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

當劉備與諸葛亮明白了毛玠的來意後,也不由得贊同了他的說法,畢竟有了曹軍的加入,對他們抵擋漢軍的進攻也會更有把握一些。不過夷陵郡裡的十萬漢軍也並不是那麼好引出來的,雙方在經過了一番商議後,決定同時向夷陵郡出兵,能引出來最好。如果漢軍死守夷陵城,那麼也要將他們堵死在夷陵城裡。

就在毛玠下去休息時,劉備卻與諸葛亮仍在書房裡商量着曹操的用意。曹操主動提出增援一事看是簡單,但絕非沒有目地。當劉備將心中的疑惑向諸葛亮請教時,諸葛亮搖了搖手裡的羽扇就說道:“曹操增援一事不外乎兩個目地,一是向毛孝先所說的那樣,堵住漢軍出川的步伐,讓劉贇少了一路人馬進攻荊州。二是讓我軍與漢軍拼個你死我活,最後讓他來個漁翁得利。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他還需要我軍來擋住漢軍的進攻,否則一旦荊州失守,那他可就陷入了漢軍的包圍之中,再想衝出重圍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而且劉子安也絕不會放過他的。”

“對了孔明,剛纔毛孝先說他們已派了人潛入西川,想要在西川給劉子安添一把火,他們這麼做的目地又是什麼呢?”

“如果亮沒猜錯的話,曹操這麼做只是想給劉贇添亂罷了,好讓他無暇顧及兗、豫二州。唉,可惜我荊州軍的兵力還是太少了,否則這次就是一次進入西川的最好機會。現在夷陵郡的太守是馬良馬季常,而某對他還是有些瞭解的。此人擅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賢臣,但論上兵伐謀他可就不如向巨達了,所以此人不足爲慮。不過夷陵郡裡還有一人,咱們不可不防,此人就是名士法真之孫、法衍之子法正法孝直。某曾對他做過了解,在劉璋執政益州之時,他並未得到劉璋的重用,因此對他來說也算是懷才不遇。幸好有好友張鬆張子喬一直在幫他,才被劉璋封爲了軍議校尉。

法正法孝直此人善於奇謀,曾幫助劉贇平定了益州叛亂,因此也得到了劉贇的重用,並賜封他爲了廷尉丞及護軍將軍。現在此人就在夷陵城裡,所以咱們對上他時,絕不可掉以輕心。”

“唉,那劉子安帳下還真是人才濟濟,爲何某就得不到這些賢才的相助呢?”

就在劉備感嘆自己身邊缺少賢臣良將時,諸葛亮卻向他推薦了一人道:“吾家三弟諸葛均才華橫溢,若主公不嫌孔明舉賢不避親的話,某願將他召來在主公的帳下聽令。”

諸葛均乃是諸葛亮的同胞兄弟,諸葛亮被劉備請出仕後,他仍然留在隆中種田度日。劉備二上臥龍崗時,曾有幸見過諸葛均一面,當時還差點把諸葛均當成了諸葛亮。而且劉備也曾與諸葛均有過交談,對他的印象非常好,所以當諸葛亮一提起他這位三弟來,劉備立馬就說道:“某見過你家三弟,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的賢才,若孔明真能將子平先生請來,備必當與囯士相待。”

說完了諸葛均的事情後,兩人又談到了西川的事情上。此刻就聽諸葛亮說道:“劉子安能拿下益州來,也全靠了張鬆獻上的西川佈防圖,如果我們也能說服此人的話,說不定還真有機會殺進西川。一旦西川脫離了劉贇的掌控,那對咱們來說可就是虎躍山崗魚戲水、龍歸大海鳥入林了。”

諸葛亮此話一出,頓時把劉備給樂得都快找不着北了。不過劉備也有自知之明,只見他在冷靜下來後,就問道:“孔明,你有把握說服那張鬆張子喬嗎?還有咱們又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的兵力進攻益州?”

“主公,臣早就派了細作在西川打探消息,那張子喬自從獻上了西川佈防圖後,本以爲會得到劉贇的重用,沒想到劉贇不僅沒有給他實權,反而將他是明升暗降。現在的張子喬在蜀郡並不得勢,甚至還不如益州的其他降將。只要咱們派一名得力之人,定能說服那張鬆投靠我軍。一旦重新掌握了西川的佈防,咱們就可以來個擒賊先擒王,只要搶先一步拿下那些守城的主將,他們手裡的兵力豈不就任由咱們操縱了嗎!

還有前兩年咱們在武陵郡招收的五溪蠻夷,這次也能派上用場了。我曾與那五溪蠻的首領沙摩柯交談過,一旦我軍遇到什麼麻煩,只需要用黃金及錦帛賜予五溪蠻,並授予他們官職和爵位,那五溪蠻必會響應我軍並助我們攻打夷陵郡和西川的。到時有了五溪蠻的幫助,咱們就能一鼓作氣地攻入夷陵郡及西川地界了。”

聽諸葛亮這麼一說,劉備也頓時記起了武陵地界裡的五溪蠻來。這所謂的五溪蠻夷分別指的是;巫水(雄溪)、渠水(滿溪)、酉水(酉溪)、水(潕溪)以及辰水(辰溪)。而這五溪蠻夷也有一個共同的首領叫做沙摩柯,此人生得是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柄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整個人看上去是威風抖擻,因此也有人稱他爲五溪蠻王。

當年劉備佔領了武陵郡後,便派遣了侍中向朗安頓撫慰了五溪蠻,後又用金錦爵位賞誘了那五溪蠻王沙摩柯,使得沙摩柯率衆投靠在了劉備的帳下。

不過劉備對這些蠻夷一直存有警惕之心,因此也沒有真正的啓用他們,直到此刻諸葛亮提起了這五溪蠻夷後,劉備才終於想到了沙摩柯這個人來。

沙摩柯做爲五溪蠻夷的首領,其一身武技也十分了得。雖然比不上劉備身邊的關、張、陳三人,但比起那關平、劉封來還要強上一些。特別是沙摩柯還使得一手好箭術,就連張飛也曾向他請教過,所以沙摩柯在荊州還是有一些名氣的。

此刻的劉備在記起了沙摩柯的同時,也想到了在他的手裡還掌握着數萬蠻兵,要是能將這些蠻兵派上用場的話,確實能幫助他們殺入益州地界了。

就在劉備同意了諸葛亮的建議後,他又不得不問道:“孔明,你打算派誰入川去說服那張鬆張子喬?此人可是我們進入西川的關鍵,所以派去的人只許成功絕不能失敗。”

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貢酒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