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

聽到華歆要回許昌城稟明曹操時,劉贇又哪裡聽不出來華歆是在敷衍於他。不過劉贇根本不在意,只見他是點了點頭,說道:“回吧,回去告訴曹孟德,本王要的是無條件投降,而不是什麼議和。還有讓他儘快做好交接的準備,一旦本王替他拿到了陛下的聖旨後,就讓他來開封城聽封吧。”

劉贇那高傲的語氣差點沒把華歆給氣得半死,彷彿他們曹軍已經歸降了漢軍一樣。此時的華歆臉色鐵青地離開開封城後,是快馬加鞭地就趕回了許昌城。

一回到曹操的府中後,華歆便把劉贇的原話是說了出來。當衆大臣聽後,也是氣憤不已。而曹操只是笑了笑,便說道:“那劉子安早就有了一統天下之心,又哪裡會輕易地答應議和。不過他竟願意封本公爲魏王,看來本公在他心中還是有些份量的。與其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爺,還不如奮起一戰,讓本公看看究竟誰纔是真正的王者。”

聽到曹操的話後,衆大臣頓時就明白與漢軍一戰是在所難免了,於是也紛紛站起身來願支持曹操與漢軍一戰。

這些衆臣裡大多都是世家門閥的代表及家主,他們又怎會輕易地向劉贇臣服,所以這一戰也是世家門閥與皇權之爭。

當劉贇在得知了世家門閥不願臣服的消息後,不由得是蔑視地就說道:“本王早就知道他們來議和其實就沒安好心,想要在本王的眼皮底下封疆裂土,也不問問本王會不會答應。來人,傳令各軍團自找戰機,等到開春後在與曹軍一決高下,到時本王會親自拿下那許昌城來的。”

劉贇的指令傳出後,各軍團也開始頻頻調兵遣將了起來。此刻的兗州已成了漢軍攻伐的第一線,無數的物資也已運達了陳留國裡。兗州四國四郡七十一縣已被漢軍佔去了大半,現在就只剩下了山陽郡及任城國還在曹軍的掌控之中。

不過這一郡一國已被漢軍團團包圍,想要拿下他們也是遲早之事。此刻的劉贇並沒有着急,他在等着其他幾個軍團的消息。

現在荊州與揚州的戰事依然還在繼續,郭嘉與龐統的軍團會師以後,是實力大增,光是他們身邊的戰將已讓曹仁是頗感頭疼。再加上一個鬼才和一個鳳雛,就更讓曹仁是壓力倍增了。

而此時的漢軍大營裡,郭嘉、徐庶、龐統、法正等人正圍坐在沙盤前,並商討着下一步的攻城計劃。現在曹軍已經收縮防線回了南郡,想要攻打南郡就要面對十幾萬的曹軍。

雖然漢軍有近三十萬的兵力,但曹軍龜縮在城裡,想要強攻那傷亡肯定會不小,所以幾人在商討了一番後,最終決定分兵攻打南郡。第一路人馬由龐統率領,並從夷陵郡向當陽城發起進攻。而第二路人馬則由徐庶率領,以趙雲爲大將,從長沙郡向南郡發起進攻。最後一路人馬由郭嘉率領,以馬超爲大將,從益陽城向南郡發起攻擊。

當漢軍分三路人馬向曹軍發起攻擊時,曹仁也立馬派出李通、呂虔守當陽。而文聘與孫禮守長沙防線,阻止漢軍的進攻,至於正面而來的漢軍則由他親自來對付。

就在漢曹兩軍一觸即發之時,從江夏城裡開出來了一隊漢軍。這支漢軍大約有兩萬人馬,而統領這支人馬的將軍則是黃忠黃漢升及副將蔣欽蔣公奕。他們的任務就是從江夏城出發,並從華容道偷襲南郡的江陵城。

原來這次攻打南郡並不止三路大軍,真正有威脅的就是從江夏城裡出來的第四路大軍。江陵城是南郡的首府,由曹仁長子曹泰及長史賈逵鎮守,城裡共有三萬守軍。

當龐統回到夷陵郡後,任命童飛爲主將,龐德爲先鋒,並率十萬大軍就攻向了當陽城。而當陽城的守將李通和呂虔在接到漢軍進攻的消息後,是緊閉城門不與交鋒。

當漢軍兵臨城下之後,龐統召來衆將就說道:“先別急着攻城,把四周的郡縣拿下後,再攻城也不遲。”

隨着龐統的一聲令下,漢軍是四處出擊,很快就掃清了當陽城四周的所有郡縣。而就在當陽城成爲了一座孤城時,徐庶率領的五萬大軍也來到了岳陽城下。只見徐庶從陣營中走出來後,並對城樓上的文聘說道:“仲業兄,可還認得某徐庶徐元直乎?當年你可是劉荊州帳下的一等大將,而劉荊州更是我漢室宗親。現在我家主公欲一統天下,仲業兄何不歸順我漢軍併成其大業呢,到時你我同殿爲臣豈不快哉。仲業兄,你可別忘了你始終都是我大漢之臣。”

徐庶的話說得文聘是滿臉通紅,當初他確實是劉表手下的第一大將,而且受劉表的提攜良多。要不是劉表突然病故,他也不願投降曹軍。現在聽徐庶這麼一說,他心裡不由得也有些心動了起來。

現在的漢軍確實很強勢,而攝政王劉贇更是英明神武。曹操雖然也有梟雄之姿,但比起劉贇來還是要差上一些。更何況現在的形勢已不再曹軍這一邊,若自己依然執迷不悟的話,很可能會枉死在這岳陽城裡。

而且當初劉表在世時,確實待他不薄,他也常常以漢臣自居。就連那劉備、諸葛亮都降了漢軍,自己又何必再爲那曹操賣命呢。

就在文聘有了降漢之心時,一名親衛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並對他說道:“將軍,大事不好,那孫禮將軍不知聽了誰的謠言,說是將軍要投降漢軍,所以正帶了一隊人馬過來要拿下將軍您,並且還要把將軍您送往許昌城聽候曹公的處置。”

聽到這名親衛的稟報後,文聘吃了一驚,不過轉而一想又大怒地說道:“這個孫博武好大的膽子,竟敢不問青紅皁白就想抓拿與我,難道他還真以爲我文仲業是吃素的不成。來人,傳本將軍的命令,既然曹軍容不下我等,不如就降了漢軍又何妨。你我本就是劉荊州帳下的漢臣,而且劉荊州對我等也一直不薄,今日本將軍欲反出曹營迴歸漢庭,你等可願隨本將軍一起歸漢?”

文聘的話音剛落,身邊的親衛們立刻就大聲回答道:“我等願誓死追隨將軍,反出曹營,迴歸大漢。”

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四十章 徐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十二章 打臉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