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

就在兩人不知如何應對時,隨軍而來的陸遜卻驚呼道:“不好,是漢軍的陷陣營和黃巾力士,他們這是要截留我江東大軍啊。快快稟報大都督,否則晚了就來不及了。”

一名傳令兵在跑向了後方時,陸遜又說道:“穩住陣型,不可後退,以免泄了我軍的士氣。”

陸遜雖然還很年輕,但他那敏銳的觀察力和指揮才能卻是過早的體現了出來。這位未來的江東軍大都督在喝令了全軍原地待命後,又馬上命令程普、韓當等人擺出了迎戰的陣勢來。

當週瑜在接到了前方的消息,並快速地趕過來時,江東軍與漢軍已經擺開了陣勢,就等着各自的主帥一聲令下而發起攻擊了。

此時的周瑜在看了看漢軍的陣營後,突然越過了方陣並來到陣前說道:“請攝政王大人出來一敘。”

隨着周瑜的聲音響起,劉贇身穿烏金麒麟鎧,手持鳳翅鎏金鏜就從陣營中是威風凜凜地走了出來。而周瑜一見到劉贇後,便施禮地說道:“攝政王大人,你我都屬漢臣,可否免了這場兵戎相見?”

聽了周瑜的話後,劉贇笑了笑便說道:“只要你們肯交出兵權和印綬,本王可以免了這場廝殺,不知公瑾可願交出來?”

“攝政王,不知你是如何看出我的詐死之計的?”

“周公瑾,你很聰明,但你若真的死了,江東水軍也絕不會繼續逗留在內河裡了。他們要麼與我軍一戰,要麼退回建業增援孫權,唯有你沒死他們纔會繼續留下來與我軍周旋。”

聽了劉贇的解釋,周瑜臉色蒼白地說道:“沒想到我計策中的破綻竟然是來自水軍,看來我當初確實是太自信了一些,才留下了這麼大的破綻來。而王爺智珠在握、雄才大略,確實讓公瑾是望塵莫及。不過公瑾自幼便與伯符相識,這一生也只認他這一個朋友,所以公瑾要讓王爺您失望了。”

聽了周瑜的回答,劉贇便知道他是不會交出兵權和印綬來了,所以劉贇點了點頭,就說道:“周公瑾,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我漢軍的威武吧,凡是敢藐視我大漢皇權者,殺無赦。”

當劉贇在說出殺無赦這三個字來時,周瑜的臉色再一次變得面無血色了起來。當他回到陣營後,就對陸遜說道:“伯言,接下來的戰鬥就交給你了,只要盡力就好。”說着周瑜是沉着臉就走進了大帳中。

當他剛一走進大帳,終於忍不住是吐出了一口鮮血出來,要不是一旁的黃蓋眼明手快地扶住了他,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倒在地上了。

就在黃蓋剛要開口叫大夫時,周瑜卻攔住了他說道:“公覆不可將我的病情宣揚出去,這樣會影響我軍中士氣的。等到伯言打完了這場仗後,我自會去與大家說。對了,快派人去通知子明,讓他勿要中了漢軍的詭計,如果無法與我軍會合,就讓他率領水軍去援助仲謀吧。一旦建業被攻破,那整個江東可就完了。”

黃蓋在點了點頭後,立刻召來親衛就派往了水軍大營處。而就在周瑜臥榻休息之時,陸遜卻接過了帥印並命令道:“程普將軍聽令,命你率兩萬大軍護住我方的左翼,無論如何不可讓漢軍攻打進來。韓當將軍聽令,命你率兩萬人馬護住我方的右翼,同樣不得讓漢軍是攻打進來。其餘的人馬設爲中路大軍,並徐徐向前推進,直到擊敗漢軍爲止。”

隨着陸遜一道道的命令傳出,程普、韓當等人也各自下去是準備了起來。此刻的陸遜也算是臨危受命,好在有周瑜在一旁照拂着,也沒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

而就在江東軍備戰之時,劉贇也收到了從暗探那裡得來的消息。當他在獲知了江東主帥換位後,不由得就笑了起來說道:“那陸遜陸伯言還是太年輕了一些,如果再給他數年的成長,倒是有資格來繼承那江東主帥的位子,不過現在卻是稍早了一些。

從他佈置的陣型來看,卻有些中規中矩了,並沒有突出特別的手段來,只爲了一心求穩罷了。像這樣的對手,本王卻有些勝之不武。看來那周瑜是真的病了,而且病情還不輕。剛纔本王在陣前見到他時,就已發現他的臉上出現了死氣,如果本王沒預料錯的話,這周公瑾已是時日無多之人了,因此他纔將自己的帥位傳給了陸遜。可惜此子未曾經歷過真正的戰陣,在經驗上還欠缺了一些,今日就讓本王教教他什麼叫做運籌帷幄吧。

來人,傳令給黃忠和高順,讓他們兩人率三萬大軍進攻江東軍的左翼。在傳令給劉磐和管亥,讓他們率三萬人馬進攻江東軍的右翼,至於中路由本王親自統領。”

當劉贇的命令剛一傳達下去,左翼的黃忠和高順是率先就發起了攻擊。只見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在江東軍的左翼撕開了一道口子後,緊隨其後的黃忠也趁機是衝進了戰陣裡。

雖然黃忠的年紀有些大了,但他手中的象鼻卷龍刀依然是犀利無比,凡是衝過來的江東軍在他那老辣的刀法之下,很快就死傷了一地,嚇得江東軍們無一人再敢靠近這員老將身邊半步。

隨着戰事不斷的擴大,江東軍左翼也是越來越薄弱,而這時候的程普在咬了咬牙後,是手提鐵脊蛇矛就朝黃忠衝殺了過來。

此刻的黃忠在江東軍的陣營中如無人之境般地橫衝直撞,很快左翼就被他給衝出了一條血路出來。當黃忠正要朝前方殺去時,忽然聽到他兒子的喊叫聲:“爹,小心你的身後。”

隨着黃敘的喊話聲剛落,一股殺氣就朝黃忠的身後逼來。而黃忠並沒有慌張,只見他一招“倒卷珠簾”就封住了程普的攻勢,同時又是一記“巨浪滔天”就朝程普是狠狠地劈了過去。

其實程普是認識黃忠的,當年虎牢關前的三英戰呂布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來。當程普運起全身的力氣並擋住了這招時,他也被黃忠的巨力給震得是連吐了好幾口鮮血出來。

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九章 屠神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