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

當衆大臣在明白了曹操的話後,也紛紛贊同了此意。同時荀彧還提出派人去鄴城見劉贇,並向他提出再籤五年的停戰協議。

聽了荀彧的建議後,曹操不由得就問道:“文若,那劉贇可不是易於之輩,他又如何肯答應我們的建議呢?”

“主公,我們可以用商貿互惠的辦法來促成此事。我已經跟不少的世家門閥商議過了,他們同意引進劉贇的書籍來教授那些愚民。同時北面的精鹽、馬匹、農具等也可以做出一些讓步,而我們中原的布匹及陶瓷等就是最好的交易商品。”

能讓世家門閥做出讓步,看來他們也知道堵不如疏,只要加強了自身的防禦性,纔有可能抵擋住漢軍的進攻。而曹操自然也知道這一點,現在就看派誰去說服那劉贇劉子安了。

經過衆大臣的商議後,曹操派出了鍾繇和王朗前去促成此事。前者曾是朝中重臣,又是世家門閥出身,而且更是士子中的名士。至於王朗就更不用說了,文武雙全,口才了得,而且對經學也頗有見地,是派出談判的不二人選。

當曹操派出鍾繇和王朗去鄴城時,劉贇也在府邸裡收到了消息。只見他拿着那封書信就笑着,說道:“看來曹孟德已經被孫權那小子給逼急了,所以纔會派出鍾元常和王景興來與我談貿易的事情。”

“主公,現在我八州之地也在穩步地恢復元氣,特別是雒陽城已有了當年一半的樣貌,如果繼續這樣穩定下去的話,最多三年咱們就可以遷往雒陽城裡了。”

聽到董昭的話後,劉贇笑了笑,道:“我現在並不擔心雒陽城裡的建設,唯一讓我放心不下的就是人口。當年的雒陽城是何其的繁華似錦,誰也沒想到會被董卓一把火給燒成了廢墟,就算將雒陽城恢復了原貌,但當年的那些人與景又剩下了多少。不過我相信只要大漢朝不倒,昔日的輝煌一定會重現人間的。”

劉贇的話激起了所有人對未來的憧憬,特別是沮授、董昭等人更是嚮往着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而此時的郭嘉卻有些煞風景地說道:“主公,未來的事情咱們可以稍後再講,現在還是先談談如何應付那曹操的使者吧。”

聽到郭嘉的話後,劉贇點了點頭,道:“曹操派這兩人前來不過是想延續停戰的協議,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入侵荊州了。唉,也怪我那位皇叔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所以纔會被人給惦記上。而且從天機閣發回來的密信中提到;我那位皇叔近段時間身體一直不好,很可能會出現英年早逝的現象,這也是爲什麼荊州軍一靡不振的原因。

其實我也不想過早的與曹操開戰,現在元直和士元已經做好收復漢中的準備,但益州的劉璋並不好對付。而且益州的那些世家門閥同樣對我們漢軍很敵視,所以我打算派人潛入益州,挑撥劉璋與世家門閥的關係。只要他們雙方撕破了臉,我就有辦法拿下整個益州來。對了,前幾日咱們商議的搶佔人才計劃可以實施了,荊州和益州則是我們重點要關注的地方。”

當這場會議結束以後,從鄴城內跑出了數十個信使,他們分別駛向了荊州和益州等地。當龐統和徐庶在收到劉贇的信函時,龐統不由得就說道:“主公好像特別瞭解益州和漢中的人才,你看他信中所提到的這幾人無不是張魯和劉璋身邊的重要謀臣。”

“士元,主公身邊有一支秘密部隊,好像叫做天機閣。那裡面可全都是主公找來的奇能異士,所以讓他們去打聽這些人的底細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對了士元,主公特別提到了益州的張鬆張子喬與法正法孝直這兩人,你可對這兩人有過了解?”

“張鬆是劉璋的部下,而且還高居別駕之位,看來劉璋對他是極其的信任。要不是主公在信中提到張鬆有一張西川全景圖,我還真不知道這傢伙竟然還有這樣的智慧和手段。至於那法孝直,他可是法家的弟子,而且他祖父法真更是我大漢的名士和學者,對於諸子百家經典以及讖緯之學都頗有造詣。同時他父親法衍曾任過司徒掾和廷尉左監,所以此人也決不能小視。”

“看來主公還真是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啊,咱們這還沒開始進攻漢中和益州,他就替咱們找好內應了。還有這漢中太守張魯,主公的意思是不要傷了他的性命,畢竟張魯在漢中的名聲不錯。而且他建立的五斗米教在漢中也是深得民心,所以主公的意思是儘量勸降他爲好。”

“嗯,張魯張公祺的名聲我也聽說過,他的祖籍是沛國豐縣,而且還是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所以他在漢中也被人們稱爲是張天師。如果我們想要快速地拿下漢中來,首先就要賄賂他身邊的謀臣楊松,主公也在信中提到楊松此人極其的貪婪,只要給他足夠多的金銀,他就能把漢中城獻於我們,所以想要輕鬆地拿下漢中來,這楊松就是我們必須要拉攏的人物。

我已經派人去接觸那楊松的弟弟楊柏了,只要讓楊柏帶我們的人見到楊松後,我就有把握說服那楊松替我們打開城門來。而且漢中也並無大將,除了張魯的兄弟張衛、張愧外,就只剩下那楊任和楊昂兩人了。”

“士元,你可千萬別大意,張魯身邊還有一位謀臣叫做閻圃,聽說他與巴郡七姓夷王的關係不錯,如果讓他逃脫了我們的抓捕,他必會找來巴郡七姓夷王與我們一戰的,所以此人決不能放過,也更不能殺了他。等我們收復了漢中和益州,還需要靠他來籠絡那些夷人的,畢竟西川的夷人部落不在少數,特別是益州南部更是蠻人和苗人的地界。”

而就在徐庶和龐統謀劃漢中和西川之時,徐州的陳登和糜竺也接到了劉贇的信件。當兩人在得知劉贇想要搶奪荊州的賢才時,糜竺不由得是苦笑地說道:“我就一商人,豈能與那些名士沾邊啊。元龍,這件事情可就全靠你了,至於如何將他們遷來徐州我倒是有不少的辦法。畢竟我與荊州那邊的商人有不少的聯繫,就連龐、黃、蔡、蒯四大家族我也認識不少的人。”

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四章 釀酒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