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費董霍三英齊聚 孫劉曹大局初定

霍家堡前,諸將看着小祖宗對着一個比他年紀更小的,準確的說是一個半大孩子行禮時自己戰戰兢兢的站在後面,心情別提有多麼複雜。

霍弋先行行了一禮,慢慢上前自馬車上護着劉禪下了馬車。馬車後,又兩個少年下了馬,躬身向霍弋行了一禮:“費禕、董允見過霍將軍!”

建安十八年的冬天尤爲寒冷,可不是嗎?此刻平素訓練嚴苛的霍家軍皆不由自主的抽搐着臉頰,實則是任誰看到四個半大孩子湊在一起各自像模像樣的互相行禮,心裡想笑卻攝於霍弋的淫威不敢笑,倒是難爲了衆將士。

可是隻有霍弋才明白,這一日的彙集代表着什麼,這代表着蜀漢中後期政權的股肱人物的彙集,四相中到了兩相。自己如果經營得當,自己可以在蜀漢後期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突然意識到,主公劉備將這三人送到自己面前,彷彿是爲自己打開了一扇大大的方便之門。

劉禪站在車前,端方有度,七歲的少年已然懂得禮儀尺度,不得不說家教並非不嚴,如此看來,劉禪並不是弱智,只是被管控的太過,沒了自己的想法,容易受到別人的擺佈。

四人論資排輩,雖說費禕年歲最大十六歲,董允次之十四歲,霍弋十四歲,比之董允又小了一月,劉禪最小隻有7歲,但費董二人皆奉霍弋爲大哥,畢竟二人無爵無位,僅僅憑藉着家族聲望及自己的才學纔得到主公的信任,選來陪少主讀書,但霍弋則是實打實的軍功累積到了裨將軍的位置,平日裡自己這一輩的少年人物,談論的皆是霍弋在蜀中作戰的事宜,對霍弋是推崇備至,又怎麼敢躍居其上做他的師兄呢?

但霍弋堅持以年紀論,最後終究是聽了霍弋的話,四人以師兄弟論,以年歲爲長幼。

費禕董允二人著稱於蜀漢後期並不是運氣,二人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比之鄧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教授三軍文學的任務便落在了二人身上。

劉禪則早晚跟着霍弋,習武讀書,形影不敢相離。

時間過得很快,轉而又入了建安十九年春,劉禪一行在霍家堡已然是融入了環境,費董二人讀書閒暇之餘教授軍士課業,捎帶着劉禪一起,二人又追着霍弋學了一路劍法,成天佩劍着短襟,一改往日裡長衫的文士打扮,除了面頰的白皙,早已看不出來二人有一絲文士的儒弱之氣,身上有文士的正氣,散發更多的又多半是陽剛。

劉禪現如今也不再纏着霍弋,練了一年武,結結實實的讀了一年書,成天裡吃住皆與軍士同。骨子裡的那些似乎來自其母親的軟弱,漸漸的被堅韌不拔的氣質掩蓋。

不變得依舊是看着霍弋時眼中的敬服和親近,或許是因爲霍弋是趙雲的徒弟,而趙雲又兩度救劉禪於水火,自小聽着這些事蹟的劉禪對趙雲十分感恩。是以因此,劉禪似乎對霍弋十分信任,幾近言聽計從。

劉禪一行人在霍家堡的安逸,讓霍弋感到了不安,自己要的可不是一支太平部隊,唯有血與火才能鍛煉出一支鐵軍,自己要靠着這四百九十六人復出的。

劉備提前取得益州,也使得天下的局勢漸趨微妙,漢中張魯惴惴不安,眼見着劉備手握兩州勢力,秣馬厲兵,廣羅人才的孫權、曹操似乎也略感不安。

荊州臨近的北邊襄樊一代,曹軍雲集,戒備森嚴;江東廬江一代,孫權麾下呂蒙、魯肅、甘寧各自統軍駐防,調動防備也異常森嚴。

就連各地蠻夷也屢屢攻破城鎮,製造混亂,天下的眼光,似乎也在瞬間聚集到了劉備勢力這一邊,安靜的過分,殺機重重。

雖然足不出戶,但依照自己的推測,荊襄一帶,遲早會爆發出大戰。此時的劉備,身邊謀士無數,相信以諸葛、龐統、法陣之流的眼光,不會看不出此時隱藏的殺機,如何應對,這時纔是考究這些人本事的時候。

霍弋又拿出了去年收起的地圖,緩緩攤開,看着荊襄一帶的地形圖,苦苦思索着。前世一味的與孫權勢力求和,不可謂不高明,但是最終的結局終究是孫權成了最大的贏家,拿下了大半荊州,關公失荊州,最大的禍首便是一直與劉備勢力爲和的江東。

短短的五年時間,那時還是建安十三年的赤壁,對敵雙方實力差距都相當懸殊。當袁曹兩家在河北爭霸時,蜀漢的肇建者主公劉備雖已有英雄之名,卻尚不足以參與如此高級別的博弈。

八年以後赤壁之戰之時,孫劉兩家聯手實力也遜於曹操,不降即戰,嚴峻局勢使得他們沒有更多選擇餘地。

而現如今,三方三國基業已然初步形成,三方都靈活敏銳的勇敢或自由的運用政治軍事外交各種手段,權術縱橫,機謀變化。

三方均是獨立的,任何一方都不敢輕信他方同時也不會被他方輕信。雖然因爲實力的關係,本勢力與江東在之後數十年間基本一直保持着名義同盟的關係,但雙方隱藏在戲言嘲噱後的嚴密戒備始終沒有撤去。

丟了荊州後的劉氏,以白帝城一線爲界的蜀漢防線一直保持到數十年後蜀漢滅亡,即使其間東線無戰事。

和中有打,打中也有和。和和打打,打打和和。所謂“聯吳抗曹”即使出於蜀漢賢相諸葛亮,也只能註定是指導策略而非一以貫之的真理。所謂的湘水之盟在霍弋看來,卻如同以地事之,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白話說便是資敵,你一味的單方面求和,但敵人的胃口太大,和談的條件只能止一時,那便不如一戰!

這三方爭奪最激烈也是整個三國史前期的高潮之處,就是即將在建安二十四年展開的荊州攻防戰。

圍繞着這一戰略要地,三方几乎可以說都是殫精竭慮精英盡出。最終結局雖然要在二十四年結尾那幾天才落定,但爭奪早在建安十九年就已明朗。

前日裡就聽說關將軍和東吳甘寧在益陽一代的江水對峙數月,看樣子大戰着實要一觸即發了。

只能期待三年後自己的復出,希望自己的到來,不會影響到讓荊州大戰提前開啓。

所以,自己接下來的舉動關乎着三方事後的態勢,如何在三方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能讓自己這四百九十六人得到真正的戰陣磨礪呢?

第135章 宛城被圍第廿四章 甘苦同受不共難自投羅網何苦來第51章 突營第57章 黑夜雨萬軍偷襲 中計將敗退逃脫第69章 許夫子並收男女 霍牙門收貼赴宴第31章 漢中糜爛第137章 大棋第65章 戰戰戰(二)第15章 初至中軍得厚待 月到中秋夜勾人第117章 荊北亂第44章 緩欲歸江東精銳 疲敵計荊州輕騎第86章 入門來文長陪坐 坐席定排位深意第25章 行賞罰厚祿責輕 明道理將來股肱第12章 亂猜疑自亂軍心 惱羞怒他殺柴信第94章 馳援襄樊第27章 奪城第23章 王平第47章 忍一時籌謀後計 廣教育科舉攤丁第59章 兩槍將勝負難解 追敵近窮途末路第83章 護軍白毦出成都 趙統霍弋先後來第36章 褒中危局第26章 伏兵第124章 約戰第84章 勸降第37章 哪般前情娓娓述 始知猛將霍邵先第7章 食盒開少女安心 龔大伏自述前情第69章 籠絡人心第35章 接手第13章 充實各軍第28章 計賺王平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4章 兵戈起第47章 忍一時籌謀後計 廣教育科舉攤丁第69章 許夫子並收男女 霍牙門收貼赴宴第134章 乘亂突進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62章 至成都黔首圍觀 意料外主公親迎第86章 整編軍馬第14章 按本領各自歸營 成軍畢主公來人第89章 主公疑潛人刺探 霍弋歸江陵論勢第57章 黑夜雨萬軍偷襲 中計將敗退逃脫地六十七章 戰戰戰四第86章 整編軍馬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44章 緩欲歸江東精銳 疲敵計荊州輕騎第91章 臨沅城整備戒嚴 難覓跡霍氏秘地第41章 再戰張合第85章 收人心讀書期近 吳家女請弋赴宴第15章 簡憲和傳達命令 霍邵先強勢練軍第129章 求援第27章 奪城第9章 斬張賀自得計議 燒糧草霍弋援歸第101章 悔之晚矣第50章 襲營第87章 不曾想劉封在側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80章 劉副軍未戰先走 吳杏兒喬裝矇混第58章 滅敵第15章 初至中軍得厚待 月到中秋夜勾人第16章 智勇雙全降忠烈 未雨綢繆救鳳雛第86章 整編軍馬第62章 至成都黔首圍觀 意料外主公親迎第5章 血色雀翎第3章 前門風雨傾門第 後院海棠不禁風第廿五章 寂山谷蠻族重地摩沙柯欲投漢軍第79章 驚豔衆人劉封舞 難遇敵手霍家劍第40章 徐晃之死第124章 約戰第8章 收龔大預謀名將 夫人醒少女心明第115章 憂心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廿二章 劉循遁智計脫困吳子遠負荊請罪第90章 庭爭第10章 覆武溪蠻第4章 夫禁謀輪番上陣 霍峻智示敵以弱第16章 智勇雙全降忠烈 未雨綢繆救鳳雛第46章 對峙第21章 細作第47章 忍一時籌謀後計 廣教育科舉攤丁第14章 婚訊第55章 首對決騎兵完勝 襲宣漢故放信使第125章 城管第14章 婚訊第13章 暗施計萬軍出逃 頓識破百騎追殺第33章 郡事務一籌莫展 巧預料江東來犯第9章 臨終託月君改姓 未雨謀直往汝南第58章 滅敵第10章 奪其志擊退中軍 穩己心語驚四座第廿九章 荊襄郡離孔明去聞計諸葛贊不絕第100章 如芒在背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21章 且看錯少年實女 聚兵將誓報血仇第41章 再戰張合第廿一章 前後伏兵滅敵焰身陷虎口轉機現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98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4章 分兵第42章 射殺第93章 盟約訂立第90章 薦關公籌備馬軍 自入城身陷險地