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蜀道難南下遇阻 鬥王衝盡收銳卒

霍弋自出葭萌關,一路往西南行進,走劍客道,過梓潼縣,一路南下,倒未見何等戰亂局面,似乎主公劉備主攻路線並不在此,怕也是聽聞蜀道之艱難則平坦處進軍了吧。

霍弋觀劍閣道之兇險,劍閣關之雄奇不甚唏噓,或許也是這道關口隔絕了蜀中與中原,到底其風土人情,官民教化皆遠遜中原,比之荊州也多有不如吧。

實則霍弋走岔了路,劉備入寇川中乃是沿閬水,自東向西而來,直扣白水關,誘斬蜀中名將楊懷、高沛後,並其白水軍萬餘,進而佔領涪城,此時的劉備正與李嚴所屬在綿竹對峙。

霍弋一路爲益州軍斥候追蹤,爲隱藏自己的蹤跡一路往南而來,甚至到了劍閣,幸運的時此時劍閣守將許元見楊懷等名將皆以伏誅,已然改弦易幟,城關上飄着的軍旗上還是那個“劉”字,但是其中的以爲早已不是那麼回事了。

霍弋身負重任,不敢稍有停頓,一路疾行,此時見了蜀道之奇險,腦海裡不住跳出了那首名揚千古的《蜀道難》,口中高喝着這篇詩自己所能記得的爲數不多的幾句: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霍弋牽着自己那匹馬,聽着自己的聲音迴盪在山谷間,似鬼魅迴音,又似高雄闊喊,一時間沉醉其中。

實則熟識古詩詞的現代人聽起來不免笑掉了大牙,定會說他背詩不用功,只背的一部分。

自我感覺極其良好的霍弋並不被此時自己尷尬的情形影響,翻身上馬,大喝一聲,疾馳欲出谷而去。

牙門將軍趙雲曾經評價霍弋,生而警覺,觸類旁通。大讚霍弋日後必爲主公之大將,加以心血培養,必能獨擋一面。原因就是因爲霍弋生來對危險的嗅覺就非常靈敏。

幾乎是下意識的,再出谷的那一瞬間,霍弋突然一矮身,一支鐵槍幾乎在同一時間掠過了霍弋後勃頸,與頭盔摩擦而過,“嘭”一聲,那槍穩穩的扎入右側的山石中。

谷口,數十益州軍突現,皆持盾握刀以待,谷口不遠處一玄色山石上,一白甲青年武將,雙手互抱而立。只聽那武將冷聲道:“我乃梓潼縣尉王衝,汝是何人?”

霍峻盯着那青年,雙手抱拳回禮道:“好說!南郡霍弋!”

“南郡?荊州人?哼!大膽賊子,你主公公然討伐我主,似你這等黃口小兒也敢在我梓潼縣地界招搖過市,未免小瞧了我蜀中諸將!”

“王將軍多慮,在下只不過感嘆蜀道之艱險,倒不曾有小覷寶地好漢之意。”霍弋答道。

“哼,你主與我主勢同水火,你還不束手?要待本將動手擒拿嗎?”那王衝倨傲道。

“非也!男兒生於天地,不敢做束手待斃之舉!”

“好!且看本將來拿你,定叫你心服口服!”那王衝一躍而下,飛身上了一匹馬,取了一柄長刀打馬而來。

霍峻穩坐於馬上,執槍而待。

待那將到得近前,霍峻一槍搠出,似雷霆般迅疾。

王衝飛馬向前,倒似被這雷霆一槍之威所攝,但到底也頗有勇力在身,反手一刀迎上。

霍弋一身槍法傳自趙雲,自然是犀利無匹,只見那漢子一柄長刀左支右絀,難以招架。但每每情形險惡之下,王衝總能想法子來化險爲夷,霍弋邊鬥邊驚異於對手之勇悍機敏。

那漢子更是心中大憾!原來這王衝原先是三輔遊俠兒,成天與人鬥狠逞兇,十五六歲因殺了人,逃去南陽宛城從了戎,靠着一身勇悍,直做到張繡親軍牙將,很受張繡的擡舉。後主公張繡爲曹操所殺,心灰意冷下更兼戰亂紛起,頗有孝心的王衝帶着自己的老母跟着無數南陽百姓逃難至蜀中,奈何老母半道病死,便入了劉璋的束州兵,直做到這梓潼縣尉。

這王衝在宛城也曾與典韋交過手,也是他領着諸軍士結果了這曹操近衛將軍的性命,可說一般人很難使其敵手,奈何在此地偶遇一少年武將,只是堪堪戰成平手,再往下打,自己早晚橫屍當場。心下不由暗自佩服這少年之勇武。

雙方戰過百合,王衝始敗下陣來,這漢子倒也有骨氣,在霍弋一招龍出淺灘,挑飛他的長刀後,倒也不說二話,閉上了眼睛,只求一死。

霍弋心下不由起了愛才之意,朗聲問道:“敢問壯士,家鄉何處?”

王衝睜開雙眼:“你問這作甚?”

“好奇!”

“河內山陽人。”

“呦,那你到蜀中所爲何事?”

“逃難,求一安寧!”

“足下所效忠者,何人?”

“益州牧劉璋。”

“何以要效忠者劉益州呢?”

“這……”王衝愣在了原地。

“足下有生之年,可還想衣錦還鄉?再去看看河內郡,看看那天下大邑漢都洛陽城?”

“想,又能如何呢?”

“足下效忠劉益州所爲何尚不自知,談何效忠?我主劉玄德意圖興復漢室,助劉益州抵禦張魯曹操南犯,奈何劉益州聽信小人言,不予我主兵員糧草輜重,甚至意圖截殺我主,楊懷高沛二人趁我主召見,竟藏短刃欲謀不軌,我主仁德無匹,天下景從,劉益州據益州而不自知興復漢室,枉爲宗室。”

“將軍既有如此勇略爲何不投明主,何以去投那昏暗偏聽,前倨後恭,小人習性的劉季玉?將軍若棄暗投明,小子不才願替我主公答允將軍,來日必掃滅曹賊,光復漢室,到時,將軍儘可衣錦還鄉。”

“男兒生於天地,該效忠的是大漢天下,是黎民百姓,而非偏安一隅的昏臣,將軍還不明白嗎?”霍弋沉聲道。

那王衝看着霍弋,言道:“公子雖年少,但見識才學衝所僅見,衝願隨公子前後,不願再隨他人。公子請收下我!”

霍弋看着王衝,突然想到,自己去綿竹或許李嚴已然投降,主公必然去攻雒城,此時再去路途遙遠,再求的援兵往回又耽擱許多時日,父親那裡不知又會出什麼變故,未免夜長夢多,不若收下此人,並其部屬,再往劍閣關守將處借得軍兵,往返葭萌關救援或許來的及。

霍弋收槍道:“好,我乃葭萌關守將霍峻之子,此番到此時尋我主公大營,求援的。王將軍,你所部梓潼縣有多少兵馬?”

“回公子,梓潼縣乃是益州北部要害城池,駐紮兵馬原有三千人馬,除了末將麾下五百束州兵,就是前日劉璋調走的冷苞兩千五百人,只留末將一曲人駐防,但都是末將心腹。能征慣戰之輩。”

“好,縣內可有戰馬?”霍弋問道。

“有!束州兵乃是劉璋根本,因此裝甲精良,訓練有素。”

“好,敢問將軍表字?”

“景先。”

“景先將軍,有這五百人足矣!請將軍速速召集諸軍,我有話說!”霍弋道。

“喏,請公子捎待。”

說完,王衝直走至那數十軍士前,下令後,一軍士騎馬而去。

約半個時辰,遠處突然響起了一陣馬蹄聲,只見遠處飛速馳來的一彪人馬,裝具精良,騎士控馬嫺熟,大有精銳的氣勢。

當先一員屯將,看到王衝後一揮手,那馬隊便突轉靜止,真個是動若猛虎,靜如山嶽,這五百人的氣勢不比那上千人的氣勢差一星半點。

霍弋觀之軍容,雖比之主公親軍白毦軍稍差那麼一點百戰之師的氣質,倒也能比得上關二爺在荊州新練的甲士了。

王衝上了馬,持刀而立,向霍弋行了一禮,回首道:“諸將士,我王衝已經投了,荊州霍將軍,前線戰事想必諸位也有耳聞,我自不必多言,下面霍將軍有話講。“”

“諸將士,不知爲誰而戰?爲何而戰?過去,劉益州給你們糧餉,卻圈禁你們的家人,只能在成都耕種,何也?你們是外鄉人,劉季玉不過看我們三輔南陽之士威武敢戰,企圖用家眷綁架你等,爲之賣命而已。

但我等男兒生於亂世,該當建不世之功勳,該當衣錦還鄉,似你等三輔南陽子弟更該建功立業,爲漢室之復興戮力同心,我主仁德無匹,天下景從,劉益州據益州而不自知興復漢室,枉爲宗室。

我霍弋在此保證,待我主得益州後,諸將士可晉一級,各種賞賜自不在話下,不再圈禁家屬,外來之民將不在受到歧視和壓迫!爾等可敢追隨我,去建那不世之功勳嗎?”

“有何不敢?”一軍士喊道。

“好!不願意跟隨本將的,可現在便回駐地。”霍弋道。

一時間,少數軍士猶豫不決,忽有數十人撥馬回頭,徑直往來時的路上走了去,斷斷續續不停有人走,但是不少人也留了下來,這些多半是王衝的鐵桿心腹。

最後,霍弋得人馬三百六十七騎。

第91章 江東決議第125章 城管第55章 首對決騎兵完勝 襲宣漢故放信使第122章 孫魯班出走第32章 料敵第38章 細作夜行急報信 苦思紹先爲哪般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78章 霍牙門心血來潮 吳杏兒羞惱可人第13章 暗施計萬軍出逃 頓識破百騎追殺第27章 終發現精悍騎兵 急劉循漸入甕來第5章 草定計誓擒龔大 未曾聞護國十氏第68章 紛亂局勢第120章 機智的鄧艾第廿一章 前後伏兵滅敵焰身陷虎口轉機現第38章 援兵第廿五章 寂山谷蠻族重地摩沙柯欲投漢軍第116章 如鯁在喉第廿一章 前後伏兵滅敵焰身陷虎口轉機現第15章 初至中軍得厚待 月到中秋夜勾人第22章 襲營第59章 兩槍將勝負難解 追敵近窮途末路第11章 破城第28章 枉追擊蠻軍受襲 劉循遁直奔充縣第57章 黑夜雨萬軍偷襲 中計將敗退逃脫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97章 諸葛英少有惡意 蒯太守意外出現第133章 曹軍大敗第23章 王平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第20章 近賊寇尋秘下寨 意外現伏屍山谷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27章 奪城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第13章 得歸故里姨媳見 三軍整頓肅軍風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42章 丑時到騎兵大至 樹威信單挑徐盛第16章 費董霍三英齊聚 孫劉曹大局初定第101章 悔之晚矣第70章 洞徹敵情第16章 溫柔鄉第15章 簡憲和傳達命令 霍邵先強勢練軍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136章 犯難!第28章 計賺王平第49章 圖謀夜襲第75章 阻截第25章 霍弋兵略第58章 少年不識猛將威 只道儁乂尋常郎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4章 窮算計終漏一策 缺人才彈劍奪心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66章 戰戰戰(三)第80章 密謀第47章 關中第109章 鬥將第133章 曹軍大敗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90章 薦關公籌備馬軍 自入城身陷險地第100章 如芒在背第75章 阻截第92章 和議第85章 洛陽聞訊第35章 接手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13章 充實各軍第65章 分說前後兩家怨 卻聞主公召見來第43章 陰暗第38章 細作夜行急報信 苦思紹先爲哪般第60章 歸荊南第91章 江東決議第128章 噩耗第14章 按本領各自歸營 成軍畢主公來人第廿九章 荊襄郡離孔明去聞計諸葛贊不絕第43章 陰暗第17章 南蠻起作亂武陵 霍弋動意圖練軍第22章 粗鄙山寨不設防 輕取擒首怒殺人第27章 奪城第104章 生天第110章 戰許褚第10章 奪其志擊退中軍 穩己心語驚四座第82章 反伏擊第75章 陳奉宗信心不滿 李子安垂頭喪氣第35章 星夜兼程奔臨湘 乍睡又起敵軍來第107章 大軍雲集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11章 破城第96章 決斷第6章 宴南蠻第82章 提槍躍馬戰雍闓 賊酋授首軍潰滅第94章 定計議向北尋才 苦思索能人自來第93章 盟約訂立第125章 城管第78章 荊州紛亂局勢第103章 末路第125章 城管第116章 如鯁在喉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40章 徐晃之死第51章 灌鋼法終得所成 東吳計知恥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