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

隨着韓當、陳武的銳不可擋,文聘也只能是無奈地敗下了陣來。當韓當、陳武正準備追擊敵船之時,周瑜怕他們出岔子,於是便叫人吹響了鳴金收兵的號角來。

當韓當、陳武撤回自己的營寨時,忽然一陣狂風大作、波浪洶涌,插在周瑜面前的軍旗也被颳得是嘩啦嘩啦地響。此時一角旌旗隨着風勢就打在了周瑜的臉上,而周瑜留神看了一下風中的軍旗時,猛然觸動了一樁心事。只見他在大叫了一聲後,便往後是倒了下去,緊接着他的嘴裡還吐出了不少的鮮血,而人也隨之是昏迷了過去。

當文武官員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趕到了周瑜的大帳想要探望他的病情。而程普、呂蒙等人更是急得愁容滿面,他們一面請來軍醫替周瑜治療病情,另一面又派人是飛報給了孫權。

而就在程普、呂蒙等人垂頭喪氣之時,諸葛亮也走進了大帳裡。當呂蒙將周瑜突然病倒的經過告訴給諸葛亮後,諸葛亮微微一笑,便說道:“子明,都督的病我倒是能治。”

呂蒙一聽此話,頓時就楞了一下。接着他又欣喜地說道:“沒想到孔明先生竟然還懂得醫道,那真是太好了,就請孔明先生去看看我家都督的病情吧。”

當諸葛亮在見到了周瑜後,就問候道:“幾天沒有見面,沒想到都督竟然病倒了。”而周瑜則嘆了一口氣,道:“正是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保不定啊。”

此時的諸葛亮笑了笑,又說道:“所以天有不測風雲,人又怎麼能預料得到呢?”

周瑜一聽此話,臉色頓時就變了變,一時也接不上話,只好故意是呻吟了起來。而諸葛亮又接着說道:“都督心中鬱悶,一定要先通氣,氣一通病情也就自然好轉起來了。我這裡有一張秘方,包管可以使都督順氣。”

周瑜料定諸葛亮已經知道了他的心事,於是便問起了他應該吃什麼藥。而諸葛亮提筆寫好了秘方後,就遞了過去,並笑着說道:“這就是都督的病源了。”

當週瑜接過了那張秘方後,見紙上寫了十六個大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齊備、只欠東風。”當週瑜在看到這十六個字時,頓時就嚇了一大跳。同時他心裡也在暗忖道:這個諸葛亮還真是厲害啊,竟然一語就道破了他的心事。

此時的周瑜見自己的心事已被諸葛亮說穿後,也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向他是請教了起來。而諸葛亮精通天文,早已測定這幾日必會起東南風,於是便故意哄騙周瑜道:“我少時曾學過一些法術,有呼風喚雨之本領,只要替我築起一個法壇,我上壇作法,就可以借來三天三夜的東南風給你,你看怎樣?”

周瑜聞聽此話,立馬就答道:“哪裡消三天三夜,有一夜的大風就足夠了,我這叫人給你築起那法壇來。”周瑜一邊說着一邊就從牀上是坐了起來。現在他的心事一去,整個人的病情也完全地好轉了起來。

當手下人在接到了周瑜的命令後,立刻就在南屏山上築起了一座七星壇來。而這七星壇的佈置,也是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在進行。當七星壇建好之後,就見諸葛亮披頭散髮、赤着雙腳,而且還穿着一身道士所用的法衣就登上了七星壇,並開始作法借風了起來。

而就在諸葛亮作法借風之時,劉贇與一千精騎也乘坐着戰船來到了赤壁山的北岸處。當劉贇在看到那片烏林之時,不由得就笑了起來說道:“好一片烏林,這裡就是最好的藏身之地。孟起,帶着你的兩個兄弟在前面開路,務必要在天黑前趕到赤壁山的山腳下。”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說着馬超便帶上自己的兩個弟弟就入了那片烏林。

而此刻的周瑜坐在大帳裡是心神不定,他不時地向帳外的旗杆上望去,只見上邊的那面大旗被風颳得是一忽兒展開,一忽兒捲攏,而盡對着自己的那一面,還是好大的西北風。

同時在大帳裡的衆將們,早已做好了準備,只等號令一出,就開始行動。可是等着等着,從上午一直到晚上,還是不見一點動靜。此刻每個人的心裡也開始有些焦躁了起來,他們不明白周瑜究竟還在等什麼。

而此時的周瑜比他們更心急,聽了聽外面的風聲,雖然小了一點,但依然颳得是西北風。這時的周瑜在冷哼了一聲後,就對呂蒙說道:“這個諸葛亮就是一個騙子,都到這個時候了,哪裡還有東南風?”而一旁的呂蒙雖然嘴上不說什麼,但也一樣急得是坐立不安。

當時間快到三更天的時候,就聽營帳的頂上是嘩啦嘩啦地響了起來。而且外面的旗幟,也發出了拍噠拍噠的聲音來。當週瑜拉着呂蒙的手是跑出了帳外後,就見所有的旗幟都向着西北方是飄動了起來,這果然是起了東南風啊。

就在周瑜萬分高興之時,他又突然想到了諸葛亮的本領果然是了不起,而且此人也絕對是留他不得。於是他立刻派出了丁奉和董襲,各率領一百名軍士,分水陸兩路就趕往了南屏山。只要見到諸葛亮,不必多問,殺了他就是大功一件。

當丁奉帶着一百名弓箭手,並騎馬趕到南屏山上時,卻早已不見了諸葛亮的身影。當他問起守壇的人才知道,原來諸葛亮已經離去好一會兒了,而且還是乘坐一艘小船離開這裡的。

當董襲也知道了這消息後,是連忙駕船就朝諸葛亮離開的方向是追了過去。當董襲在追趕了一陣後,終於看到了前方那艘小船的身影。這時候的董襲連忙站在船頭上是大聲喊道:“諸葛先生請留步,我們都督有要緊事請你。”

而諸葛亮在聽到喊聲後,也站到了船艄上,並對着董襲就高喊道:“我暫回江夏,不久再與都督相見吧。此番我料到都督想要加害於我,所以預先叫了陳到將軍來接應我,還請董將軍不要在追趕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