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

就在魏延、劉樻等人憤憤不平之時,王平則帶着一幫“無當飛軍”的人走了過來,並詢問道:“幾位將軍,可曾抓到了那趙韙趙欽澤?”

當嚴顏和魏延同時搖起了頭來時,王平頓時就跺了跺腳,說道:“該死,又讓這傢伙給溜掉了,這讓我如何向王爺交待啊。”

嚴顏可是知道這個趙韙的,當初就是這個傢伙在他的巴郡裡是攪風攪雨,而且還差點將他一起綁走,這怎能不讓嚴顏對他是懷恨在心呢。此刻聽到那趙韙又逃走後,他立馬叫人拿來了地圖,並仔細地查閱了一番後,才說道:“我與文長都是從北路和南路過來的,所以這傢伙絕不敢與我們照面。而剩下的東面和西面,一處是興古郡,而另一處則是建寧郡了。同時建寧郡離牂柯郡最近,我要是趙韙那老傢伙,一定會選擇去建寧郡的,別忘了在建寧郡還有一位故交好友在那裡等着他。”

“老將軍,您說的這位故交好友究竟是誰?他真能給趙韙這老傢伙提供庇護嗎?”王平畢竟還很年輕,並不知道趙韙的過去。

而嚴顏可是與趙韙同一時代的人,甚至比趙韙還要年長几歲,所以他當然知道很多事情。當嚴顏告訴王平建寧郡的那位故交好友叫做雍闓時,驚得王平是忍不住就叫了起來。雍闓可是漢什邡侯雍齒之後,同時也是建寧郡裡的豪族,他怎麼可能會與趙韙攪在一起呢。

當王平問出心中的疑問時,嚴顏不屑地就說道:“當年趙韙造反,那雍闓同樣在建寧郡是蠢蠢欲動。可惜趙韙敗得太快,讓雍闓也不得不收起了他的野心來。這件事情州牧大人的心裡一直有數,只是沒有當場說出來罷了。畢竟雍闓也是地方上的豪族,想要動他也不太容易,再加上雍闓與彝族首領的關係一直不錯,甚至還有恩於彝族首領孟氏家族,所以州牧大人才忍下了這口氣來。

而趙韙之所以認識雍闓,也是因爲他們彼此都是豪族,而且在許多的利益場合裡,他們都有着共同的語言。”

“老將軍,您也是豪族出身,可曾與他們打過交道呢?”

“那趙韙可是老主公任命的徵東中郎將,其職位還在我之上,你說我能不與他打交道嗎?至於雍闓則偏安一方,倒也少有來往。不過這兩人的野心實在太大,而老夫也不屑與他們來往,因此幾家的關係也就慢慢地淡化下來了。”

聽了嚴顏的解釋後,王平對這雍闓也是越發地看重了起來。當劉贇在收到了牂柯郡傳來的捷報後,便呵呵一笑,道:“這朱褒就這點本事還想造反,也不知道我那位皇叔究竟是如何管教屬下的。來人,傳我的命令,將朱褒的族人們全給我發配到高句驪充軍。同時任命王累爲牂柯郡太守,楊任和楊昂同爲牂柯郡守將。”

傳令兵在接令後,是立刻就跑出了州牧府。而這時的劉贇又拿着一張紙條並對吳懿、法正他們問道:“子遠公,孝直,那建寧郡的雍闓真是漢什邡侯雍齒之後嗎?”

雍齒(公元前192年),秦末泗水郡沛縣(今江蘇豐縣)人,原爲沛縣世族。公元前209年,劉邦反秦,雍齒隨從。但雍齒素輕劉邦。第二年,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獻出了豐縣投靠了魏國周市,劉邦大怒,數攻豐邑而不下,只好到薛縣投奔項梁,劉邦因此對雍齒非常痛恨。後雍齒屬趙,再降劉邦。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恩賞功臣封爲列侯。他聽說有人不服,天天發牢騷,劉邦問計於張良,張良說陛下最恨誰就厚賞誰,這樣讓所有人都有得賞的希望。劉邦於是封雍齒爲什邡侯(2500戶)。漢惠帝3年(公元前192年),雍齒去世,諡號肅侯。

當劉贇在聽了吳懿等人的解釋,也確定了那雍闓的確是雍齒的後人後,便不屑地說道:“我劉家待他們這些功臣可不薄,可是這些功臣的後代卻屢屢與本王作對,真當本王是好欺辱的嗎?”說着劉贇便將手中的紙條是傳遞了下去。

這紙條上的信息是王平傳回來的,並且也確定了那趙韙逃去了建寧郡,並被雍闓收留在了府上。當衆人在看完了紙條上的內容後,不由得都沉默了下來。這雍氏一族確實是地方上的豪強,而且與中南蠻夷也是關係密切,否則劉璋也不會拿他沒有辦法了。

此時的劉贇冷哼了一聲,道:“傳我的命令,讓那夷人王高定來我州牧府相見。十日內見不着他本人,那他也就不用來了。同時命馬超率一萬精兵駐紮在越雋郡,並任命董和爲越雋郡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縣人。東漢末年,董和率家族西遷。在劉璋手下相繼擔任過牛鞞、江原縣長及成都縣令,任內以身作則,改善了崇尚奢華的風氣。後遷任益州太守,與少數民族相處融洽,深得他們的愛戴。

同時董和還有個很牛逼的兒子叫做董允,是三國後期蜀漢的重臣,並且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統稱爲蜀漢“四相”。

此時的衆人見劉贇雷厲風行地任命好人選後,也不得不佩服起了劉贇的英明果斷來,要是劉璋在這裡就絕沒有這樣的魄力。

朱褒與他族人們的下場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益州,劉贇這一手的殺雞儆猴也確實嚇住了不少的人,就連那遠在建寧的雍闓也不得不是夾起了尾巴來。

而趙韙在聽說了朱褒戰敗的經過後,不由得是破口大罵道:“這個沒用的東西,連半天的時間都沒守住,就被劉贇的手下給破了城池,難怪他會選擇自殺。要是落到了劉贇的手裡,肯定不會賞他一具全屍的。”

就在趙韙憤慨之時,雍闓卻皺了皺眉頭,說道:“欽澤兄,我送你去彝人族那裡避避風頭吧,要是讓劉贇的人看到你在我這裡,我也會是吃不了兜着走的。現在沒有人敢與那劉贇作對,就連我也不行,所以你先去彝人族那裡躲一躲,等避過了這場風暴後,再回來也不遲。”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十章 貢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