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疲軍逃興霸難救 戰事畢孫劉聯盟

第三更!新人不易,

江東軍在甘寧的統帥下,護着裝着呂蒙的馬車,一路往下雋疾行。

霍弋着李賀領着那一千騎兵遠遠的綴在江東軍這北歸的兩萬士卒後,主將的倒下,讓這支昔日的虎狼之師收斂了一切有關彪悍的氣息,彷彿一羣待宰的綿羊,身後那羣虎視眈眈的騎兵,彷彿持刀的屠夫一般。

甘寧自是知道這般跑下去,終究是要面臨潰散的局面的,他曾經試圖聚集可戰之兵意圖回頭與那支騎兵交戰,那支騎兵卻狡詐的藉着馬力,保持着與其人的距離,饒是猛將甘興霸也好似攥緊了拳頭一拳卻打空,使錯了勁一般難過。

霍弋明白,這支疲軍已然到了崩潰的邊緣,一路上的騷擾讓這羣江東猛虎早已失去了對勝利的渴望,眼中流露出的只有對安逸的眷戀和迷茫。

下雋城,在江東軍狼奔豕突的第八日,遠遠的佇立在那片平原上,江東軍的腳下宛若灌了鉛一般,身上的鎧甲脫掉了,手中的兵器扔掉了,他們只想着要省下所有的力氣,衝進那高聳的城池,然後美美的吃上熱飯,睡上一覺。

任誰在敵人的襲擾和追擊下,四天四夜少食淺睡還能保持着精神力和足以一戰的體力,下雋城的出現像一顆誘惑力極大的毒藥,當第一個人扔下兵器,幾乎是成建制的,兩萬江東士卒幾乎在同時扔下兵器,狂奔向下雋。

甘寧乾嚎着,約束着身周的士卒。卻不見江東大將鮮于丹、孫規等早已拋卻自己的部衆,騎着戰馬往前狂奔。當一個人看不見活下去的希望時,往往他會與敵人平死一搏,但是當他看到生的希望近在眼前,他的第一反應永遠是跑向生的方向,而非執起武器與敵人血戰。何況,這是在你極度疲累,毫無戰力的時刻。

久候在下雋城南十餘里的霍弋部下並着尾隨江東軍的那支騎兵,計四千騎兵,虎視眈眈的看着荒野上狂奔的那些江東人。霍弋執起長槍,銀色的槍刃搖搖指向江東軍,恍若一道烏雲般出現在東邊天際的荊州騎兵,如潮水般壓了上去。

這無疑是單方面的屠殺,沒有人投降,所有人倒下的方向都是那靜靜矗立在原野上的下雋城。此刻的下雋城,止千餘守軍,城上的守軍將領徐忠,靜靜的看着城下那些如同麥子一樣被收割的同袍,目眥盡裂,冷喝道:“衆軍隨我出城!”

毫無疑問的,城門的打開沒有讓逃回的江東士卒鼓起力氣回頭殺敵,只是讓他們逃的更快,生怕落在別人後頭。徐忠領着那一千人馬殺出城,卻被自家的潰兵堵在了城門甬道。

甘寧的人馬皆是隨其縱橫江水的水賊出身,這些個人好勇鬥狠,且能吃苦耐勞,戰鬥力士卒,可惜這數日的煎熬讓他們只剩下了戰鬥的慾望,卻沒了戰鬥的能力。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一個個被收走生命,這些人曾經雖自己寇略蜀中行商,闖過曹操十數萬大軍的大營而無一人損傷,如今這般窩囊的被宰殺。

甘寧是一個有勇謀之人,他知道這般情景,自己盲目上去,只有兵敗身死一途,見着下雋城這般亂象,情知是無法保全了,自領着殘存的錦帆賊,架起盛着呂蒙的馬車,勉力殺將出去,直奔北邊而逃。

亂軍之中,又有幾人能注意這般情景?殺的興起的荊州軍只顧着收割性命,卻沒幾個人注意到這逃走的一小溜人馬。

此一役,霍弋軍殲敵萬餘人!俘虜7000餘人,斃殺江東軍統兵大將徐忠、鮮于丹、孫規,卻少了主將呂蒙,副將甘寧。兩條最大的魚卻不知何時悄然溜走,讓霍弋大爲遺憾。

這7000俘虜中,有山越人三千餘人,漢人四千餘,四千漢人俘虜卻是被霍弋遣往關羽處發落,自留了三千山越人,山越人多半少教化,對孫氏時叛時降,後爲江東征服,壯者徵爲兵士,弱者充盈漢家。

是以,這些山越能爲孫氏所用,必然也能爲霍弋所用,且山越人作戰勇猛,的確是成軍的好材料。而那四千漢人,多半是江東各將的四人部曲,家小皆在江東,霍弋不敢用,不如交到關羽手中,讓他來發落,既是分潤功勞之舉,亦是將麻煩處理的明智之舉。

霍弋的人馬在下雋稍作休整,整理了江東軍留於下雋的糧草輜重,收穫頗豐,又着李賀領着千餘騎兵,敦促三千山越俘虜將這些輜重糧草搬運至臨湘,繼而再往武陵輸送,又着王鳴領軍五百,遷下雋縣百姓歸武陵,這回卻是不用宣傳,那呂蒙攻入下雋時,其中的山越士卒縱兵劫掠百姓,百姓自是對後入的霍弋部好感十足,卻是願意遷移他處。

霍弋之所以打贏了仗還是要移民,便是知道北邊的曹操勢必要攻漢中,那麼孫劉這兩方勢力便會各退一步,勉強維持雙方表面的合作態度,以此來使北邊的曹軍不能肆無忌憚的攻伐其中任何一方。

畢竟後世那句話說的好,“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已然均分天下的曹孫劉,註定是要在這平衡中尋找各自出路,各出爪牙,暗自較勁了。

不出霍弋所料,一月後,尚未召荊州諸將一見的劉備,便草草與孫權簽訂了盟約,率軍回益州去了,傳來的消息是,曹軍大舉入漢中。

盟約訂立與前世類似,劉備割桂陽、長沙二郡,永久獲取當時借來的南郡,不知是因爲孫權沒有履行前次雙方的約定,還是霍弋打贏了這一仗的緣故,零陵郡還是保全了下來,如此看來,霍弋的影響卻也並未使史實太大改變,只不過時間提前了一年,割的,還是桂陽、長沙二郡。

但實則,其中的差別只有現時的霍弋,還有將來佔領兩郡的江東官吏知曉,桂陽、長沙已然是兩座空郡。

霍弋由於在此役中的表現,被擢升牙門將軍,領零陵武陵太守,荊州軍後軍都督。據此看來,雙方勢力較量之後,最大的贏家,便是霍弋了。

第88章 勸服第69章 籠絡人心第51章 突營第25章 行賞罰厚祿責輕 明道理將來股肱第40章 鉤心鬥角雙雄計 命運前途皆一賭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90章 薦關公籌備馬軍 自入城身陷險地第65章 戰戰戰(二)第17章 南蠻起作亂武陵 霍弋動意圖練軍第65章 分說前後兩家怨 卻聞主公召見來第12章 亂猜疑自亂軍心 惱羞怒他殺柴信第102章 火燒樊城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38章 援兵第11章 霍弋百騎襲敵營 柴信單人出關城第34章 三千將羽辭武陵 一曲流歌送情郎第15章 簡憲和傳達命令 霍邵先強勢練軍第廿九章 荊襄郡離孔明去聞計諸葛贊不絕第126章 遇劫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89章 主公疑潛人刺探 霍弋歸江陵論勢第62章 至成都黔首圍觀 意料外主公親迎第37章 哪般前情娓娓述 始知猛將霍邵先第91章 臨沅城整備戒嚴 難覓跡霍氏秘地第92章 和議第83章 殲滅七軍第38章 細作夜行急報信 苦思紹先爲哪般第83章 護軍白毦出成都 趙統霍弋先後來第64章 戰戰戰(一)第87章 酒宴甘興霸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14章 按本領各自歸營 成軍畢主公來人第77章 劉子珩不識大體 高叔躍忠心護主第86章 整編軍馬第42章 丑時到騎兵大至 樹威信單挑徐盛第123章 將星遠去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74章 出門遊郭均憂心 城門聚小人擋道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17章 南蠻起作亂武陵 霍弋動意圖練軍第57章 遇襲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35章 接手第36章 褒中危局第97章 諸葛英少有惡意 蒯太守意外出現第11章 霍弋百騎襲敵營 柴信單人出關城第123章 將星遠去第36章 褒中危局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132章 急轉直下第85章 洛陽聞訊第1章 槍如龍少年少歲 敵洶涌仲邈安志第41章 判形勢巧設疑兵 吳阿蒙兵指臨湘第111章 山都在望第15章 漢中計略第59章 荊南亂起第64章 戰戰戰(一)第87章 不曾想劉封在側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54章 以退爲進第53章 歸府第45章 疲軍逃興霸難救 戰事畢孫劉聯盟第95章 戰虎豹第112章 夜襲第28章 枉追擊蠻軍受襲 劉循遁直奔充縣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70章 輕裘怒馬過鬧市 鐵衣劍舞輕王侯第23章 王平第76章 霍牙門心情正好 劉副軍半道殺來第16章 費董霍三英齊聚 孫劉曹大局初定第34章 三千將羽辭武陵 一曲流歌送情郎第42章 丑時到騎兵大至 樹威信單挑徐盛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130章 無助第21章 細作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62章 一觸即發第48章 置移民按部就班 聞急報再遇良才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20章 故人女第90章 薦關公籌備馬軍 自入城身陷險地第55章 秘聞第44章 分兵第48章 退兵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91章 臨沅城整備戒嚴 難覓跡霍氏秘地第103章 末路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60章 歸荊南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85章 洛陽聞訊第41章 再戰張合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9章 斬張賀自得計議 燒糧草霍弋援歸第53章 百般迴護明仇敵 結拜成義關安國第87章 酒宴甘興霸第26章 穩其心委以重任 深沉謀假扮押送第63章 戰戰戰第1章 誓師第110章 戰許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