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

原來這名商賈叫做穆易字安北,與武安國是同鄉。當年武安國落魄的時候,穆易曾幫過武安國一把,也使得武安國是度過了難關,因此武安國對他也是感恩戴德,一直想着要如何報答穆易。

沒想到穆易竟然來到了虎牢關,因此武安國將穆易請進了守將府後,是大擺酒宴款待穆易的到來。當武安國問起穆易來這裡的目地時,穆易笑了笑就說道:“我剛在雒陽城裡購置了一批西域美酒,正準備運回青州去販賣。當我聽到霸候是這裡的守將時,才冒昧前來拜訪,望霸候不要見怪纔是。”

“安北兄說哪裡話了,我怎麼可能會責怪恩公你呢,當年要不是你仗義疏財,我武安國又豈能有今天的成就。既然是他鄉遇故知,而且又是某的恩人,所以今日你我二人一定要喝個痛快纔是。”說着武安國端起酒樽就與穆易是對飲了起來。

兩人一邊喝着酒一邊聊着往事,很快武安國就出現了幾分醉意。而穆易也好不到哪裡去,就在兩人又幹完一罈酒後,武安國終於是醉倒在了酒桌上,不管穆易怎麼叫他就是不醒。

而這時的穆易在微微地嘆了一口氣後,竟然很快就清醒了過來,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醉酒的樣子。當穆易離開守將府時,身上卻多了一支令箭,而這令箭可是武安國的專用之物,凡手持令箭者可以在虎牢關裡是暢通無阻。

當穆易在回到館驛的房間時,房間裡早有人在那裡等着他了。當穆易拿出了那支令箭時,一名黑衣人笑着就對他說道:“穆易,你乾的不錯,既然令箭已到手,你的家人我們也自然會放回的,等你回到青州後,就可以與你的家人團聚了。”說着這名黑衣人拿起那支令箭後,就走出了穆易的房間。

而此時的穆易一臉沮喪地坐在椅上後,不由得是苦澀地說道:“霸候賢弟,請原諒我的過錯吧,這一切都是爲了我的家人才不得不這麼做啊。等你清醒後,爲兄任由你處置就是了。”說着穆易還忍不住是哽咽了起來。

隨着天色漸漸地暗下來後,虎牢關的城門也終於是落上了鎖,今日一天的繁忙也隨之散去。除了一些當值的守軍還在城牆上外,其餘的官兵們都回營地去歇息了起來。

此刻還在趕路的荀棐在看了看天色後,不由得是搖了搖頭,道:“今日已是無法趕到虎牢關裡了,只能在關外是借宿一晚,等明日開城後就立刻進城,爭取在辰時三刻之前出了虎牢,這樣咱們才能得以安全,大家都記住了嗎?”

就在黃奎、韓玥等人回答明白的時候,荀棐已在催促馬車伕儘快趕到虎牢關城下。這一晚在虎牢關的另一頭,同樣出現了一支人馬。不過這支人馬很小心地來到一處樹林中後,就將隊伍是隱藏在了林中。

這支人馬大約有三千人左右,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同時他們的鎧甲也全都是黑色的,不屬於任何一支軍隊,看上去就好像是一羣死士一樣。

再說那荀棐連夜趕到虎牢關之後,便將馬車裡的劉協是安排在了一家民宅裡。至於民宅裡的原主人在得到一筆豐厚的報酬後,早已跑去了別處安身。

當荀棐向劉協告罪了一聲後,就說道:“陛下,今日就先讓您在這裡委屈一晚了,等明天天亮後,就立刻送您出城。”

劉協也知道自己是在逃亡之中,所以他並沒有計較這些,反而是一再叮囑荀棐,道:“元烈,明日你等無論如何也要護送朕出了那虎牢關,朕再也不想回到那雒陽皇宮裡去了,你明白了嗎?”

此刻的荀棐點了點頭,便再次保證會護送劉協出了那虎牢關。第二天當辰時來臨之際,虎牢關的城門終於是打了開來,一些做生意的商人或着是行人,挨個地接受了守衛的檢查後,才進了那虎牢關來,而虎牢關的另一頭則是出城的方向。

當荀棐手持一支令箭並遞與了一名守衛時,那名守衛立刻就將荀棐和他護送的馬車是放進了虎牢關裡。這支令箭是昨晚一名黑衣人交給他的,有了這支令箭後,他與馬車的出行就會更方便一些了。

就在荀棐暗自高興之時,他們的馬車也來到了另一頭的城門處。眼看着就快要出虎牢關的時候,他們的馬車卻突然被人給攔了下來。同時城門處還涌出來了不少的漢軍,並將荀棐和他的馬車是圍了起來。

當荀棐在看到這一幕時,頓時就有些心慌了起來,說道:“你們想要幹什麼,我可是有武將軍的令箭在此,你們還不快快散開,要是耽誤了武將軍的大事,你們所有人的人頭都不夠砍的。”

荀棐的話纔剛說完,就見城樓上出現了兩個人的身影。其中一人正是那武安國武將軍,而另一人荀棐也不陌生,那就是兵部尚書賈詡賈文和。當荀棐一看到這兩人時,嚇得差點沒從馬背上是掉下來。

而這時的武安國冷冷地看了荀棐一眼後,就說道:“荀元烈,本將軍在此還不快快下馬投降,難道真要本將軍親自來動手嗎?還有你身邊的那些反賊,都給本將軍放下武器投降,否則本將軍一聲令下定叫爾等是身首異處。”

當荀棐在看到武安國和賈詡出現的一剎那,就已明白他們的行蹤早被人所掌控。而且他手中的那支令箭也是別人故意給他們的,其目地就是爲了引他們入甕。

此時的荀棐在苦笑了一聲後,就對黃奎、韓玥等人說道:“咱們中計了,而且還是連環計。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從德祖兄進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咱們就被人給盯上了。之所以會在這時候動手,也是爲了引出我們更多的暗探來吧。現在他們的目地已達到,而我們也自然成爲了被待宰的羔羊一般。可惜我等出自名門,卻辜負了先輩們的遺願。更令我等慚愧的是未曾將陛下救出牢籠,我等又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呢,所以我荀元烈願爲陛下戰死沙場也絕不苟且偷生。”說着荀棐一挺手裡的長槍,就朝守軍們是衝殺了過去。

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九章 屠神門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