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

李傕、郭汜等人領兵來犯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王允的耳朵裡。王允在聽到此消息後,頓時是嚇了一大跳,於是他連忙找來了呂布,並商議如何抵擋這些叛軍。

而呂布根本沒把李傕、郭汜等人放在眼裡,只見他拍着胸脯就保證道:“司徒請放心,量這些鼠輩也翻不起風浪來的。”說完他便和李肅帶上人馬就出了長安城。

當他們來到離長安城五十里的地方時,就看到了牛輔率領的先鋒軍也趕到了這裡。當李肅提刀出陣並迎戰牛輔時,牛輔也挺槍拍馬地就與李肅是戰在了一起。

兩人在戰了二十幾個回合後,牛輔抵擋不住李肅的攻勢,是拖槍敗陣而去。而李肅在追殺了一陣後,便在長安城外是紮下了營寨來。

可是就在二更天的時候,牛輔乘着黑夜是偷襲了李肅的大營。而李肅在措不及防之下被牛輔是殺得大敗,並且還損失了不少的人馬,才逃回了長安城來。

而呂布在得知了李肅大敗回長安城後,是一怒之下就斬了他的人頭,並且還將他的人頭是懸在了軍門外。第二天一早,呂布親自率領人馬是殺出了長安城,而牛輔又哪裡是呂布的對手,很快就被呂布給殺得是大敗。

當牛輔逃出呂布的追殺後,又害怕呂布的勇武,於是當晚就瞞着李傕四人,並收拾了一些金銀珠寶,帶上心腹胡赤兒幾人就逃出了軍營。

可是當他們纔剛來到一處河邊上時,胡赤兒卻起了異心,並乘牛輔不注意時,一刀就將他砍死在了地上,同時胡赤兒也將牛輔身上帶着的金銀珠寶是奪了過來。

當胡赤兒砍下了牛輔的人頭,並帶到呂布的帳中準備請賞時,呂布卻問起了他事情的緣由來。當胡赤兒與那幾名心腹照實說了之後,呂布是大怒地就喝令斬了這幾個傢伙。

第二天呂布纔剛領兵出了大營,就碰到了李傕的人馬。而呂布根本不給李傕列陣的機會,是挺戟躍馬地就直衝了過去。而李傕也抵擋不住呂布的衝殺,很快就敗退出了五十餘里。

當李傕在一座山下紮下了營寨後,便請來了郭汜、張濟、樊稠三人商議道:“那呂布有勇無謀,我已有了對策能打敗他。明日由我帶兵守住谷口,並引他來與我廝殺,而郭將軍則帶兵埋伏在呂布的後方,一旦呂布來攻後,郭將軍便從後面殺入,這樣咱們兩面夾擊定能戰勝那呂布的。而張、樊兩位將軍可分兵兩路直取長安城,這樣呂布首尾不能兼顧,必會大敗而退的。”

當郭汜三人在聽了李傕的計策後,便各自分頭下去準備了起來。第二天呂布果然領兵來到了山下,而李傕早已在谷口擺開了陣勢,並且還耀武揚威地向呂布發起了挑戰。

呂布一見李傕那得意的樣子,頓時是大怒地就朝他衝過去。而李傕在與呂布戰了幾個回合後,便退到了山上並守住了谷口。

當呂布再次發起進攻時,卻被箭羽給擋了回來。就在呂布調集人馬準備攻山時,忽然有探馬來報說陣後有敵軍殺來。當呂布回軍迎戰的時候,忽聽鑼聲大震,郭汜的人馬卻又退了回去。

而就在呂布正要收兵回去時,山上又傳來了一陣鼓響,原來是李傕又從山上殺了下來。等到呂布趕到山下時,李傕卻又再次退了回去,把呂布給氣得差點是咬碎了銀牙。

就在呂布進退兩難的時候,忽然又有探馬來報說張濟、樊稠兩路叛軍已殺到了長安城下,京城正處在危急時刻,請求溫侯馬上回去救援。

呂布一聽此消息,頓時是大驚,連忙率領大軍就撤回了長安城。可是這時候的李傕和郭汜又豈肯輕易地放過他,只見兩路大軍是緊隨其後地就追殺了過來。

而這時候的呂布已是無心戀戰,只能是損兵折將地退回到了長安城裡並死守了起來。而這時的李傕和郭汜與張濟、樊稠會合後,便將整個長安城是團團地包圍了起來。

呂布曾出城挑戰了幾次,都是敗退而回,也使得他的脾氣是更加地暴虐了起來。有許多士兵都忍受不了呂布的暴虐,所以他們紛紛逃出了長安城並投降在了李傕和郭汜的帳下。

又過了幾天,董卓的餘黨李蒙和王方在聯繫上了李傕後,便給西涼軍當起了內應來。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李蒙和王方是偷偷地打開了城門,並將西涼軍們是放進了長安城來。

當四路大軍一起涌入了長安城後,呂布是左衝右突地敗退到了青鎖門外。而這時的王允也正站在城樓上,當呂布勸他一起逃走時,王允卻搖了搖頭說道:“如果國家有救,自然是我唯一的希望,否則我寧願一死也決不苟且偷生。”

此時的呂布不管怎麼勸說,王允都執意不走,使得呂布在嘆了一口氣後,便率領着數百人是衝出了長安城並投袁術而去。

當李傕和郭汜在攻入了長安城後,是放縱着士兵們在城裡大肆搶掠,甚至有幾位大臣的府邸也被搜刮一空,而那幾位大臣也先後死在了士兵的手裡。

當亂軍又把內庭重重包圍起來時,李傕便約束了士兵們,並請求獻帝出來一見。當獻帝戰戰兢兢地來到城樓上時,李傕等人也不由得是高喊起了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來。

此時的獻帝站在城樓上,並指着李傕等人說道:“你們不先向朕請奏就私自帶兵進入長安城來,你們這究竟是欲意何爲啊?”

此刻的李傕和郭汜在聽了獻帝的指責後,便仰面地回答道:“董相國無故被王允殺害,我們是特來替相國大人報仇的,只要交出那王允來,我們立刻退兵。”

而這時的王允就站在獻帝的身旁,當獻帝將目光看向他時,王允只感覺心裡是一片的冰冷。他剛纔已經從獻帝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決然的表情,也正是應了一句老話,那就是無情最是帝王家,而獻帝劉協在歷史上也確實是一位薄情寡義之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