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

看着那痛哭流涕的程普,周瑜將他扶起來後,便說道:“伯符有此一劫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德謀,你還記得當初在神亭嶺那位攝政王大人對你所說的話嗎?”

聽到周瑜的問話後,程普驚得是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他纔回過神來說道:“大都督,你該不會是懷疑此事與二公子有關吧。我曾審查過那三名刺客的來路,他們都是許貢的門客,當初主公殺掉許貢後,便封了他的府邸。而這些門客們也是被驅除一空,所以這三名刺客明顯是爲了給許貢報仇,因此纔在樹林中襲擊了主公。”

“德謀,我聽說當初伯符邀你們一起去打獵時,也曾叫過仲謀,不知可有此事?”

聽到周瑜的問話,程普點了點頭就說道:“確有此事,不過當時二公子說他有事在身,所以並沒有與我們一同前去。”當程普說到這裡時,他的臉色頓時就變得蒼白了起來。

而周瑜在聽了程普的話後,同樣是一臉蒼白地說道:“不管此事與仲謀有沒有干係,咱們都不得聲張,否則文臺公及伯符的心血將毀於一旦。”

此刻的程普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他將目光又投向周瑜時,周瑜長嘆了一聲,道:“既然伯符將印綬傳給了仲謀,而且還囑咐我們要輔佐仲謀,那咱們就按伯符的遺言去辦吧。至於這件事情的始末就不要再去查了,以免引起仲謀的猜疑來。”

“大都督,不知你對那位攝政王大人怎麼看?”

每當程普一想到劉贇告訴給他的那番話時,他心裡就忍不住是一陣的發怵。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劉贇竟然說中了此事,而且孫策的死還真可能與他兄弟有關,所以他不得不請教起了周瑜來。

而周瑜一聽到劉贇這個名字時,他心裡同樣有些發慌。不過他在皺了皺眉頭後,不由得說道:“劉贇劉子安,我大漢朝第一名將,其才華蓋過了任何人,就連我也不得不佩服這位攝政王大人那神鬼莫測的手段。還好伯符在臨終前曾說過劉贇不死我江東軍絕不北上的誓言,否則真對上了這位攝政王大人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說不定連我們整個江東都有可能會搭進去的。德謀,告訴我們的人千萬別去招惹那位攝政王大人,現在我江東軍應該將目光放在荊州的劉表身上。伯符沒完成的心願,我周瑜一定替他完成。”

當週瑜的這句話傳到孫權的耳朵裡時,孫權默默地點了點頭說道:“替父報仇本來就是我孫家的心願,既然公瑾想要出兵荊州,我孫權絕對會無條件的支持他。來人,將我的寶劍賜與大都督,誰要是敢阻攔此事大都督就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就在江東軍準備再次進攻江夏郡時,江夏太守黃祖不得不向劉表請求了支援。而劉表也意識到了江東軍的強大,所以他派出了侄子劉磐以及五萬大軍前去江夏增援黃祖。

當劉磐統帥大軍來到江夏郡後不久,就遭到了江東軍的猛烈攻擊。幸好黃祖對江夏郡加強了防護,所以江東軍一時半會兒根本拿不下江夏城來。

就在周瑜感到惱火之時,凌操主動站出來說道:“大都督,請給我一千精兵,我願替都督拿下江夏城的城頭來。”

凌操可是孫策的舊將,而且作戰也十分的勇猛。當初孫策平定嚴白虎時,就全靠了凌操的衝陣才斬殺掉了嚴白虎,並助孫策平定了餘杭和會稽。

此時的周瑜在點了點頭後,便說道:“凌將軍,這一次就全靠你了,我會讓徐琨在後面接應你的。”

徐琨乃是孫堅的外甥,隨孫堅征伐有功,拜偏將軍。堅歿,隨孫策戰伐,孫策上表徐琨領丹陽太守,恰逢吳景從廣陵歸吳,吳景更得人心,因此孫策任命吳景爲丹陽太守,任徐琨爲了督軍中郎將。從督軍中郎將破廬江,封廣德侯,後遷平虜將軍。

當凌操與徐琨一前一後地向江夏城發起猛攻時,黃祖的兒子黃射卻悄然帶着數百弓箭手埋伏在了箭樓裡。當凌操與江東軍奮力地衝上了城頭時,黃射指着凌操就說道:“此人叫凌操,是孫策帳下的大將,一會兒你們把所有的箭羽都對準此人。一旦將此人射殺後,江東軍必會大亂,到時就是我荊州軍反擊之時。”

那些弓箭手們在聽了黃射的話後,果然將箭頭是瞄向了凌操。而就在凌操剛衝入城牆的一瞬間,頓時數百支箭羽同時射向了他。而凌操剛想用盾牌擋住敵人的箭羽時,可惜射來的箭羽太多,他雖然擋下了大半的箭羽,但仍然有幾支鵰翎箭是射中了他的身體。

尤其有一支鵰翎箭還射中了凌操的眉心,當場就將凌操是射倒在了城牆下。而這時候跟在後面的徐琨一見凌操中箭後,是奮力地衝上城頭並抱起凌操的屍體就朝城外跑去。

而此時的黃射早已盯上了徐琨,只見黃射在拉滿弓後,就將箭頭是瞄向了徐琨的後背。而此刻的徐琨根本不知道有人要射殺他,當他剛跳下了雲梯還沒來得及跑出數米遠的距離時,一支鵰翎箭就狠狠地插在了他的後心上,並當場將徐琨是射倒在了城下。

隨着凌操和徐琨先後被荊州軍所射殺,其餘的江東軍們頓時是士氣大跌。而這時的黃祖也趁機敲響了戰鼓,並指揮着荊州軍們將江東軍是趕下了城牆。

當週瑜在接到凌操和徐琨陣亡的消息後,頓時是氣急攻心地就暈了過去。當衆將們好不容易救醒了周瑜後,周瑜是臉色蒼白地說道:“命令所有人馬立刻撤回夏口,不可再攻江夏城。”說完周瑜又昏睡了過去。

當黃祖看到江東軍撤出江夏郡後,是忍不住吐了一口血水出來說道:“今日之戰還真是兇險,幸好有我兒射殺了江東軍的主將,否則這一仗還真是難打了,看來我等要繼續加強江夏郡的防禦才行。”說完黃祖便命人打掃起了戰場來。

這一仗雙方死傷了不少人,好在黃祖家大業大很快就安撫好了那些荊州軍們,就連劉磐也得到了黃祖的不少賞賜。

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十章 徐榮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