而不傳子古人之聖德,我輩所不及也,自三代以來,君子世及以爲禮,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至西周建立,周武王行井田、分封諸侯、定宗法制,乃成世官制,亦稱世卿世祿制,自此之後,王孫公子世襲爵位,立子以嫡不以長,立子以長不以賢,而教育亦是學在官府,平民無權學習聖賢禮制,至周厲王之時,終於引起國人暴動,天子首度見識了平民的力量。”

劉琦見衆人或者是暗暗點頭,或者是若有所思,雖然大致知道他們各自的心思,卻也不說破,繼續點頭說道:“後來周幽王違反嫡長子繼承製,廢太子宜臼,竟立褒姒之子伯服爲太子,自身又昏庸無能,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終致西周斷送,幽王被殺驪山之下,而春秋之世,天子衰微,禮崩樂壞,政在家門,天下紛爭不已,世卿世祿制遭受打擊,而儒門聖人孔夫子則打破學在官府之局,開創私人講學之風。自此平民亦得聞聖賢禮樂。”

略微頓了頓,劉琦又繼續說道:“後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更是公然挑戰周代禮制。至此,天子再無約束之力,歷史乃進入戰國紛爭之際,而此時,諸國爲富國強兵、爭雄天下,紛紛延攬人才,變法圖強。於是有商鞅、蘇秦、吳起之輩,盡皆出身寒微。但卻一個個深刻影響着歷史進程,尤其是商鞅、吳起的變法,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耕戰。令秦國與楚國盡皆躍居爲萬乘強國,而秦國最終能夠天下,也和這場深刻的變革脫不開關係,而如果溯其淵源,戰國人才之盛,當源於孔子開私門講學之風。”

“難道主公竟要仿效商鞅、吳起,打擊世家大族,拔擢重用寒門師姊嗎?”一旁的陳羣終於忍不住了,小心翼翼的問道。臉上雖然仍和往常一般充滿恭敬,但是更多的卻是疑惑之色。

陳羣乃是潁川大族,自然希望劉琦出臺的政策能夠對世家大族有利。最起碼不能損害世家大族的利益,他見劉琦說了這麼一番話,心中頓時誤會劉琦要貶抑世家大族,扶植寒門,不由得感到心寒,然後硬着脖子說道:“主公應當知道。在如今的天下諸侯中,無論是大還是小。沒有誰不會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如果有誰敢拋棄世家大族,那他最終也會被天下所拋棄。”

劉琦卻是呵呵一笑,淡然說道:“文長這一次可是誤會了,你且聽孤慢慢道來,秦王統一之後,因爲濫用嚴刑峻法,以法爲教,以吏爲師,終於引發不滿,隨着從陳勝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天下羣雄相應,最終推翻了暴秦的統治,而我朝高皇帝統帥天下羣豪共抗西楚霸王項羽,最終問鼎天下,原因爲何?其中很多,但是有一點大家不能否認,項羽麾下多任貴族,而高祖則不問出身,僅問才學,最終高祖麾下人才鼎盛,而項羽呢,連唯一范增都給逼走,其不敗可有天理?”

“那主公的意思也是要效仿了高祖,不問出身,僅問才學了?”陳羣總算是對劉琦的意圖有些明白,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因爲他深深的明白一點,寒門雖然也有不少才華橫溢之人,然而無論是數量還是才華的優劣,甚至包括家族的底蘊和文化的積澱,很明顯是比不過世家大族的,所以,就算是平等的機會放在眼前,寒門也是絕對比不過世家大族的。

劉琦卻是點了點頭說道:“諸公當知道,我朝孝武皇帝時期,卻推行察舉、徵辟、任子、貲選等制,其實也是兼顧才能與出身,因此史學家才發出‘漢之得人,於茲爲盛’之感慨。遠的不說,且說曹操與袁紹用人之別吧,袁紹自恃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用人首重門第,次論品行,而那些有真才實學卻出身寒微或品行不端之人卻不受重用,比如曹操麾下第一謀士郭奉孝,此人爲人行爲不夠檢點,有素喜杯中之物,在袁紹軍中不受重視,卻爲曹操所禮遇,爲曹操謀劃天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許攸爲人貪財,袁紹厭棄,曹操卻禮遇,最終許攸奔曹操,並獻計取烏巢,最終令曹操獲得官渡之戰勝利。”

說到這裡,劉琦忽然正色說道:“所以,孤認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出身高貴卻並不一定代表就有治國安邦之能,孝武皇帝處於盛世之時,尚能不拘一格,延攬人才,我們如今處於亂世,更應如曹操一般唯纔是舉,不問出身,亦不能執着於品行,只要其人有安邦定國之策,我們就當一視同仁,即便是品行不端、出身寒微,有功的就當賞,而即便是王公貴族,豪門世胄,如若有過,亦當受罰,因此,選才之策,首先要公正,這樣纔不會讓天下士子寒心。更何況,我們說是公正,實際上還是世家大族佔了便宜,畢竟在其門下將會有更大的機遇出現人才,而且有更大的機遇出現大才,而即便是才能一般的士族子弟,不是還有任子和貲選的途徑嗎?這便是孤之論,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劉琦此言一出,即便是以陳羣、蒯越、黃承彥等人爲代表的世家大族官員也都心悅誠服,而出身寒微的彭羕、黃權等人則更是衷心擁戴。

“主公之意,臣等已盡皆明白,只不過不知主公將何以評定才能高下?說到現在,其實主公這個問題還是沒有明確說出來。”陳羣性格耿直,倒也不怕處處針對劉琦會遭報復,再次提出了他的疑惑。

劉琦卻是淡淡一笑,緩緩說道:“其實辦法也很簡單,對於升遷之文官,主要看戶口、財稅以及官聲等項,合格的留任,不合格的降級,優秀的拔擢,武將則主要看軍功,立功受賞,無功留任,戰敗或者出現各種違規之事便受罰。而對於那些初次授官之人,我們則仿效察舉制考覈之法,舉行考試,優秀者便授予官職,根據優秀的程度授予不同的官品,此事不就解決了嗎?”

“通過考試授官,這樣的辦法倒是新鮮,不過看起來倒是可行,最起碼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才都肯定會得到一展才華的機會,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子弟,只要胸中有才華,都能謀取到高位,這樣看起來也的確公正了不少,如果主公能把此法推行於五州之地,想必那些才智之士將會競相歸於主公門下,如此一來,想必主公麾下人才之盛,絕對是讓曹操都能仰望的局面。”

幾乎是所有的官員在聽了劉琦的一番話之後,都存在着與這種思想相類似的想法,所以,他們竟然全都沒有反對。

“不知主公可有考試之法?”賈詡最終開了口,緩緩問道。

賈詡一般不說話,但是他作爲楚國之內除了劉琦之外最高的官員,一旦開口說話,就證明劉琦的考試之法基本確定了下來,接下來所討論的當是細節問題。

劉琦見賈詡在關鍵時刻發話支持自己的決定,心中也是頗爲高興,意氣風發之下便說道:“我的考試之法將分科進行,包括明經、明法、策論、明算、醫科、農科、兵科等等,每一科由各科專家命題,反能答對六成者便爲茂才,茂才考試在各郡舉行,是爲郡試,只有郡試通過之後方有資格參加下一輪考試,而郡試之後便是州試,考試在各州治所舉行,取茂才數額的三分之一,通過後便爲舉人,舉人便能授予八品、九品官職;之後再於襄陽參加會試,取舉人的三分之一,通過者爲進士,進士便是量才授官的最終人選。可授予五到七品官職。”

“那進士之間又該如何區分優劣呢?”王粲也不由得來了興趣,連忙恭聲問道。

劉琦笑了笑,不假思索的說道:“進士便由孤親自考試,將他們分爲三等,第一等三人,稱爲進士及第,可授予五品官職,第二等站餘下的三分之一,稱爲進士出身,可授予六品官職,餘下的則爲第三等,稱爲同進士出身,可授予七品官職,如此一來,我們一次考試可得數十甚至數百名人才,可緩解我們人才的困局。”

“實在是太絕妙了,主公如此天才的設想,定然能夠讓我大楚人才鼎盛,源源不斷,不知主公欲將這一整套考試製度定爲何名?微臣也好讓天下盡皆讚頌主公的大才。”王粲不由得拍案叫絕,衷心的稱讚道。

劉琦卻是有些受之有愧的說道:“此法以開科取士之法選拔人才,可爲科舉制。”

第70章 豫章歸降第422章 夜襲?第444章 家有喜事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188章 賭神!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455章 血戰濮陽(二)第77章 呂蒙第204章 比武招親第413章 譙郡失陷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11章 賈詡的智慧第292章 允吾之戰(四)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277章 兵進隴西第365章 勸降龐德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123章 使者到來第244章 北方聯盟第80章 迫降劉曄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10章 安衆之戰(三)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103章 風雲突起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365章 勸降龐德第127章 荊襄劇變(四)第422章 夜襲?第70章 豫章歸降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145章 交州平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58章 小心被雷劈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122章 好消息!第107章 蔡瑁的計劃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209章 懾服第15章 徐庶和龐統第73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蒯越的感慨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61章 放虎歸山第156章 苦肉計(二)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190章 貪婪的劉琦第97章 劉琦大婚(四)第57章 後援不足?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323章 劉備到來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320章 汧水大戰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183章 夠得着吃不着第244章 北方聯盟第112章 從孫策身上下功夫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311章 離間之計(三)第476章 情動之下第458章 呂虔詐降第280章 霍峻的罵功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1章 荊襄才俊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300章 孤注一擲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75章 柴桑之失第422章 夜襲?第266章 科舉制第144章 士燮之死第456章 血戰濮陽(三)第121章 孫策之死(二)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430章 嫉惡如仇的張飛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46章 耒陽有鐵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311章 離間之計(三)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185章 宴羣芳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191章 議徵南陽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42章 揮淚斬將第30章 襄陽黃碩?第160章 廣陵太守陳登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166章 奇襲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