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

而這時的呂蒙和淩統等人一直護在孫權的左右,當曹真率領的五千步兵也衝進了大營之後,呂蒙不得不勸說孫權是退走江東,同時他還留下了宋謙和陳武爲孫權斷後。

當曹真也殺到了後營之時,孫權卻已經撤出了營寨,曹真不得已只能是猛攻後營,希望殺散這些敵軍後,好去追殺那孫權。不過斷後的宋謙和陳武也不是易於之輩,兩人都是江東虎臣,所以率領着手下兒郎們堪堪擋住了曹軍的攻勢。

這時候的曹純也有些急眼,他知道時間拖得越長就越追不上孫權,所以他將虎豹騎全都集結在自己的身邊後,就向斷後的江東軍們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來。

虎豹騎猶如劉贇帳下的重騎兵,他們身穿着厚厚的鎧甲,手持重武器就朝江東軍們是衝了過去。隨着虎豹騎們的勇武,很快他們就鑿穿了江東軍的防守,並將江東軍是一分爲二,也算是徹底削弱了江東軍的實力。

而這時的曹真已經對上了江東軍的主將宋謙,兩人在交手了十餘個回合後,曹真是一槍就將宋謙是刺下了馬來。隨着宋謙的戰死,江東軍們也不得不退出了營寨。

當陳武率領着殘餘部隊繼續抵抗曹軍的進攻之時,忽然一陣箭羽襲來,而陳武在猝不及防之下頓時就被箭羽給射成了刺蝟,這也使得江東軍是徹底的潰散了起來。

看着自己的人馬在殺散了斷後的江東軍後,曹真立刻集結所有的騎兵就朝孫權逃走的方向是追了過去。當他追至津北的時候,又遇到了呂蒙和淩統的阻截,當他好不容易殺散這兩人的人馬時,孫權已坐上董襲駛來的戰船,並飛快地就脫離了戰場,讓曹真對着江面是一陣的嘆息後,最終也不得不是撤回了合肥城。

這一次的合肥之戰終於讓孫權認識到了自己與大兄的差距,正如孫策所說的那樣,治理內政他不如孫權,但征戰沙場卻是他的強項了。

此刻的孫權在心裡是自責了一番後,又不得不佩服起了曹操的底蘊來。他萬萬沒想到曹操經歷了赤壁之敗後,竟然還有如此的強兵,使得他與周瑜是連番的受挫,看來他們還真是低估了曹操的實力啊。

不過那劉備則是交了好運,一個多月的時間來,連番攻克了零陵、桂陽、武陵、長沙、章陵五郡。當他們攻至夷陵郡時,才被漢軍的水陸兩軍給阻止在了夷陵城外。

而這時的劉備根本不敢挑釁漢軍的實力,只能灰溜溜地迴轉了長沙及武陵等地。現在整個荊州成了四方諸侯的雲集之地,曹操佔了南陽、襄陽、南郡三郡,而孫權只佔據了江夏郡,除了劉備攻下的五郡外,夷陵郡這個不起眼的地方卻成了劉贇進攻荊州的橋頭堡,這也使得劉備和諸葛亮是望城興嘆。

當初關羽鎩羽而歸時,劉備氣得砸碎了房間裡所有的東西。而諸葛亮更是痛惜地說道:“就差一步就能扭轉時局,還真是時不待我啊,沒想到那位攝政王竟然會出來攪局,他這等於就是在放虎歸山啊。”

對於劉贇屢次打亂他們的部署,劉備和諸葛亮也很是無奈。而且對於劉贇這位強勢的諸侯,他們也只能忍讓卻不敢去招惹。現在劉贇可是佔據了九州的最大諸侯,其麾下更是謀士如雲、武將如雨,比起當初強勢的曹操來,還要厲害三分,這讓他們又如何敢去撼動劉贇的虎威呢,所以他們也只能是忍氣吞聲地接受了下來。

不過諸葛亮已經預測到劉贇與曹操之間必會有一場大戰,而到了那時纔是他們真正崛起之時。好在這次攻佔五郡的時候,他們也招降了一些能臣武將,比如那邢道榮、劉度、劉賢、楊齡等將。而且劉備還招收了伊籍、向朗等謀士,這也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班底。

現在劉備有步兵五萬,水軍一萬,及騎兵兩千,而地盤也得到了荊州近一半的土地,算是這次赤壁大戰中最大的贏家。而孫權、周瑜雖然戰勝了曹軍,但他們同樣是損失不小。特別是在合肥城下,更是折了宋謙、陳武這兩員大將,讓孫權回到江東以後,差點無顏再見江東父老。

好在有張紘、諸葛瑾等人的勸說,這才讓孫權的心裡是好受了一點。不過他並沒有將周瑜召回,仍然讓他繼續攻伐南郡。

而曹操由於在這次的大戰中損失慘重,雖然還堅守着南陽、襄陽、南郡三郡,但在兵力上已是十分的吃緊。不得已在僵持了近半年後,曹操不得不讓曹仁將南郡的守軍是撤往了襄陽,由此南郡也終於被東吳拿下,併成爲了東吳在荊州的第二郡。

再說那劉贇回到鄴城之後,便召來了衆大臣商議遷都之事。現在雒陽城已恢復了原貌,雖然還比不上以前的繁華,但做爲國都也是綽綽有餘了。畢竟雒陽城一直都是漢室的都城,所以劉贇一提起遷都的事來,便得到了衆大臣的贊同。

當有人問劉贇遷都後,是否讓劉協退位讓賢時,劉贇卻搖了搖頭說道:“還未到時候,等本王平定大漢十三州後,再繼位也不遲。”

隨着遷都的事宜被羣臣通過後,劉贇及大臣們也着手是準備了起來。這次劉贇打算將自己的妻小全都遷往雒陽城去,所以他在鄴城定下了遷都的事情後,便前往了青州看望他的家小。

現在劉贇已有了三子一女,長子劉新爲蔡琰所生,今年已十一歲了。次子劉襄爲張寧所生,今年七歲。第三子劉希爲黃月英所生,今年三歲。四女劉鶯,小名鶯鶯爲甄宓所生,今年兩歲。

劉贇最疼愛小女鶯鶯,所以一回到家裡是抱着鶯鶯就不肯放手。而長子劉新盡得盧植、蔡邕等人所傳授學識,所以待人接物盡顯學士本質。但劉贇總覺得自己這大兒子算是被人給教廢了,一點也不像他那樣的霸氣,所以又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次子和三子。

好在劉襄學得一身的好本領,而且還常常混跡於百姓之中,並知百姓的疾苦及磨難,所以常常在濟南城裡是好打不平,並還博得了一個“小孟嘗”的美名。

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